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八一 天牢裡

第二日一早,誠王的儀仗出現在了承天門一側安全局總衙的門口,誠王在安全局任職多年,這樣儀仗前來還是少有的,守衛倒也沒多說什麼,按照規矩,勘驗了身份牌子擋住了侍衛隊,簡單搜查只能進入的誠王車駕。

掀開簾布,卻見裡面除了誠王,還有二人,一人與誠王面對而坐,不是太子是誰,而另外一人側臥着躺在二人內裡,哼哼着小曲,悠閒自在。

“兩位殿下,這位是?”衛兵小心問道。

“你說能是誰?”林君弘不厭煩的迴應道,衛兵不敢得罪,又不想疏忽職守,正爲難的時候,內裡那人忽然擡起手臂,亮出一根吃了大半的糖葫蘆來,許是正吃的香甜,嘴裡含糊不清的說道:“你猜我是誰?”

守衛看到糖葫蘆頓時驚覺,抱拳道:“原來是三皇子殿下,卑職得罪,得罪........。”

皇子宗王之中,除了在安全局供職的林君弘,守衛們對三皇子李君威最熟悉,因爲皇帝常來,來時也總是帶他,三皇子貪吃人盡皆知。

簾布放下,車駕進入了總衙之中,聽聞太子來,在安全局值守的官員迎了出來,被李君華幾句話打發了,只說是來問詢天牢重犯的,還提及了幾個異族名字,而這幾個人都是北伐期間捉到的,接觸過滿清時代的軍事情報,安全局一直都希望撬開他們的嘴巴,把滿清埋在帝國內部,或者曾經與滿清非法合作的藩臣勳貴挖出來。

“有誠王在,你們退下吧。”李君華吩咐道。

一衆官員退下,見四下無人,李君華纔對車中人說道:“你出來吧,安全了。”

一身蟒袍的韓芷薇走了出來,沒有理會李君華協助的手,手腳並用,從車上下來,三人一起進入天牢深處,這裡都是關押的重犯,氛圍也是陰森森的,在天牢深處,韓芷薇見到了養父韓君亦,夥伴張經武等人,他們被集體關押在一間巨大的牢房裡,並沒有手銬腳鐐,但這牢房架構卻是金屬製成,地面澆築了一層鐵料,越獄是不可能的了,而牢房設計的很是精巧,一應吃喝拉撒都可以安排在裡面,而各類物質通過小門輸送輸出。

見到韓君亦等人的時候,他們正百無聊賴的各自做着什麼,韓君亦在看報紙,張經武則和人在掰手腕,也有人癱在木架牀上睡覺,看情況倒是比其他囚犯過的好很多,身上也沒有什麼可見的傷口。

“你看我做什麼,不會以爲臨時給了他們這些待遇,目的就是讓你好受些吧。”林君弘見韓芷薇疑惑,不屑說道:“這是太子和我都插手不來的角落,再者說,事實如何,你問過他們就知道了。”

李君華沒有再讓林君弘多說話,直接說道:“你去見他們吧,有半個小時時間,不要弄出大動靜,惹來了外面的看守就露餡了。君弘,隨我提審那幾個細作去。”

交代了幾句,李君華就帶着林君弘離開了,而韓君亦也聽到有人說話,萬萬沒想到來見他們的人竟然是韓芷薇,而且是一身蟒袍打扮。

“小薇,真的是你!”張經武第一個發現了韓芷薇,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的喊道。

“小聲點,別惹來了別人!”韓芷薇連忙警告他,伸手握住了韓君亦的手,眼睛泛紅,幾乎哭了出來:“爹,這半年來,你受苦了!”

“小薇,你怎麼進來的,是不是那個林子誠安排的,你可小心,他可沒有咱們以爲的那麼簡單..........。”韓君亦最擔心的還是女兒的安全。

“他不是林子誠,他叫林君弘,是老誠王的兒子,皇帝的義子...........。”韓芷薇藉着這個話頭把實情簡單的說了一遍,只是把與李君華的關係一筆帶過,沒有明說。韓君亦原本就是知道的最多的,他卻從未敢想林子誠就是自己曾經刺殺過的誠王,更沒有想到女兒竟然和當今太子有了關聯。

“........李君華希望把他與我之間發生牽連的事情隱瞞住,要我遠走高飛,我想讓他把你們救出去,就答應他.........。”

“怎麼可能,若是爲了他的自己的安全,一刀殺了你豈不是更好,除了你自己,誰又知道.........。”張經武本能的懷疑李君華的用意,但說着說着看到韓芷薇低下頭,張經武終於明白了:“小薇,你不會和他.........?”

“那時候我不知道他是李君華..........。”韓芷薇道。

韓君亦倒是知道一些,自己女兒在皇家學堂上學的時候與一個男子過從甚密,他原本是不反對的,卻不想,竟然是這樣的結果,韓君亦用肘捅了捅張經武,讓他不要再糾結這個問題了。張經武倒不是對韓芷薇有什麼情愫,二人年齡相差比較大,他一直把韓芷薇當妹妹看待。

“你可以讓他把我們救出去,他提什麼條件,只要不傷害你,儘管答應就好了!”張經武忽然說道。

見衆人不解,張經武說:“既然有脫身之法,爲何不用,我們先可虛與委蛇,待咱們出去,便是龍入大海,虎進山林,那個時候再攪他們個天翻地覆,總比漚死在這天牢裡好。但有一樣,那二賊子若對你提非分要求,你便假裝應下,只管尋機逃命去,我們斷然不會爲了自己的性命,害了你這個小丫頭。”

“阿武說的是,小薇,自保爲上,既被捉進了這天牢,就沒有想過能活着去,我們死就死了,你可千萬別陷進來了。”韓君亦也是說道。

審訊室裡,幾個被打的遍體鱗傷的細作再次被扔了回去,李君華用手絹捂住口鼻,擋住血腥臭氣,嘆道:“還是死硬份子,怎麼都不開口,開口的卻是小人物.........。”

“至少我們知道了他們的真名,這就好辦了,把名字交給理藩院,編個故事,把他們的親人找出來,那個時候總有人招。”林君弘輕車熟路,微笑說道。

“也罷,先這麼辦吧。”

安靜了一會,林君弘問:“如果韓芷薇提出讓你救出那羣大明遺孤,便歸隱山林,不再與帝國爲敵,你怎麼辦?”

“我會答應她,但會把他們安排的遠遠的,永遠回不來。”李君華也擔心某些人是假裝當良民,於是說道。

“那你準備怎麼把這些人救出去呢?”林君弘又問。

李君華搖搖頭:“看情形,沒有聖旨,休想有人能從天牢把人帶出去,這比我想象的還要困難,或許要緩一緩,待緩和了,這些人不重要了,或許尋個機會給他們求個恩典。”

林君弘笑了:“殿下,你太小看安全局了,這裡冤死一萬個人,也不會錯放一個。”

“你似乎有話說?”李君華放下手絹,看向林君弘。

林君弘說:“其實你對這件事並不十分了解,我之所以任職在這安全局,是因爲皇上爺希望一個信重的人把大明遺孤這件事處理好。殿下,是處理好,而不是趕盡殺絕,殿下參與北伐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安全局忙,這是皇上爺交給的任務,就是把那些安全局經手的,和大明遺孤有關的冤假錯案查出來,把無辜者放出去,只不過積攢多年,其中關節錯綜複雜,安全局的官僚也怕惹出是非,進展不大罷了,但皇上卻是幾番關注,便是人在漠北時,也送密信回來,詢問進度。”

“你說這些是什麼意思?”李君華問。

“意思很簡單,讓你把這件事交給我來做,你不就是既不想受韓芷薇身份拖累,還向保其性命嗎?她一個小丫頭,頂多也就想保住韓君亦等人的命,這都不是什麼難事,只要他們把幕後的人供出來,這個組織的後臺是誰,誰是主導者。別人或許只是小嘍嘍,但至少韓君亦肯定知道什麼,他比那個仍然逃亡在外的歐陽先生知道的還要多些,只要其幫助我捉到該捉的,他們就沒有意義了,如你所說,將功贖罪,也能在皇上爺那裡求個恩典了。”林君弘直言不諱的說道。

“她不會答應的,就算她會,韓君亦也不會。”李君華顯然更瞭解韓芷薇。又問:“君弘,你究竟想捉誰,那個神秘的歐陽先生嗎?”

“不,當然不是,歐陽先生也是一個接觸不到核心秘密的小人物!雖然安全局一直沒有查到朱明復國主義的核心所在,但我總結出了兩點,第一,他們的資金是從何處來的,這些年在南北兩京都有犯亂,可見在帝國內部,有其後臺。第二,所有被捉到的核心人物,都有一個我們無法理解的信念,那就是他們認定,只要把帝國搞亂,甚至只要殺了皇室,就可以再造大明。而上一次在咸陽遇到韓家父女時,是咸陽一帶某個邪教的聚會上,我想他們不是偶然經過那裡,而那個聚會唯一的不同就是邪教頭子散佈了朱三太子的謠言。朱三太子在迂腐的文人眼裡就是正統,或許真的有這麼一個人呢?

所以,我要捉兩個人,帝國內部的後臺和朱三太子那樣的人物。一個核心人物,一個象徵性的存在,無論哪一個,都可以在皇上那裡給他們換一條活路。”林君弘認真說道。

御書房。

李君度急匆匆的趕到這裡,先是小心聽了聽裡面的動靜,卻是安靜的,再看守在門口的烏以風:“知道皇上召我來是爲什麼事嗎?”

烏以風搖搖頭:“王爺高看我了,我就是侍衛,哪裡知道那些國家大事。”

李君度深深看了烏以風一眼,知道他是不準備說的,心中雖然忐忑放不下來,但終究還是不敢再遷延,踏步走了進去。

這幾天,李君度的心裡忐忑的很,自從皇帝凱旋迴宮,重掌大權,自己監國的位子沒了不說,還把監國期間所有的公文奏章全都拿了去,說是要查閱其中得失,李君度自認這半年多年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可心裡卻着實的不安。

“坐吧。”見了禮,李明勳直接讓人給長子搬了座位來,擡頭卻看到黑眼圈且一臉疲憊的長子,李明勳問:“怎麼,昨晚沒休息好?”

“是,昨日安兒吵鬧了一會,耽擱了休息。”關鍵時候,李君度還是拿出閨女來頂上,這招在皇帝那裡是百試不靈。

李明勳想起長孫女,說道:“讓她進宮來,我也好幾日沒見她了。”

“是,明日就安排來伴駕。”李君度小心說道。

“你監國這些日子的公文我都挑揀着看了,沒什麼大毛病,尤其在支援北伐上,做的很是妥當。我知道,這些時日裡內閣那邊的人不少說你行事霸道,可你霸道也是爲了北伐,我不會聽那些流言蜚語的。”李明勳微笑說道。

聽了這話,李君度長出一口氣,他監國這段時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爲北伐調配物資軍需,供給軍餉,爲此沒少和南京那邊鬧矛盾,確實也用了些手段,既然皇帝都一筆帶過,那這一關也就過去了。

但皇帝接下來一句話讓李君度的心頓時提到嗓子眼了,皇帝說道:“高平莫氏納土歸附一事你是怎麼考慮的?怎麼鬧成了這個樣子,影響很壞。”

高平莫氏是安南國三方勢力的一支,在幾十年前,因爲內部叛亂,安南逐漸分裂成了高平莫氏、安南鄭氏和廣南國,這幾個勢力與帝國各有淵源,社團時代,安南和廣南都與帝國有往來,後建國之後,開拓九龍地區,與廣南結爲盟國,也就與其仇敵安南國交惡,而安南也曾加入反華聯盟,與帝國作對過。而高平莫氏則是三方中勢力最小的,龜縮在帝國與安南邊境之間,南明時代仍然奉朱明爲正統,后帝國建立,迅速歸附帝國,成爲外藩屬國。

因爲九龍開拓及帝國在中南半島的擴張,廣南國不似以前那般親厚,而安南憑藉勢力雄厚,頻頻與帝國發生各式衝突,也不斷派遣使者入朝,也有稱臣納貢之意,而這一次的起因則是安南鄭氏大舉出兵高平,高平莫氏不能敵,希望納土歸附帝國,成爲內藩,以保全利益。

章一一九 歸途有變章二二六 禪位風波章一八四 改名字章一七五 自家祖墳自己刨 下章一四一 虧空章二零五 沒有欺負章六三 酒瓶炮和西瓜彈章二六六 交接章十一 大肚番章二十 社團應對章十一 很不順利章四五五 日本經濟章一七六 機會章二四 略地章一五二 間諜章五一 分析章三三 千里追擊章四九五 大籌碼章三六 八百萬銀子章二五二 路易十四親征章二二八 覆滅的前夜章四二 大魚吃小魚章十 對抗章三五七 儲位章四一八 得道多助章二四七 皇室驚變章三五八 舊事章二二四 時局章一二七 故人章二七七 大公子在巴拿馬章四七 前所未有的戰爭章十七 裝備與訓練章一一五 條款章一五六 遷徙章三九八 落子章四六四 會面章四四 抗爭章一二一 大勝章一六四 轉守爲攻章十二 總督楚尼斯章一六七 生死章一九七 最後的安排章二三九 解決章八十 幫助國姓章四八一 神奇的奧斯曼章一一四 尾聲章十八 拉斐爾造成的重大損失章一一七 謀殺章四一 奪妻之恨章二零一 殖民地互保章九二 大幕拉開章四七 如願章二八九 國聯章四八八 爲何而哭章三六 八百萬銀子章二一八 武裝中立同盟章一二二 詔獄裡的熟人章一六三 演講章二 理政王大臣章三三二 鋼鐵競爭章七二 安化公主章四二五 新一代的麻煩章五三 吳三桂章二六 黨爭章三五 無恥之徒周延儒章一九六 意外章四十 下馬威章一二四 解決章三八六 工事章一八九 嶽樂的選擇章二八 鬥智章一七六 哥薩克們章三五二 惡劣章三九零 做到底章二二 絲割符制度章二零二 美洲還是亞洲章十 永寧行政長官區章二八三 烏克蘭聯邦章四百零一 長子之忿章四二零 緊急事態章九三 遊歷章四二一 別做傻事章一七零 藏地遊記 下章二一零 斯文掃地章七二 正面接觸章一零九 爪哇海戰 四章二四九 法國只能失敗章三八一 迪馬利亞章一四三 一個測試章二九 經略西南章十六 黑烏薩章六 進城章九零 對抗章一九一 租界問題章三八 江南失陷章一六四 轉守爲攻章三四 兵行險招章七四 熔岩炮彈 開花彈章一五四 母馬計章十一 暗潮涌動
章一一九 歸途有變章二二六 禪位風波章一八四 改名字章一七五 自家祖墳自己刨 下章一四一 虧空章二零五 沒有欺負章六三 酒瓶炮和西瓜彈章二六六 交接章十一 大肚番章二十 社團應對章十一 很不順利章四五五 日本經濟章一七六 機會章二四 略地章一五二 間諜章五一 分析章三三 千里追擊章四九五 大籌碼章三六 八百萬銀子章二五二 路易十四親征章二二八 覆滅的前夜章四二 大魚吃小魚章十 對抗章三五七 儲位章四一八 得道多助章二四七 皇室驚變章三五八 舊事章二二四 時局章一二七 故人章二七七 大公子在巴拿馬章四七 前所未有的戰爭章十七 裝備與訓練章一一五 條款章一五六 遷徙章三九八 落子章四六四 會面章四四 抗爭章一二一 大勝章一六四 轉守爲攻章十二 總督楚尼斯章一六七 生死章一九七 最後的安排章二三九 解決章八十 幫助國姓章四八一 神奇的奧斯曼章一一四 尾聲章十八 拉斐爾造成的重大損失章一一七 謀殺章四一 奪妻之恨章二零一 殖民地互保章九二 大幕拉開章四七 如願章二八九 國聯章四八八 爲何而哭章三六 八百萬銀子章二一八 武裝中立同盟章一二二 詔獄裡的熟人章一六三 演講章二 理政王大臣章三三二 鋼鐵競爭章七二 安化公主章四二五 新一代的麻煩章五三 吳三桂章二六 黨爭章三五 無恥之徒周延儒章一九六 意外章四十 下馬威章一二四 解決章三八六 工事章一八九 嶽樂的選擇章二八 鬥智章一七六 哥薩克們章三五二 惡劣章三九零 做到底章二二 絲割符制度章二零二 美洲還是亞洲章十 永寧行政長官區章二八三 烏克蘭聯邦章四百零一 長子之忿章四二零 緊急事態章九三 遊歷章四二一 別做傻事章一七零 藏地遊記 下章二一零 斯文掃地章七二 正面接觸章一零九 爪哇海戰 四章二四九 法國只能失敗章三八一 迪馬利亞章一四三 一個測試章二九 經略西南章十六 黑烏薩章六 進城章九零 對抗章一九一 租界問題章三八 江南失陷章一六四 轉守爲攻章三四 兵行險招章七四 熔岩炮彈 開花彈章一五四 母馬計章十一 暗潮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