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七 施琅的野望

“王朝先,你這惡賊,安敢爲一己私利而誅殺大明勳臣!”軍營之中,王朝先被施琅綁縛而來,鄭成功高聲喝問。

王朝先此時已經沒了方纔的意氣風發,他高聲喊冤:“某誅黃賊是尊奉監國詔書,某有詔書在身。”

施琅從其身上搜出詔書,遞給了朱以海與鄭成功,朱以海眼睛一眨:“詔書爲真,但此非寡人所書!”

“你.......。”王朝先見朱以海翻臉不認人,當即要大罵,卻是被施琅一記刀柄砸碎了下巴,鄭成功怒道:“原是你矯詔行事,卻來怪罪殿下,其心可誅,你可知道,當年便是逆賊陳邦傅矯詔封孫可望爲秦王,纔有西南之禍,你卻仍舊如此,死罪,死罪!”

王朝先此時下巴爛了,怎麼也說不出話來,他心中已經是萬分後悔,那日國姓登陸舟山,他便是與逃到舟山的勳貴商議,索性拉鄭成功入住舟山,分鄭彩獨斷之權,王朝先親往聯絡,鄭成功也是以禮相待,定下吞併黃鎮計劃,鄭成功還答應他,黃鎮精兵,王朝先可得一半,後又有監國詔令,他又如何疑心,此間看來,卻是成了替罪羔羊。

“國姓爺,王朝先不過是四川一土蠻,如何有這般精巧心思,他大字不識幾個,定然是有人從中協助,卑職請徹查!”施琅抱拳說道。

鄭成功道:“施琅,交由你了,舟山島上,要查驗完全。”

施琅領命而去,不消一個小時,便是擒了十數名監國一脈的官員來,這些文官最是迂腐,鄭成功此刻藉機一起除去,也省的日後朱以海去監國名號時,這些人出來阻攔。

“殿下,您以爲當如何處置?”鄭成功問朱以海。

朱以海知道自己騎虎難下,只得配合:“矯詔行私、擅殺勳臣,當誅!”

鄭成功道:“滿門抄斬!”

朱以海手一哆嗦,連忙說:“對,滿門抄斬!”

“鄭襲,你率我親兵,入駐舟山城,將黃公及遇難將領勳臣的家眷保護起來,勿要再讓人侵犯。”鄭成功見十幾個人頭滾滾落地,命令自己的幼弟去了舟山。

黃斌卿遇難,鄭成功順利佔領整個舟山,並很快發水師戰船北上,攻打清軍水師,誓言要收復舟山羣島全境,此刻的嶽樂被橫插一槓的鄭成功給打蒙了,按照嶽樂原本的計劃,攻下舟山後,掃蕩海寇,把島上軍民全部遷徙至浙江內陸,若時間緊促,則就地屠戮,以解浙江沿海之困,待收拾完舟山海寇,再撤退回內陸,保存實力,嶽樂其實很明白,消滅魯逆容易,佔領舟山困難,他麾下的水師雖然遠勝從前,但總歸還是不能和東番硬碰硬的。

然而,鄭成功忽然襲來,原本要擒殺的魯逆逃脫,嶽樂已然感覺不妙,其命令水師合兵一處,與國姓水師鏖戰,一面命令島上清軍各部撤退,雙方大戰十餘場,互有勝負,在空曠水域,國姓炮艦決勝,到了島羣、沿海,清軍槳帆戰艦靈活有利。

江南艦隊司令趙三刀與顧三等人深惡鄭成功趁火打劫,又沒得李明勳之命,不願意爲鄭成功火中取栗,便是不參舟山海戰,但又恐日後遭上面問其作壁上觀之罪,索性趙三刀集中艦隊,趁着清軍江防疏漏,直撲長江,深入長江航道,攪的滿清雞飛狗跳。

十二月末,舟山城。

施琅一身甲冑進了大堂,鄭成功起身,扶起要施禮的他,說道:“將軍有大功於社稷,無需如此,無需如此啊。”

施琅臉上激動,心中卻是犯了嘀咕,自己可從未受鄭成功如此禮遇,雖說此番自己功勞不小,但鄭成功一向大權獨攬,自命不凡,如何會這般親近。

“不知國姓爺召卑職前來何事?”施琅心中加了一個心眼,小心問道。

鄭成功示意其坐下,把一封書信擺在了他面前,原來這信是鄭彩麾下大將周瑞、周鶴芝兩兄弟送來的,這二人原本就是鄭芝龍故舊,當年鄭芝龍降清,二人堅決不受滿清官職,與鄭彩一道在東南抗清,可是鄭彩心胸狹窄,嫉賢妒能,不肯放實權給這二人,這二人本是忠義之輩,出海是爲了抗清,在鄭彩麾下鬱郁不得志,更不恥鄭彩只顧走私貿易,不上岸恢復的行徑,此番聽聞舟山生變,鄭成功‘王者歸來’,重拾東南抗清大局,這二人有心投靠,特此送來信件。

“這是奪下金夏二島的好機會,不知施將軍以爲如何?”鄭成功問道。

施琅道:“只怕出師無名,惹得東番反彈。”

鄭成功如今佔據舟山,一來是出師有名,其藉助嶽樂出兵之際來攻,抗清大旗高樹,誰也說不出什麼來,後又得魯監國相助,坑殺黃斌卿又爲其報仇,舟山羣島上的軍閥藩鎮要麼死於清兵,要麼死於內鬥,鄭成功上有收復之功,下有監國支持之利,佔據舟山,理所應當。

可金夏不同,這二島是鄭彩的大本營,如今島上正抗拒福建之清軍,此時出兵,那便是火併,將來李明勳怪罪下來,又是潮汕之變的翻版,施琅可是清楚,當年李明勳說過,不會有第二次了。

“呵呵,如何出師無名,監國已經親手所書詔令,命你南下支援金、廈二島。”鄭成功拿出一封詔書說道,見施琅猶疑,他心知施琅怕成爲第二個王朝先,說道:“監國已經在爲你準備出征儀式了。”

施琅稍稍鬆一口氣,鄭成功勸慰道:“施琅,舟山如今是僧多肉少,若非此間有許多走私商貨糧食,這麼些軍民定然是養活不得,若你能南下金夏二島,將來東南得天子號令,我也可以上書天子,實封你漳、泉,好過總鎮一方吧。”

“不敢,不敢,施琅萬不會有此奢望,八閩爲國姓故地,施琅受鄭家厚恩,如何敢這般僭越。”施琅連連告饒,聽鄭成功的意思,奪取金夏之後,便可爲自己請藩,成爲新藩藩王,這確實是施琅夢寐以求的,但開藩福建,他可沒有那個膽量,畢竟以前的閩海王是鄭芝龍,以後若再有一個閩海王也應該姓鄭,怎麼也輪不着自己。

“正因如此,我才願舉薦你,你施家爲我鄭家故舊,也只有你,有膽量有實力能爲我鄭家穩住八閩局面,莫非你願意看我忍痛割讓金、廈予那張名振?讓其岱山島,已經讓我心痛了。”鄭成功拉着施琅的手,說道。

施琅心中大駭,原因無他,當初從琉球出征,鄭成功明明答應事成之後,把岱山島讓於自己這一鎮,現在已經給了張名振,顯然是覆水難收,施琅知道,接着黃斌卿案,鄭成功除掉了刺頭黃斌卿和監國體系裡的死忠派,爲日後奉永曆爲主打下了基礎,其餘張名振等舟山勳貴,他自然是幾多拉攏了,如今爲了拉攏舟山勳貴出讓了自己的利益,現在又把自己發往福建,施琅知道,已經是沒了退路了。

“國姓爺如此厚待,施琅......施琅當真是無地自容,自當爲國姓爺分金夏之憂。”施琅感動大哭,最終從鄭成功手裡接過詔令。

出了國姓府,施琅回營,其叔施福披掛全身,見施琅回來,連忙遣散士卒,說道:“你終於回來了,我聽聞國姓把岱山島給了張名振,又召你秘議,以爲他要加害於你,這要帶兵去要人呢。”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叔父也是看出來了。”施琅黯然說道,全無方纔在鄭成功面前感激涕零的樣子。

“爲了嶽樂南征舟山的消息,你父我兄死於清虜之手,你又爲其剷除王朝先,驅逐清水師,有大功於國姓,他卻是如此待你,國姓剛毅勇略遠勝其父,但這心胸氣量卻是大大不如的。”施福怒道。

施琅道:“國姓倒也沒有爲難我,只是讓我出兵金夏,名爲支援當地守軍,實爲見機奪金夏之地。”

施琅把方纔與鄭成功秘議的事情說了一遍,施福道:“這也不是壞事,只要咱們抓住金夏,就算他不爲你請藩,我們也可以自立爲王,這年頭,何須在乎他朱明天子。”

“朱明天子是不用在乎,那東番李明勳呢?”施琅問道,他失望說道:“叔父,鄭成功讓我爲他火中取栗啊,在舟山的事情上,他佔了大義名分,李明勳也不好刀兵相交,頂多追究黃斌卿之死,但金夏不同,他若是親自出手,李明勳怕是要與其開戰了。”

“所以就讓你替他試探?”施福滿臉駭然,拔出佩刀把屋中桌案砍斷,怒道:“這鄭大木,忒也毒辣心思了。”

施琅哈哈一笑:“這廝向來如此,爲達目的,從來不惜手段,我們連他鄭家人都不是,他自然不在乎我二人的性命,但......但我不能不爲自己着想。”

“施琅,你是如何計劃的!”施福憤然問道。

施琅道:“叔父,你我現在有兩條出路,一條便是索性去投李明勳,把他鄭成功在舟山這件事的陰謀詭計全都抖摟出來。”

“那第二條呢?”施福略作思索便是問道,見施琅沒說,施福說道:“施琅,投李明勳有什麼好處,他視我等爲軍閥,也就給予富貴,卻不會給實權,今時不同往日了,你我手下這幾千兵,他根本不放在心上,最多也就扔到南洋自生自滅罷了。”

施琅道:“叔父所謀長遠,侄兒也是這般想的,第二策便是行險了。”

“說!”施福自然明白富貴險中求的道理。

施琅低聲道:“我便按他鄭成功的命令,南下金、廈,接着他魯監國的大義和鄭氏在漳、泉的影響,火併了他鄭彩部,然後收拾人馬,作壁上觀!若鄭成功當真能從李明勳那邊保住我,我便讓其請藩,雄踞八閩,他若視我爲棋子,我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投了滿清,到新朝去謀富貴榮華,如何!”

“施琅,朱明還是滿清,我倒是不在乎,關鍵是你是否有把握拿下金、廈?”施福問道。

施琅道:“把握還是有的,一者,鄭彩率領水師南下,如今廈門是鄭聯在做主,那廝並無謀略,二者,鄭成功安排了周氏兄弟爲內應!”

“好!好!”施福連連稱讚。

不出兩日,施琅南下金、廈,這兩個島嶼位於海灣之中,識得水性之人,涉水可過,所以不能僅靠水師,鄭彩在二島修築了城市和要塞,佈設了各類火炮,清軍攻打不成,只能圍困,施琅進入漳州灣,直接驅散了清軍水師,請求上岸補給,施琅派遣許多鄭氏老人上岸,與鄭聯部署同氣連枝,周氏兄弟在一旁相助,鄭聯只得接納。

施琅部在島上衛戍有功,軍紀嚴明,鄭聯漸漸也就放鬆了警惕,除夕夜,鄭聯請各部主帥聯歡,施琅忽然發難,擒拿了鄭聯,並控制了鄭彩兄弟的家屬,與周氏兄弟一起,控制了鄭藩各部,一面向鄭成功報捷,一面秘密向福建巡撫送信,商議招安之事。

東南局勢因爲嶽樂的忽然發難和鄭成功的介入而變得跌宕起伏,在香港的李明勳卻是沒有料到會發生這些變化,特別是金夏之變,這簡直是合衆國與國姓推到了戰爭邊緣,更爲可怕的是,李明勳被兩廣會戰纏身,無法出面,而兩廣的東南藩鎮因爲根據地的丟失而軍心浮動。

“國姓的吃相也太難看了!”送走了前來爲黃斌卿伸冤的顧榮,李明勳怒色滿臉,斥責道。

“這廝好不容易抓住這樣一個機會,哪裡還顧得上吃相,倒是不知爲什麼,朱以海竟然被他說服了。”西蒙斯在一旁不屑說道。

李明勳當然知道爲什麼,朱以海與鄭成功一樣,都知道,東南藩鎮與合衆國的聯盟是慢性死亡,這兩個人一個是真的想恢復河山的,一個是不能見容於合衆國的,眼前有這麼機會,自然會抓住的。

“要不是兩廣在打,我定然是要北上,好好給鄭成功一個教訓,把東南局勢恢復以往!”李明勳低聲喝道。

章一四零 安排章四七五 金融法案章八二 把丁魁楚安排的明明白白章六三 瓊州在握章三五五 學習的對象章一零一 蒸汽機章四五七 大魔王回京章二一八 武裝中立同盟章二五 攻城章五一 利益交換章三八零 以殺止殺章一八七 瑞典章三 把國姓安排的明明白白章一三零 冰冷的皇權章三四 青島章十 虎尾瓏社章一零四 重磅的禮物章九零 不得不戰的理由章一一零 步調一致章一零三 機會,馬尼拉大帆船擱淺!章三八九 李君威的陰招章四三 開屏孔雀章十三 觀察使章二二 絲割符制度章二二三 謹慎章二十五 優勢章一六零 兌子章一零六 收穫頗豐章五三 吳三桂章二 達成章一零三 機會,馬尼拉大帆船擱淺!章五九 最佳局面章九五 留下後手章七八 紅薯章三四六 曼城鐵路章十一 第一波攻勢章八八 南非衝突章二一五 季姬擊雞記章五零八 中國之章四二八 下棋章三七七 求情章一一四 開戰章五八 潛流章三三四 真正的滿意章三九五 定姻緣章五六 彼得大帝又叫李烏拉章一二八 別了,殖民者們章二二一 閉門養病章六二 瓊州的窘迫章二零六 罐頭章一一九 奪地章二二一 閉門養病章三六六 大小章八二 移民章三一四 三海聯運章二八零 讓當權者有一怕章七五 東國之變章六零 註定挨搶的朝鮮章五一 分析章二五 攻城章十六 割地以酬章九四 前往歐洲的貿易章七五 滿清的應對——殖民者聯盟章十八 達成一致章二零六 禪位計劃章三 安全章二七 山東攻略章一一四 開戰章二一六 戰勝章一八一 天牢裡章一一二 歸附章四六 登萊軍管會章四三 西班牙的應對章三九零 屠城章一三五 安定人心章一一二 急轉直下章二二 榮耀旅章九零 不得不戰的理由章十二 鐵騎《里斯本條約》章三二九 在日本章三零三 西奈模式章一零二 崇明的繁榮章四一零 熱情洋溢的信章二五六 猛獸出籠章三九五 定姻緣章二七四 先小人後君子章五 瀕死章二五一 孟德斯鳩章四二三 最後的歲月 中下章九八 登陸戰章四九五 大籌碼章四六四 會面章二一三 戰爭邊緣章三 造船章九 進擊的哈士奇章八四 井底之蛙的反抗章五十 忠貞營章二八一 調整政策章一五七 堵嘴
章一四零 安排章四七五 金融法案章八二 把丁魁楚安排的明明白白章六三 瓊州在握章三五五 學習的對象章一零一 蒸汽機章四五七 大魔王回京章二一八 武裝中立同盟章二五 攻城章五一 利益交換章三八零 以殺止殺章一八七 瑞典章三 把國姓安排的明明白白章一三零 冰冷的皇權章三四 青島章十 虎尾瓏社章一零四 重磅的禮物章九零 不得不戰的理由章一一零 步調一致章一零三 機會,馬尼拉大帆船擱淺!章三八九 李君威的陰招章四三 開屏孔雀章十三 觀察使章二二 絲割符制度章二二三 謹慎章二十五 優勢章一六零 兌子章一零六 收穫頗豐章五三 吳三桂章二 達成章一零三 機會,馬尼拉大帆船擱淺!章五九 最佳局面章九五 留下後手章七八 紅薯章三四六 曼城鐵路章十一 第一波攻勢章八八 南非衝突章二一五 季姬擊雞記章五零八 中國之章四二八 下棋章三七七 求情章一一四 開戰章五八 潛流章三三四 真正的滿意章三九五 定姻緣章五六 彼得大帝又叫李烏拉章一二八 別了,殖民者們章二二一 閉門養病章六二 瓊州的窘迫章二零六 罐頭章一一九 奪地章二二一 閉門養病章三六六 大小章八二 移民章三一四 三海聯運章二八零 讓當權者有一怕章七五 東國之變章六零 註定挨搶的朝鮮章五一 分析章二五 攻城章十六 割地以酬章九四 前往歐洲的貿易章七五 滿清的應對——殖民者聯盟章十八 達成一致章二零六 禪位計劃章三 安全章二七 山東攻略章一一四 開戰章二一六 戰勝章一八一 天牢裡章一一二 歸附章四六 登萊軍管會章四三 西班牙的應對章三九零 屠城章一三五 安定人心章一一二 急轉直下章二二 榮耀旅章九零 不得不戰的理由章十二 鐵騎《里斯本條約》章三二九 在日本章三零三 西奈模式章一零二 崇明的繁榮章四一零 熱情洋溢的信章二五六 猛獸出籠章三九五 定姻緣章二七四 先小人後君子章五 瀕死章二五一 孟德斯鳩章四二三 最後的歲月 中下章九八 登陸戰章四九五 大籌碼章四六四 會面章二一三 戰爭邊緣章三 造船章九 進擊的哈士奇章八四 井底之蛙的反抗章五十 忠貞營章二八一 調整政策章一五七 堵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