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三一 定性

李明勳眉頭微皺:“怎麼死了這許多?”

“這.......。”何文希有些爲難的看向李君度,似有難言之隱,倒是林君弘說話比何文希方便,連忙替頂頭上司答話:“回皇上,奸賊隱於百姓之中,驟然發難,先以手榴彈襲擊,後藏於兩側商鋪民宅的槍手弩手突施襲擊,朝陽門內外一片譁然,引發騷亂,踩踏死了不少人,而英王侍衛與賊人對射,擒殺賊人的過程中也有些許誤傷,死傷多了些。”

林君弘話說的巧妙,李明勳也聽出了話中的意思,大部分的傷亡應該是英王衛隊抵禦、擒殺的過程中誤傷的,畢竟賊人服色與百姓類同,英王侍衛出身行伍,可顧不得那許多規矩,但凡懷疑有威脅的,絲毫不猶豫開槍,這才導致了大量的傷亡。

“都是亂賊作祟,刺王殺駕,若無賊人施暴,何來百姓傷亡。”太子出言說道,他到底年輕,生怕皇上把這事怪在兄長身上,而李明勳被太子的話氣笑了,這裡都是明白人,何故他再把話挑明瞭呢。

“亂賊是何身份,可查清了?”李明勳又問。

何文希登時語塞,無奈回答道:“回稟皇上,安全局進行了問訊和搜查,基本判定是朱明復國主義者所爲,可未有確鑿證據.........。”

“那你準備什麼時候給朕證據呢?”李明勳問。

“這........。”何文希更是無從回答,他雖執掌安全局,但京畿範圍的工作他可從未插手過,先是交權給副手,如今這個權限已經落在了林君弘的手裡,此刻被問責,他也是冤枉的很。

“君弘,你呢,有什麼發現?”李明勳看向林君弘。

林君弘略作思索,決定暫時隱瞞在襲擊之前遇到那個‘假小子’的事情,他這麼做並非無的放矢,那假小子的出現頂多正面這確實是朱明復國主義者所爲,對破案擒賊沒有多大的幫助,他說了也不過是出個風頭,反而讓何文希這位皇帝近臣折了面子,實在得不償失,更重要的是,與上次潼關襲擊案相比,這一次遇襲的是皇帝的三位皇子,任何關於這件事的判斷都必須謹慎謹慎再謹慎。

“皇上,臣並無什麼發現,何長官說的是,有膽子在京城刺王殺駕的,也就只有朱明復國主義者了,如此大案,非得詳加察查後纔敢定論。”林君弘俯首道。

然而,皇帝的話卻讓所有人都覺得不可思議:“你說的不錯,這案子也交給你了,和潼關案併案吧,你有朕的金牌,京畿的禁衛、衛戍、治安和安全局人手,但凡你用的上的,悉聽你的調遣。”

這可是天大的權柄,相當於京畿和皇室安全重任交給了林君弘,這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何文希更是失落的低下頭。

“是誰幹的,今日不知道,早晚都會知道,出了這麼大的事,惹了這麼大的亂子,又是在京城,瞞是瞞不住了,如何給國民交代,你們可有計較?”李明勳又問。

李君度第一個站出來道:“父皇,兒臣以爲從大局出發,不如說是滿清餘孽所爲,北伐在即,正可把此案昭告天下,全國上下同仇敵愾,對北伐大業臂助良多。”

“不可!”李明勳倒是絲毫沒有猶豫,直接否決,另外問道:“太子,你認爲呢?”

李君華想了想,說道:“兒臣覺得,雖說有逆賊刺殺,但我兄弟都無大礙,不如據實相告,也好讓國民安心,另外兒臣聽說,此間京城關城戒嚴,大肆搜檢,恐有害民虐民之事發生,使得京畿百姓惶恐,也對查案無益,不如也停了吧。”

“停了,那怎麼行,要挨門挨戶的搜,膽敢藏匿逆賊的,一併問罪,非得如此,逆賊纔會成爲過街老鼠,無所遁形!還是請父皇調遣兵馬入城協查,快些解決纔好。”李君度可沒有太子那般仁德,他剛剛遭遇襲擊,妻兒差點遇難,若沒個結果,他哪裡肯罷休。

李君華據理力爭:“大哥,如此大張旗鼓,又能如何,下面官員得了死命,不知要累及多少百姓,帝國建立,何曾有過這等事?”

“正是沒有,這次纔要做好做絕,昨天那陣勢太子不是沒有親眼見到,逆賊有諸多火器,槍械精良,若說城內沒有人相助,如何能做到,還有賊人能潛入治安廳行列,京城吏治這是怎麼了,黑白都是不分了........。”

看到方纔還相互打掩護的兄弟爲了這件事吵鬧不休,李明勳也是頭大,他並不是覺得誰對誰錯,畢竟重點不是這個,也不是覺得吵架有什麼不對,孩子們都長大了,也都是經歷過風雨的,有自己的主見,意見相左也是有的,可李明勳年紀大了,就是聽不得吵鬧。

“都閉嘴吧!”李明勳拍了桌子,兩個兒子都安靜下來。

看着兩個兒子,李明勳問:“英王,你那麼多的訴求,不如這差事交給你,你去查.......。”

“兒臣不敢。”李君度到底還沒失去理智,當即低頭,京畿安全的權柄他可不敢去碰,也知道皇帝也只是說說。

“太子,要不你來?”

李君華連稱有罪,不敢應接,他與林君弘親厚,既然誠王接下這權柄,幾乎就屬於他了。

見一羣人抓不住重點,李明勳索性也不再提點,隨口說了一句:“鬧了一夜,我累了,你們退下吧,回去好好想想,想好了再來說,去吧。”

李明勳到底過了知天命的年紀,精氣神大不如以往,一夜不眠,也就去休息了,留下幾個人相互看看,都不知道是個什麼意思。

英王妃母子被留宿,就住在皇后宮中,李君度自行回了王府,何文希倒是覺得自己在御前的日子是一日不如一日,以往極受皇帝信重,大事小情都佈滿着自己,怎麼最近這些時日,權柄下移,都到了誠王林君弘手中了。

“君弘,你替本宮送何長官。”李君華留下一句話,顯然送走了何文希,還要去東宮商議。

林君弘何文希二人登上馬車,一路出宮,何文希把玩着皇帝御賜給林君弘的金牌,嘆息說道:“到底是老相國的兒子,自幼養在宮中和太子一起長大的,旁的人,說破大天去,皇上也不會給他這個東西。誠王爺,您好好收着吧,怕過不了些日子,你就能接卑職的班了。”

收好金牌,林君弘打趣道:“何長官,您若是不掌安全局了,要去哪裡,哪座小廟能容的下您這尊大佛呢。”

何文希搖搖頭:“大不了歸隱田園,閒雲野鶴罷了。誠王爺,說句大不敬的話,若是其他勳臣子弟,分我的權柄,我指定得鬥一鬥,但你誠王爺不同,老相國對我兄弟有活命之恩,你又是宗王,我怎麼也鬥不過的。”

林君弘呵呵一笑,不置可否:“何長官這是傷了心了,也難怪,您執掌安全局多年,屢建功勳,在老爺子面前也是風生水起,又有長兄在外爲官,封疆大吏,如今出了刺王殺駕的案子,算得上天字一號案件了,您卻只捱罵卻不能放手去查,憋屈咯。

何長官,不是晚輩孟浪,這事您得看開些,現在看是我分薄了您的權柄,但若沒有我,也會有另外一個人來幹這件事。”

何文希聽着這話,越發感覺林君弘若有所指,問道:“你這是什麼意思?”

林君弘道:“何長官,安全局還是以前那個安全局麼,您不覺得隨着安全局改制,這個機構的權柄過於嚇人了嗎?”

作爲侍從室出身的情報主官,何文希很瞭解安全局的歷史,其本就是侍從室下轄的一個情報聯絡處,在社團時代,負責李明勳與重要將領、行政官的信息聯絡安全,而隨着時局的發展而不斷進步,逐漸成爲了獨立於海軍和陸軍之外,直接隸屬於國家元首的軍事情報機構,但隨着帝國建立,安全局的權限再一次擴展。

除了負責主要軍事鬥爭目標的情報工作,安全局還擔任部分京畿衛戍和皇室安全的工作,而在最近兩年,安全局又多了一個重要任務,那就是對內監控,這也是坊間越發害怕這個情報機構的原因,安全局對帝國國民來說,越來越像明朝的錦衣衛了。

安全局已經不是當初那個純粹的軍事情報機構了,它已經逐漸成爲了皇帝施展影響力,管控帝國內部的重要工具,安全局對內監控的責任已經超過了其對外的軍事情報任務,這一點是毋庸諱言的。

何文希很聰明,林君弘一提醒他就明白了其中道理,安全局要分權了,對內和對外都要有一個主官負責,何文希只能二擇其一,當然,他沒有自主選擇權,皇帝已經做出了選擇。

“行啊,小子,皇上的心思你都敢去猜,膽子真是大。”何文希笑着打起了哈哈,他已經決定就做好北伐的情報工作,其餘愛怎麼着就怎麼着吧。

“我這點膽子全靠了老爺子溺愛,怎敢用在何長官這裡,若說明白老爺子的心思,還是您這樣陪伴老爺子多年的人。”林君弘不住的奉承,何文希連忙擺手。

何文希道:“你小子就別給我戴高帽了,有話就說吧,說起來你我也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你幹不好差事,御前捱罵的還是我。”

“您多擔待些吧。”林君弘也是有些不好意思,連道了不是後,說道:“今日御前答對,說起如何向朝廷向國民交代,太子和英王似乎都不合老爺子的心思,老爺子心裡是個什麼計較,何長官可否爲晚輩解疑答惑?”

何文希呵呵一笑,說道:“方纔你也說了,安全局在改制,由對外情報爲主轉向對內監控,你說,改制最大的阻力在哪裡?”

“內閣?”林君弘問。

何文希攤手說道:“內閣有什麼阻力,內閣成員都是由皇帝定的,收拾內閣的人還用安全局麼,一張聖旨就搞定了。”

“那就是國會了!”林君弘道。

何文希點點頭:“是的,就是國會,議院的議員和元老院的勳貴都不情願自己的腦袋隨時懸着一口閘刀,安全局對內的權柄越大,他們的後脖頸就越發涼,這羣人嘴上都喊着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但其實對到手的權柄和利益把控的死死的,而對抗皇上加強安全局權柄的方式就是預算批准。皇上北伐要軍費,他們就說開源節流,節流嘛就縮減其他預算,兩年來,被砍的最多的就是安全局預算,元老院不肯批預算案,議院還不斷提請安全局財政公開,甚至要對安全局行使監察權。皇上對此是不厭其煩,先是潼關刺殺,又是英王遇刺,兩件大案正是讓那羣烏鴉嘴閉嘴的好機會。”

林君弘這才明白過來,皇帝的心思不是說給國民什麼交代,而是借題發揮,順利完成安全局改制,監控全國,確實,宗王幾次遇刺,沒有比這更好的藉口了。

“那這個交代,該如何交代?”林君弘討教道。

何文希顯然胸有成竹,但就是不明說,他拍拍林君弘的肩膀,開了車門,說道:“具體怎麼操作,你和太子去想吧,就一個原則,鬧的越大越好,越玄乎越好。”

說罷,何文希笑着離去,而林君弘到了東宮,把何文希的話告知了李君華,李君華皺眉說道:“鬧的越大越好?若是鬧大,還是不知招惹多少是非。”

林君弘見太子仍有婦人之仁,提醒道:“太子,你是儲君,將來要繼承皇位的,皇上不止一次的說過,他如今的地位來源於幾十年來積攢的威權,而您繼位後呢,一沒有皇上的威望,二也沒有足夠的戰爭機會讓您去積攢威望。若再沒有強力手段和機構,那您對帝國的影響力就太小了,若想成就偉業,如何能沒有權力呢,難道您就想做一虛君,一生碌碌無爲嗎?”

李君華一時猶豫,他雖不想似李明勳那樣東征西討,立下蓋世武勳,但也想繼位之後,大展拳腳,創下盛世偉業,然而,只有充足的權力能讓夢想變成現實,猶豫之時,林君弘又說:“安全局再怎麼着也可以披上法律的外衣,如果沒有這個強力機構,您能依賴的就只有軍隊了,那可更爲恐怖。”

“好吧,那你說如何給這件事定性。”李君華打斷了林君弘的話。

林君弘道:“很簡單,這次刺殺無論事實如何,對外的口徑都要一致,那就是刺殺英王是朱明復國主義者勾結漠北的滿清餘孽所爲!”

章一三零 兄弟章十九 天下驚變章一四九 再推一把章三五三 東潮起章四九八 無國之人章一三九 被侄子教訓章四四二 用人章三七 先剃髮章六三 洲際貿易船隊 波斯章二四八 驅虎吞狼章四五零 脫困章四七三 改造的成果章五二 西南章一六八 正進行的 團結章一三七 挖牆腳章二一四 全面動員章九三 元老院分家章三九四 談判章四三 香港章四二 移陛滇京章二二二 土地章五 長梢弓與穆什克特章一零四 強強對決章一二一 朱明復國主義章五 棄車保帥章一零五 阿都拉的陰謀章二零六 誓死不當漢奸章三二八 天皇章六六 荷蘭的反應章一七五 布里亞特章九七 豬與金礦章六 緣由章五 棄車保帥章三九三 防疫大成章四二五 以和促戰章四四五 印度斯坦皇帝章六九 浙江崩局章一零四 強強對決章三四零 原委章一二六章四二九 結盟吧,親愛的沙皇章六二 蒸汽鐵甲艦章二二八 作戰處章三八九 判定章六六 浙江局面章四八八 爲何而哭章一八八 選擇章十三 偵查雞籠港章九二 噶爾丹章五五 金幣的碰撞章一七六 送行章一二零 契約奴章二一三 蘇州亂章二六零 爲戰爭而結束戰爭章一七三 生存的奢望章四五三 維新社章八二 打破反華聯盟章四六九 公私兼顧章十七 同歸於盡章五六 拒絕章一四六 噶爾丹的幸與不幸章一四一 虧空章一二一 朱明復國主義章三七 救國良方 上章四五二 日本公主章四七三 改造的成果章四七一 南美章十七 同歸於盡章四八 幾多反覆章九一 兒子論與閨女論章五 棄車保帥章一七四 內遷之路章三九五 條款章二一三 戰爭邊緣章四二六 實情章二二八 作戰處章一零七 爪哇海戰 二章八三 主力戰艦章一零九 賺大了章一八七 南京 南京章四三三 退出章二二 登萊大撤退章七六 自費移民章六八 鯨魚章七六 結髮章一零二 定策章三三四 識時務章二七 還鄉省親團章一二七 衍聖公章七五 風雲變化章三九七 禮儀章六 搶人搶炮搶船章二二五 不凡的見識章一五五 多想章四四二 圖鬆章二三一 各方反應章三一 擴大香港租界章一零五 新一輪外交章十九 甘肅章二三七 說白了,還是錢
章一三零 兄弟章十九 天下驚變章一四九 再推一把章三五三 東潮起章四九八 無國之人章一三九 被侄子教訓章四四二 用人章三七 先剃髮章六三 洲際貿易船隊 波斯章二四八 驅虎吞狼章四五零 脫困章四七三 改造的成果章五二 西南章一六八 正進行的 團結章一三七 挖牆腳章二一四 全面動員章九三 元老院分家章三九四 談判章四三 香港章四二 移陛滇京章二二二 土地章五 長梢弓與穆什克特章一零四 強強對決章一二一 朱明復國主義章五 棄車保帥章一零五 阿都拉的陰謀章二零六 誓死不當漢奸章三二八 天皇章六六 荷蘭的反應章一七五 布里亞特章九七 豬與金礦章六 緣由章五 棄車保帥章三九三 防疫大成章四二五 以和促戰章四四五 印度斯坦皇帝章六九 浙江崩局章一零四 強強對決章三四零 原委章一二六章四二九 結盟吧,親愛的沙皇章六二 蒸汽鐵甲艦章二二八 作戰處章三八九 判定章六六 浙江局面章四八八 爲何而哭章一八八 選擇章十三 偵查雞籠港章九二 噶爾丹章五五 金幣的碰撞章一七六 送行章一二零 契約奴章二一三 蘇州亂章二六零 爲戰爭而結束戰爭章一七三 生存的奢望章四五三 維新社章八二 打破反華聯盟章四六九 公私兼顧章十七 同歸於盡章五六 拒絕章一四六 噶爾丹的幸與不幸章一四一 虧空章一二一 朱明復國主義章三七 救國良方 上章四五二 日本公主章四七三 改造的成果章四七一 南美章十七 同歸於盡章四八 幾多反覆章九一 兒子論與閨女論章五 棄車保帥章一七四 內遷之路章三九五 條款章二一三 戰爭邊緣章四二六 實情章二二八 作戰處章一零七 爪哇海戰 二章八三 主力戰艦章一零九 賺大了章一八七 南京 南京章四三三 退出章二二 登萊大撤退章七六 自費移民章六八 鯨魚章七六 結髮章一零二 定策章三三四 識時務章二七 還鄉省親團章一二七 衍聖公章七五 風雲變化章三九七 禮儀章六 搶人搶炮搶船章二二五 不凡的見識章一五五 多想章四四二 圖鬆章二三一 各方反應章三一 擴大香港租界章一零五 新一輪外交章十九 甘肅章二三七 說白了,還是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