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九八 登陸戰

崇禎十五年,三月。

其實從崇明之戰一開始,爭論就沒有停止過,大家爭奪功勞、逃避損失,甚至分配還未到手的利益,李明勳從來不參與其中,他是相信不撞南牆不回頭的。

事實是,朝廷大軍已經撞了南牆,舟山水師損折大半而騰龍商社的艦隊卻立下大功,在水師的戰鬥中,騰龍商社佔的先機,蘇鬆士紳迫切想從陸戰中把面子奪回來,所以日期一到,立刻發動了攻擊。

但是接連遭遇慘敗,蘇鬆民團前兩次的攻擊因爲大量船隻擱淺而被迫停止,讓守在岸邊的海賊看了笑話,第三次攻擊倒是選對了位置,運載民團的小船靠近了南沙,但是卻被海賊打了回來。

海賊沒有重炮,但是手底下佛郎機、虎蹲炮一類的傢伙不少,這些小炮輕便,架在岸邊打死了不少民團,攻擊再次停止,讓海賊佔了便宜。

到了這個時候,如果不想拿着民團那些士兵的性命去嘗試,只能求助於騰龍商社了。

民團的指揮官齊大志纔不會拿着民團再去嘗試,那民團可是蘇鬆士紳搞出來的,死的太多,讓老爺們花太多撫卹金自己肯定會倒黴,而且功勞又不是光靠打仗,關鍵是戰報怎麼寫,等打贏了再和李明勳商量即可。

接下來,戰鬥的節奏交到了李明勳的手裡,實力大損的舟山水師失去了發言權,顧榮本身就是配角,民團也退出了戰鬥,爭吵結束。

兩日時間,齊大志指揮民團在顧榮的配合下攻佔了幾個沙洲,封鎖了航道,壓縮了海賊的生存空間,將戰鬥完全控制在南沙一島,接下來戰鬥交給騰龍商社。

長江水面。

齊大志坐在戰船的官廳裡,把玩着李明勳送給他的禮物,而在戰船周邊,是十二艘大沙船,上面有一千民團最精銳的士兵,在騰龍商社的士兵登陸且控制登陸點之後,他們纔會登岸,圍攻海賊的堡寨。

禮物是一把火繩槍,這杆輕量化的火繩槍出自葡萄牙人的果阿兵工廠,是去年從英國人那裡訂購的,又在布袋港的軍械所經過了改進。

這杆火繩槍加裝了刺刀,讓火繩槍手在肉搏時不至於沒有反抗能力,刺刀是套筒式,軍械所的發明,與荷蘭從馬來人那裡學來的,把武器塞進槍管的直塞式不同,套筒式的火繩槍不影響擊發和裝填,而更換的鐵質推彈杆雖然增加了一斤的重量,卻提高了發射速度。

葡萄牙式的牛皮彈帶和錫瓶被取消,換上了兩個彈藥盒子,裡面是五十發紙殼定裝彈,顆粒化的火藥後試裝過的球形鉛彈極大的加快了射擊速度和威力。

軍械所還在試製燧發機和來複槍管,但是一直沒有量產,少量的出產也成了軍官和高層的燧發手槍和獵槍。

“嘖嘖,李掌櫃的兵裝備就是豪闊,普通士兵就有這麼好的鳥銃。”齊大志愛不釋手,嘖嘖稱奇。

“聽人說,一杆十五兩呢。”身邊的親兵說到。

“我就知道好貨不便宜。”齊大志收好了火繩槍,走出了官廳,看向水面。

登陸地點選在了南沙的東南角,因爲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從鎮江一帶開始,長江水道明顯向南偏轉,所以南面航道是主航道,北面淤積越來越嚴重,南沙本來就靠近海口,這裡的水最深,戰艦可以靠近岸邊提供火力支援。

事情上,有幾艘小艇在登陸點附近遊曳,用探深鉛錘偵查着登陸點,把幾個沙樑用旗幟標註出來,而更多的小艇則在拖拽戰船進入戰位,兩艘雙桅縱帆船前進到了距離海岸不到兩百米,而吃水太深的虎鯊號和白鯊號的戰位卻距離南沙近五百米,但也足夠讓十八磅和二十四磅炮支援到了,真正讓李明勳擔心的是將來修築在南沙的港口,若是想讓大船靠岸,必須清淤航道了。

所有的支援艦落帆下錨,以讓火炮更加穩定,而它們的安全將由單桅縱帆船艦隊和舟山水師負責。

隨着進攻的命令下達,兩艘戰列艦率先開火,十八磅炮和二十四磅炮的炮彈越過搶灘的士兵腦袋,呼嘯着砸在沙灘上,最先遭遇攻擊的是海岸邊那些虎蹲炮和佛郎機炮位,炮彈像冰雹一樣落下,越打越準,特別是雙桅縱帆船上的六磅炮,直射之下已經接連命中。

乘坐小艇衝灘的士兵有意降低了速度,海賊們在炮彈洗禮下艱難等待着對手靠近,接連有人被打中,無論是六磅炮彈還是十八磅炮彈,砸中人就是一攤爛泥,而炮彈崩起的砂石造成的傷亡更大,終於,海賊受不住炮擊,亂打了兩炮,連傷員帶彈藥扔在原地,向着後面防線跑去。

這防線是海賊發現社團進攻意圖和登陸點之後設置的,雖然說社團的登陸沒有任何突然襲擊的意味,但是從確定地點到進攻,也不過花了一個時辰,海賊設立防線非常的倉促,他們只能從旁邊的房屋拆來門板和支柱,蒐羅一切可以運到海岸上的材料,把原木插進沙土之中,小船翻扣過來。用袋子盛滿沙土堆期待生前形成了一道並不堅固的胸牆。

這道胸牆大約位於海岸線之後2兩百米,已經在大部分火炮的有效射程之外,只有虎鯊號和白鯊號下層火炮甲板上的二十四磅寇非林長炮纔有擊中的可能。

社團的登陸部隊分爲兩撥,第一撥只有三百人,大部分是武裝水手和隨船士兵,他們身着半身甲手持長矛只有少數人只有火繩槍,他們的最大任務是登陸上岸,建立一個穩固的支撐點,並且把三門24磅臼炮運到岸上。

而第二波則是社團新近組建的一個五百人規模的混編大隊,他們是社團第一支機動力量,是從護衛隊和各地守備隊之中抽選出來的精銳士兵組成。其中兩百人裝配了改進版的火繩槍,而另外則是裝備了長矛、胸甲和鎖子甲。

除此之外還編列了一個炮隊,擁有兩門四磅野戰炮,兩門火炮也將會合步兵大隊一起上岸。

登陸行動持續了一個時辰,運載士兵的小艇和長艇來回運了三趟,纔將所有的人員和火炮運到了岸上。

期間海賊組織了兩波反擊,第一波在衝擊登陸點的路上就被艦隊的火炮給打了回去,第二波雖然頂着傷亡,衝進了登陸點,但是遭遇了新上岸的步兵大隊,火槍手的齊射,留下滿地屍身逃了回去。

這羣海賊雖然人數衆多,目測估計也超過了三千人,但是完全沒有組織,當衝在最前面的勇敢者被射殺之後,後面的人往往抱頭鼠竄。

到了中午登陸已經完畢,身爲指揮官的趙三刀上岸,他的將旗豎起,排兵佈陣之後開始進攻。

步兵大隊排成兩排,兩百人的火繩槍手被列在陣營中央,長矛手分列兩邊掩護而。第一波上岸的武裝水手和隨船士兵形成了另外一個方陣,在兩個小方陣之間則是兩門野戰炮和三門二十四磅臼炮組成的炮兵陣地。

兩次進攻受挫,海賊選擇在防線之後死守。進攻從野戰炮發言開始,兩個方陣列陣在海賊防線約一百米處,野戰炮和臼炮接連開火,而火繩槍守則繼續向前運動,停在了距離防線七十米左右的地方,展開火槍齊射。

直射的四磅炮射擊最爲精準。實心彈可以擊穿海賊臨時設立的防線,把後面的一切肉體攪得粉碎。而二十四磅臼炮的威力則更爲強大,這種臼炮也是社團鑄炮廠鑄造的,口徑很大,可以使用二十四磅的開花炮彈,身管卻很短,只有半米多長,連同實木打造的炮架一共只有一百五十斤重,四個人擡着就能走,卻可以把二十四磅的開花彈發射到一百五十米左右的位置。

開花彈用的引信可以調節長度,膽大的炮手可以讓開花彈在半空爆炸。

處於防線之後的海賊從一開始就處於劣勢,擋在他們面前的胸牆工事在四磅炮和臼炮面前根本沒有作用,而火繩槍的齊射壓制的他們不敢擡頭,能給社團士兵造成損傷的只有幾門小型火炮,但是每當他們開火之後,升騰起來的濃煙和爆發出來的火花就會吸引住野戰炮的炮手,緊接着就是實心炮彈傾瀉而來。

海賊的反擊顯得孱弱不堪,他們擁有的各式武器中只有少量的鳥銃和弓箭可以傷害到火繩槍手,但是他們的鳥銃的數量很少,而使用弓箭的人更少。

半個時辰,雙方在防線處的戰鬥決出了勝負,隨着防線後被打飛的血肉越來越多,殘肢斷體出現在了海賊的面前,驚恐的海賊很快發生了崩潰,繼而隨着一個人的逃跑,導致大隊人馬全部跟着逃跑,海賊們的逃跑方向都很明確,那就是處於南沙深處的堡寨。

趙三刀沒有指揮士兵追擊,而是收攏傷員和陣亡的士兵送回虎鯊上。步兵大隊前出佔領了海賊建立的防線。接下來就是數量衆多的民團登陸,毫無疑問,登陸戰是最爲複雜的戰鬥,民團的登陸行動顯得有些手忙腳亂,不斷有小船在複雜的航道中翻覆,有些小船衝灘太深導致無法返回水面,不少旱鴨子上岸之後大口嘔吐,無法站立。

好在登陸點已經完全處於控制之中,齊大志登陸之後,趙三刀給了他兩個時辰的時間集結隊伍,在夜幕降臨之前,社團步兵大隊和民團的一千多人將營地擺在了海賊堡寨的前面。

到了夜晚,海賊進行了一次夜襲,光着腳丫子的海賊在營地前酒杯鐵蒺藜扎的嘰哇亂叫,繼而遭遇了反衝擊,在白天戰鬥中沒有表現的長矛手列隊衝殺,抓了數百個俘虜回來,讓夜襲徹底被瓦解。

第二天一早艦隊繼續對登陸部隊進行支援,兩艘雙桅縱帆船拆下來四門六磅炮送上了海岸作爲攻擊海賊堡寨的主要火力,一批彈藥運送到了岸上,特別是臼炮用的開花彈藥。

海賊的堡寨是原先設立在南沙的一個巡檢所,在原本的深溝高牆之基礎上還增加了柵欄、各式的射樓以及他們能想到的增加防禦力的東西。

崇明畢竟是一個沖積形成的島嶼,沒有石頭的情況下,堡寨的大部分防禦設施使用的都是木材,這給了炮兵更多的施展空間。隨着煤爐被一個一個的點燃,四磅炮和六磅炮的實心炮彈在煤炭的燃燒下變得通紅,當他們從炮管中射出的時候,空氣中還帶着一股淡淡的燒灼氣味,但是這些炮彈一旦落地,就會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傷,存儲在堡寨中的糧食和棉布率先被點燃,繼而是各類房屋和木質建築。

海賊們在大火中來回奔跑,想要撲滅火焰,但是堡寨中的水井可無法快速提供澆滅火焰的水量。在海賊首領提出投降之前,齊大志指揮的民團,已經從火炮轟開的缺口處衝了進去,抓住了大量的海賊。大部分的海賊選擇投降,少數的死於戰火之中,其中就包括海賊的首領廖二。

無論遠在蘇州等待消息的蘇鬆士紳,還是近前觀戰的官兵,都沒有想過只死傷三十五人就可以擊敗、全殲肆虐江南數年之久的崇明海賊,但是事實已經擺在了他們的面前。

無論民團還是舟山水師都意識到一個問題,如果沒有自己,或許這場仗會打的更加順利。

在蘇鬆士紳還未登上岸的時候,兩艘主力艦和四艘在江南訂購的沙船就開始返航,運載回臺灣的不僅有這段時日積攢在南京倉庫裡的貨物還有從俘虜中挑選出來的一千五百人。

李明勳知道,無論是答應自己的出兵費還是設立在南沙的商館都不會被那麼容易兌現,所以他要把握住已經到手的利益,死了了海賊送給齊大志和黃斌卿當軍功,活着的先送一批迴臺灣,其餘留在南沙建設商館和港口,待西南季風一起,便是北上,送往永寧城,那裡可是比臺灣更缺人。

章三一 團練 下章一九四 赦免忠嗣團章五一 分析章一零八 所謂皇帝章一九七 最後的安排章一零六 收穫頗豐章九一 安排上了章一五零 哥薩克國章二八三 烏克蘭聯邦章三五 滿清計議章八四 真相大白章一七七 分崩章一零八 被土豆擊敗的戰艦章八七 政策章四四九 共同章二二三 謹慎章五十 非去不可章二六 抵抗不足章五八 仙霞關章一三八 夜襲章六七 危險的話題章一七九 父親的煩惱章一零五 暗棋章七十 裁決朝鮮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麼叫穿越嗎章三八二 一個屁章二七 嫁衣章一八二 外交活動章二十 君度的風流章一四三 兵精糧足章一九六 三思而行章五零七 南洋民亂章一三零 冰冷的皇權章七一 鐵甲機動艦隊章一三四 活捉侯方域章三一七 治沙章四七七 最後的安排章二一五 旁觀者清章三七零 下一個題目章二二一 閉門養病章八六 招商引資章四三一 經濟章八六 滿清的應對章二 三路齊奔寧古塔章三十 團練 中章七六 自費移民章四三八 基於未來的章七三 環印、澳貿易船隊 西澳章三 炮臺、護航和保險業務章二七二 有計劃的失敗章一六五 大決戰章三八二 一個屁章一八三 清理商屯章十 永寧行政長官區章一九四 赦免忠嗣團章七八 南非章五六 彼得大帝又叫李烏拉章一五七 堵嘴章四三二 一些國策章三一零 一個記者章二一二 收編章三九 義軍的待遇章三八七 謀斷章七二 定性章一三一 定性章六四 路途坎坷的鐵壁級章四四九 爲了裕王的健康和帥章二八 權力的分配章九四 愛發明的噶爾丹章六九 分鍋章九十 有限的損失章六 前往美洲的道路章四十 一個鍋撈肉章一零三 巧奪蘇州章三四 兵行險招章二一六 戰勝章二零八 基本穩定章八六 卜加勞鑄炮廠章一九零 態度轉變章六 招募章一五零 需求章一二二 殖民時代章十 印第安人地位問題章十五 興師章三六五 一種陰險章八九 無奈章一六零 小人物的精彩章四二八 接頭章二零四 李君度的老師章四零六 興大案章十三 內政外交章一零八 孩子們章一六三 救出章三九一 鼠疫大爆發章二九 北海據點章一六六 攻佔赫圖阿拉章四五一 布子章三四 最好的殖民地章四九五 大籌碼章二七九 沉穩的人也會衝動
章三一 團練 下章一九四 赦免忠嗣團章五一 分析章一零八 所謂皇帝章一九七 最後的安排章一零六 收穫頗豐章九一 安排上了章一五零 哥薩克國章二八三 烏克蘭聯邦章三五 滿清計議章八四 真相大白章一七七 分崩章一零八 被土豆擊敗的戰艦章八七 政策章四四九 共同章二二三 謹慎章五十 非去不可章二六 抵抗不足章五八 仙霞關章一三八 夜襲章六七 危險的話題章一七九 父親的煩惱章一零五 暗棋章七十 裁決朝鮮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麼叫穿越嗎章三八二 一個屁章二七 嫁衣章一八二 外交活動章二十 君度的風流章一四三 兵精糧足章一九六 三思而行章五零七 南洋民亂章一三零 冰冷的皇權章七一 鐵甲機動艦隊章一三四 活捉侯方域章三一七 治沙章四七七 最後的安排章二一五 旁觀者清章三七零 下一個題目章二二一 閉門養病章八六 招商引資章四三一 經濟章八六 滿清的應對章二 三路齊奔寧古塔章三十 團練 中章七六 自費移民章四三八 基於未來的章七三 環印、澳貿易船隊 西澳章三 炮臺、護航和保險業務章二七二 有計劃的失敗章一六五 大決戰章三八二 一個屁章一八三 清理商屯章十 永寧行政長官區章一九四 赦免忠嗣團章七八 南非章五六 彼得大帝又叫李烏拉章一五七 堵嘴章四三二 一些國策章三一零 一個記者章二一二 收編章三九 義軍的待遇章三八七 謀斷章七二 定性章一三一 定性章六四 路途坎坷的鐵壁級章四四九 爲了裕王的健康和帥章二八 權力的分配章九四 愛發明的噶爾丹章六九 分鍋章九十 有限的損失章六 前往美洲的道路章四十 一個鍋撈肉章一零三 巧奪蘇州章三四 兵行險招章二一六 戰勝章二零八 基本穩定章八六 卜加勞鑄炮廠章一九零 態度轉變章六 招募章一五零 需求章一二二 殖民時代章十 印第安人地位問題章十五 興師章三六五 一種陰險章八九 無奈章一六零 小人物的精彩章四二八 接頭章二零四 李君度的老師章四零六 興大案章十三 內政外交章一零八 孩子們章一六三 救出章三九一 鼠疫大爆發章二九 北海據點章一六六 攻佔赫圖阿拉章四五一 布子章三四 最好的殖民地章四九五 大籌碼章二七九 沉穩的人也會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