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二 派遣艦隊 上

許風聞言呵呵一笑:“其實您這麼問我的時候,就是已經準備相信我了,而信任只是一種滑稽的好感,不是嗎?”

李君威點點頭,他來到美洲之後,感覺確實有些糟糕,美洲的帝國百姓已經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政治氛圍,他們會通過各種手段把訴求傳遞上去,雖然在改制之後,總督變行政長官,大量的舊人被續用,但李君威感受的到,從武威實再到普通的國民都在忐忑,擔心美洲原有的發展模式被打斷。

而這也是李君威所要面臨的問題,不是李君威對許風的信任與否的問題,而是帝國政府是否信任美洲帝國百姓的問題。

美洲行省是帝國所有行省之中最爲特殊的,與之類似的還有西津地區,這兩塊地方的主要貿易對象都是外國,而非帝國本土,但是西津與之還不同,西津地處羣狼環伺之地,需要帝國的保護,而背後又是帝國幾個武力充沛的邊疆區,就算有什麼異動,就可以招呼數萬騎兵過去。

但是美洲呢,西班牙人早就威脅不到美洲了,反而美洲行省的人民要靠西班牙的殖民地來繁榮經濟,整個帝國高層對於美洲行省都有一些憂慮,如果不發展美洲,那麼帝國在美洲的利益就無法保證,利用美洲平衡歐洲這塊地緣政治核心的目的也就不能達到,可是,發展美洲,必然導致美洲領地的經濟與本土的聯繫弱於歐洲和歐洲國家的殖民地。

經濟上不依賴本土,安全上也不需要本土,僅僅靠民族感情和國家認同能讓這塊土地一定屬於帝國嗎,而唯一能解決的辦法就是充分尊重美洲地區人民的利益,然後儘可能的增加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

從美洲領地被歸類爲行省,而非殖民地就能看出這一點,當李君威抵達之後,爲三位前往申京的議員舉行了歡送儀式,這三位就要代表美洲人民在帝國議院之中參與帝國高層的政治,以往美洲地區在議院之中也有一位代表,但只能參與關於美洲地區事務的表決,後來變成了兩位,再後來,可以參與所有的海外領地事務,當成爲行省之後,這三位就擁有了全部的權力。

但李君威也不是一味地討好,在改制期間,他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強化宗教管制,因爲長期與西班牙殖民地進行了經濟活動,再加上大量日本、朝鮮移民到來,而公司時代的管制不嚴格,導致金州出現了一些天主教堂和日本神社之類的宗教建築,對於這些,李君威以強硬的姿態進行了拆除,並且把一些宗教人士問罪或者驅逐。

而在建立教育體系的過程中,李君威也要求教育界人士必須嚴格審覈的教學材料,從教學內容上就加強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

“好吧,許風,我們還是認真談論一下吧,首先,我此行在美洲,目標有兩個,巴拿馬地峽和波託西銀礦,這是必然要佔領的,這是帝國的國家意志。”李君威開門見山,把自己的計劃告知了許風。

而許風則是笑了:“這是很合理的目標,奪取波託西銀礦,就獲得了一座聚寶盆,這符合美洲百姓的利益,有銀礦在手,帝國就不會因爲戰爭而大舉徵稅加稅了吧。而巴拿馬地峽更符合美洲百姓的利益,地峽在手,我們就可以參與東海岸的貿易,您或許不知道,幾十年來我們一直尋求翻閱大東山.......不,是翻越大鮮卑山,一直探索其中的道路。

直到兩年前,探險隊在找到了一條道路,但也是從北原一帶出發,而金州東進的道路一直沒有出現。即便是找到了路,也很困難,大鮮卑山的氣候、地形非常的惡劣,貨物流通的成本非常高,而且,我們在山的那一頭遇到的印第安人很剽悍,他們在泰西人那裡獲得了戰馬和武器,對任何外來人都不信任,我們還接觸到了山那邊的法國人,這些人更蠻橫。”

李君威也是這麼認爲的,他還說道:“巴拿馬地區和波託西都屬於秘魯總督區,而非美洲行省臨近的新西班牙總督區,我想即便展開軍事行動,也不會引發過度反應吧。”

許風卻是堅定的搖頭:“不,西班牙殖民者肯定會發動反撲的,就算是新西班牙總督區的人也會參戰,巴拿馬地峽是秘魯地區與西班牙本土必經之路,而波託西則是西班牙人最大的金銀礦,他們不能坐視不理。”

“所以你的意思是縮小戰爭規模,然後速戰速決,對嗎?”李君威問。

許風說道:“不,我的個人見解是,要麼不打,打就要打大仗,要重創西班牙人在殖民地的力量,讓他們覺得我們不可戰勝,只有這樣,他們纔會心甘情願的讓出地峽和銀礦,而速戰速決當然好,但是未必能做到。

所以,我的個人建議是,不要直接攻擊巴拿馬或者波託西,我們應該進攻利馬!”

李君威自然對這個名字不陌生,利馬是秘魯總督區的首府,也是人口在十萬以上的大城市,在整個美洲地區,僅次於波託西、墨西哥城和波哥大,但是這三座城市全都在內陸地區,只有利馬,就在海邊,也是最容易攻擊的。

對於這個大膽的計劃,李君威不由的陷入了沉思,實際上,美洲行省雖然與新西班牙總督區靠着,但一直以來最大的敵人卻是秘魯總督區,因爲秘魯有一支利馬艦隊,這支艦隊負責運輸波託西的金銀和秘魯總督區的貨物前往巴拿馬,然後把西班牙雙船隊從西班牙運輸來的商品從巴拿馬運到利馬。

長久以來,這就是東太平洋地區最強大的海上力量,也是西班牙人把太平洋叫做西班牙海,或者把東南太平洋叫做南海的底氣來源,只不過在過去十幾年來,來自金州地區的美洲公司艦隊屢屢襲擊利馬艦隊的運銀船,給了這支艦隊重創,很長一段時間內,金銀貴金屬採用陸地運輸,雖然現在又恢復了海上運輸,但因爲戰爭的緣故,利馬艦隊有所增強,增加了很多新造的船隻。

當然,以美洲艦隊現在的實力和帝國海軍艦船在技術上的優勢,擊敗利馬艦隊並不難,只要利馬艦隊敗了,太平洋的制海權就完全落在了帝國手中,但問題是,擊敗了利馬艦隊就能攻下利馬嗎?

李君威嘆息一聲:“看來計劃要改變了,我原本想要攻下巴拿馬地峽,然後以此爲據點繼續南下,和南美地區的趙文廷取得聯絡,與駐紮南港的派遣軍合作,進攻波託西。”

“巴拿馬並不適合作爲戰場,那裡是美洲最狹窄的地方,又處於西班牙兩個大殖民地之間,與我們卻很遠,佔據巴拿馬,就要受到來自所有西班牙殖民地的圍攻,又是溼熱的熱帶環境,在那裡進行戰爭,會持續很久,而且勝利不會榮耀的。”許風說道。

李君威點點頭:“好吧,你提供的這些意見很重要,我們要詳細籌劃一下,我已經讓人建立了遠征軍司令部,顯然,在美洲地區需要充實本地之人,更需要對我們的對手,西班牙人熟悉的人,而你作爲本地議長,希望可以提供幫助。”

“當然,我會竭盡全力的。”許風說道。

二人正討論着,卻聽到港口方向傳來炮聲,繼而街道上涌出了很多百姓,市民們高聲歡呼着向着碼頭跑去,許風詫異:“這是怎麼了,發生什麼事了?”

李君威笑了笑:“應該是本土的派遣艦隊抵達了。”

“您應該提前告訴我,作爲議長,我應該組織本地的百姓前去歡迎。王爺,我必須要告退了,派遣艦隊的抵達需要我做很多事情。”許風匆匆忙忙的離去。

在帝國決定改制的時候,在本地成立了美洲艦隊,也就是趙龍城率領來的那支艦隊,艦隊包括了兩艘三級戰列艦和四艘巡航艦,抵達北原後,與剛剛改制的美洲開發公司艦隊合併,總計擁有兩艘七十四炮戰列艦、三艘六十四炮戰列艦和九艘二十四炮或者三十二炮的巡航艦,但這顯然對西班牙的利馬艦隊形成不了絕對優勢,因此海軍還籌建了派遣艦隊,也就是第一遠征艦隊。

美洲艦隊屬於駐紮艦隊,而遠征艦隊則屬於派遣艦隊,在各方面是不同的,美洲艦隊的主要職責是保護美洲地區的帝國領地和百姓,而派遣艦隊卻是要奪取更多的領地和殖民地。

在沒有戰爭的情況下,美洲艦隊的軍費開支是由本地支出,而派遣艦隊則完全由海軍負責,所以駐紮艦隊的規模會有一定的限制,畢竟美洲本地的人口是有限的。

抵達美洲的第一遠征艦隊擁有六艘遠洋重巡航艦,分別叫致遠、威遠、綏遠、靖遠、平遠和鎮遠,這也是近十年帝國海軍的主力戰艦,亦是帝國海軍改革的最佳體現。

帝國建立之後,國家軍事戰略重心向大陸方向傾斜,先是誠王西征建立了關西綏靖區,繼而北伐滅掉了滿清餘孽,然後是裕王西征,一路開疆拓土進入了黑海沿岸,海軍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是因爲帝國擁有大量的海外領地和殖民地,再加上次大陸、東非相繼爆發戰爭,日本陷入內戰,海軍也維持了相當的規模。

但是從帝國十五年開始,帝國皇帝李君華就展開了海軍和陸軍的改革運動,原因就在於,帝國各階層對於海軍和陸軍的地位和職責充滿了疑惑。

要知道,帝國陸軍參與的最後一次作戰任務還是北伐漠北,而海軍在印度洋海戰之後就沒有參加過任何一場像樣的海戰。隨着裕王西征和理藩院下屬的邊疆區成立,人們發現,幾乎所有的作戰任務都有理藩院的藩兵承擔了,而數量達到了四十五萬規模的帝國陸軍一直駐紮在海內行省,最多在西南邊境進行武力展示,或者打一打土匪和一些西南作亂的土司。

如果陸軍僅僅承擔這種任務,而不去開疆拓土保衛邊境,那爲什麼每年花費七百五十萬兩養這麼一支大規模的軍隊?

而海軍也是如此,巔峰時候,帝國海軍擁有六十八艘六十四炮以上的戰列艦,主要分佈在本土艦隊和印度洋艦隊,但是這些強大的戰列艦對遠洋作戰的適應非常孱弱,當年印度洋海戰之中就出現了各種事故。

這還不算什麼,關鍵是海軍沒有像樣的敵人,西方的殖民者已經完全被打垮了,英國人與荷蘭人的海上武力都在下降,他們更多的依靠於帝國建立的印度洋秩序,早已不敢挑戰,比如當年對帝國威脅最大的荷蘭奧蘭治級歸國大帆船,超過一千五百噸的排水量,爪哇海戰和印度洋海戰的時候,這種大帆船都擁有七十門以上的火炮,除了戰列艦,其餘艦船都不是對手。

但是到了帝國十五年後,人們驚奇的發現,奧蘭治級經過的改進,噸位擴大到了兩千噸級,甚至更高,但是火炮數量卻大大降低,火炮甲板被大量改造爲貨倉,常規狀態下四十門左右的火炮逐漸降低到了二十門左右,到了帝國二十年後,甚至出現了完全取消火炮甲板的大帆船,只在船尾樓和露天甲板裝一些短重炮和輕炮,這種火力就是應對普通海盜的。

後來是開普敦報告說,這些無火炮甲板的大帆船已經不是歸國大帆船,它們一般從檳城出航,或者從巴達維亞起航,有武裝船隻護航抵達檳城再出發,而它們根本不返回歐洲,而只是到帝國在南非的自由港開普敦,在那裡有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長租倉庫,然後把貨物直接放在倉庫裡,由武裝運輸船再從開普敦裝載運輸,前往歐洲。

印度洋航路上,他們採用小船隊制度,幾乎每月都有船隻往返,而在大西洋航線,則是採用大船隊制度,每年兩趟運輸。

荷蘭人的做法很快被英國、葡萄牙效仿,而法國、丹麥兩國的東印度做的更徹底,這兩家東印度公司的船連印度洋都不進了,就在開普敦採購東方貨物,或者派遣人員乘坐開普敦到檳城的月度班船,在檳城採購後,僱傭帝國船隻,運貨到開普敦,然後再用自己的船運回去,又一次丹麥東印度公司的船失火,直接在開普敦僱傭了帝國船隻,掛上他們的國旗出發了。

這些國家的船連炮都沒有了,爲什麼帝國還要維持這麼大規模的戰列艦呢?

章一一二 歸附章二五一 孟德斯鳩章四六一 風雨欲來章五五 叩門而入章二一二 明暗把戲章一百 談判章四二 大勢章一一三 利益章一八三 普魯士的覺醒章二零五 大西洋城章三一五 新的合作形式章四四 加勒比海盜章一四五 滅口命令章二零六 禪位計劃章一八九 刺殺章二零七 安全形勢章九十 有限的損失章三十 葡萄牙人的算計章八十 幫助國姓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麼叫穿越嗎章三四八 政治的邏輯章十九 烘乾窯章一七一 登陸章九五 呼瑪爾章五一一 一網成擒章一零五 阿都拉的陰謀章三一零 一個記者章一七五 贈書章一五零 推動章八八 南非衝突章五十 蓬勃的大西洋貿易章三四五 不凡的王子章四九二 掌控戰爭進程章二八七 新的方向章一三八 換俘章九六 關原之戰 上章二零三 漸行章二三 覆滅章一二四 解決章十六 陝西章一一零 城牆章二一 西蒙斯章一零七 沒有選擇章三零四 蘇伊士地區章一七六 哥薩克們章一零七 轉向,戰列線決戰章三五四 部署章四八 幾多反覆章四 炮製章二八三 烏克蘭聯邦章三八 救國良方 中章三二 最後一策章二四七 皇室驚變章一六三 演講章三六六 李家要當狗大戶章三六八 改革試點章二七零 都是人精章二四七 謀奪章一八一 有識之士章二七零 都是人精章三 草原章四五二 我殺我自己章三五 殖民地的財政問題章三六 八百萬銀子章三八零 以殺止殺章五九 謀劃章三 炮臺、護航和保險業務章六七 吃幹抹淨章一七七 新的爪牙章三七七 求情章一二三 四面楚歌章四五 應對之策章一五七 亂點章二零七 安全形勢章三九零 屠城章二一 不一之戰 無利可圖章一五一 即刻進軍章三九零 屠城章三一五 新的合作形式章四零八 三件大事章五四 鐵鎖橫江章四二七 齊心章一一零 水雷章一七八 父親的認可章三四 悲慘往事章三 北美又叫大東北章一百 借雞下蛋來的銅礦章一七二 頭皮早晚都要割章六十 東南開考章一零八 所謂皇帝章一九三 陰謀章三九九 李君威的政治智慧章一三二 對策章二一五 旁觀者清章九七 豬與金礦章四一七 索菲亞的智慧章三三七 暗鬥章六七 危險的話題章九五 出征章三七九 不同的殖民地
章一一二 歸附章二五一 孟德斯鳩章四六一 風雨欲來章五五 叩門而入章二一二 明暗把戲章一百 談判章四二 大勢章一一三 利益章一八三 普魯士的覺醒章二零五 大西洋城章三一五 新的合作形式章四四 加勒比海盜章一四五 滅口命令章二零六 禪位計劃章一八九 刺殺章二零七 安全形勢章九十 有限的損失章三十 葡萄牙人的算計章八十 幫助國姓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麼叫穿越嗎章三四八 政治的邏輯章十九 烘乾窯章一七一 登陸章九五 呼瑪爾章五一一 一網成擒章一零五 阿都拉的陰謀章三一零 一個記者章一七五 贈書章一五零 推動章八八 南非衝突章五十 蓬勃的大西洋貿易章三四五 不凡的王子章四九二 掌控戰爭進程章二八七 新的方向章一三八 換俘章九六 關原之戰 上章二零三 漸行章二三 覆滅章一二四 解決章十六 陝西章一一零 城牆章二一 西蒙斯章一零七 沒有選擇章三零四 蘇伊士地區章一七六 哥薩克們章一零七 轉向,戰列線決戰章三五四 部署章四八 幾多反覆章四 炮製章二八三 烏克蘭聯邦章三八 救國良方 中章三二 最後一策章二四七 皇室驚變章一六三 演講章三六六 李家要當狗大戶章三六八 改革試點章二七零 都是人精章二四七 謀奪章一八一 有識之士章二七零 都是人精章三 草原章四五二 我殺我自己章三五 殖民地的財政問題章三六 八百萬銀子章三八零 以殺止殺章五九 謀劃章三 炮臺、護航和保險業務章六七 吃幹抹淨章一七七 新的爪牙章三七七 求情章一二三 四面楚歌章四五 應對之策章一五七 亂點章二零七 安全形勢章三九零 屠城章二一 不一之戰 無利可圖章一五一 即刻進軍章三九零 屠城章三一五 新的合作形式章四零八 三件大事章五四 鐵鎖橫江章四二七 齊心章一一零 水雷章一七八 父親的認可章三四 悲慘往事章三 北美又叫大東北章一百 借雞下蛋來的銅礦章一七二 頭皮早晚都要割章六十 東南開考章一零八 所謂皇帝章一九三 陰謀章三九九 李君威的政治智慧章一三二 對策章二一五 旁觀者清章九七 豬與金礦章四一七 索菲亞的智慧章三三七 暗鬥章六七 危險的話題章九五 出征章三七九 不同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