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馬伕人果然來了,老太太親自出面將三孫女的八字拿了出來。
馬伕人還是之前的那些話,誇子卿知書達禮,誇老太太有福氣。
老太太自是笑着謙遜一番。
兩家都有意,這事情順理成章就辦好了。
馬伕人臨走的時候,直接將武安侯趙明承的生辰八字留在了顧府。
這樣一來兩家都有了各自的八字,找了陰陽先生過來合一合婚,心裡也就踏實了。
送走了馬伕人,老太太想起了子華,心裡一嘆,起身去了她那裡。
一進去就瞧見子卿竟然也在,正細細的安慰着牀上的子華,老太太瞧着心裡點點頭。
“也是難爲你了,府裡這一大一小都病了,你在你母親那邊侍了疾,還要過來你姐姐這邊看望,真是個好孩子。”
子卿面對着祖母的誇獎只是靦腆的一笑。
牀上的子華將這一幕看在眼裡,臉色卻愈加的蒼白了。
換了庚帖這婚事就算提上了日程,老太太少不得叫府裡的主母大太太過來商量着嫁妝的事情。
“就依着子凝出嫁的時候準備吧!”
大太太聽了心裡一驚:
“子卿,到底是個庶女。。。”
老太太把眼睛一瞪:
“庶女怎麼了,嫁的可是侯府,還是正室。”
一句話大太太徹底沒的說了。
她的女兒是嫡女,最後卻只能是個妾室。
老太太又想到了子瑩的婚事。
“既然是準備,索性將四丫頭的也一塊準備了吧,到時候辦完了子卿的婚事,就給子瑩接着也辦了。。。你如今身子還不算太好,有些事情就讓老二媳婦兒從中幫襯一下。她和靖國公夫人是姐妹,從中說話也方便一些。”
大太太只能點點頭應是。
過了兩日,子瑩的夫家錢家來人先送了納彩禮過來,按照習俗是一色的十樣物品,取十全十美的含義。
家裡的姐妹們少不得都湊去了子瑩的院子裡。還有族中相熟的姐妹。。。
一時裡熱鬧非凡,子瑩今日是主角,大家自然都是圍着她轉,可惜這樣的情形在子卿進來的時候,立時就變了。
族裡已經聽說了,三小姐子卿正在和武安侯府的侯爺議親,子卿嫁過去就是正經的侯夫人了。
子瑩看着子卿瞬間被衆人環繞,之前臉上的笑容一點點的不見了蹤影。
原本以爲是同一路上的,現在才發現,根本就是她在望塵莫及。
翌日,靖國公夫人徐氏親自帶着欽天監的人來了顧府。老太太親自出馬迎接。
欽天監的人過來的目的就是要在顧府的家長面前,好好的將兩人的婚事測上一測,待的是個圓滿的結果之後,就要正式的定下來納彩的日子。
最後相商的結果是婚期定在了明年的三月,這樣一算下來也就剩十個月不到了。
雖然時間有點趕,可是欽天監算出的幾個日子裡,就這個日子還是最爲靠譜的。
兩家都沒有什麼問題,這婚事就算徹底的定了下來。
這婚事一定下來,府裡子瑩的婚事就要迎合着子卿的婚事往後面再靠一靠,子瑩聽了這樣的結果,心裡愈加氣悶起來,原想着能早日脫離顧府的苦海,這樣一來還要生生的再多熬些日子。
“別瞧她現在得意,武安侯那樣個克妻的名聲,又不得皇上的重用,她就是嫁過去也不定能得着什麼好。。。”
身邊的丫鬟見她又要口無遮攔,趕忙上前規勸。
子瑩卻是頗爲不在意:
“怕什麼,我如今已然這樣了,再壞還能壞到哪裡去。”
想到自己成親了,親生的姨娘卻只能呆在莊子裡,不能過來幫忙操持婚事,子瑩心裡就一陣的心煩意亂。
立春過來回報,說是婚期定在了明年的三月。
子卿聽了一愣,這麼快?
想到自己這樣快就要嫁人了,心裡難免唏噓一番,雖然她用自己的努力爭得了一個新的機會,可是這樣的機會前面卻仍舊是一個不知名的未來。
那武安侯趙明承那樣堅毅冷靜的一個人,看着就是一副金剛一樣,銅澆鐵鑄,也不知道她這樣的能不能將讓其敞開心扉對待她?
進了臘月,正趕上老太太做壽,族裡的各房都過來道賀,還有出嫁的女兒們也都要帶着女婿孩子回來給老太太祝壽。
子凝這次也來了,還是世子周勝謹親自陪着過來的。
也不知道子凝是怎麼想的,那次離了顧家之後,忽然就下定了決心要好好的養病,人的心裡一旦起了變化,再加上好好的配合大夫的治療,子凝的身子竟然漸漸的好了起來。
雖然不能像從前那般的健健康康的模樣,但至少能下牀走路,日常起居已經不再受影響。
這也是大太太自從知道女兒的婚事被庶女劫了胡之後唯一能讓她高興的事情了。
子凝這次一回來,就紮在了老太太的身邊,待老太太身子乏累了回去歇着,就又去了大太太的院子。
大太太眼瞧着女兒的氣色甚好,心裡不由的安慰。
子凝卻悄悄的拿出了一個小荷包遞給母親,大太太接過了荷包瞧着上面的針腳甚是眼熟。
“這是?”
子凝冷着臉對着母親道:
“是子華給我的,裡頭裝了一些沁人心脾的香草。”
大太太有些不明所以的看着女兒。
“我有一次不小心將荷包的封口劃開了,裡面的香草撒了一地,正趕上給我瞧病的御醫過來,見到地上的香草登時就變了臉色。。。。。。這香草裡頭有一味小小的麝香。。。”
大太太登時就變了臉色。
“你。。。你是說。。。子華她。。。。。。不,不,這絕不可能。。。你們倆可是親姐妹,都是從我肚子裡生出來的。”
子凝其實也有些不敢置信,可是事實就擺在那,由不得她不懷疑。
“女兒也不清楚這裡是怎麼回事。。。還是要母親好好的問一問子華,至於女兒。。。我就不去見她了。”
大太太的臉色面如死灰。
她好好的兩個女兒,原本應該是最親近的姐妹,最後竟然走到了這樣的地步。
等到子凝帶着周勝謹離開顧府,大太太轉頭去了子華的院子。
面對姐姐的指控,子華自然是不認的。
她如今這副病怏怏的模樣,還能做什麼?她爲什麼要存了那樣的心思去害自己的姐姐?這對她有什麼好處?
這樣一番質問下來,弄的大太太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到底是自己親生的,不管是不是真的她也沒辦法真的狠下心來怪罪。
最後母女兩個抱在一起痛哭一回,這事就算揭過去了。
那廂子凝聽了從顧府回來的婆子的稟報,知道母親並沒有對子華興師問罪,心裡一默,最終無奈的嘆了口氣。
自此漸漸減少了回顧府的次數。
二月初,侯府送了彩禮過來。
一水的紅木雕漆的大箱子,前前後後放滿了一花廳。
大太太數了數,臉色漸漸不好看起來。
七七四十九擡的彩禮,按照規矩,女方這邊準備的嫁妝勢必就要多於男方彩禮,這樣下去子卿出嫁的時候顧府就要至少準備六十四臺的嫁妝,這樣纔會不失顏面。
更何況,她仔細的瞧着這些彩禮,其中有一臺裡裝的卻是宮中的御賜之物,定是宮裡的主子們看着趙家老太君的面子一併賞賜下來的,這樣下來就更是貴重了。
大太太立刻就頭疼起來,當初子凝出嫁的時候,府裡也才準備了四十八臺的嫁妝,到了子卿這裡又生生的多了十幾臺。
這可真是要了命了。。。
婚期就定在了三月初六。
第二日,於嬤嬤將趙家送來的綢緞衣料,金銀頭面首飾一併的送到了子卿這邊,面上的態度甚是恭謹。
“三小姐真是有福氣,昨兒侯府送來那麼多的彩禮,可見趙家是對小姐有多重視,也因此,咱們大太太還將自己的陪嫁拿出來給三小姐做了嫁妝呢!”
子卿哪會不明白她這話是什麼意思,只是恭敬的站起身對着她道:
“還要勞煩嬤嬤回去和母親說,子卿這裡謝謝她了,母親這好我都記着呢!”
於嬤嬤目的達成,笑眯眯的回了大太太的院子,將三小姐的話原原本本的回了大太太,大太太聽了心裡這才舒坦一些。
主僕倆正說着話,小丫鬟悄悄過來稟報:
“大老爺也去了三小姐的院子了。”
大太太冷哼一聲:
“不過是臨時抱佛腳罷了。”
從前他最是瞧不上三丫頭的木訥,如今卻要上趕着去瞧。
顧廉好生的將自己這個女兒瞧了一遍,心裡不禁感嘆,果然人都有看走眼的時候,從前他只喜歡子瑩那樣的活潑討喜,最是不喜歡三丫頭這樣的木訥,沒想到到頭來,木訥的卻得到了一樁這麼好的姻緣。
二太太鄭氏眼瞅着府裡將侯爺的婚事準備的差不多了,這纔去了老太君的跟前提起了自己二兒子的婚事。
“承兒的婚事定下來了,娘也該想想我們家的旭兒了。”
老太君想了想問道:
“你們可是有了好的人選了?”
二太太一喜,忙道:
“娘還記得永平侯家的五小姐嗎?”
老太君一愣,沒想到二兒媳婦兒竟然打了這樣的主意。
。。。。。。
咱們的小卿卿這次終於要成親了!
撒花。。。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