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嬤嬤趕緊起身去了外面,不多時回來通稟:
“門房說,老爺已經派了人出去瞧了,待會兒說不得就有消息了。”
今日顧大老爺特意請了一天假,專門爲了迎接自己的庶弟回府。
大約過了兩刻鐘的功夫,門口有小廝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一溜煙的往大老爺的書房跑了過去,不多時大太太這邊也得到了消息。
“京城忽然闖進來一羣流民,不管不顧見門就入,聽說有幾家相熟的官家已經在沒有任何防備的情況下被洗劫了。老爺這這會兒上正安排府裡的家丁護院關閉各處的門戶呢。老爺讓小的跟太太說,千萬帶着小姐們好好呆在院子裡,不要出去。。。”
小廝說完就一溜煙的跑了,屋中的女眷們在剛剛聽到流民兩個字的時候就已經花容失色了,待明白這流民不是說着玩的,是真的就在周圍,說不定哪個時候就真的闖進了府裡,一個個立刻坐立不安,子瑩更是往大太太的身邊狠狠的靠了過去。
大太太回過神來鬆開抓着子華的手,對着屋子裡的姑娘們說道:
“剛剛的話你們也聽見了,一會兒都帶着身邊的丫鬟婆子們趕緊各自回去自己的院子裡,等閒不要出來。。。”
子卿多少明白這其中的關鍵,顧府看着奴僕衆多,可大多是些頂不上用的丫鬟僕婦,僅有的一些家丁護院若是將府裡大大小小的的主子們都好好的護住,那根本不可能。
子瑩早已經嚇得面如土色,一旁的子華卻只是皺着眉頭一副思量的模樣。
大太太卻已經顧不上這些,只叫了於嬤嬤出去吩咐將竈上的婆子們都派出去守門去。
一時裡衆人都跟着忙亂起來。
子卿不想着在這邊礙着事,乾脆帶了立春幾人回了自己的院子。
臨出門之際聽見大太太和於嬤嬤說道:
“二老爺他們這會兒怕是已經進京了,也不知道有沒有遇到這些流民。”
就聽於嬤嬤寬慰道:
“不是說武安侯爺跟在身邊嗎,武安侯軍伍出身,身邊又跟着不少的侍衛,保護二老爺和二太太應該綽綽有餘。”
大太太雙手合十,唸了一聲“阿彌陀佛。”
子卿進了屋,少不得將身邊侍候的丫鬟婆子們叫過來,仔細的叮囑一番,這個時候最是不能慌亂,不然賊人還沒進來,自己人先亂了套。
大家聽到流民的時候都瞪大了眼睛,有那年齡小的小丫頭已經驚慌的開始垂淚了,子卿只能盡力安慰她們,只是聽到了這樣的消息,具體是不是真的還不知道。
一衆人瞧着自家小姐鎮定的模樣,心裡的慌張似乎也少了些。
不多時,大太太又派於嬤嬤過來送了兩個身材高大的婆子過來,於嬤嬤瞧過三小姐這裡還算有序的模樣,心裡不由感嘆,這不遇到事情還真看不出來各位小姐的脾性,這位三小姐平日裡瞧着文文弱弱的模樣,沒想到遇到這樣的事情倒也能沉得住氣。不像四小姐,看着是個百伶百俐的,真遇到了事情卻是個紙樣老虎,一點派不上用場。
她剛剛去四小姐院子裡的時候,裡頭丫鬟婆子們亂成了一鍋粥,四小姐躲在屋子裡不出來,貼身的婆子鎮不住這些驚慌失措的小丫鬟們,一時裡便吵吵嚷嚷的如無頭的蒼蠅一般。還是她厲聲喝止了這些人,又將隨身帶着的婆子派在院子裡幫忙守着,這才安定下來,四小姐直到院子裡安靜下來,這纔在丫鬟的攙扶下露了面。
幾位小姐裡面還是二小姐最貼心,乾脆就留在了大太太的身邊陪着,五小姐則是被她姨娘給帶了回去。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正在衆人漸漸安穩下來的時候,外院的婆子跑來回話說,門外似乎有火光。這話剛一說完,就有個守門的小廝跌跌撞撞的跑過來稟告顧大老爺,說是外頭有人往府裡扔火把。
顧大老爺此時就在大太太的院子裡,一聽立刻站起身吩咐人趕緊出去盯着去。
大太太也跟着緊張的站了起來,一旁的子華抓着大太太的手安慰:
“母親別急,咱們家裡這麼多人,想那流民也不敢輕舉妄動。”
大太太胡亂的應和着女兒,心裡卻亂極了。既然被稱作是流民都是些窮兇極惡之輩,到時候逼急了沒什麼事是他們做不出來的。
許是正應了大太太的擔心一般,不多時府門處就傳來了驚叫聲,有婆子驚魂未定的跑來報告說:
“門外有人在踹門,還有人往院子裡扔火把。。。”
顧大老爺再也坐不住了,帶着人就要往外頭去,被大太太一把攔住了,老爺可是家裡的主心骨,由不得半點的閃失。
都這個時候了,大老爺這個當家人哪還坐得住,安撫了大太太幾句就帶着人出去了。
不多時子瑩帶着人匆匆跑了過來,原來是有人去給她報信說,四姨娘的院子被人給踹開了,她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過來找父親幫忙。
大太太眼裡閃過了驚慌,可是老爺已經出去了,現在也不知道在哪處院子,外頭這麼亂,她這個時候是萬萬不敢帶着人出去的。
子瑩一屁股坐在屋子中央大聲的哭了起來,一時間屋子裡亂成一團。
大太太拿她也沒辦法,訓斥兩句子瑩根本聽不進去,最後還是子華上前將她攙扶起來:
“你也彆着急,這個時候大家都不好出去,沒準父親已經得到了消息趕過去了。。。”
正在大家七嘴八舌的安慰子瑩的時候,有小廝過來稟道:
“後門處有人敲門。”
大太太如今驚魂未定,最是怕聽哪個門處有異動,一聽自然是厲聲喝止不讓開門的,那小廝卻是猶豫着說道:
“是個婆子的聲音,說是她們夫人受了傷,讓開門趕緊救救人。。。”
“夫人?”
大太太皺着眉頭問道:
“問清楚是哪家的夫人了嗎?”
那小廝搖搖頭,正這時有個管事模樣的過來回話道:
“太太,後門處有一位自稱是靖國公夫人身邊的齊嬤嬤,說是她們家夫人受了傷,請咱們府裡幫幫忙先躲避一下。”
“靖國公夫人?”
大太太一聽立刻瞪圓了眼睛。
“你可是聽準了,真的是靖國公夫人?”
那管事點點頭,
“老奴親自問了幾次,都說是靖國公府人身邊的丫鬟婆子。”
大太太心裡立刻盤算起來,若真是靖國公夫人,少不得要出去仔細瞧一瞧。
想到這她立刻起身就要跟着管事出去,一旁的子華立刻拉住了母親的手,大太太拍拍她的小手以示安慰,
“放心,有這麼些人跟着,我沒事,想必你父親也該聽到這個消息了,等下也會過去瞧瞧的。”
子華也知道這個時候不是僑情的時候,遂點點頭鬆了手,只是待送走了母親之後回過身來,卻瞧見了子瑩冷冷的眼神望過來,雖然不過短短的一瞬,卻讓子華心裡登時一個咯噔。
果然,等大太太趕過去的時候,顧大老爺也已經到了,顧大老爺顯然也知道了這件事,到了後門處直接讓人將門打開,將外面人迎了進來。
。。。。。。
慶元三十三年春的這場流民作亂史稱“慶元民亂”,是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民亂,江浙匪首陳安之帶領着一衆流民趁亂洗劫京城,意圖在朝廷措手不及之下舉義,不過因着一羣烏合之衆罷了,最後還是被反應過來的京城禁衛軍鎮壓下去,可是造成的損失也是不可估量的,這羣亂民一夜之間攪的京城混亂一片,京城裡好多大戶的府邸遭洗劫,人員財物損失殆盡。
靖國公夫人這次真的算是運氣不好,她是接到了堂妹的信之後特意出門來接妹妹回京的,沒想到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
她之前就聽兒子吩咐的侍衛回來報信說,路上遇到了姨母,正好一同回來,當時心裡還異常的高興,堂妹這一走就是好幾年姐倆都沒能見上一面,從前做姑娘的時候,她就最是喜歡這個妹妹,直到後來都嫁了人,兩人的關係還是一如往常,所以這次聽說妹夫要攜着家眷一同進京,她老早就派人候着了,正好兒子也一同回來了,她心下按耐不住便帶着丫鬟婆子出門過來迎接,除了希望能見到妹妹正好也早點瞧瞧出門多日的兒子是不是瘦了。
沒想到想見的人沒見到,卻遇到這樣危險的事情。當時若不是身邊還帶着幾個護衛,她們真是要。。。。。。
人剛一迎進來,外面的流民似乎也發現了這裡,蜂擁的舉着火把就衝了過來,顧大老爺趕緊命人將門堵起來,可惜似乎有些晚了,那幫流民跟瘋了一樣奮力地撞門,那門哪經得住這般撞擊,眼看着就搖搖欲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