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三 瓊州在握

“黃大人,以你軍人的角度去考量,如果兩廣失陷,想要守住瓊州府需要多少兵馬?”李明勳暫緩提出要求,而是選擇循循善誘的態度去做事。

黃蜚沉吟片刻:“若不計東番水師,瓊州最好有一萬兵馬,其中戰、守各半,纔有希望。”

林士章聽了這話,面如死灰,這話說的很明顯了,僅僅是瓊州就需要一萬兵馬,如果再加上與大陸相連的雷州府,那就需要三萬兵馬了,這絕對是瓊雷二府所承擔不起的軍隊數量。

談及編練和維持一支軍隊,在很多人眼中,既然是保家衛國,那麼可以適當降低募兵標準,甚至改以義務兵制度,降低軍費,極端的情況下,人們會想到許多城防戰中,義勇丁壯只要有口吃的就可以願意去冒險,但那不是軍隊,真正的軍隊都是有薪餉支持的。

目前的東方,主要的軍隊有南明、滿清、荷蘭和社團四支軍隊可以參考,以社團爲例,最普通的新軍營月餉是二兩,精銳的燧發槍營是作爲近衛軍培養的,月餉是三兩,老兵、士官、軍官的待遇會更高,加上裝備費,一個新軍營大約需要二十萬兩左右,看起來好像走了精兵策略,實際上和對手一比,社團給士兵的待遇並不是最好的。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方的士兵一年的薪餉是二百四十荷蘭盾左右,這算匯率之後約麼八十兩白銀,當然,到手只有四十兩,其餘等到回國一併給清,而平日吃用衣服也在其中,也就是按照燧發槍營的標準發放。

而代表最低水準的是南明的士兵,但其戰兵每年也有二十兩左右的餉銀,最低的義兵月餉一兩,即便是如此低,常常也要欠餉,但無論魯監國還是隆武朝廷,默認士兵對百姓敲詐勒索。

最值得對比的是敵人,那纔是真正的高薪待遇,明末的全國稅收也就四千萬兩,但滿清與大明不同,其不用養那些豬一樣的藩王,也不用供養那些衛所兵,除了山東的衛所,大部分衛所會轉爲州縣,所以,即便是多爾袞把三餉加派視爲了田賦正稅的一部分(也部分減少了三餉銀),但是沒有了藩王和衛所這兩項,滿清的稅收比大明要多,而且百姓的負擔要輕。

正是因爲有錢,滿清給士兵的薪餉也大方,以如今戰場上最低賤也是最普遍的綠營兵來舉例,其待遇分爲馬兵、戰兵和守兵(只是待遇,並不完全代表其用途),馬兵月餉二兩,戰兵是一兩半,守兵是一兩,但綠營兵並非只有這些收入來源,其出戰的時候,要有安家費或者開拔費,錢不到手不出兵,若不在其汛地打仗,那就是客軍,到了戰場,軍餉加倍,這還不算,上了戰場,出營上陣要有出戰銀打賞,殺了人立了功要有賞功銀,若是負傷要有賞錢。

林林總總算下來,只要打起仗,就算一個綠營兵沒有立功,一年也能拿六十到一百兩的銀錢,如今的滿清實力正強,欠餉的情況比較少,即便出現欠餉或者賞功銀子發不下來,也會採用劫掠百姓屠城搶劫的方式彌補一下,這還只是綠營,八旗拿的錢更多,出戰的八旗,一年拿二三百兩也是等閒,可以說,明軍大規模的投降,與滿清給出的高薪水是密不可分的。

這個時代畢竟沒有完全覺醒民族意識,而當兵又是下九流的行業,營伍之中各色人等都有,當兵吃糧吃糧當兵的思想根深蒂固,雙方的軍餉水準差別太大,肯定會影響戰鬥力,至於玩義務兵制度,那纔是真正的幻想。

雖然社團的軍餉相對較低,但從不欠餉,而且軍餉就是軍餉,軍中所有的吃喝用度完全由軍隊負責,就連酒水、茶葉、糖都有定量供應,當然,前線的士兵還會得到額外的戰爭補貼,雖然社團不會有出戰銀、開拔費、客軍加餉這類軍餉,但陸軍給戰傷、陣亡的撫卹卻是實打實的,更是不吝嗇賞功。

如此計算下來,瓊州和雷州二府就算把所有的錢糧都截留下來用於練兵養兵,也是斷然不夠的,而更讓林士章難以接受的是,李明勳對局勢的判斷竟然這麼悲觀,他以爲他至少還有兩年時間,但看到李明勳一副兩廣不日會淪陷的模樣,心中不由的犯了嘀咕,當年江北四鎮看起來也是固若金湯,也是丟了,現在大明尚不如那個時候,又嚴重內鬥,情況當然更加危急。

“如果想要編練一萬強軍,那麼應該八十萬左右的軍費,考慮到現在的瓊雷二府還有一些堪用的武器裝備,四十萬兩也就是了,但需要注意的是,瓊州的防禦並不是只需要精兵,更是需要防禦工事,特別是堡壘城池,這也需要大規模的資金投入,唔,一百萬兩,大約也就有不陷落的瓊州府了。”李明勳用毫無感情的話語說着。

這話像是一柄鐵錘敲打在了林士章的心中,一百萬兩白銀,縱然像浙江、福建那般搜刮百姓,也是得不到的,殺雞取卵也是保不得瓊州安全,如果計算上雷州,那就更麻煩,但林士章也看出來了,不準備守雷州了,這也證明了局勢的惡化。

到目前這個階段,要麼繼續渾渾噩噩的等死,要麼就要行霹靂手段,用非常策略!

房間裡一時安靜,林士章說不出話來,黃蜚尷尬的笑了笑,問:“明勳把瓊州府看的透透的,顯然是下了功夫,那就接着方纔的話說,第二個條件是什麼?”

李明勳道:“第二個是錢糧,我不知道瓊州府究竟能收上多少錢糧了,但是也知道,一百萬斷然是沒有的,歸根究底,還是要向聯合銀行拆借,有一點,銀行需要看到三位大人守衛瓊州的決心也要看到三位大人的能力,如果連清理衛所軍屯,收取士紳地主的欠稅都不敢,那聯合銀行是決計不會貸款的。”

忽然,李明勳搖搖頭,說道:“我與你二位說這些作甚,這麼說吧,社團不會坐視瓊州落入敵手,所以只要三位大人表現出決心和能力,社團會想盡一切辦法幫助各位守住瓊州,編練強軍,說到賺錢,我李明勳自認第二,誰人又敢說第一呢?”

說完這句話,李明勳重新坐回了座位上,一言不發,他心中早已堅定了想法,這個時候萬萬不可再心軟,無論林士章如何勸說,他也不會再培養第二個沈猶龍,局勢已經發展到了這個地步,他不會去相信任何一個明國官僚,無論這個官僚是如何的忠誠。

林士章也是一言不發,坐在那裡,心中滿是猶疑不定,黃蜚道:“林大人,是時候下決心了,這個時候,再不能因循守舊,總不能到滿清飲馬珠江的時候,再後悔莫及。”

見林士章仍然不下決心,黃蜚對李明勳說道:“我想和林大人單獨談談,不知可否方便?”

李明勳道:“我去更衣,一刻鐘回來。”

待李明勳走後,黃蜚問道:“老先生在猶豫什麼呢,若是旁人怕朝廷怪罪,怕惹來惡名,我黃蜚還會認可一二,老先生怎麼也會有如此迂腐想法?”

“黃將軍,爲何這般說?”林士章詫異問道,二人共事久了,相互之間也是多有了解,可謂惺惺相惜。

“老先生放着安靜日子不過,出任瓊雷巡撫,便是想在這亂世有一番自己的作爲,現在機會到手,何故遲疑,你林家可與尋常官宦不同,那呂宋行政長官林謙便是你的族侄,雖然分了家,但血脈是斷不開的,你與東番早就切割不開了,縱然你在瓊州行霹靂手段,惹了麻煩,大明朝容不得你,大不了舉家去海外,誰能耐你何?我與袁將軍家小都在瓊州,還有些憂慮,老先生無後顧之憂,當放手施政啊,進一步是名留青史,退一步也是榮華富貴,還有什麼要猶疑的呢?”黃蜚眼含熱淚,懇切問道。

林士章道:“黃將軍,我唯一怕的便是這瓊州之地,爲東番所有啊。”

黃蜚忽然愣住,繼而笑了:“林大人,敢問您貴庚?”

“六十有五了。”林士章不解,但也是回答。

黃蜚道:“你我受天子厚恩,爲朝廷效力是本分,但老先生都是半埋黃土的人了,還考慮死後的事情做什麼,這瓊州就在那裡,以東番之實力,想取誰能擋的住,可是李明勳不取,便是爲的團結朝廷,但日後再想取的時候,東番早就超然一方了,更是誰也擋不住,你我擔心有何用,再者,你我所爲,盡是爲了瓊雷二府百姓免受荼毒,雖說手段不同尋常,但只要不把一分銀子塞進腰包,誰能說一句不是,日後瓊州誰屬,那是後來人的事,便是死了,去見大明二祖,咱也不怕!”

林士章聽了這話,神情和緩了一些,黃蜚又道:“方纔你也看到了,這瓊州若無百萬錢糧,失守是早晚的事兒,咱們就算上了李明勳當,最後瓊州也是落在漢家人手裡,若是因此而不作爲,那就是爲韃虜所佔,我黃蜚雖不是進士,但也知道該如何選擇。”

“罷了,罷了,黃將軍,老夫這大半輩子算是白活了,就聽你的,我林士章是決然不會看着瓊州落入韃虜之手的!”林士章拍案而起,終於下定了決心。

黃蜚抓住林士章的手,說道:“老先生,我黃蜚今日把話扔這裡,將來若有人怪罪下來,我會與你一道承擔,想殺你,先殺我,那些烏鴉嘴的吐沫星子,我黃蜚七尺男兒,還是能擋住的。”

片刻之後,李明勳回來,林士章起身道:“你所言之事,老夫應下了,但有一事,老夫如何做,社團和銀行才願意助我?”

李明勳哈哈一笑,說道:“老先生能順應時事,明勳真是欣慰啊。這事兒其實很簡單,這便是社團之條件。”

林士章接過李明勳列舉的條件與黃蜚細細看去,其中極爲詳細,首先就是把控政局,把瓊雷二府的重要官員徹底換一遍,其中幾個關鍵位置,李明勳甚至列出了具體的人,除了沈達春、陳邦彥二人,其餘人不是林家的族人就是海述祖等幾個香港議員的親屬,而武將更是黃蜚和袁時中的親將義子。

除此之外,要求瓊雷二府清理欠稅,特別是那些縉紳地主的欠稅,一律清理乾淨。而衛所的軍屯土地更是要清理乾淨,藉此把衛所那些爲非作歹的世襲武官收拾了,把現有的衛所兵編練起來作爲守兵,而最急迫的一個要求就是,拒絕向朝廷提供今年的夏秋賦稅,畢竟去年的時候,瓊州連明年的賦稅都交過了。

李明勳見二人眉頭緊皺,說道:“當然,我不會置身事外,若林大人答應這般做,我也會鼎力相助!”

“哦,如何相助?”林士章問道,他雖然下定了決心,但決心是一回事,能力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李明勳道:“首先,香港議員中有幾位瓊州的士紳,他們會完全支持你們在瓊雷的一切政策,那幾個官職便算是回報了,第二,我會派遣兵馬出戰,一個新軍營外加一支分艦隊,陸師交給袁時中指揮,分艦隊自然歸黃將軍了。”

毫無疑問,林士章一旦下決心整治,自然會引起反抗,特別是那些衛所世襲武官和縉紳,就地爲匪也是等閒,袁時中和黃蜚恐怕控制不了局面,增加軍力是必須的。

“好,既然如此便是這般說定了。”林士章一拳砸在桌子上,喝道。

李明勳站起身,躬身一禮,說道:“老先生,你絕對不會後悔今日做出的決斷,瓊州百姓有你,纔是他們真正的福分。”

林士章面無表情,淡淡一笑:“將來史書工筆,奸臣傳裡沒有老夫的名字,便是老夫的福分了。”

李明勳呵呵一笑,搖搖頭,不予評論,心中卻是嘆息:“文人啊,總是考慮死後的事情!”

章六九 浙江崩局章五一零 直搗虎穴章一七八 一羣瘋子章二二 榮耀旅章一零九 哈密章一零三 態勢章一一八 宗教改良章二零八 基本穩定章十四 再遇聖胡安號章五零八 中國之章五九 謀劃章六九 分鍋章四四六 李家傳承章一二九 英王遇襲章四零三 去處章一零八 所謂皇帝章一四零 撒煤章八二 把丁魁楚安排的明明白白章十七 秘魯總督區的海軍章八三 多爾袞之死章五零五 不想殖民的東印度公司章一三四 教育章一七三 生存的奢望章一九二 特別行政區章六四 路途坎坷的鐵壁級章一一八 殖民的原則章五一 分析章一百 不僅反對加徵,還要建國章一六零 小人物的精彩章四三 開屏孔雀章四六四 何爲親情章二一三 蘇州亂章一五七 堵嘴章四四八 兩國章四七 陸軍登陸章四三零 特殊的將就章八二 打破反華聯盟章八四 廣州的尾聲章三九七 李君威的信章一八九 嶽樂的選擇章一二一 淘金章一六九 生存空間章一一九 歸途有變章三八三 一種構想章二十 君度的風流章三九七 李君威的信章七二 教子章二八 權力的分配章三八六 戰鬥章三十 葡萄牙人的算計章三八六 戰鬥章七八 失而復得的廣州章三六五 農墾團章一五三 順藤摸瓜章三七五 最佳人選章七六 建國提案章四一三 瑞典之旅章二二七 巴拿馬鐵路章五十 鋤奸孫可望章三二四 八十萬個餛飩章七 金橡木號章一四一 政治問題章一三零 兄弟章二四七 皇室驚變章八四 真相大白章四零三 去處章六八 大節無虧章一五零 哥薩克國章二一三 御試玄機章六四 兵力和戰局章四十 困局章一九三 再起風雲章二二四 時局章九 各部章七 東虜的覺悟章二 理政王大臣章五六 彼得大帝又叫李烏拉章六九 洲際貿易船隊 南非 美洲章一八五 挑起日本內戰章一一零 加勒比海盜章八八 民心所向即爲真理章三十 葡萄牙人的算計章一六零 兌子章三八九 判定章四七四 晉商銀行章八九 無奈章一六八 下毒章四六三 紅樓章三七六 躲事章一四九 真實身份章三八零 以殺止殺章三五三 東潮起章一七六 送行章五九 乳法,乳法!!!章四九 以勢壓人章二零九 副相章一一八 突擊 突擊章一零七 需要的賞賜章三五二 惡劣章一九九 我聽說我被綁架了
章六九 浙江崩局章五一零 直搗虎穴章一七八 一羣瘋子章二二 榮耀旅章一零九 哈密章一零三 態勢章一一八 宗教改良章二零八 基本穩定章十四 再遇聖胡安號章五零八 中國之章五九 謀劃章六九 分鍋章四四六 李家傳承章一二九 英王遇襲章四零三 去處章一零八 所謂皇帝章一四零 撒煤章八二 把丁魁楚安排的明明白白章十七 秘魯總督區的海軍章八三 多爾袞之死章五零五 不想殖民的東印度公司章一三四 教育章一七三 生存的奢望章一九二 特別行政區章六四 路途坎坷的鐵壁級章一一八 殖民的原則章五一 分析章一百 不僅反對加徵,還要建國章一六零 小人物的精彩章四三 開屏孔雀章四六四 何爲親情章二一三 蘇州亂章一五七 堵嘴章四四八 兩國章四七 陸軍登陸章四三零 特殊的將就章八二 打破反華聯盟章八四 廣州的尾聲章三九七 李君威的信章一八九 嶽樂的選擇章一二一 淘金章一六九 生存空間章一一九 歸途有變章三八三 一種構想章二十 君度的風流章三九七 李君威的信章七二 教子章二八 權力的分配章三八六 戰鬥章三十 葡萄牙人的算計章三八六 戰鬥章七八 失而復得的廣州章三六五 農墾團章一五三 順藤摸瓜章三七五 最佳人選章七六 建國提案章四一三 瑞典之旅章二二七 巴拿馬鐵路章五十 鋤奸孫可望章三二四 八十萬個餛飩章七 金橡木號章一四一 政治問題章一三零 兄弟章二四七 皇室驚變章八四 真相大白章四零三 去處章六八 大節無虧章一五零 哥薩克國章二一三 御試玄機章六四 兵力和戰局章四十 困局章一九三 再起風雲章二二四 時局章九 各部章七 東虜的覺悟章二 理政王大臣章五六 彼得大帝又叫李烏拉章六九 洲際貿易船隊 南非 美洲章一八五 挑起日本內戰章一一零 加勒比海盜章八八 民心所向即爲真理章三十 葡萄牙人的算計章一六零 兌子章三八九 判定章四七四 晉商銀行章八九 無奈章一六八 下毒章四六三 紅樓章三七六 躲事章一四九 真實身份章三八零 以殺止殺章三五三 東潮起章一七六 送行章五九 乳法,乳法!!!章四九 以勢壓人章二零九 副相章一一八 突擊 突擊章一零七 需要的賞賜章三五二 惡劣章一九九 我聽說我被綁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