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年,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二月底,雖然大事基本上都已準備停當,趙府和顧府卻仍舊處於忙碌之中。
倒是本該緊張的子卿,這些日子輕鬆多了,自從嫁衣繡完之後,基本上就沒她什麼事了,只等着最後的日子上花轎。
於嬤嬤進來的時候,就瞧見三小姐正坐在窗邊的桌子旁畫畫,正是一幅喜鵲登枝圖。
從前一直都覺得,三小姐的性子就是最常見的庶女的性子,謹小慎微,如今一瞧,卻隱隱之中有所不同。
於嬤嬤目光微閃,上前行禮道:
“三小姐,太太讓您過去一趟呢。”
子卿微微一笑點頭道:
“好。。。”
兩人一前一後進了大太太的屋子,大太太立刻放下了手裡的冊子,轉頭慈愛的望過來。
“過來母親這邊。”
子卿恭敬的給太太請完安之後,就被她拉到了身邊坐下。
這可是從沒有過的事情。
“原想着還要多留你些時候,畢竟嫁了人之後,再回來就不能像現在這般的自如,可是侯府那邊催的急,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眼瞅着這正日子馬上就到了,我和你爹合計了一下,便想着再多給你添些嫁妝,將來你過去也好做人。。。”
子卿一聽趕緊要起身道謝,卻被大太太伸手攔住了。
“我想來想去,還是覺得銀錢物什都不是長久之計,唯有土地和莊子纔是實打實的能帶來收益,是以這兩日我將家裡銀錢拿出了大半,給你在京郊添了兩處莊子,連帶着將周邊的土地也買了不少,你這甫一過去趙家,人手不夠,是以母親專門又挑選了兩個能幹的陪房過去,就是給你管理莊子,你以後但凡有什麼不懂的,都可以問他們。”
大太太的話音剛落,那邊於嬤嬤已經將這兩房人領了過來。
子卿擡眼將這兩家人大致掃了一眼,心裡約略有了數,男僕們倒是有規矩,低着頭眼都不敢往上擡一下,倒是兩家的媳婦子在前頭具是一臉的笑盈盈。
子卿仔細瞧過去,張家的看起來笑的和氣,不過眼風掃着的是大太太,王家的那個笑容卻並不深,子卿打量她的時候,她剛好也看了一眼子卿。
兩個人明顯所求的不一樣,看向大太太的那個是對大太太有所求,看向她的這個卻不好說。。。
子卿早料到大太太給她的添妝的事情不會那麼容易,原來竟然算計到了這裡,名義上財產都歸她名下,實際上真正掌管的人手全都是大太太一手安排的,將來她真的有個什麼萬一想要動用這筆陪嫁的時候,說不得還要大太太點頭才行。
大太太拿捏着她這一點想做什麼,不用想也能知道,無非是顧府但凡有個萬一,她是別想着袖手旁觀。
精明如她,真是算計到骨子裡了。
子卿點點頭,衝着大太太道:
“女兒一切聽母親的。”
大太太滿意的點點頭,又想起一件事:
“到時候壓妝的事情就讓天賜跟着。”
這是自然,府裡就這麼一位小舅舅,除了他也沒別人了。
成親的前一日,晚飯過後,大太太領着二太太,還有族中關係近的兩位太太一塊來到了子卿的院子,門口站着的立春趕緊迎着她們進了屋。
屋子裡的幾個丫鬟看着幾位太太進來,臉上都帶了喜色,大太太和另外的兩位太太也是隻笑不語,倒是二太太徐氏,看到子卿迎過來,趕緊拉了她的手坐下,眼睛裡的笑容是藏也藏不住,竟是比大太太這個名義上的母親還要高興一般。
待子卿穩穩的坐好之後,大太太這才轉身從丫鬟的手裡接過來一個紅木描金的箱子,從裡面取出來一面纏紅布的鏡子遞給二太太,二太太將鏡子又捧到了子卿眼前,讓子卿照了一下,然後又重新收回去。
玉芝隨後將之前做好的衣裙,褙子,繡鞋,頭面首飾。。。一併用紅漆的托盤端過來。大太太將這些東西,一件件的仔細放到了紅木箱子裡。
之後又將一包鹽和用面做的石榴一併放到了箱子的四角,這才自徐氏的手裡將鏡子接過去,然後壓在最上面,最後將箱子合起來。
屋子裡的衆人眼看着大太太將這些事情一一做完,具是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丫鬟又端過來一個托盤,裡面是個瓷娃娃模樣的小東西,二太太將這瓷娃娃接過來遞給子卿,子卿紅着臉依着徐氏的指點抱了一下之後這才還給二太太,二太太瞧着她那害羞的小模樣,只一門的樂。
這瓷娃娃等下就要連夜送去趙家的,取的就是早生貴子的福意。
兩件事都順順利利的完成了,這婚前的禮儀也就算成了。
大太太又囑咐了身邊的丫鬟們都警醒着些,之後又交代了子卿兩句,這才帶着一衆太太們出了屋子。
路上大太太轉頭對着二太太和另外兩位太太道:
“剩下的就要麻煩二弟妹和四弟妹六弟妹了。”
幾人忙說不敢。
門口的馬車已經準備好了,大太太親自將幾人送上了馬車,這才轉回身鬆了口氣,又想起嫁妝還要去再瞧一眼,少不得要嘆口氣,都說這嫁女兒,真是累人啊。
於嬤嬤隨着大太太將陪嫁的傢俱,擺件,箱,被之類的都瞧過了一遍,還有之後趙家坐牀用的花生桂圓什麼的也瞧過了,這才點點頭。
“明日一早就吩咐了天賜一併送到趙家去。”
於嬤嬤趕忙點頭應是。
回去似乎歇了不大會兒的功夫,門口就傳來了丫鬟小聲說話的聲音,大太太一個激靈就起了身,於嬤嬤手裡端着一盞油燈過來,大太太睜着眼睛在牀上問道:
“時辰到了嗎?”
於嬤嬤回道:
“差不多了,太太起吧。”
大太太伸手抹了抹臉,這纔在丫鬟的服侍下起身。待收拾停當又帶着人過來子卿這邊。
一進來屋子裡已經站滿了人,都是隨着子卿一塊過去的丫鬟婆子。
衆人見到大太太進來趕緊低頭行禮,正這時外頭有小丫鬟稟報:
“全人過來了。”
大太太道:
“快請進來。”
這全人程夫人是早就請好了的,專門過來給子卿淨面上妝。
一進來按照慣例先是給大太太道喜,之後纔在衆人的期盼之下來到子卿的身邊,打開妝臺上的梳妝匣子,取出梳子,在子卿順滑的青絲上面慢慢的梳動。
“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髮齊眉,三梳梳到兒孫滿堂。。。。。。”
子卿只覺得自己的心臟隨着程夫人的梳子一下下的跟着跳動起來,心裡這次纔有了緊張的感覺,原來她是要出嫁了,這次是真的要嫁人了。從前她謀劃這樁婚事的時候都沒有這樣的感覺,直到現在才終於開始覺得真實了。
程夫人梳完頭,大太太從丫鬟的手裡端了湯丸給子卿吃,裡頭都是一些寓意很好的蓮子之類的玩意兒。這一碗不管願不願意都是要吃完的,爲的是圖個吉利。
接下來纔是正經的梳妝打扮。
頭上是垂着瓔珞的彩冠,身上是大紅色的對襟嫁衣,腳上是大紅的繡鞋,一應穿着妥當了,外頭的鞭炮聲也適時的響了起來。
立春笑着走進來:
“姑爺過來迎親了。”
不多時趙二太太鄭氏就在二太太的陪同之下,笑盈盈的走了進來,她是代表趙家過來的,一進屋瞧見盛裝打扮的子卿,眼睛豁然一亮。這位三小姐這樣打扮起來,簡直太漂亮了,恍若神仙妃子一般。
子卿在丫鬟的攙扶下上前給趙二太太行禮,趙二太太將她扶起來。
“我是過來給新娘子縫鈴鐺的。”
說着拿過丫鬟遞上來的兩隻鈴鐺,幾下就縫在子卿的裙角上。
之後又拉着子卿親切的交代了兩句這纔出了屋子。
不多時,出外探查情況的立夏興奮地跑回來稟報:
“姑爺吃了餃子了。”
這吃餃子也是一種成婚的習俗,據說一小碗裡面包了各式各樣的小餃子,酸甜苦辣的餡兒都有,只有一個餃子是特別的,就是外皮裡又包了一個小餃子,這個餃子裡包餃子的餃子又叫子果。
吃了子果餃子,就會恭喜新姑爺以後必定有五子之福。
屋子裡的丫鬟婆子們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忙活起來,果然不多時,喜婆就進來對着子卿笑道:
“新娘子該上轎了。”
立春將一旁小丫鬟手裡託着的喜帕輕輕的蓋在了子卿的頭上。
喜婆道:
“三小姐,咱們該走了。”
子卿伸出手,喜婆便上前將她攙扶起來。
立春立冬,玉芝玉蘭一併跟在身後,行到轎前,只聽有人高聲道:
“請合婚餅。”
然後就有人遞給喜婆半隻餅過來,喜婆接過來遞給喜帕下的子卿。
子卿依禮將餅吃完之後,鞭炮聲再次響起,有禮樂齊奏。
顧大老爺站在一旁,親自將女兒送入轎中。
大太太又將銅鏡放進子卿的懷裡,這才落了轎簾,然後就聽有人喊道:
“快請小舅舅過來。”
小天賜顛顛的跑過來在轎邊站好,八人擡的大轎立時便被擡起來。
趙明承眼看着轎子起來,這纔在前頭上了馬,一行人熱熱鬧鬧,吹吹打打的出了顧府。
。。。。。。
明日是卿承的洞房花燭了。。。
繼續撒花,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