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九 天下驚變

鮫鯊號的毀損確實是大艦隊的一次重大損失,但從另一個角度上講,也可以提高大艦隊的效率,畢竟鮫鯊號的斷裂的桅杆是難以修復的,加入大艦隊只會降低速度。

大艦隊離開錨泊地,向西偏北方向行駛,進入蘇祿海深處,從返航一開始就遭遇了西班牙通報船和護衛艦的監視,大艦隊護衛艦輪番上陣驅趕,但雙方實力差不多,你來我往也難以取得決定性優勢,爾後,拉斐爾艦隊再次出現,大艦隊護衛艦被迫撤離,已經是三月上旬,正是熱帶地區風力最和緩的時候,東北季風消失,西南季風未起,入夜之後,大艦隊周圍瀰漫起了大霧。

李明勳命令艦隊轉向,向南航行,利用大霧天氣,擺脫了拉斐爾的監視,然後重新回到原本的航線上,只不過航行目的地再次被修改,不是巴達維亞也不是香料羣島,而是北大年。

原因其實很簡單,在錨泊地修理的時候已經看出船蛆的侵害的嚴重性,而白鯊號、長鬚鯨號和兩艘護衛艦都因爲騷擾沒有清理船底,如果前往巴達維亞,航行時間太長,可能會損害龍骨,而前往北大年則只需要穿越蘇祿海、巴拉望與婆羅洲之間海峽和南中國海,十五天就可以趕到。

北大年是一個相當開放的城市,而社團在那裡有很多商業夥伴,士兵可以上岸休整,戰船能夠得到維修,在北大年休整一個月,就可以趁着西南季風北上,返回大本營了。

大艦隊離開錨泊地時,食物充足,只是沒有足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連檸檬數量都少的可憐,但人手倒是充足,陣亡加重傷不到五百,也就是一艘主力艦加一艘護衛艦的人手,而社團損失了四艘船,相對來說人手還充裕了一些,李明勳唯一擔心的就是馬尼拉艦隊,所有一直讓大艦隊處於戒備狀態。

實際上這完全屬於多餘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爲社團在蘇祿海濃霧天氣中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機動讓拉斐爾產生的誤判,但是的西班牙通報船發現社團向南機動進入濃霧區,便是追進去,結果沒有尋得蹤跡,只能如實告知拉斐爾,拉斐爾誤判大艦隊穿越了蘇祿羣島,進入了更爲廣闊的蘇拉威西海。

在拉斐爾眼中,大艦隊依舊具備足夠的實力,他因爲在錨泊地大艦隊得到了修理,狀態極佳,所以肯定還會尋機再戰,拉斐爾考慮,有‘前科’的大艦隊肯定會藉助西南季風前往薩馬島海域,攔截美洲來的馬尼拉運銀船,如此,拉斐爾一邊追擊進入蘇拉威西海,一面向三寶顏報告。

這也是馬尼拉艦隊指揮官洛佩茲將軍所擔心的,讓大艦隊逃掉不算什麼,如果馬尼拉大帆船再次被劫持,那就是菲律賓都督區的重大損失了。

所以洛佩茲立刻返航前往了薩馬島護航大帆船隊,爲此次大艦隊遠征徹底畫上了休止符。

穿過了巴拉巴克海峽之後,進入了南中國海,雖然風力微弱,但蘇祿海的表層海水進入南中國海形成了比較穩定的海流,若非如此,大艦隊的航速不會超過三節,整個航行過程中,大艦隊滿帆前進,最快時的速度也就不到五節,一千多海里的航程用了十七天才趕到,這還是橫穿南中國海的結果。

除了速度慢和南沙島礁遇到了小麻煩,一路倒也順遂。

進入泰國灣海域,來往的船隻明顯增多了,只不過不是季風季節,多是槳帆船和漁船在航行,到了三月底的時候,大艦隊哨艦遇到了一艘中型的加列船,這類地中海式的槳帆船擁有數百年的歷史了,也是中南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一帶大大小小的蘇丹國的主力戰艦。

這艘加列船屬於北大年蘇丹國女王,李明勳向其表明了身份和來意,但是卻不被允許進入北大年港,李明勳對此毫不意外,畢竟大艦隊實力太強了,對北大年擁有滅國優勢,好在,隨着加列船趕到的還有一艘中型廣船,正是社團的商業夥伴所擁有,李明勳在向北大年女王表達了強硬態度之後,雙方達成妥協,大艦隊進入北大年休整,但是不允許進入北大年港口及其周圍二十海里。

這倒也不算什麼問題,大艦隊追隨那北大年華商的船隻而去,來到了北大年港東南約麼三十海里的一處私港。

私港的來源很簡單,南洋這些大大小小的蘇丹國,打仗、商業、農業沒有一樣是優秀的,在做買賣方便被華商完虐,又被歐洲各國蹂躪,其主要統治方式就是利用天方教瞎忽悠,然後把控制的土地承包給華商,讓其開發,無論是開礦、種植還是做買賣,只要繳納稅款就可以了。

類似的方式在十九世紀形成了完成的制度,被稱作港主制度。

從一條溪流到另外一條溪流之間的土地被稱之爲港腳,華商承包之後,就是這篇土地的土皇帝,農墾、開礦、定局,幹什麼都行,只要繳稅,這類情況在這一帶盛行,但一般規模不大,但是在香港開埠之後,這一現象發生了變化。

農集港是港主李爲經的私港,李爲經不到三十歲,幼年便是在南洋闖蕩,二十多歲便是成爲了馬六甲的華人甲必丹(華人自治首領),但是如今馬六甲被荷蘭人佔據,荷蘭人強迫部分華人遷往了巴達維亞,如果沒有社團,李爲經依舊會在馬六甲擔任失去了自治權利的甲必丹,但香港開埠讓其找到了新的事業。

李明勳在農集港上岸,身邊只跟了二十人左右的衛隊,而大艦隊則在外海錨泊,找到了一片沙灘挨個擱淺休整,李爲經非常積極,不僅提供了部分工匠,還低價提供修船用的木料等物資,之所以這般積極,是因爲李爲經一直在謀求成爲香港的議員。

農集港已經形成了一個小鎮,華人有四百多人,更多的是土著,在小酒館裡,李明勳品嚐着鮮湯、米團、炒菜帶來的爽口感覺,聽着李爲經講述自己的計劃。

“香港一開埠,我們南洋的華商就是去了,這幾年賺了不少錢,在下與北大年、暹羅和巴達維亞的幾個華商領袖一商量,集中力量在北大年立下基業,這裡土地肥沃,適合墾殖,北大年是荷蘭人的準盟友,國力也不強大,在這裡開拓,不容易遭遇大難。從去年開始,農集港腳就是我的了,我們開拓了不少種植園,但主要還是從萬丹、吉達、彭亨和暹羅購入糧食,西南季風一起就運送到香港。

我們第一年就是輸送了八萬石糧食,前年十二萬石,去年即便有西班牙人作怪,到港的糧食也是達到了十八萬石,從去年起,我們在暹羅、廣東和社團訂購大廣船,今年計劃運送三十萬石糧食。林河元老已經答應,等到我們運送到香港的糧食總計超過一百萬石的時候,就會向香港地方議會提議由在下出任議員。”

李明勳笑了笑:“只要香港議會投票通過,元老會肯定會同意的。”

“多謝大人栽培!”李爲經興奮的說道。

他不由的感慨:“看大人年齡與在下相仿,也是南洋華商出身,早幾年還不如在下,如今纔不過四五年,已然獨霸一方了,那外海的大艦隊,是在下想也不敢想的,如今只想着在南洋好好爲社團籌劃糧草,附大人驥尾。”

“李兄何故如此自謙,李兄在南洋素有豪俠之名,我也有所耳聞,如今在北大年立下根腳,未必不能成就一番大事業。”李明勳放下筷子,微笑說道。

李爲經道:“在下在商途一道蹉跎十數年,積蓄不過些許薄財,一無大人將兵之勇,二無大人開拓之能,如何能稱得上事業呢,只想着在南洋爲華人開拓一片容身之所,我華人在南洋屢受洋夷、土佬欺辱,蓋因一團散沙,於武力無有建樹,如今大人大勢已成,在南洋亦威名赫赫,將來必當開國定鼎,南洋華人終有依附。”

李明勳停頓了一會,最後說道:“李兄這話也不爲錯,只是社團實力上不足成就大業,下不夠震懾宵小,此言尚早啊。”

說着,李明勳站起身,看着外面阡陌連綿的農田,微笑說道:“南洋地域之廣大,土地之肥沃,物產之豐富,不亞於江南兩廣,倒真是一片龍興之地呀。”

當李明勳在北大年享受大戰後的平靜祥和的時候,遙遠的東方大陸上已經是天翻地覆。

崇禎十七年四月。

單薄的衣衫裹着曾櫻的身子在海風之中獵獵作響,他的戀戀不捨的看着遠處的天津衛,海邊,無數的百姓在奔跑,他們傾盡全力想要登上海邊的任何一艘海船,推搡着,嚎叫着,然後無論登上與否都是無用,原因很簡單,西南季風已起,天津的海船多難以逆風航行。

曾櫻閉上眼睛,卻擋不住淚水流下,他看了看身邊的人,發現正是都督同知黃蜚,曾櫻嘆息一聲:“黃將軍,你怎知道老夫出了詔獄?”

黃蜚道:“卑職哪裡知道啊,是騰龍商社人,把您的信息告知於我,要求我接您來,只要看到您,他們便願意支援登州米糧。”

黃蜚與曾櫻同爲天涯淪落人,二月的時候,闖逆已經圍了京城,當時黃蜚便感覺不妙,趁着北風還在,便是從寧遠撤回了登州,而曾櫻則是在京城被困的時候,崇禎皇帝納諫,釋系禁諸臣納贖,因爲登萊之戰失地入獄的曾櫻出獄,此後便是被人接走,一直到了海船上。

曾櫻拉着黃蜚,問道:“黃將軍,天子......天子此時如何了?”

黃蜚嘆息一聲,扭過頭去,沒有說話。

煤山之上,崇禎在懸首於老歪脖子樹,右腳穿着紅鞋,身邊僅有太監王承恩陪伴,煤山與紫禁城之間還回蕩着皇帝的最後一句話:諸臣誤朕,諸臣誤朕!

山海關外,多爾袞躍馬揚鞭,肆意馳騁,皇太極死了之後,因爲實力有限,宗室掣肘,多爾袞沒有得到皇位,但是卻成爲了攝政王,總攬了大權,另一位攝政王濟爾哈朗被他留在了盛京,把防備東番的任務扔給了他,然後率領大清三分之二的軍隊,進擊山海關,擋在開國之功面前的只有大順的農民軍,他們孱弱的像是擋在皇位與自己之間的小福臨一樣。

多爾袞騎馬走進了皇太極畢生想要打進的關門,身邊是一顆顆新近剃髮的腦袋,吳三桂剃的尤爲光亮,他夾了夾馬肚子,甩下一溜灰塵,吳三桂擡起頭,拍了拍腦袋,看着遠去的多爾袞,道:“倒是不怕弄髒頭髮了。”

嘴上如此說,眼睛裡卻隱藏了一絲恨意。

崇禎十七年五月中旬,大艦隊迴歸,其分別停靠香港、基隆和布袋港,李明勳下船,遇到的不是慶祝勝利的人羣,而是一張張急迫的臉。

“兩廣總督沈猶龍幾次送來書信,希望您能去一趟肇慶。”

“江南士紳派遣了使者來,邀請您去江南共商大事。”

“朝鮮沈藩驚聞中原大變,派遣使者前來,想要和您密談。”

“曾櫻老大人到了登州,想要見您一面,黃蜚也有此意。”

“沈廷揚想與您商議接濟北方糧草的大事。”

“明勳啊,闖逆攻入京城,崇禎皇帝吊死煤山,滿清入關了,現在中原打成了一鍋粥,福王在南京繼位了,正如你猜測的,大陸已經天崩地裂了.......。”

李明勳看着圍在自己身邊的元老,把他們的擔憂和不知所措收歸眼底,忽然吼道:“夠了,都安靜下來!”

衆人皆是不敢說話,李明勳道:“社團早已不是吳下阿蒙,如今虎踞臺灣,龍盤東海,天下驚變,我自巋然不動,急有何用?無論是官方的還是私人的,所有想要見我的人讓他們去松江府,告訴他們,六月之前我會趕到那裡,我沒有時間也沒有意願挨個向他們解釋社團的立場和計劃,就這樣吧。”

走進了元老院,面對諸多元老,李明勳說道:“諸位,天下大變,存亡之秋,實乃社團崛起之良機,諸位都是社團元老,更是不能慌亂,更不要胡思亂想,你們只需知道,社團有力量,華夏有希望,我們做好自己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章四五八 皇家事章一零八 土豆——淪陷區的硬通貨章一九八 一步錯步步錯章四六二 處理結果章八 堤壩章四五七 情況章七七 金雞納樹章四五 預備變天章八七 長崎事變章七二 正面接觸章六 開局章七一 安排章三七五 最佳人選章三四五 父子兄弟章九五 呼瑪爾章二八 對澳支持章二八九 國聯章一八九 刺殺章二零二 英荷合謀章一零四 強強對決章四六三 人口大案章七一 鄭芝龍的結局章一一八 長期的內戰章四九八 無國之人章四五 廣東生變章一百 談判章十四 衆生相章十五 意外頻發章八二 抵達北美章一 結婚章一三零 兄弟章一六八 下毒章四八 太子的教育章四三 政治遊戲章二四 收爲己用 下章四三四 終戰的原則章二六 頂風作戰章一九八 一步錯步步錯章一八零 毒蛇與籠中蛇章三六 江南崩局章五十 非去不可章三四 皇家的仁慈章九六 倒黴章四六九 公私兼顧章六四 成都章一 新生章六 前往美洲的道路章四四一 棋盤章一六八 下毒章四一九 土爾扈特加入章二二八 分析章六二 蒸汽鐵甲艦章一百 狡猾的李君威章三七五 最佳人選第一九八 英雄的落寞章一六零 小人物的精彩章三三五 全國運動會章十九 佔領聖胡安 下章十九 甘肅章一五三 順藤摸瓜章一五七 亂點章三七 四省會剿章二二九 兩件事章三十 團練 中章三七六 浪子營章二零五 沒有欺負章三九一 鼠疫大爆發章三六零 死亡章七五 滿清的應對——殖民者聯盟章二五 安排章七二 婆羅洲與九龍章十八 達成一致章四七八 囑託章七十 班特里灣章三一七 治沙章六十 永寧寺碑章一零八 孩子們章三八六 工事章二八 ‘招安’章一零三 情勢所迫章三七七 招募章七二 教子章一六二 英王被困章一一零 水雷章八七 政策章一七零 藏地遊記 下章三六 收拾周延儒章二零五 大西洋城章一九四 無爲章四三四 挑選章三三六 印第安全能選手 奔馬章四二 移陛滇京章一七三 待遇章二三三 第二次光榮革命章五九 休止章三八零 以殺止殺章二零九 副相章二一二 收編章一六三 原地爆炸章三四九 國營聯運
章四五八 皇家事章一零八 土豆——淪陷區的硬通貨章一九八 一步錯步步錯章四六二 處理結果章八 堤壩章四五七 情況章七七 金雞納樹章四五 預備變天章八七 長崎事變章七二 正面接觸章六 開局章七一 安排章三七五 最佳人選章三四五 父子兄弟章九五 呼瑪爾章二八 對澳支持章二八九 國聯章一八九 刺殺章二零二 英荷合謀章一零四 強強對決章四六三 人口大案章七一 鄭芝龍的結局章一一八 長期的內戰章四九八 無國之人章四五 廣東生變章一百 談判章十四 衆生相章十五 意外頻發章八二 抵達北美章一 結婚章一三零 兄弟章一六八 下毒章四八 太子的教育章四三 政治遊戲章二四 收爲己用 下章四三四 終戰的原則章二六 頂風作戰章一九八 一步錯步步錯章一八零 毒蛇與籠中蛇章三六 江南崩局章五十 非去不可章三四 皇家的仁慈章九六 倒黴章四六九 公私兼顧章六四 成都章一 新生章六 前往美洲的道路章四四一 棋盤章一六八 下毒章四一九 土爾扈特加入章二二八 分析章六二 蒸汽鐵甲艦章一百 狡猾的李君威章三七五 最佳人選第一九八 英雄的落寞章一六零 小人物的精彩章三三五 全國運動會章十九 佔領聖胡安 下章十九 甘肅章一五三 順藤摸瓜章一五七 亂點章三七 四省會剿章二二九 兩件事章三十 團練 中章三七六 浪子營章二零五 沒有欺負章三九一 鼠疫大爆發章三六零 死亡章七五 滿清的應對——殖民者聯盟章二五 安排章七二 婆羅洲與九龍章十八 達成一致章四七八 囑託章七十 班特里灣章三一七 治沙章六十 永寧寺碑章一零八 孩子們章三八六 工事章二八 ‘招安’章一零三 情勢所迫章三七七 招募章七二 教子章一六二 英王被困章一一零 水雷章八七 政策章一七零 藏地遊記 下章三六 收拾周延儒章二零五 大西洋城章一九四 無爲章四三四 挑選章三三六 印第安全能選手 奔馬章四二 移陛滇京章一七三 待遇章二三三 第二次光榮革命章五九 休止章三八零 以殺止殺章二零九 副相章二一二 收編章一六三 原地爆炸章三四九 國營聯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