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五 滿清計議

“索尼,好奴才,你是從何處得這般好東西的。”北京乾清宮裡,福臨看着掛起來的大幅地圖,面帶興奮之色,大叫起來。

福臨十三歲親政,有其母輔佐,一直以來表現的少年老成,四年來,大權未曾旁落,已然有所謂明君氣象,但今日見如此寶貝,還是不免有些激動。

“啓稟主子,這是五省經略洪承疇送來的。”索尼低聲說道。

福臨重重點頭:“洪承疇也是一個好奴才呀。”

展示在福臨面前的是一幅合衆國標準的中國輿圖,擁有專業的比例尺、繪線、圖標,中國的山川河流在上面表現的淋漓盡致,這幅地圖是洪承疇通過走私渠道從兩廣走私而來,然後在幕僚的幫助下添磚加瓦,把各地戰局標註在上面,尤其以長江以南的形勢最爲精準。

在地圖上,西起四川,綿延貴州、湖廣、江西、福建幾省出現了一條長達數千裡的烽火線,在這道烽火線上滿清軍隊與中明軍隊犬牙交錯,在四川與貴州一帶,是秦藩孫可望部,在廣西、廣東沿線則是中明盟軍。在整條烽火線上,滿清佈置了兩大重兵集團應對,一則是洪承疇節制的五省部隊,二則是新近御封的安親王嶽樂的閩浙重兵集團。

福臨拿着最近半年收到的各類奏摺對照,從東向西梳理着雙方的戰略態勢。兩廣會戰之後,盟軍趁勝追擊進行了一系列的拔點作戰,重點就是拔出溝通廣東內外的重要關隘和城市,滿清軍隊因爲新敗而節節退縮,特別是兩廣會戰的主帥被處置之後,戰場已經分割成兩部分,東西不得呼應,盟軍先後攻入福建、江西和湖南境內,但在攻佔了各省之間的主要通道和關隘之後選擇了停下。

而在西線,滿清則略佔上風,特別是李國翰與平西王吳三桂兩部,原本在四川只有保寧一地,但在兩廣會戰後,洪承疇命二人從漢中南征四川,如今已經奪佔成都等四川大城三十餘座,將孫可望部壓縮到了川黔、川滇邊境的高原山地地帶,而在湖南方向,也是如此,特別是孫可望謀取稱帝之時,大規模的向貴州收縮兵力,直接導致李定國衡州之戰後佔領的湖南許多城市再次陷落。

“如今孫賊可望與大寇李定國、東番李明勳頗爲不睦,倒是我大清攻略西南良機呀。”福臨站在那裡,興奮說道。

索尼道:“主子所言極是,如今我大清已有天府、湖廣兩地,進攻西南,糧草不缺呀。”索尼連忙說道,索尼在多爾袞攝政期間屢屢遭受打壓,而順治親征之後,立刻將其召回中樞,已經成爲議政大臣,在滿清朝廷大規模削降宗室在朝中地位的情況下,索尼已經是滿洲大臣之首了。

“索尼,東番與李寇素來強橫,此番兩廣敗後,爲何沒有深入湖廣、江西和福建呢?”福臨不解的問道。

索尼道:“其一是東番實力不濟,兩廣雖然富庶卻是養僞明兩大藩,便是有東番支應,一時間也難以繼續北上的資源,其二便是島夷的陰謀了。兩廣新敗,三漢藩折損,我大清雖然兵多將廣,但卻被島夷牽制在多處,若是南征兩廣,必須抽調遼東、山東等兵馬,必然導致東番再從海上來襲,我大清兵奔波南北,便是不戰也是折損了,而兩廣爲封閉之處,從湖廣、江南調撥糧餉支援,千里運輸,損失頗多,若其攻入湖南、江西,糧餉兵卒利用內河轉運,我大清攻勢更猛,島夷實力遠不如大清,因此固守兩廣,積蓄力量。”

福臨撫掌大悅:“索尼,你真不愧是先帝所封的巴克什,真是聰明過人,島夷那點心思,全然被你所探明瞭。”

索尼連稱不敢,跪在地上說道:“主子天縱之資,哪裡不明白島夷的那些謀略,奴才本是愚鈍之人,若非先帝訓導,也絕無今時今日。”

福臨對於索尼的忠誠是不擔心的,畢竟是自家奴才,福臨思索之後問道:“如今看來,我大清仍然強於島夷與朱明,斷然不是某些人所言國勢日微,此番博洛雖被重罰,但不過是堵住悠悠之口罷了,博洛實在是可惜了。”

索尼道:“主子這般說,端重親王泉下有知,也是欣慰的。”

博洛回京之後,因爲兩廣戰敗,加上宗室壓力過大,被削爵戴罪,博洛不甘,憂憤而死,但索尼很清楚,博洛在兩廣之戰中並未有什麼巨大過失,兩廣之敗,一來是盟軍之強超出了滿清所預料,二來三漢藩跋扈自雄,特別是戰爭後期,完全不聽博洛所言,退居廣州,困守孤城。

但如此戰敗,自努爾哈赤起兵以來從未有過,以往雖然在戰場上折損宗親王爺,但多是折將而不折兵,這一次,一下損折了近十萬兵馬,沒有個人戰出來負責是不可能的。

福臨問道:“索尼,依你之見,島夷下一步將會如何,湘、贛、閩三地,何處危險?”

索尼道:“奴才以爲,近期島夷不會出擊三省,實際上,島夷在兩廣之戰後,大力進攻,粵省邊境,旨在攻勢防禦,擴大縱深而已,與大清作戰,其在兩廣更具優勢,進入內陸反倒是劣勢,因此,島夷下一步將插手雲貴之事,整合西南的朱明力量。”

“是了,朕也是這般想的,若是三省無恙,那戰場還是在雲貴與閩浙兩地,你認爲,趁此機會,我大清攻略何處爲好?”福臨問。

索尼當即說道:“當然是西南!皇上,安親王進攻舟山譭譽參半,雖說完全是鄭氏作怪,但舟山之地孤懸海外,我大清便是消滅海寇,還有東番島夷再,想要東南安靖,毫無可能,倒是西南,僞明秦藩與島夷不睦已久,正是我大清綏靖西南良機,若我大清趁機攻佔雲貴,則對島夷形成三面夾擊。”

“西南山高林密,陰溼多雨,我大清鐵騎施展不開,着實難以蕩平。”福臨不免有些爲難。

“皇上一語中的,但從另一方面講,雲貴之地亦非東番所長,東番軍隊所仗無非是銃炮之利,步兵大陣,火炮沉重,步兵大陣亦需要戰場施展,野地浪戰難有敵手,但山川之地,也難發揮威力,雲貴之交通,多沿河、夾谷地形,左右不相顧,兩翼無法掩護,須得齊頭並進,也正因如此,重兵集團難以展開,需多股精兵協同出發,島夷與李寇如今在兩廣,做不到面面俱到,相對東南沿海,我大清軍在西南更有優勢。

其二,島夷強於兵精,我大清強於軍盛。攻略西南,我大清完全可以從四川到福建的數千裡戰線上進攻,讓島夷首尾不相顧,此時精銳與否不重要,關鍵在於兵力多寡,而這正是我大清優勢之所在。

其三,西南有洪承疇經略之五省大軍,十餘萬人,縱然主動進攻兵力不足,但只需在中原、西北調遣,輔之以內廷之兵,也就是了。而安親王麾下兵馬不多,若以東南爲主要方向,則需要調遣北方精兵,豈不是再給島夷寇掠山東、遼東的機會嗎?”索尼藉助着那副新式的地圖,頭頭是道的分析着。

“以你所見,還是主攻西南爲好?”福臨問道。

索尼道:“奴才正是這般想的。”

福臨點頭道:“洪承疇上書也這般說,只是自我大清入關以來,海患日益嚴重,魯逆方休,又有鄭氏作亂,而島夷在北洋一帶盤亙不去,更是腹心之患。”

索尼嘆息一聲:“島夷強於舟楫,非一時一刻所能解決,本以爲安親王督辦水師,可滅島夷於海外,但舟山一戰,方纔醒覺,海上作戰,外海與沿岸兩不相同,安親王編練水師,可戰沿岸,卻不能進入外海,島夷依舊是來去自如。奴才有兩策,可紓解海患。”

福臨連忙說道:“快快說來,來人,來人,賜座。”

索尼坐定之後,說道:“海患之首尚在島夷,然島夷實力尚弱,又大力介入兩廣西南戰事,想來再無資源投射北洋,近些年暫且不需考慮,除卻島夷之外,最猖獗者便是鄭成功,鄭成功如今佔據舟山,劫掠閩粵,對其戰不如對其封鎖,多爾袞攝政之時,曾在朝鮮試行遷界禁海,效果顯著,不如在東南也遷界禁海,令鄭氏不得兵民錢米補給。”

“閩浙富庶之地,若是遷界禁海,恐傷賦稅收入。”福臨道。

索尼早有準備,說道:“主子心懷天下,卻也無需在乎一隅之地,入關以來,東南從未平靜,大戰一起,不僅閩浙賦稅被截留,還要別處調撥錢糧支援,若厲行禁海之策,以鄭氏陸戰之弱,必不敢若島夷那麼上岸決戰,既無大戰,便可減少軍費,所減部分則入國庫,禁海而失,少戰則入,兩相沖抵,損耗必然減少。”

“只是遷界禁海只對鄭氏有用,對島夷影響不大。”福臨說道。

這卻是實話,遷界禁海對鄭藩的限制非常大,因爲鄭藩需要上岸劫掠,與大陸商人走私,一禁海,沿海無人,一切休止,但一切的根本在於,鄭藩陸戰力量太弱,滿清禁海,少則二十里,多則五十里,若鄭藩有強軍可戰清軍,五十里又何足道哉,而合衆國正是如此,在南方,合衆國與盟軍已有廣東沿海(那時候廣西沒有海岸線),在北方,青島要塞對清廷來說如芒在背,便是清廷對合衆國禁海,也是無用,強軍出征,深入內陸,還怕禁海麼?

索尼道:“這正是奴才的第二策。”

福臨面露喜色:“哦,如何良策?”

索尼道:“便是以夷制夷之策,多爾袞攝政期間,大清大量從南洋、泰西引入火器、戰船之人才,這些年薄有收穫,雖仍然不如島夷,但面對僞明各藩已經是佔據上風,大清與島夷器械差距日漸縮小,但在水師一面仍然過大,非十年二十年可追上的,與其浪費稅收去打造戰船,不如與外夷聯盟,共誅東番。

東番這些年,不僅屢犯大清,還與泰西諸國不睦,前些年更是與西班牙、尼德蘭等國接連開戰,東番皆勝,攫取其利益,佔據其領地,泰西諸國與其積怨已久,只是力不能及,只得隱忍,然東番日漸強盛,樹下之樹如何成活,泰西諸夷早有剿滅東番之心,若我大清出面聯絡諸夷,商議海陸並進,協同進攻,以東番之國力,如何抵擋?”

福臨思量說道:“朕聽湯若望等神父說,島夷水師之強勁,遠勝陸師,尼德蘭紅毛夷爲海洋霸主,亦非其對手,如今島夷雄霸東方海洋,以夷制夷,泰西諸夷未必堪用!”

索尼早有腹稿:“主子,東番雖號稱中華,與漢人同文同種,但其領土都在海外,核心利益不得離開海洋,待東番首尾不相顧之時,定然是棄陸就海。到時我大清便可佔據僞明所有國土,屆時統一中華,以清代明,海上爭雄勝敗如何與我大清有何關係,東番敗也就罷了,若是勝利,我大清早已肅清大陸,還在乎島夷區區兵馬?”

福臨聽後,顯然沉思,許久之後,說道:“索尼,你說的沒錯,這件事便是吩咐下去辦理即可,由你總責,直接向朕稟告即可,遷界禁海,即可辦理,以夷制夷之計還需徐徐圖之,西南戰局或許趕不及,但日後攻佔兩廣,必定需要泰西諸夷在海上協助。”

“是,奴才遵旨。”索尼叩首說道:“只是遷界禁海之事,奴才希望主子許奴才便宜之權。”

“你還想做什麼?”福臨問道。

索尼道:“奴才以爲,鄭成功與其父一般,心中所想無外乎是稱雄東南,若鄭成功歸降大清,爲我大清鎮守東南,許之一兩處藩地也是題中之意,因此,奴才想借助鄭芝龍等人,招降鄭成功,請主子俯允。”

章三四六 曼城鐵路章四八八 爲何而哭章二五一 孟德斯鳩章七三 四方戰廣東章二二二 三皇之戰 優勢章三一 曾櫻的手段——聯姻章一九七 更大的意外章二五九 頭腦風暴章一六九 生存空間章五零二 專業人做專業事章一六零 小人物的精彩章一一零 欲擒故縱章五四 吃貨式的談判章一一七 新總督的陰招章二三二 密謀改朝換代章十七 秘魯總督區的海軍章十九 故人之子章五三 洲際貿易船隊 馬六甲章七七 金雞納樹章三 寧古塔章五一 華盟戰略章一九三 再起風雲章一八九 刺殺章二 三路齊奔寧古塔章三二 佈局江南章十七 成棟的覺悟章四零五 解決問題章十二 問罪章一四四 活路章四一 巖野先生章一一四 範迪門的奉獻章四九 史上最強的豬章五三 洲際貿易船隊 馬六甲章一二九 膠州的繁榮章八 和平解決 大賺一筆章二三 先下一程章四八二 蘇伊士運河章一七八 一羣瘋子章一九七 更大的意外章一零二 臺北與金礦章二三零 禪位章二二四 百人百態章二零五 大西洋城章四零七 結束章九三 元老院分家章一四七 重逢章三一五 新的合作形式章四五四 鹹魚命運章二一零 請君入甕章四八 大貪李君威章六九 林慶業章七四 馬威章五六 女人章四零六 蒸汽動力戰列艦章十一 釀酒章四二一 別做傻事章一五一 騰籠換鳥章四五五 日本經濟章五九 休止章四零四 會費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麼叫穿越嗎章五 結盟法國 隨時背叛章一一零 爪哇海戰 五章三六九 長子的缺憾章二零八 光復江南章四一四 帝國的貴族章四四二 圖鬆章六二 考試製度章五百 猶太復國主義章九一 倒幕聯盟章一六零 好吃不過餃子章七五 風雲變化章二一二 俠義章十五 國姓撿漏章七四 馬威章三七三 奔馬 奔哪?章十四 實力與計劃章一一三 難以置信章五四 鐵鎖橫江章二五 攻城章七四 熔岩炮彈 開花彈章六八 北伐江南章十七 裝備與訓練章二一七 舞弊端倪章四三二 還未開始就已經結束章二十 君度的風流章二八五 再起戰火章四五 突然襲擊章一三六 不歸奴章三六八 改革試點章一零七 應付章一七四 你大爺章三 安全章三四五 不凡的王子章三七八 意義章五零六 父子 兄弟 叔侄章七二 清繳章四四 抗爭章一零七 轉向,戰列線決戰章二零四 李君度的老師
章三四六 曼城鐵路章四八八 爲何而哭章二五一 孟德斯鳩章七三 四方戰廣東章二二二 三皇之戰 優勢章三一 曾櫻的手段——聯姻章一九七 更大的意外章二五九 頭腦風暴章一六九 生存空間章五零二 專業人做專業事章一六零 小人物的精彩章一一零 欲擒故縱章五四 吃貨式的談判章一一七 新總督的陰招章二三二 密謀改朝換代章十七 秘魯總督區的海軍章十九 故人之子章五三 洲際貿易船隊 馬六甲章七七 金雞納樹章三 寧古塔章五一 華盟戰略章一九三 再起風雲章一八九 刺殺章二 三路齊奔寧古塔章三二 佈局江南章十七 成棟的覺悟章四零五 解決問題章十二 問罪章一四四 活路章四一 巖野先生章一一四 範迪門的奉獻章四九 史上最強的豬章五三 洲際貿易船隊 馬六甲章一二九 膠州的繁榮章八 和平解決 大賺一筆章二三 先下一程章四八二 蘇伊士運河章一七八 一羣瘋子章一九七 更大的意外章一零二 臺北與金礦章二三零 禪位章二二四 百人百態章二零五 大西洋城章四零七 結束章九三 元老院分家章一四七 重逢章三一五 新的合作形式章四五四 鹹魚命運章二一零 請君入甕章四八 大貪李君威章六九 林慶業章七四 馬威章五六 女人章四零六 蒸汽動力戰列艦章十一 釀酒章四二一 別做傻事章一五一 騰籠換鳥章四五五 日本經濟章五九 休止章四零四 會費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麼叫穿越嗎章五 結盟法國 隨時背叛章一一零 爪哇海戰 五章三六九 長子的缺憾章二零八 光復江南章四一四 帝國的貴族章四四二 圖鬆章六二 考試製度章五百 猶太復國主義章九一 倒幕聯盟章一六零 好吃不過餃子章七五 風雲變化章二一二 俠義章十五 國姓撿漏章七四 馬威章三七三 奔馬 奔哪?章十四 實力與計劃章一一三 難以置信章五四 鐵鎖橫江章二五 攻城章七四 熔岩炮彈 開花彈章六八 北伐江南章十七 裝備與訓練章二一七 舞弊端倪章四三二 還未開始就已經結束章二十 君度的風流章二八五 再起戰火章四五 突然襲擊章一三六 不歸奴章三六八 改革試點章一零七 應付章一七四 你大爺章三 安全章三四五 不凡的王子章三七八 意義章五零六 父子 兄弟 叔侄章七二 清繳章四四 抗爭章一零七 轉向,戰列線決戰章二零四 李君度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