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六七 行動起來

李素聽了這話,更加覺得頭大,他知道不可能完全把這話當真,可也知道,這個差使算是推脫不了了。

短短兩天時間,帝國高層就搞清楚了發生在俄國內部的這次中等規模的內戰,而結果也是出乎李君威的預料的,當然,是其順利程度超乎預料。

馬澤帕的老巢巴圖林在俄軍抵達之後立刻就失守了,因爲有一部分的哥薩克領主投降,選擇了裡應外合,馬澤帕除了一個兒子被抓走,只是損失了百十人,這不算什麼損失。

相反,沃羅涅日的俄軍出兵掃蕩造成的損失就比較大了,但這種損失也多是經濟上的,而非兵馬損失,讓李君威驚訝的事情也就在這裡。

因爲帝國高層錯看了澤連科與馬澤帕二人的關係,認爲這二人水火不容,但誰能想到,二人都有脣亡齒寒的覺悟,在遭遇襲擊之後,馬澤帕立刻率軍南下,進入波蘭境內的澤連科領地躲避,而澤連科也迅速出兵北上接應,並且出動出面,說服了扎波羅熱的哥薩克,接納馬澤帕。

當然,澤連科也是無利不起早,亂戰一起,頓河與第聶伯河之間的東烏克蘭地區一片混亂,舊有的秩序被打破,原本大量被哥薩克控制的人口,流入到了澤連科的手中。

進入八月,戰場態勢基本形成,而帝國一方也做好了出兵的準備。

“現如今瑞典大軍已經從盧布林進入了西烏克蘭,前鋒抵達基輔,控制了渡口。隨時會開赴俄國境內。按照您的指示,馬澤帕與澤連科兩個人也形成了聯軍,決意不加入任何一方,但二人願意爲瑞典軍隊提供一些補給。

而帝國軍隊主要由駐紮西濱的陸戰隊第三軍中一些部隊組成,先佔領赫爾鬆,然後沿着第聶伯河逆流而上,控制基輔城與赫爾鬆之間的全部水道。”李素在地圖前,向李君威彙報了他的計劃。

李君威問:“出兵的理由呢?”

“保護僑民,還有保護第聶伯河航運。”李素回答說道。

保護僑民是一個很正當的理由,而保護航運則是與當年的《四國條約》有關,當年李君威西征,與波蘭、俄國瓜分了克里米亞汗國的領地,並且和奧斯曼帝國簽訂了合約,這份合約包括邊界、勢力範圍、民族政策、海軍限制等等,雜七雜八的條約加在一起,就是《四國條約》。

按照條約規定,中、俄、波三國享有第聶伯河、頓河、伏爾加河三條河流的自由通航權,而三國分別掌握三條河流的一部分,所以對三國都是有利的,而以這個條約爲理由,確實可以出兵。

見李君威還有些疑慮,李素說:“王叔,其實也不只是這個理由,我還派遣使者前往克拉科夫,聯絡波蘭當局,但是沒有得到回信,我想,卡爾十二世和波蘭新王斯坦尼斯瓦夫一世,應該會同意的。”

“他們應該知道,我們派兵的目的是提前佈局,準備介入戰爭。”李君威卻不這麼想。

李素笑着說:“我提出的方案是第聶伯河非軍事化。”

李君威聞言,眼睛一亮,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提議。目前對於卡爾十二世來說,進軍俄國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後勤,他甚至專門編組了一支超過一萬人的後勤軍,如果帝國維持第聶伯河航運的和平,那麼來自波蘭的補給就沒有問題,在第聶伯河東岸,又有馬澤帕和澤連科二人提供補給,補給困難問題幾乎就解決了。

而反過來,假設遠征失敗的話,有帝國軍隊守衛第聶伯河,瑞典軍隊也能完成撤退。

這個時候,李昭承匆匆走了進來,現在他是遠征軍的參謀,負責情報工作。

李昭承帶來了幾份文件,有信件也有情報局的密文翻譯,而這些文件都與卡爾十二世有關。

“卡爾國王來的信件,得到了軍事情報局的印證。”李昭承遞給了李素,然後向李君威簡單介紹:“卡爾來信說,希望帝國約束馬澤帕與澤連科兩支軍隊,使其不在戰爭中對瑞典採取敵對行動,而帝國在維持第聶伯河非軍事化的情況下,答應保證給予瑞典軍隊儘可能的幫助。只要帝國做到這些,就願意在戰後把第聶伯河與頓河之間的土地交由帝國處置。

無論這些土地現在屬於俄國,還是屬於波蘭,卡爾國王都願意保證他的承諾得到實施。”

李君威點點頭,把自己的水杯遞給了兒子,李昭承喝了一口,潤了潤嗓子,繼續說道:“與此同時,卡爾十二世也派遣代表前往扎波羅熱和頓涅斯克,聯絡馬澤帕和澤連科。把這兩塊土地許了他們兩個,只要求得到補給和友好。”

“一塊土地,許給三家?”李君威笑了,打趣說:“卡爾也太過一廂情願了吧。”

李昭承連忙解釋:“不不,並不是這樣的,卡爾並未選擇隱瞞,而是把給我們的信抄寫後,一起送給馬澤帕和澤連科,意思很青雀,讓這二人向我們施壓,以求更安全的戰略環境。”

李素已經看完了各類文件,說道:“卡爾真的很有頭腦,他是想利用這種手段,儘可能的讓瑞典立於不敗之地。”

“你認爲應該答應他嗎?”李君威問。

李素想了想,說:“至少要得到波蘭國王同樣的書面許諾,否則,戰後不好說。至於瑟姆會議,就算了。”

李君威點點頭:“可以。”

李素衝李昭承笑了笑,李昭承會意,提出了一個遠征軍司令部都想提問的問題,他問道:“爹,帝國介入這次戰爭,是否有領土要求。”

“你們覺得呢?”李君威問。

李昭承說:“遠征軍司令部的同僚們,希望在頓河西岸爲帝國再奪取一塊土地。”

其實這是老調重彈,這種聲音在帝國軍部出現不是一年兩年了。

原因也很簡單,當年四國條約簽訂的時候,波蘭在少海(亞速海)北岸的土地,僅僅延伸到了頓河河口,也就是說,事實上,頓河是帝國與俄國的界河,只不過在之後,帝國在頓河東岸掀起了開發熱潮,而俄國佔領的頓河西案,則主要是哥薩克人的藩地,就連最前沿的軍事重鎮沃羅涅日,都距離兩國邊界相當遠。

這些年,西津大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問題,那就是西津這座帝國西部邊疆最重要的城市,就在頓河邊,與俄國領土隔河相望,戰略態勢極爲惡劣,現在帝國佔據絕對的優勢,還好說,但這種優勢誰也不能保證永遠存在,因此在頓河西岸獲得土地,保護西津,成爲了西疆戰略的中一個逃不脫的命題。

但這不是一個軍事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除了戰爭手段,沒有任何辦法讓俄國割讓土地,更何況,頓河兩岸早已不是當年的情況。

當年帝國獲得這些土地的時候,因爲克里米亞韃靼人與哥薩克之間鬥爭不斷,俄國與奧斯曼的戰爭,頓河兩岸其實是很荒蕪的,可現在不是了,帝國擁有的頓河東岸早已是人口稠密區和工業基地,而俄國擁有的頓河西岸,也隨着西津的崛起而發展,成爲了重要的農牧業基地,人口也大規模的增長。

吞併這樣一塊土地,對於帝國來說,負擔也相當大。

當然,這不是主要問題,更重要問題在於方式。李君威讚許李素提出的‘第聶伯河非軍事化’的提案,因爲有這一條,帝國就可以用非交戰國的姿態介入大北方戰爭之中,而李君威制定的基本戰略還是,能不參戰就不參戰,畢竟帝國在俄國、波蘭都有相當規模的利益,一旦參戰,必然會受損。

“其實保護西津,也並非在頓河西岸佔領縱深纔可以,在頓河西岸扶持一個友好的國家,也是可以同樣做到的。”李君威說道,這也是他願意支持烏克蘭獨立建國的重要原因,甚至說,這比帝國直接佔領一塊土地還要更爲有利。

原因其實特別簡單,帝國目前在黑海周邊所擁有的土地,全部是克里米亞汗國的舊地,是韃靼人的土地,韃靼人在經過的滅國之後,已經分裂爲了三部分,一部分被俄國接納,與哥薩克混居在頓河西岸,成爲彼得以夷制夷的工具,也是警備帝國的邊防力量。

一部分逃入奧斯曼帝國境內,後來又被奧斯曼帝國遷移到了高加索以南,對抗來自哥薩克共和國的擴張和騷擾。

第三部分則是在波蘭境內,淪爲了農奴,已經失去了民族特性和獨立。

當然,當年被帝國獲得的那部分人口,已經遷移去了印度,成爲了印度斯坦帝國皇權統治的重要一部分,與烏茲別克人、哈薩克人等中亞天方教民族一起,成爲了統治階級,基本不可能回來了。

而頓河西案則不同,這是哥薩克人的土地,在現在這個時候,民族主義開始盛行,可以被理解爲烏克蘭人的土地。

民族仇恨的最大來源,往往伴隨着屠殺、壓迫和領土爭端,正如帝國佔領了伏爾加河下游、烏拉爾以東的土地,就與俄國不可能友好了一樣,如果佔據頓河西岸,必然就是與烏克蘭民族的對立。

既在頓河西岸擁有土地,又與烏克蘭民族友好,這是對立的。二選一的話,李君威願意選擇後者,畢竟帝國在歐洲不能只有敵人和對手。

“爹,我可不相信烏克蘭人,他們可沒有表現出什麼值得我們信賴的品質。”李昭承在聽完了父親的解釋,依舊有些倔強的說道。

“品質,那是什麼東西?你在其他民族身上看到了值得我們信賴的品質嗎?”李君威反問。

李昭承說:“普魯士人就不錯。”

“一個民族的品質是被各種環境所塑造的,我從來不認爲有什麼民族天生善戰,有的民族天生文弱,我更不認爲有的民族天生優雅高貴,有的民族低賤無恥。你作爲一箇中國人,只需要愛我們的中華民族就可以了,其他民族的好壞與否,品質如何,與你沒有任何關係。”李君威說道。

李素見李昭承依舊想說什麼反駁,他輕拍了一下肩膀,說道:“昭承啊,你還年輕,尚不知人心險惡。正如太上皇陛下教育我們的那樣,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我們人人都受到別人影響,但要堅守本心啊,這次跟我北上,多看看,多瞭解。”

“哦,榮王兄的意思是,只要我深入烏克蘭腹地,多看看,就能看到烏克蘭民族的優秀品質?”李昭承問。

李素哈哈大笑:“我可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意思是,你跟着我出去多看看,你就發現,什麼普魯士,什麼烏克蘭,其他民族都一個吊樣。根本沒有什麼優秀的、善良的正面品質,這種評價,用在自己身上就好了。”

李素覺得,李昭承受別人影響比較大,他對普魯士人的評價正面,主要是因爲有小威廉這麼一個朋友,也見識過普魯士軍隊的強大。而對烏克蘭人評價負面,則是因爲西津本地對烏克蘭人評價都比較負面。

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實上,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角落,外鄉人身上都有邪惡、狡詐之類的標籤。

而李素其實也比較傾向於李君威的計劃,即扶持一個友好的烏克蘭國,把西津地區這些外鄉人全都趕過去。

“那好吧,我去準備一下。”李昭承說罷,就退下了。

李君威無奈說道:“這個孩子,頭腦太簡單了,很容易被人利用。”

“昭承是一個純粹的人,嫉惡如仇,敢愛敢恨,我覺得很好,他很正直,不是嗎?這樣的人,最適合當兄弟了。”李素說道。

“可不適合當皇帝。”李君威說。

李素呵呵一笑,沒有接這話茬,這不是他考慮的問題,但總覺得裕王對李昭承過於苛刻了。

回到了自己的行營,李素找來李永忠說:“永忠,你覺得昭承如何?”

李永忠說:“二公子人很好,大家都喜歡他。”

“我也這樣覺得,二公子人沒有架子,很親和,但他是二公子,是裕王的嫡子,所以你要好好保護他,懂嗎?”

章九二 空想家章五六 多爾袞的狗見識還真準章六四 朝鮮的冬日章七九 確鑿的證據章九八 登陸戰章一七一 海外起波瀾章三八六 工事章五 結盟法國 隨時背叛章二三 收爲己用 上章二四八 驅虎吞狼章一百零一 各玩各的章四零八 三件大事章二五九 頭腦風暴章一八四 改名字章一零六 深度合作章三二 馬吉翔章一九五 各方章三二二 更大的陰謀章一九六 遲暮章二二四 兒媳婦章三九 救國良方 下第一九八 英雄的落寞章九六 倒黴章二零七 鄭成功的命運章三八 沙俄政變章八 交易章一百 借雞下蛋來的銅礦章一零五 航線章三七一 國聯總部章七四 藩務章六七 承包章四 會商章三九九 一些經驗章八七 遠航章二二四 時局章二九一 李君威的朋友章四二四 最後的歲月 下章三四六 曼城鐵路章二八 權力的分配章三七 蓋棺定論章二零四 漸遠章二八四 大進軍章四五零 提前準備章三六 橫掃全魯章二七 新貴們的特權章一 國姓爺章九五 天皇章四九三 反奧斯曼聯盟章四四 鄭芝龍的陰招章一零二 ‘洗劫’盟友章六零 註定挨搶的朝鮮章一三六 五路北伐章一八三 普魯士的覺醒章八一 誤會章二六 航線章一八二 外交活動章一五七 條件章一零一 巴達維亞的選擇章一零三 態勢章一九七 出兵章四三五 老人的智慧章三一一 一場成就之旅章三六九 長子的缺憾章一二九 一場虛驚章二九 團練 上章四零一 道義的力量章四四三 中途市章七二 婆羅洲與九龍章一三九 青州章九十 有限的損失章七三 重炮之威章一八六 調解章一零三 沙皇章四十 隆武聯姻章二九一 李君威的朋友章四一 巖野先生章二一零 斯文掃地章七一 兒子們章一九八 潛流章四五零 脫困章二一 智利在握章十 對抗章一五五 小人物的悲哀章三七 盛宴中的插曲章二二零 終案與體面章五零八 中國之章二九 北海據點章三四零 原委章二十 破局章一二二 談判章二八一 調整政策章八八 學堂章六三 政治審查章二五 乞列迷人章一四三 瘋狂章三八一 馬拉地章四一 奪妻之恨章二九八 瓜分波蘭章一一零 欲擒故縱章二八 ‘招安’
章九二 空想家章五六 多爾袞的狗見識還真準章六四 朝鮮的冬日章七九 確鑿的證據章九八 登陸戰章一七一 海外起波瀾章三八六 工事章五 結盟法國 隨時背叛章二三 收爲己用 上章二四八 驅虎吞狼章一百零一 各玩各的章四零八 三件大事章二五九 頭腦風暴章一八四 改名字章一零六 深度合作章三二 馬吉翔章一九五 各方章三二二 更大的陰謀章一九六 遲暮章二二四 兒媳婦章三九 救國良方 下第一九八 英雄的落寞章九六 倒黴章二零七 鄭成功的命運章三八 沙俄政變章八 交易章一百 借雞下蛋來的銅礦章一零五 航線章三七一 國聯總部章七四 藩務章六七 承包章四 會商章三九九 一些經驗章八七 遠航章二二四 時局章二九一 李君威的朋友章四二四 最後的歲月 下章三四六 曼城鐵路章二八 權力的分配章三七 蓋棺定論章二零四 漸遠章二八四 大進軍章四五零 提前準備章三六 橫掃全魯章二七 新貴們的特權章一 國姓爺章九五 天皇章四九三 反奧斯曼聯盟章四四 鄭芝龍的陰招章一零二 ‘洗劫’盟友章六零 註定挨搶的朝鮮章一三六 五路北伐章一八三 普魯士的覺醒章八一 誤會章二六 航線章一八二 外交活動章一五七 條件章一零一 巴達維亞的選擇章一零三 態勢章一九七 出兵章四三五 老人的智慧章三一一 一場成就之旅章三六九 長子的缺憾章一二九 一場虛驚章二九 團練 上章四零一 道義的力量章四四三 中途市章七二 婆羅洲與九龍章一三九 青州章九十 有限的損失章七三 重炮之威章一八六 調解章一零三 沙皇章四十 隆武聯姻章二九一 李君威的朋友章四一 巖野先生章二一零 斯文掃地章七一 兒子們章一九八 潛流章四五零 脫困章二一 智利在握章十 對抗章一五五 小人物的悲哀章三七 盛宴中的插曲章二二零 終案與體面章五零八 中國之章二九 北海據點章三四零 原委章二十 破局章一二二 談判章二八一 調整政策章八八 學堂章六三 政治審查章二五 乞列迷人章一四三 瘋狂章三八一 馬拉地章四一 奪妻之恨章二九八 瓜分波蘭章一一零 欲擒故縱章二八 ‘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