章二零八 再救一命

如果從帝國朝廷論起,前朝是朱明,但在未受教化的百姓眼裡,滿清也能算作前朝,而無論是滿清還是朱明,李君華都明白了這老闆娘爲何爲難了,無爲真人尋找的親屬在昌平戰犯管理所裡,能值得他不遠數千裡來的,肯定是至親好友,而當初在清算的時候,能進入昌平的,那個級別的戰犯,無一例外家人都受到了牽連,若無爲道長是其中一位的直系親屬,是極大可能追問罪責的。

“老闆娘,你是擔心朝廷知道了,株連無爲道長對嗎?”李君華微笑問道,見老闆娘點頭,他又說道:“按照朝廷的法律,確實如此,但今時不同往日了,他既然救得我的性命,我自然保他無虞。”

老闆娘聽了這話眼前一亮,周圍幾個百姓也是圍了過來,其中一個老者說道:“其實我們都覺得,無爲道長於情於理都不能被追究的,就怕律法無情,現在有貴人您這麼說,我們就放心了。”

李君華問:“於情於理不會追究,是什麼意思?”

幾個人七嘴八舌的說了出來,當無爲道長收拾妥當,出現在李君華面前的時候,見他打聽自己的事,也就直接說了。

原來這位無爲道長俗家名字叫成器,但卻是一個滿洲人,其父本是滿洲正藍旗的一個參領,當年隸屬於滿清駐廣州八旗,名義上從屬三藩指揮,卻也算作監軍,兩廣會戰中,三漢藩不聽清廷號令,執意死守廣州,期間與盟軍談判,爲表誠意,殺光了廣州城的滿洲兵,無爲道長時年不過五歲,與母親僥倖逃脫,兩廣會戰結束後,珠三角爲晉藩所有,而帝國那時海外拓張,需要人口,無爲道長這類孤寡全都被打包出海,只是因爲無爲道長期間生病,滯留港口,與其母被一個成姓碼頭工人收養,取名成器。

自此,無爲道長就在港島生活,一直到神州光復,而其養父和母親期間因病而死,無爲道長侍奉五六年,俗話說久病成良醫,無爲道長接觸了幾年醫藥,在養父死後到道觀做了道士,跟隨師父在外遊歷,學習師父的醫術。

“師父待貧道極好,遊歷各方總是會打聽生父下落,還專門帶我去了吉林、寧古塔等關外諸地,在寧古塔時才知道貧道本家鈕祜祿氏是滿洲大姓,貧道叔伯要麼死於戰事要麼隱匿民間,要麼被流放海外,能尋到的也就只有昌平了,因此貧道來來到這燕山腳下,卻也不敢上門去問,擔心受牽連,但聽人說,昌平的犯人時時出城,或勞作或參觀,也不禁鄉民與之交流,前些時日,貧僧在宣化濟貧院診病,還曾見過前來送米麪牲畜的戰犯,只是不知深淺,不敢相詢,只是想着在附近日子久了,與其相熟,再慢慢探尋也是不錯。”無爲道長是個善談的人,也很灑脫,不管禁忌與否,一股腦的全說了。

“道長爲何如此執迷呢?”李君華問。

無爲笑了笑:“我雖出家,卻未得道,母親死前心心念念一定要我帶她落葉歸根,貧道才放不下的,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在此蹉跎幾年,若真不得,也就只有離開了。”

李君華點點頭,他對無爲道長的觀感很好,不僅因爲他救了自己性命,更因爲他的性格灑脫,凡事看的開,是李君華所向往的生活狀態。

“原來如此,俗話說,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道長救我性命,尋親之事,我自然要幫一幫的。”李君華命人取來紙張書寫起來。

無爲卻是說道:“原本就是說好的,您放那位壯士一馬,我助您一臂之力,貴人已經遵守諾言,就談不上救命之恩了。”

“道長爲何願意救張經武呢?”李君華邊寫邊問。

“同病相憐罷了,當年尚可喜殺廣州城的滿洲兵,是中了晉王李定國之計,而晉王是如今的帝國榮王,說起來,我一家亦是死於帝國之手,與張壯士遭遇是一樣的,只不過我放下了,他卻沒有放下。”無爲輕聲說道。

李君華點點頭,拿出私印蓋在了書信上,問:“道長爲何能放下呢?”

無爲說道:“冤冤相報何時了,我父兄屠戮漢人無數,漢人殺我父兄無不妥,養父視我爲親生,多年養育,師父也不嫌棄我滿洲身份,二十年下來,怨恨有多少,恩情就有多少,恩恩怨怨,一團亂麻,執拗於此,一生不得安寧,也就放下了。我有慈愛的母親,恩深義重的養父,深明大義的師父,才得以放下,那位壯士想來十幾年在仇恨之中無人寬解,貧道也不過想給他一個重新來過的機會。”

“道長不知,張經武曾被赦免過一次。”

無爲微微一愣:“無量天尊,貧道確實不知,既如此,那就再一再二不再三吧。”

“道長好胸懷。”李君華讚許一聲,又問:“不知道長親人如何稱呼,我這就派人去昌平問一問。”

“叔祖名鈕祜祿阿爾羅,大伯鈕祜祿福清.........。”無爲說了幾個名字,李君華挨個記下,差遣人去了昌平。

他則在茶鋪停頓下來,先是恢復了秩序,又等來了京城來的湯藥,吃藥過後,身體暢快了許多,兩個御醫查驗一番,確定無礙之後,衆人才是放心下來,到第二日,侍衛卻只是帶回來一個男人,這人看起來有六十歲,滿臉皺紋深如溝壑,臉色很深,一看就是常年風吹日曬的,厚厚的棉袍上還掛着一些泥巴,看起來像是一個老農。

“這位是?”李君華率先問道。

“小老兒愛新覺羅曠亦,在昌平,大傢伙都叫我愛新覺羅筐,哈哈哈.........。”老頭風趣的說道。

而李君華是從舅舅嘴裡聽說過這個名字的,滿清皇族卻是個遠支,懦弱和乾瘦讓他從未上過戰場,京城這個銷魂窟讓他瀟灑了半生,作爲‘四九城爺們兒’的最佳代表,這位愛新覺羅不懂詩書兵事,但論起玩鳥鬥蛐蛐,遛狗捉鷹,卻是樣樣精通,因爲皇族身份被捕,但卻是個十足的樂天派,在昌平人緣極好。

“坐吧,想吃點什麼,喝點什麼?”李君華笑着說道。

老頭卻是很不客氣,把老闆娘和夥計都叫來,要了十幾樣東西,有些是鋪子裡有的,大部分都需要出去買,都是渡口附近的吃食,自然,花銷都要由李君華開支,李君華欣然接受,也感慨這老小子對吃喝很感興趣。

一邊吃,老頭一邊說了鈕祜祿家的事,這傢伙對昌平戰犯管理所的事就沒有不知道的,鈕祜祿家在前後進入昌平戰犯管理所管制改造的一共十七人,其中六個與無爲道長有血緣關係,四個死於昌平,生病、事故、自殺和逃獄各有一個,而另外兩個,也就是無爲道長的大伯和叔叔卻是已經改造完成,特赦出獄了。

“你的叔叔,也就是鈕祜祿巴達羅是第一批被特赦的,在京城呆了兩年,應該是去了寧古塔,他最想捉一隻海東青來養,但自此沒了消息,而你的大伯是今年萬壽節被特赦的,福清這老小子現在在京城,在明史編撰委員會工作,他時常與我通訊,上面有他的地址........。”老頭拿出幾封信,遞給了無爲道長。

李君華對此瞭解一些,昌平的戰犯被特赦出來,一般都會被安排在京城工作,一來是爲了管控和監視,二來也是爲其安排一條生路,畢竟很多人年紀大了,親人未必與其相認,沒有生活來源,就無法活下來,而有工作就有活下去的資源,而這些人雖然在昌平學習過各種勞動,但年紀和身體的緣故,腦力勞動仍然最適合,正編撰史書的工作,最適合這些歷史親歷者了。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道長,就由我送你去見你的叔叔和伯父吧,了卻你的一樁心願。”李君華說道。

“真是麻煩您了,只是不知道這事能不能成。”

“他是當今太子,還有什麼是他辦不成的,是不是啊,太子爺。”

“你認識我?”

“當然認識,你第一次來昌平我就見過你了,帝國小太子,擦腚要用紙,早餐沒雞蛋,說啥都不幹。這是我們昌平城裡的一個話題,索額圖那幾個孫子經常拿來說笑的。”老頭毫不猶豫的提及當初李君華第一次到昌平的囧事。

李君華倒是大度的很:“讓他們說去吧,籮筐老先生,你吃的東西我讓人每樣備了一些,回去的時候拿着,記着,別給那些總說我壞話的人吃。”

“沒您不聖明的。”

無爲道長到這個時候才知道李君華的真實身份,但他倒沒有任何改變,與李君華談笑怒罵,一如往常,更讓李君華感覺喜歡,一道回了京城,李君華派人打聽了之後,派人護送無爲道長去了,然後入宮。

“微臣參見太子殿下。”

在御書房裡,李君華見到了副相馬東來,而馬東來則起身施禮,恭敬萬分,李君華從來都是耳聰目明的,知道副相當初與長兄往來很多,此刻的謙卑或許是彌補前時的跋扈。

“副相請起。”李君華伸手扶了一把。

“聽說你受傷了,怎麼樣?”皇帝隨口問道。

李君華道:“小傷,小事。”

李明勳搖搖頭:“太子的事就沒有小事,詳細說說。”

李君華一點沒有隱瞞直接說了張經武刺殺的事,連張經武與韓芷薇的關係也沒有錯漏,只是一句帶過,與其說不想關聯韓芷薇,更多則是有馬東來在場,他不欲多說私事罷了。

“這件事就按你的法子做吧,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總不能你說放了人家,當老子的卻要拆兒子的臺吧。那位道長你也好好款待,吩咐下去,不要爲難他,他都已經放下了,我們又何必拿着不放呢?”皇帝淡淡說道。

李君華正有此意,點頭稱是,李明勳對馬東來說:“東來呀,朕有那麼多學生,你、阿海和北極都是出類拔萃的,但若說起來,太子和你脾性最合,年紀輕輕,都是有主意的,當年你也是這樣,孤身一人去了澳洲,打拼了那一片天地來。”

馬東來謙虛到:“皇上謬讚了,微臣哪及太子萬一。”

皇帝與馬東來相談甚歡,聊了一會,對李君華說道:“東來的夫人和孩子來了,男孩子都跟着老三瘋玩去了,姑娘卻在你母后那裡,你也去看看,東來是個好福氣的,家裡有洋夫人,兩個閨女與尋常人家姑娘氣質完全不同,你去瞧瞧..........。”

說着,拉起馬東來的手,說道:“東來,我現在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太子的婚事,這個年紀了,連個伴兒都沒有。他若是和你家閨女瞧對眼了,你可不能不答應!”

聽着這些話,李君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緩緩走出去了,見到烏以風,問道:“老烏,怎麼回事,父皇今日是怎麼了。”

“什麼怎麼了?”烏以風詫異問。

“忽然就要讓我和副相家的閨女相親。”李君華道。

“應該就是隨口說說,太子爺哪能當真,您想,這種事,皇上爺哪次不是先和您商議過後再說。”烏以風立刻明白了過來,哈哈一笑,說道。

半個時辰後,馬東來從宮裡出來,聽着妻子說一些皇后宮裡的事情,聽到太子對女兒頗爲親近後,心情頓時暢快了許多,又談及無爲道人的事情,馬東來頓時變了臉色:“那個道人是個滿洲人,鈕祜祿氏?”

“聽太子說了一嘴,好像是這樣。”

“是漢人養父養大的?”

“是吧,應該是,不過我沒多問。”

馬東來掀開窗簾,問自己的隨從:“太子衛隊裡有認識的人嗎?”

隨從搖搖頭,馬東來說:“那就去認識認識,用錢就到賬房那裡去支,明天這個時候,把無爲道人的事情給我打聽清楚了。”

“老爺,那可是太子的救命恩人呀,您可別亂來。”

馬東來笑了:“亂來?不會!我也想讓他救一命呢。”

章一零一 元老院和擴軍章一二一 淘金章三六七規矩章一五一 即刻進軍章十七 裝備與訓練章一二三 老大的不甘心章二一四 全面動員章三九二 伍星聯章十六 出兵章二七九 沉穩的人也會衝動章二四 略地章三四零 打仗是爲了停戰章四一零 一個請求章四十 不真心的朋友章四五 應對之策章九一 呼倫貝爾章一四一 虧空章二六三 人事安排章一八零 麻煩的女人章一六四 轉守爲攻章七四 熔岩炮彈 開花彈章十六 割地以酬章三五 遷界禁海章四六 盛怒章一八六 調解章一零八 所謂皇帝章一三四 活捉侯方域章八四 消彌內鬥章四七七 最後的安排章二一六 死人了章四五四 八代將軍章三七五 同行者章一一八 突擊 突擊章一九二 條約的力量章三四五 父子兄弟章一八零 麻煩的女人章一四八 分化章四零一 夫人們章八三 棒子與泡菜章一一六 交易章六九 答應章六六 漢京再易手章七二 安化公主章一 國姓爺章三六一 情商章一七二 請降章一四三 兵精糧足章三六二 故人來章十六 黑烏薩章十八 應對章一零九 爪哇海戰 四章一零四 處分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麼叫穿越嗎章三六二 故人來章二二七 逆賊再現章七七 金雞納樹章三五九 實話實說章三五 贖城銀章三四 虎尾瓏社的未來章八四 真相大白章四三四 終戰的原則章六五 進入朝鮮章二六七 行動起來章十三 東南生變章一一八 殖民的原則章六五 擴張章十三 總督的決斷章一二二 殖民時代章四一 奪妻之恨章一九一 裁軍良策章一一零 步調一致章一七八 父親的認可章四一 銀行章一四五 滅口命令章二九九 常任理事國章五八 蒸汽機技術的擴散章八 血契章一五五 暴風雨章四六二 處理結果章三六零 內中原委章六五 變天章六九 答應章五三 征服與統治章一百 狡猾的李君威章二五 攻城章二零六 罐頭章一零三 機會,馬尼拉大帆船擱淺!章一七九 太子的頓悟章一四六 民間章一二一 朱明復國主義章七六 解憂章一零七 轉向,戰列線決戰章七六 建國提案章二七三 要坑一起坑章四零五 目標章四四八 白教章六四 滑稽的考試章九九 嫁禍章一一七 謀殺章二二八 覆滅的前夜
章一零一 元老院和擴軍章一二一 淘金章三六七規矩章一五一 即刻進軍章十七 裝備與訓練章一二三 老大的不甘心章二一四 全面動員章三九二 伍星聯章十六 出兵章二七九 沉穩的人也會衝動章二四 略地章三四零 打仗是爲了停戰章四一零 一個請求章四十 不真心的朋友章四五 應對之策章九一 呼倫貝爾章一四一 虧空章二六三 人事安排章一八零 麻煩的女人章一六四 轉守爲攻章七四 熔岩炮彈 開花彈章十六 割地以酬章三五 遷界禁海章四六 盛怒章一八六 調解章一零八 所謂皇帝章一三四 活捉侯方域章八四 消彌內鬥章四七七 最後的安排章二一六 死人了章四五四 八代將軍章三七五 同行者章一一八 突擊 突擊章一九二 條約的力量章三四五 父子兄弟章一八零 麻煩的女人章一四八 分化章四零一 夫人們章八三 棒子與泡菜章一一六 交易章六九 答應章六六 漢京再易手章七二 安化公主章一 國姓爺章三六一 情商章一七二 請降章一四三 兵精糧足章三六二 故人來章十六 黑烏薩章十八 應對章一零九 爪哇海戰 四章一零四 處分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麼叫穿越嗎章三六二 故人來章二二七 逆賊再現章七七 金雞納樹章三五九 實話實說章三五 贖城銀章三四 虎尾瓏社的未來章八四 真相大白章四三四 終戰的原則章六五 進入朝鮮章二六七 行動起來章十三 東南生變章一一八 殖民的原則章六五 擴張章十三 總督的決斷章一二二 殖民時代章四一 奪妻之恨章一九一 裁軍良策章一一零 步調一致章一七八 父親的認可章四一 銀行章一四五 滅口命令章二九九 常任理事國章五八 蒸汽機技術的擴散章八 血契章一五五 暴風雨章四六二 處理結果章三六零 內中原委章六五 變天章六九 答應章五三 征服與統治章一百 狡猾的李君威章二五 攻城章二零六 罐頭章一零三 機會,馬尼拉大帆船擱淺!章一七九 太子的頓悟章一四六 民間章一二一 朱明復國主義章七六 解憂章一零七 轉向,戰列線決戰章七六 建國提案章二七三 要坑一起坑章四零五 目標章四四八 白教章六四 滑稽的考試章九九 嫁禍章一一七 謀殺章二二八 覆滅的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