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九 公投呢,嚴肅點!

三餉公投是一件大事,也是對社團行政體系的一次重大考覈,如果能組織的好這次公投,這個行政體系便是成熟而健全的,因此,最終的公投被定在了三月十五號,並且在四月之前公佈結果。

毫無疑問,有資格投票的都是公民,但根據後世的人際關係六人定律,兩個陌生人之間可以通過六個人就能建立聯繫,而人的朋友不只有六個人,社團擁有投票權的公民不僅是大商人、軍官和行政人員,還有匠人、教師、郎中等中下階層,幾乎每個人都有熟識的公民,而普通的領民則通過各種手段來影響投票結果。

“誠如江南顧絳所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如今國朝適蒙大難,當天下萬民團結........。”明國領事館的書房裡,陳邦彥在紙上寫下自己的想法,然而,寫到一半,咣噹一聲巨響傳來。一團黑墨沾染了小半紙張。

“偌大的領事館,放一下一張安靜的書桌了嗎?”陳邦彥聽得外面不斷傳來的吵鬧聲,唏噓說道。

這些吵鬧聲自然不是領事館內的僕從發出的,而是館外的民衆的抗議聲,陳邦彥在領事館住下之後,偶然看到了會議室裡的報紙,那些報紙有四五種,除了那日在街道上撕碎的《臺灣日報》,還有許多私人報社出品的報紙,滿是招聘和買賣信息的《生意人報》,流亡士子創辦的《士林報》,隨着投票日期的臨近,這些報紙上全都在談論三餉公投的事情。

市井茶館是底層百姓的地盤,陳邦彥和他們根本無法進行公開的辯論,原因很簡單,這些人根本不是陳邦彥的對手,一口粗俗不堪的鄉音不說,動輒就是以菜葉髒水相加,有時還被飽以老拳,陳邦彥倒是沒有捱過打,但眼瞧着不少流亡士子被百姓打的鼻青臉腫。

能廣而告之的報紙便是成了士大夫的陣地,只要肯花錢就能在報紙上發表自己的觀點,支持與反對的人在上面論戰不休,以往的日報、五日報甚至月刊如今都成了一日一刊印,臨近投票,臨時成了一日兩印,雖然未見刀光劍影,但言語之中已經露出鋒芒。

支持者被罵做民賊,反對者被稱呼叛逆,雙方在報紙上吵鬧不斷,陳邦彥加入了戰場,雖然筆鋒犀利,言辭有力,但仍舊不該輿論走向,陳邦彥只能奮筆疾書,在各個報刊上發表,以博得更多支持者。

“去,把這篇稿子遞送到報社中去,爭取在晚間出來的報紙上刊印出來!”陳邦彥寫完一章叫來了侍從,命令道。

那侍從卻是沒接那文章,陳邦彥擡頭一看,侍從臉上明顯帶着瘀傷,顯然是被打了,侍從跪在地上,求饒:“老爺,小的不敢去,一出這館門,那些刁民便是毆鬥於小人,如今使館已經封閉,除了沈大人的五十名家丁,還有兩百名東番衛隊在外面!”

陳邦彥拉開窗簾,看到外面聚攏了上千人,打着旗號,上面寫着誅殺民賊陳邦彥,個個齊聲呼喊,人羣之中有打着赤腳的農夫,光着上身的苦力,也有穿着制服的學生、學徒,激憤之下,不少人開始往使館裡扔磚頭,數百臺北守備營的士兵與治安官一道在維持秩序,但也只是擋住人潮罷了,這些抗議者已經成了一個巨大火藥桶,一個火星就會被點燃。

“這定然是別有用心者挑唆!”陳邦彥雙手顫抖,難以置信的說道。

沈廷揚走了進來,他臉上掛着苦澀,一句話不說,身後站着一個穿着布袍的青年男人,陳邦彥原本就見過,是鄭彩的弟弟鄭聯,也是魯監國派來的使者,對於這種權臣,陳邦彥一向冷遇。

鄭聯走到書桌前,撿起那稿子看了一眼,冷哼一聲:“陳大人,你這稿子不能再發了,如果再登報,請你搬出我們的使館!”

“老夫與叛逆之流論戰,與你何干!”陳邦彥呵斥道。

鄭聯纔不在乎陳邦彥的盛名,毫不客氣的反駁:“你這個不識時務,無法順應潮流的老匹夫,你再這樣鬧下去,惹來的麻煩,誰來替你擦屁股,老匹夫,如今東南、西南都是靠着東番助戰和支援糧餉才能穩住局面,你這般胡鬧,惹惱了東番,東番不助我大明,如何是好!”

陳邦彥還想再說,鄭聯又罵道:“收起你那些沒用的大道理,李明勳閣下已經是仁慈寬宏的了,如果是我,有人吃着我的飯還罵着我的祖宗砸着我的鍋,我早就活剮了他了,還容的你這般放肆!”

沈廷揚出言勸說:“陳大人,確實不能再這樣了,你已經惹了衆怒,你可知道,如今附近的商鋪菜市已經不再向咱們使館供給米糧肉菜了,昨日若不是臺北行政長官派遣了二百士卒來,使館怕是早就被外面的百姓打砸了。”

陳邦彥聽了這話,怒不可遏道:“定然是有人在挑唆!”

沈廷揚無奈的搖搖頭:“這是民心所向,只是你不願意承認罷了,陳大人你好自爲之,沈某先說好,這使館當初是沈某與建國公盤下的,建國公出了大部分,凡是自然聽他的,監國殿下也叮囑過沈某,此行不求建功立業,但求順其自然。”

鄭聯卻不是個好脾氣的,他一揮手,進來四個家丁,鄭聯說道:“把這個房間的筆墨紙硯都是收了,在公投之前不要讓陳大人再碰那些物件了,好好休養幾天吧。”

陳邦彥再無文章在報紙上發表,然而卻沒有多大的影響,越是靠近公投,支持的論調越是潰散,陳邦彥雖心中還有微言大義,卻再無機會發表了。

使館倒是消停了,沒幾日,外面的百姓撤了大半,至少無人再威脅陳邦彥的性命。

公投的日子越來越近,洶涌如潮的輿論之下更是巨浪滔天。

宜蘭城中。

趙氏一族來自廣東,在香港開埠之後便是與社團有貿易往來,後開發宜蘭,趙氏出資萬巨,在當時還是一片荒地的宜蘭平原上買下田畝兩萬畝,如今這兩萬畝已經開發成了規模巨大的種植園,趙氏一族家主如今是宜蘭行政區的議員,除了父子五人,還有上百宗族依附,另僱傭了百戶移民作爲種植戶,在宜蘭也算是望族了。

飯廳之中,趙氏的女眷收拾了碗筷,趙氏族長把四個兒子叫道面前,拿出四張契書遞給兒子,說道:“這是四張三百畝田的契書,桑園、稻田、蔗田都有,你四人一人拿一張,按上手印,明日去宜蘭城中戶籍辦做個手續,你們便全都是公民了。”

此言一出,房間內的女眷們停下了手,眼巴巴的看着,她們知道自家公公一向身體硬朗,前些日子還有納妾的心思,今日怎麼分起家產來了,分也就分了,怎麼只分千把畝地。

趙家四子,年長者三十有二,年幼者也有十七八,年齡都是夠了,但這些兒子一無聲名,二無私財,也不曾在外有商鋪產業,因此納稅不足額,因此不算是公民,有了這三百畝地,便是納稅額夠了,隨手就能置辦下公民證件來。

長子當即跪下,隨後幾個弟弟也跪在堂前,長子問:“爹爹是不是想讓我們成爲公民,好參與十五號的投票?”

趙家族長微微點頭,長子道:“兒子知道父親對故土念念不忘,此番成爲公民,定當順父親心思,支持加徵。”

“勿要如此!”趙家族長搖搖頭,說道:“爲父此番讓你們成爲公民,便是讓你們順心而爲,自己想投什麼,便是投什麼,當初國難來投社團,是爲父一人所決斷,爲的是保住宗族,如今你們年齒漸長,也該有自己的想法了。”

徐蔚然家。

“伯父,請喝茶。”徐蔚然恭敬的把茶水擺在了未來岳丈的面前,小心的說道。

“蔚然,明日的投票想好了嗎?”老者微笑問道。

徐蔚然道:“想好了。”

老者道:“你最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不然你和小女的婚事怕是做不得數了。”

徐蔚然知道岳丈一家是要讓自己反對的,雖然也想好要投反對票了,但自願選擇和被人脅迫之間也是有分別的,徐蔚然道:“晚輩曉得,曉得!”

老者也不動那茶葉,說道:“這次投票,是秘密投票,誰也不知道哪張票是誰的,你投什麼票,老夫也不清楚,但有一點,此番若是有兩成人支持加徵,那就請你另娶他人吧。”

徐蔚然嚇的腿腳都軟了,好不容易說成一門親事,如何能這般告吹,他連忙說道:“伯父明鑑啊,晚輩也只能自己決定自己的,哪裡管的了別人,若是別人支持,晚輩也是沒法子呀。”

那老者冷哼一聲,說道:“你莫要誆騙老夫,老夫雖然不如你讀書多,但也是認得字的,這些日子的報紙也全然看了,老夫算是明白了,支持加徵的多是你們這些讀書人,哼哼,還在報紙上妖言惑衆,若是壞了大事,休怪老夫無情!”

說罷,老者拂袖而去,徐蔚然一屁股坐在地上,看着外面失神說道:“我冤枉啊,我招誰惹誰了啊。”

三月十五日終於到來,這一天的臺北無比熱鬧,佔地極廣的市政廣場上擠滿了人,各國來的監督代表此時也是着官袍出現在了廣場之上,陳邦彥代表大明,縱然大明如今丟失大半江山,但瘦死駱駝比馬大,陳邦彥作爲永曆皇帝使者,依舊坐在最尊貴的位置上。

“李大人,這廣場之上怕是有四五萬人,你們臺北有這麼多公民嗎,不會是有奸邪小人混雜其中,投假票吧!”陳邦彥冷冷問道。

阿海坐在主位,笑道:“那是不能,社團一共有註冊公民三十二萬餘,臺北有近十萬,是元老院治下之最,但市政廣場只是最大的一個投票點,市內還有四個投票點,還有九個投票點安置在重要的市鎮、工礦場所,能在這裡投票的,怕是也只有萬餘人,各個公民要按照戶籍所在去投票的!”

陳邦彥道:“那如何有這麼多人?”

“此番是公開投票,各國使節可以監督,百姓作爲利益相關者,自然也可以監督。”阿海從容不迫的解釋道。

“中華上下五千年,國朝三百載,未聞國家大事交由百姓決斷的,哼,如此亂放權柄,實乃禍國殃民之舉!”陳邦彥冷聲說道。

阿海臉上掛着微笑,卻是說道:“那是你們大明,不是我們!你們有你們的規矩,我們有我們的法令,你們的規矩讓江山淪喪,自然不能再學了!”

廣場上已經擺開了兩道棚子,棚子之下是一個個四面關閉的小木屋,只有一道門一扇窗通透,按照規矩,公民要在行政官那裡領票,然後進屋關門,在裡面把手印按照支持或者反對之上,然後摺疊後把票通過小窗放在鎖起來的箱子裡,纔算完成。

隨着鐘聲響起,阿海作爲臺北第一人,自然投下第一票,給臺灣近十萬公民做出表率,一應程序與普通公民一樣,一氣呵成,才繼續進行投票。

除了阿海之外,投票順序都是自行排隊組成,第二個公民是起早來排隊的,是個匠人,他走到行政官面前,交出自己的身份牌,對照身份之後,領取一張票,還沒走進投票間,就聽到人羣之中大喊:“周其,別忘了你答應我們的事兒!”

“是啊,周其,咱們哥幾個都看着你呢,你可別犯糊塗!”

周其嘿嘿一笑,走進去,投票,然後出來,對幾個監督他的人說:“放心吧,我投的是反對,老子的錢賺來是養家疼老婆的,該繳的稅老子一分沒差,憑啥給他們繳三餉!”

“說的好!”廣場上一片歡騰。

周其這算是文雅的,第三個人領票之後,當下便是有人大喊:“王老闆,你可是發過誓的,小心你老婆肚子裡的孩子,若是騙俺們,你兒子就沒**了!”

“不光兒子沒**,還會天打雷劈,王老闆,老天爺也看着你呢!”

“你們放心吧,我肯定投反對票,若是反悔,天打雷劈,生兒子沒**!”在衆人的起鬨之下,這位王老闆不得已再發了一次誓言,才進去投票。

而第四個人顯然是個精明的商鋪掌櫃,他領取了票之後,走了進去,然後按上手印之後,卻忽然跑出來,展開選票在衆人面前,說道:“看看,我投的是反對票,大傢伙都看看,明人不說暗話,咱不扒瞎!”

衆人看過,當時便是大聲叫好,這人卻是大聲喊道:“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

衆人安靜下來,想聽他的高論,這廝卻是鉚足勁頭,用這輩子最大的嗓門喊道:“我是鐵匠街陳記雜貨鋪的陳三生,這個月,我們雜貨鋪所有貨物八折出售,大家都去買啊!”

坐在市政大樓露臺上看熱鬧的李明勳聽了這話,一口把茶水吐了出來,罵道:“好個機靈鬼,跑這裡打廣告來了,這混蛋真有法子,這下要發財了!”

廣場上人聲鼎沸,百姓紛紛叫嚷着投票完去買這陳三生家的雜貨,阿海臉色一變,對身邊治安官道:“公投呢,嚴肅點。”

新年快樂,新年快樂。

章六一 圍攻章十七 裝備與訓練章四四八 兩國章二八三 烏克蘭聯邦章一一九 順利接敵章一七零 死前誅心章四二五 以和促戰章二二零 終案與體面章七一 兒子們章三八 沙俄政變章三一一 一場成就之旅章一零二 ‘洗劫’盟友章九二 三面出擊章五百 猶太復國主義章一四五 滅口命令章一八三 普魯士的覺醒章四三三 瓜分克裡米亞汗國章三二 最後一策章一四零 撒煤章三八一 迪馬利亞章一百零一 各玩各的章四 炮製章五一一 一網成擒章一七七 新的爪牙章三九零 做到底章四七零 遠邊章四九二 掌控戰爭進程章二六三 人事安排章七十 裁決朝鮮章十八 海盜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職業章三四一 卑微的想法章二六七 行動起來章一零三 情勢所迫章五 澳門防務體系章一零四 洪承疇章二零八 基本穩定章一七一 海外起波瀾章四四六 李家傳承章四三八 突尼斯章一零九 哈密章四五 突然襲擊章十九 天下驚變章二六 航線章二五七 局勢複雜起來章一百 故作神秘章四九九 涉外法案的西津條款章一 結婚章一六八 正進行的 團結章二五四 修正案章三三 光明磊落章三四四 突襲章七四 藩務章四 購糧章一七三 奧古斯都章五二 三份禮物章一零二 崇明的繁榮章四六四 會面章五零八 中國之章一一一 叛徒章四三五 充分的討論章七七 詹姆斯之子章七七 進步之說章一一九 順利接敵章四十 隆武聯姻章九六 胡女章九九 修成正果章八二 停戰談判章二一一 收買章一六九 藏地遊記 上章四 購糧章一四零 撒煤章一五零 需求章二一一 過關章一零四 驚變章九一 兒子論與閨女論章三七 颶風計劃章二五二 路易十四親征章三二 拒絕統治章五零一 改朝換代章四三 開屏孔雀章四四六 全面合作章一七零 計劃章一七六 哥薩克們章三四 最好的殖民地章九 捕魚和鹽場章三零九 適合 不適合章二一一 過關章二一一 收買章一三六 五路北伐章三四三 教子章四四七 女人的手段章八七 長崎事變章一九五 太上皇親自出馬章一一五 銜尾蛇章四八 太子的教育章一四二 登聞鼓章一七四 自家祖墳自家刨章一零六 收穫頗豐章九六 海戰章五九 最佳局面
章六一 圍攻章十七 裝備與訓練章四四八 兩國章二八三 烏克蘭聯邦章一一九 順利接敵章一七零 死前誅心章四二五 以和促戰章二二零 終案與體面章七一 兒子們章三八 沙俄政變章三一一 一場成就之旅章一零二 ‘洗劫’盟友章九二 三面出擊章五百 猶太復國主義章一四五 滅口命令章一八三 普魯士的覺醒章四三三 瓜分克裡米亞汗國章三二 最後一策章一四零 撒煤章三八一 迪馬利亞章一百零一 各玩各的章四 炮製章五一一 一網成擒章一七七 新的爪牙章三九零 做到底章四七零 遠邊章四九二 掌控戰爭進程章二六三 人事安排章七十 裁決朝鮮章十八 海盜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職業章三四一 卑微的想法章二六七 行動起來章一零三 情勢所迫章五 澳門防務體系章一零四 洪承疇章二零八 基本穩定章一七一 海外起波瀾章四四六 李家傳承章四三八 突尼斯章一零九 哈密章四五 突然襲擊章十九 天下驚變章二六 航線章二五七 局勢複雜起來章一百 故作神秘章四九九 涉外法案的西津條款章一 結婚章一六八 正進行的 團結章二五四 修正案章三三 光明磊落章三四四 突襲章七四 藩務章四 購糧章一七三 奧古斯都章五二 三份禮物章一零二 崇明的繁榮章四六四 會面章五零八 中國之章一一一 叛徒章四三五 充分的討論章七七 詹姆斯之子章七七 進步之說章一一九 順利接敵章四十 隆武聯姻章九六 胡女章九九 修成正果章八二 停戰談判章二一一 收買章一六九 藏地遊記 上章四 購糧章一四零 撒煤章一五零 需求章二一一 過關章一零四 驚變章九一 兒子論與閨女論章三七 颶風計劃章二五二 路易十四親征章三二 拒絕統治章五零一 改朝換代章四三 開屏孔雀章四四六 全面合作章一七零 計劃章一七六 哥薩克們章三四 最好的殖民地章九 捕魚和鹽場章三零九 適合 不適合章二一一 過關章二一一 收買章一三六 五路北伐章三四三 教子章四四七 女人的手段章八七 長崎事變章一九五 太上皇親自出馬章一一五 銜尾蛇章四八 太子的教育章一四二 登聞鼓章一七四 自家祖墳自家刨章一零六 收穫頗豐章九六 海戰章五九 最佳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