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 購糧

接下來的幾日,李明勳都是留在了船坊之中,一邊監督四艘沙船的建造,一邊考察如今大明的造船技術,幾日下來,李明勳越發感覺大明的造船技術已經遠遠落後於泰西諸國,至少以目前的實力,完全無法制造出類似虎鯊號這類蓋倫式大帆船。

實際上,東方的造船技術已經把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到了極限,至少在匠人的技術上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成就,而缺少的則是各類工具乃至機械的使用,要知道,荷蘭人之所以成爲海上馬車伕,擁有歐洲三分之二的商船,就是大規模運用機械的緣故。

不僅如此,因爲大明沒有遠航貿易和殖民的傳統,所以製造的船舶都是儘可能以運載量大和便宜易造爲主,雖然也有類似水密隔艙這類跨時代的技術,但從根本上來講,大明的造船理念已經走上了彎路,所製造的船隻不適合使用火器,而且堅固程度也達不到使用加農炮這類重型火炮的程度。

但是李明勳毫不懷疑,只要給他們詳細的圖紙和製造方法,他們完全有可能製造出超越泰西水準的戰艦,

李明勳在江陰呆了五日,發現制約大明製造先進戰艦的不僅僅是技術,還有材料,在龍骨和桅杆上還可以妥協以達到技術標準,但是製造先進戰艦所需要的肋材則是緊缺的,要知道,每一根肋材都是百年以上的硬木,而一艘二十四米長的船便需要三十六根肋材,那麼長度常常達到五十米,甚至更長的戰艦需要的更多。

“不管怎麼樣,先把人弄回去。”帶着一些遺憾,李明勳返回了南京。

到了南京,在許長興的引領下,李明勳來到了碼頭旁的貨棧,兩個巨大的倉房裡堆積着屬於他的貨物,一千石鐵、成堆的瓷器、松江布、一包包的茶葉,各色綢緞絲綿,商社的管事忙的不可開交,許長興還派遣了幾個心腹幫忙,才把這十萬兩白銀的貨物準備妥帖。

“老弟,要不要從沙船幫調些船來,幫你運回去?”沒有當着外人,許長興說話也親切了許多,笑着問道。

李明勳微微搖頭,許長興雖然是沙船幫的掌櫃,卻也做不了大主,沙船幫有自己的買賣,大部分卻是運其他商人的貨物,一般來說,前往海外,從貨物中抽水兩成到三成是等閒之事,而且出於保密,李明勳還不想讓人過早知道布袋港的存在。

“勞哥哥記掛,您放心便是,我已經定好了幾艘沙船,過段時日也該到了,倒是勞煩哥哥替我招募些水手海狗,價錢好說。”李明勳說道。

“這簡單,如今到了冬季,貿易減少,許多人都閒着呢。”許長興笑道。

“怎麼沒有見到程先生?”李明勳問,若是沒有那兩萬石糧食,臺灣那邊可是要鬧饑荒了。

許長興臉色微變,拉着李明勳走進了倉房一角,低聲說道:“關於你要的兩萬石糧食,程先生倒是真的有門路了,只是有些麻煩。”

“是對方要價太高嗎?”正是屯糧等春荒的時節,李明勳第一個擔憂就是價格,雖說多貴他都得硬着頭皮買下,但也不願意花冤枉錢。

“那倒不是,一石糙米只需要一兩八錢即可。”許長興說道。

李明勳壓抑住心中的衝動,如今秋糧耗費的差不多了,市面上糙米如今也超過了二兩半,雖說大規模採購便宜一些,卻也沒想到這般便宜,要知道,到了明年春天,是可以四兩出手的。

“那有什麼問題?”李明勳不由的警惕起來。

許長興道:“一是這糧食來路不正,二是對方有要求,若是要,就得把三萬五千石全部買走,若是不允,便是一石不賣!”

李明勳眉頭微皺,第二個要求倒是不爲過,反正臺灣尚未形成足夠的糧食產量,多買一些也是無妨。李明勳問:“這糧食是什麼來路?”

許長興道:“是漕糧!”

李明勳一下明白了,這批糧食不只是漕糧,而且是官員貪污的贓糧,自從有京杭運河以來,運河上的漕運衙門就是一等一的肥缺,也就只有鹽政能與之媲美,就拿大明來說,每年解運京城的漕糧多達四百萬石,而損耗卻是倍之,還有水腳銀子等項目,加起來怕是耗費千萬石,漕運官員和戶部的主事們插手其中,侵吞庫糧,即便是那些倉吏小官,也能淋尖踢斛弄到不少,每年數百萬石糧食進了這些‘倉鼠’的口袋,他們也就成了糧商的大主顧,炒作糧食的始作俑者,當然這羣人也是阻礙海運貿易的主力軍。

但是李明勳依舊不太明白,這些官員倉吏幹這營生已經久了,有些更是幾代傳下來的,不可能不知道春荒變賣大賺的道理,怎麼這般大甩賣,活脫脫像後世商鋪拆遷,揮淚甩賣大減價一般。

“這是前任漕運總督朱大典的糧食!”許長興低聲說道。

李明勳這纔回過神來,許長興細細解釋起來,原來這朱大典在張獻忠禍亂鳳陽之後就總督漕運,兼任四府巡撫,雖說朱大典也沒少立功,但坐在金銀河上,管着漕運,自然撈了不少,後來因爲平賊逾期,被貶官,接替他的正是史可法,史可法與朱大典不同,勵精圖治,整治漕務,接連彈劾罷免了三個督糧道,還清查朱大典的過往。

若是平時,朱大典還不在乎,反正自己背景深厚,有東林黨撐腰,但如今朱大典忽然升官,坐鎮鳳陽,總督江北、河南和湖廣軍務,若此時查出什麼來,落得一個‘不能持廉’的罪名,那就要被御史的奏摺淹沒了。

所以朱大典趕忙處置總督漕運期間的黑賬,手中的漕糧也成了燙手的山藥,若一個不慎被惹抓住把柄,那就是前功盡棄,而三萬五千石糧食,幾萬兩銀子,他可不想白白扔掉,若是照着以前的法子出手,容易被人順藤摸瓜,倒是李明勳的身份正和朱大典的要求,說白了,李明勳是海外華人,不好調查,而他一人買走,免除了許多渠道,更是妥帖。

“這麼說,是他朱大典求着我買了?”李明勳沒有被天上砸下來的餡餅砸暈,意識到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老弟,你可萬萬別生了什麼旁的心思,這是大明,是江浙之地,萬萬使不得呀。”許長興拉着李明勳的手,焦急的提醒道。

隨着與李明勳交往多了,許長興對他越發瞭解,在許長興的眼裡,李明勳能有如此豪富,靠的不是精明世故,而是膽略,連東虜都敢搶一把,膽子忒也大了,他就擔心李明勳爲了壓價,做出什麼不妥當的事情,譬如在江南散播朱大典貪墨妄爲的消息,逼着這廝早出貨。

一旦朱大典真的着惱,李明勳手裡那張沈猶龍的帖子可救不了他。

“老哥放心便是,明勳省的。”李明勳呵呵一笑,說道。

半月後,鎮江。

李明勳到了酒樓下的時候,只見程璧已經在門口等着了,李明勳哈哈一笑:“程兄,這次多謝你爲我謀劃糧食的事兒,實在是感恩不盡呀。”

程璧深深的看了一眼,感慨說道:“我程璧自幼經商,大江南北兩京十三省多是去過,自認見過不少綠林好漢,如今看來,也是井底之蛙,真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哎,能結識你李明勳這般豪傑,是我三生之幸,幫你些小忙算的什麼呢?”

無怪程璧對李明勳感觀大變,那日在涌金號上醉酒,醒來僕人送來一錦盒,說是李明勳的禮物,打開之後卻見是一印信,上面確是刻着異國文字,像是蒙古文又有幾分不同,他找來博學之人驗看,才知那是清國甲喇章京海塔之印,這甲喇章京乃是正三品的武將,相當於大明參將職銜,更要緊的是,這海塔是個覺羅,是東虜老奴之遠親,若在大明更算是宗室勳戚了。

程璧本就是豪傑之屬,不然也不會在未來江陰之戰中散盡家財募勇抗虜,他知道,李明勳既然得此將印,那海塔此人也定然被討取首級了,程璧左右打聽,從涌金號水手那裡得知,李明勳不僅殺一甲喇章京,還從奴兒干都司帶回首級三百餘,而其名下作坊裡尚有上百東虜奴隸。

如此規模,就是在大明也是大勝,如何讓程璧不心潮澎湃呢。

“喲,程掌櫃的,怎麼在這裡聊起來了,倒是把咱仍在一邊,着實讓人心寒呀。”一個乾瘦的男人從裡間走了出來,瞥了李明勳一眼,不鹹不淡的說道。

李明勳打量了眼前這個男人,四十餘歲,一對三角眼甚爲精明,戴着烏紗,手中兩個手玩核桃上下翻飛,那核桃亮裡透紅,倒是比瑪瑙還有鮮亮一些,無論穿衣打扮,還是談吐舉止,都是富貴福氣的做派,但是聽其說話,還有三分官腔,着實有些不倫不類。

“不知這位大人如何稱呼?”進了裡間的李明勳笑呵呵的問道。

那廝卻是昂首一哼,冷淡待之,程璧呵呵一笑,說:“這是宋業宋大人,如今在倉裡供職。”

宋業嘖嘖笑了:“咱們宋家可是打嘉靖爺的時候就在漕運衙門了。”

李明勳這才明白了過來,在大明,官是官,吏是吏,不能混爲一談,從宋代開始的‘官吏分離’在大明得到發展,特別是朱元璋的小農思想,本身對官員就極爲仇視,所以大規模壓縮官員隊伍,讓更多的行政事務由吏員和幕僚承擔,而各衙門的吏員中,漕運衙門的倉吏是少有的肥缺。

這些傢伙平日淋尖踢斛,以陳換新,還壓榨挑夫、縴夫,是十足的蛀蟲碩鼠,歷代做下來,比一般的商人都是富有,而有些靠着盤根錯節的關係和人脈網絡,直接爲高官大員服務,成爲心腹爪牙,比七品縣令還要威風,這宋業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喲,人人都說江南之地藏龍臥虎,想不到今日得見宋大人,真是一大喜事呀。”李明勳皮笑肉不笑的說道。

宋業擺擺手:“莫要說那些沒用的話,咱來這裡是談糧食的,李掌櫃的,若非上面那位急着出手,你也撈不到這麼低價的糧食,可是我等也是上上下下操持了的,這幾日累的很呀。”

李明勳自然知道這廝是在索要好處,卻也不慌,嘆息一聲說道:“哎呀,糧食的事兒如今有些變化啊。”

說完這話,李明勳小心的打量着宋業,他這般說正是試探宋業的急迫程度,看能不能壓價下來,宋業似乎明白這一點,說:“是不是銀子不湊手,倒也不忙,反正有程掌櫃的,餘款緩幾個月也行。”

李明勳心道壓價這事兒有門,若是這廝不忙着出手,以他的傲慢,早就摔門而去了,李明勳故作爲難說:“着實是用不了那麼些糧食,宋大人,價格便是按您的,我要一萬石如何?”

宋業臉色微變,他可是想着全部塞給李明勳的,如今李明勳非但不全吃下,原先要的兩萬石也變成了一萬石,饒是他城府深,此時也忍不住了,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弄的是酒漿亂濺,湯汁灑落:“李明勳,你這是什麼意思,你可知道這是誰的糧食,莫非是在消遣我嗎?”

李明勳卻是不惱,說道:“宋大人息怒,倒也不是銀子不湊手,實在是用不着那麼多,原本要兩萬石,是因爲在下乃是海外僑士,來一次大明,生怕是一錘子買賣,才儘可能多買些東西,可如今得蒙江南諸先生不棄,定下了來年貿易,自然要變更一下了,實際上,五六千石便是能讓我等吃用到明年夏天,那時再運回去一些,豈不是更好?”

宋業聽得這話,氣的鬍子翹了起來,但是他又不敢真的甩手離開,上面催的緊,若是再不出手,就要捂在手裡了,宋業看向程璧,道:“程掌櫃的,你可是我家大人老朋友了,這個時候該說出句話吧,畢竟您是中人呀。”

章一一四 封賞章三九九 一些經驗章三八一 迪馬利亞章四二五 以和促戰章一七五 贈書章一零六 商人的覺悟章兩百 意圖章四一六 真誠的敵人章六 勾心鬥角章二四五 各方實力章一七六 機會章一七七 分崩章一六二 加冕爲王 獲得力量章七二 清繳章七八 失而復得的廣州章八七 政策章四五 廣東生變章一一六 無間道章二八 海盜章一五零 推動章六七 抗清御虜統一陣線章三四 悲慘往事章一零六 收穫頗豐章一零六 關島出現的意外章三九一 鼠疫大爆發章四五 打動李君威的法寶章六四 路途坎坷的鐵壁級章十五 和平震懾行動章一零一 幕後章五四 蔽海遼東章一零九 爲敵人培養敵人章一八九 刺殺章六十 臭味相同章二二八 分析章九 捕魚和鹽場章一三八 父子傳承章一零七 爪哇海戰 二章一九二 特別行政區章十 結論——社團是個怪物章九八 巨大收益章三三六 安排章三 安全章三六 甩手掌櫃章七五 配套體系章三四零 打仗是爲了停戰章三五一 各方利益章三九一 奴隸章九一 安排上了章三六九 製造災荒章一三三 人老多情的皇帝章十七 秘魯總督區的海軍章一二四 解決章二六 主動章九八 葉爾羌汗國章一三二 誠意章一二一 淘金章十五 和平震懾行動章三二八 天皇章四十 困局章三七 盛宴中的插曲章六 緣由章四五六 失控章四三零 莫斯科的風章九五 新國家新外交章十六 國姓的手段章七八 備胎們章八 交易章二三 呂宋謀劃章三一 線列步兵章八八 日本銅錢章十一 夜襲章三五一 各方利益章九 進擊的巡航艦章二三二 迴歸章二六 航線章一一一 叛徒章九七 豬與金礦章三七二 人員章四三六 一種熱情章二十二 夫人的未雨綢繆章四七零 遠邊章六四 李倧章十七 秘魯總督區的海軍章四六 安東的努力章二二六 禪位風波章二五九 頭腦風暴章九四 三刀章九五 出征章三五 殖民地的財政問題章九 美洲行省章四六四 何爲親情章三五六 錫克章六八 共主不同心章一一零 水雷章一三五 安定人心章五十 豬肉裡的政治學章一二一 馬耳他章一八一 有識之士章五一 華盟戰略章四三四 終戰的原則
章一一四 封賞章三九九 一些經驗章三八一 迪馬利亞章四二五 以和促戰章一七五 贈書章一零六 商人的覺悟章兩百 意圖章四一六 真誠的敵人章六 勾心鬥角章二四五 各方實力章一七六 機會章一七七 分崩章一六二 加冕爲王 獲得力量章七二 清繳章七八 失而復得的廣州章八七 政策章四五 廣東生變章一一六 無間道章二八 海盜章一五零 推動章六七 抗清御虜統一陣線章三四 悲慘往事章一零六 收穫頗豐章一零六 關島出現的意外章三九一 鼠疫大爆發章四五 打動李君威的法寶章六四 路途坎坷的鐵壁級章十五 和平震懾行動章一零一 幕後章五四 蔽海遼東章一零九 爲敵人培養敵人章一八九 刺殺章六十 臭味相同章二二八 分析章九 捕魚和鹽場章一三八 父子傳承章一零七 爪哇海戰 二章一九二 特別行政區章十 結論——社團是個怪物章九八 巨大收益章三三六 安排章三 安全章三六 甩手掌櫃章七五 配套體系章三四零 打仗是爲了停戰章三五一 各方利益章三九一 奴隸章九一 安排上了章三六九 製造災荒章一三三 人老多情的皇帝章十七 秘魯總督區的海軍章一二四 解決章二六 主動章九八 葉爾羌汗國章一三二 誠意章一二一 淘金章十五 和平震懾行動章三二八 天皇章四十 困局章三七 盛宴中的插曲章六 緣由章四五六 失控章四三零 莫斯科的風章九五 新國家新外交章十六 國姓的手段章七八 備胎們章八 交易章二三 呂宋謀劃章三一 線列步兵章八八 日本銅錢章十一 夜襲章三五一 各方利益章九 進擊的巡航艦章二三二 迴歸章二六 航線章一一一 叛徒章九七 豬與金礦章三七二 人員章四三六 一種熱情章二十二 夫人的未雨綢繆章四七零 遠邊章六四 李倧章十七 秘魯總督區的海軍章四六 安東的努力章二二六 禪位風波章二五九 頭腦風暴章九四 三刀章九五 出征章三五 殖民地的財政問題章九 美洲行省章四六四 何爲親情章三五六 錫克章六八 共主不同心章一一零 水雷章一三五 安定人心章五十 豬肉裡的政治學章一二一 馬耳他章一八一 有識之士章五一 華盟戰略章四三四 終戰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