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

張珏的話裡,帶着一絲落寞。

高達和霍良對視一眼,都看出對方臉上同樣深沉的表情。同樣是沙場拼殺之人,張珏的心思他們當然明白,甚至可以說是很理解。大明從來都不是一個野蠻的國度,大明的軍隊也不是野蠻的軍隊,這個嶄新崛起的王朝繼承了漢唐兩宋的風範,並且將會走向更高和更輝煌。

所以大明的將士尊敬他們的對手,只要他們表現的如同真正的勇士。

眼前的這些蒙古騎兵發動最後的衝擊,總讓人想起來星星峽那個風雪夜裡同樣發動這樣攻擊的大明騎兵,決絕、果敢、一往無前。只不過顯然他們已經等不到自己的援兵了,留給他們的只有死路一條。雖然心中尊敬,但是大明將士絕對不會手下留情,而這些蒙古騎兵也絕對不會放下武器。

大明將士有自己縱橫南北的榮耀,蒙古騎兵也有他們馬踏山河的驕傲。

刀光閃動,最後的蒙古騎兵倒在地上。涓涓流淌的鮮血將大地染紅。

“走吧,結束了。”高達喃喃說道。

霍良和張珏點了點頭。他們很清楚,高達說的結束了,不只是這裡結束了,整個河西大戰,實際上在這一刻已經宣告結束。天雄軍並沒有收拾戰場,大隊的步騎不知疲倦的繼續向前,只不過和之前隱藏於黑暗不同,一支支火把點燃,在黑暗中如同精靈在跳動。

無數的火把連在一起,很快就變成火焰的海洋,將整個戈壁荒漠照亮。

後續趕來的蒙古騎兵,看到天際線上突兀冒出的火焰光亮,紛紛勒住戰馬,緊接着無數的光焰緊緊追着前面的那幾點光亮出現在高低起伏的沙丘上,火光中,不只是那一面面旗幟,甚至就連人和馬都被渲染成紅色。火紅色的浪潮卷席天際,將整個黑夜徹底照亮,天空中的那一輪明月在這一刻已經失去了應有的光華。

明軍騎兵已經在這紅色海洋之中分出來,如同流淌的岩漿,沿着沙丘兩側飛快移動,而大量的明軍步卒也拼了命的邁動步伐,只要騎兵刺入敵人陣中,這些步卒甚至能夠保證在下一刻直接正面壓上去。

川蜀將士靈活的身形在這個時候展現的淋漓盡致,一道道身影在沙丘上下奔跑,靈活如猴子。滾滾向前的紅色海洋因爲這麼一變,看上去就如同浴火的鳳凰,從亙古的戰亂之中脫身而出,經過紅蓮業火的錘鍊,涅槃重生,驕傲舞動於這荒原大漠中,所有意圖阻擋的黑暗,都將被無盡的火焰所吞噬。

站在沙丘上,蒙古騎兵直愣愣的看着眼前的景象。他們一生中都沒有見過如此浩浩蕩蕩、如此肆無忌憚的進軍,不過很快明軍騎兵就已經衝到面前,這些蒙古騎兵還來不抵抗就被徹底絞殺。

而就在這山丘下面,蒙古在城東和城北的營寨也已經完全陷入混亂之中,蒙古士卒慌亂的四下奔逃,這一刻什麼秩序和規矩都已經被那恍若從天而降的光焰燃燒殆盡。這些蒙古步卒遠遠沒有蒙古騎兵有鬥志,尤其是現在敗局已定,想要指望他們抵抗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天雄軍彷彿從天而降帶着銀河傾瀉,又彷彿從地底冒出來捲動無數熊熊大火。四面八方都是怒吼的明軍士卒,已經不知不覺取代了呼嘯的大風。漫山遍野都是奔馳的明軍步騎,手中刀槍閃動火光,看上去兇惡更比傳說中的夜叉。

咚咚的鼓聲響起,天雄軍斷後的輜重車隊終於還是趕到了。而火炮和飛雷炮也終於找到了自己肆虐的目標,無數的弧線劃過天際,炮彈和炸藥包傾瀉在山丘下面那一座座營寨當中。

震天動地的爆炸聲將整個黑暗徹底撕裂。

片刻之後敦煌城中同樣響起咚咚鼓聲,和城外的鼓聲應和,敦煌的四面城門全部打開,已經憋屈了太久的神策軍將士如同潮水涌出城門,殺出這個他們流淌了太多鮮血的城垣,越過已經被蒙古韃子填平的壕溝,越過那一堆堆因爲大火的焚燒而成爲黑炭的雲梯車,繼續向前。

唐震已經帶着人殺出城去了。

而樑炎午伸手扶着城垛,看着眼前這一生難得幾回見的景象,不由得喃喃說道:“結束了,終於結束了。”

身後留守城池的丁壯和將士們已經歡呼雀躍,很多人的聲音中不知不覺都有了哭腔。

五日血戰,神策軍近萬人埋骨,城中即將斷糧斷水。

然而就是在這一天,天雄軍殺到。

敦煌解圍。

————————————————————-

王進靠在專門爲他準備的軟榻上,臉上一點兒血色都沒有。

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坐在那裡,接受每一名走進來的將領敬佩的目光。甚至就連高達和張珏這兩個實際上和他同級的將軍走進來,都是畢恭畢敬的對着王進一拱手。

不是因爲王進是從龍功臣,是當今聖上葉應武的同窗,而是因爲星星峽一戰確實打出了大明將士的血性。出兵前去星星峽,任何一名將軍都能看出來這不啻於送死,但是王進還是沒有絲毫猶豫的帶隊出發了。

星星峽一戰在很多人看來有些突兀,甚至說得不好聽一些是神策軍付出了無謂的犧牲,並沒有真正控制星星峽,反而在這一戰之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但是真正軍中之人都明白,這種朝野之中私下裡流傳的言論簡直就是荒謬。大明朝野上下已經習慣了軍隊出擊就必然會佔領新的城池土地的事實,星星峽一戰看上去神策軍騎兵直接殺到星星峽,結果最後卻又退回敦煌,等於回到了原點,什麼都沒有取得,反倒是犧牲了數千騎兵。不過星星峽之戰背後大明取得的利益卻是無可替代的。

星星峽一戰使得忽必烈部和海都部原本就薄弱的聯盟徹底破碎,雙方都看清楚對方找自己聯合的目的。虛情假意的聯盟,不過是爲了在真正和大明交戰的時候將對方推到前面,從而使得自己可以在後面漁翁得利,尤其是忽必烈部騎兵竟然眼睜睜的看着明軍騎兵渡過紅柳河直撲星星峽,這在海都部高層引起了巨大的震動。

原本自海都以降諸多將領對於忽必烈還抱有一定的期望,但是忽必烈部自己在星星峽之戰中將這種期望付之一炬。且不管這樣做是不是忽必烈本人的意見,這種做法已經能夠將忽必烈部大多數將領的想法體現得淋漓盡致。所以就算是忽必烈還有什麼不同的意見,也不得不考慮手下人的反應。

蒙古兩部可以說在星星峽之戰後,就徹底沒有了聯合的可能,這也進一步導致冬天裡兩部之間的慘烈交鋒。

如果沒有星星峽之戰,忽必烈和海都部就不會有冬天搶奪糧草和牛馬的一系列戰爭,也就不會損兵折將,使得現在忽必烈部已經沒有足夠的力量一戰攻下敦煌城。甚至如果沒有星星峽之戰,可能敦煌城要面對的也就不只是忽必烈一個敵人,海都十有八九也會出兵相助。

然而現在的情況卻是整個敦煌之戰中海都手下的兵馬都在隔岸觀火。不過這種安寧顯然也維持不了多長時間了,錦衣衛剛剛送來的情報,就在昨天海都手下第一大將八剌已經帶着自己麾下軍隊向東北側進軍,矛頭所向的正是蒙古忽必烈部的側翼。

所以就算是沒有昨天晚上驚天動地的大戰,恐怕蒙古韃子也不得不準備撤退了。畢竟現在忽必烈後方甚是空虛,甚至可以說已經陷入真空,八剌的軍隊殺過去幾乎可以說是如入無人之境,所以蒙古大軍如果不撤退的話,就等於將自己的後方拱手讓人。

可以說敦煌之戰能夠有今日之局勢,皆賴星星峽之戰所賜,而星星峽之戰最後能夠取得慘勝,當歸功於這個坐在軟榻上臉色蒼白的男子。

相比於之前,王進瘦了很多,不過這也使得它看上去更有幾分銳氣,歷經大浪淘沙、馬革裹屍,他的目光之中完全退去了青澀,誰對上那一雙眼睛,都不敢想象這只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應該有多麼目光,深沉的殺意和昂揚的鬥志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一切招惹上他的人都要被深藏在眼眸後的那火焰燃燒殆盡。

張珏和高達對上王進目光的時候,都流露出微微驚訝的神情。因爲這目光他們之前也曾經見過,當初統帥川中的餘玠就擁有着這樣的眼神。而張珏和高達很清楚餘玠的眼神緣何而來。只有經歷過生死之戰、親自在九死一生的邊緣掙扎回來的人,纔有這樣深沉而強大的目光。

樑炎午緩步走到王進身邊坐下,而唐震衝着高達做了一個請的手勢。高達身爲大明天雄軍將軍,自然應該和王進坐在一起。當下裡高達嘴角露出一絲笑容,點了點頭,倒是沒有推辭。他作爲大明碩果僅存的老將軍,自然明白自己應該做什麼,應該坐在什麼位置上。

一張巨大的輿圖一下子拉開,唐震大步走上前,伸手在輿圖上一指,沉聲說道:“昨夜一戰蒙古韃子受到重創,而且天雄軍是從城東和城北方向壓過來的,使得蒙古韃子現在只能向西北方向撤退。但是西北方向是紅柳河和星星峽方向,海都部手下八剌在錦衣衛的勸說下帶着大軍走西北道路直奔蒙古忽必烈部的側翼後方,也就是說雙方很有可能在星星峽以東北的地方撞上,一場大戰不可避免。”

張珏眉毛一挑,看向輿圖上標記的雙方力量:“蒙古韃子兩部之間積怨已深,而且八剌一直堅持和忽必烈部開戰,這一次見面必然不會手下留情,而且戰敗的忽必烈部軍隊,就算是小心佈置,也很難戰勝八剌。”

“八剌有勇無謀,這一點錦衣衛可以確保。”站在陰影中的楊風緩緩說道。聲音雖然不高,但是足夠讓整個議事堂中的人聽得一清二楚,“但是草原上大軍征戰,只要依靠的還是雙方人數和士氣,廣闊無垠的草原並不是什麼設下埋伏的好地方。所以就算是依靠蠻力,八剌也能夠擊敗忽必烈部,殺向草原深處。”

楊風說話很輕,但是誰都不敢小看他,高達點了點頭:“對於大明來說,忽必烈部和海都部一直爭鬥下去纔是好事。就算是再不濟,也得這兩部之間爆發一場大戰,這樣就算是一方吞併了另外一方,也會因爲元氣大傷而根本不是大明的對手。現在如果八剌作爲先鋒就能將忽必烈那邊攪得天翻地覆,大明恐怕就要面對一個強大而且棘手的海都部了。”

“海都部由聯盟組成,所謂聯盟,必然上下都會存在矛盾和衝突。這一次八剌出兵明顯只符合察合臺汗國的利益,而不符合海都和整個蒙古的利益,所以可以想象八剌出兵並沒有得到海都的准許。甚至很有可能海都接下來要直接對八剌用兵。”楊風一步走出陰影,陽光灑在老人的身上,老人挺直腰桿,沒有絲毫老態,“不過八剌和察合臺汗國終究是當年成吉思汗分封的四大汗國之一,底蘊還是有的。而且海都想要討伐察合臺汗國,下面的其餘部落汗國必然會有意見。更何況海都還要面對伊爾汗國在南面的威脅,所以最多隻是對八剌提出警告。”

“也就是說八剌和忽必烈的這一戰不可避免了?”高達沉聲說道。

議事堂中一下子沉默下來,所有人都下意識的將目光落在楊風身上。楊風輕輕咳嗽一聲,鄭重點頭:“錦衣衛有信心可以做出這樣的肯定。”

唐震和樑炎午、王進他們對視一眼,輕輕提起一口氣。

楊風和錦衣衛他們還是信任的,畢竟錦衣衛和六扇門在大明開國以及四方征戰中功不可沒,可以說沒有這兩個對內和對外的情報部門,大明可能遠遠沒有現在的輝煌。

但是錦衣衛這樣肯定的得出結論,也就意味着一個難題擺在了大明面前。顯然八剌擊敗蒙古忽必烈部根本不符合大明應有的利益,所以大明必須要做出些反應來阻止這成爲事實。而現在大明能夠就近上陣的,只有神策軍和天雄軍,且不說其餘主力戰軍距離太遠,整個北伐和北方防線,都還需要人去防守,所以這兩個主力戰軍必須支撐起大明在河西的天空。

“必須扭轉八剌對忽必烈的優勢。”一直保持沉默的王進終於開口說話。

“出兵?”唐震挑了挑眉。大明想看到的是蒙古韃子內部兵戎相見,所以絕對不可能派出使者斡旋其中,但是還想要讓八剌和忽必烈兩敗俱傷,那麼唯一剩下的選擇就是出兵了。

王進輕輕咳嗽一聲,伸手捂住胸口,淡淡說道:“如果不出兵,還有什麼更好的選擇麼?”

高達緩緩站起來,擡起頭看着輿圖:“必須要出兵,但是咱們現在的糧草和器械都缺少,必須要等着後續的輜重隊伍趕過來才行。這樣恐怕留給咱們的時間就不多了,甚至可以說咱們趕到的時候,八剌已經殺入草原。”

“鷸蚌相爭,其實沒有必要去當那得利的漁翁,”王進的聲音尚且有些虛弱,不過卻帶着一絲殺意,“擺在大明面前還有一個選擇。”

議事堂上的一衆人全都將目光匯聚到他的身上。

王進輕輕呼了一口氣,伸手遙指輿圖:“過星星峽,直撲西域!”

“八剌出兵,西域必然空虛,一旦大明攻下星星峽,就等於切斷了八剌的歸路,到時候八剌肯定會拼盡全力回軍進攻星星峽。整個戰場的主動就掌握在咱們手裡了。”張珏聲音微微提高,顯然很贊同這個決斷。

“進攻星星峽,海都不會坐視不管。”高達當即搖頭。

“但是如果這只是虛張聲勢呢?”王進毫不猶豫的反問。

第四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燭龍銜火飛天地(下)第六百八十三章 南洋一戰成絕唱(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清輝滿臨安第五百二十八章 日月重開漢唐天(中)第四百章 斷橋聽雪聲第三百一十九章 夜雨銀漢截天流第二百二十章 孤軍血染此山巔 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江山誰與爭明媚(中)第五百三十七章 燕兵夜娖銀胡觮(上)第一百零二章 四方風雲動 中第八十章 大局底定 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寶馬嘶歸紅旆動(上)第二十七章 履新興國軍第二百五十二章 駭浪化爲塵 上第四百九十三章 江山已非昨第六百三十二章 日照金戈萬馬動(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既載譽歸 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弄潮扶旗任西東(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民心不可違 下第六百八十七章 待細把江山圖畫第五百一十一章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五百四十六章 胡馬猶自窺晉山(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甚於畫眉樂第三百四十八章 弄潮扶旗任西東(上)第九十八章 夏夜迷蹤 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南雲軒翥 上第六百零八章 金戈淬火鋒芒銳(下)第五十五章 誰的末路 中第五百七十六章 回首江山青如發(上)第一百九十章 調虎離山莫驚蛇第六百六十二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下)第三百九十章 漢軍旗正飄(上)第六百六十一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五百七十章 刀槍突出陣勢橫(中)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悔老身今仍在(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詩酒笑年華 下第八十九章 東南煙濤有巨島第一百八十一章 青山南北殺聲烈第二百六十五章 夤夜談興亡 上第九十二章 夏風煙塵 中第四百一十三章 臥聽風吹雪第八十八章 江上故人凌波來第六十二章 南風漸起 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凝寒殺機重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將星集開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中)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型階級的產生第三百九十八章 御駕眺西洋第五百一十二章 月下大火連天燃第三百八十章 笳鼓萬貔貅(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中流擊水浪難遏(下)第四百七十章 艨艟破神風第三十八章 揚鞭長驅馳第二百章 殘雪未消春猶遠 中第二百三十四章 春風不渡漢 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蘄黃紛亂幾處煙 中第三十章 天武赤旗揚九穹第一百四十九章 只道是尋常 上第三十六章 驚變 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笑儒冠自來多誤第二百零五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上第六百七十四章 黃雲滿天血滿城(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遺恨歸西去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路風波多險惡(下)第八十六章 恩怨難分 中第六百二十章 此去天北非本意第六百七十二章 蓋州大屠殺第二百四十章 鐵馬冰河恨 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回從揚子大江頭(中)第三百二十七章 天火焚盡百年運第五十五章 誰的末路 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龍戰於野 下第五百零七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三百章 燈火闌珊處第六百六十七章 再回首是百年身(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秦時明月漢時關(中)第二百三十二章 此戰威名震今古第五百二十八章 日月重開漢唐天(中)第二百六十三章 春雨潤春山第三百二十三章 鴻門宴請君來否第七十六章 天意難違 中第八章 波瀾起處是慶元第四百五十章 暴雨落江淮第二百一十五章 風雪雜錯虎頭山 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平江風雷動 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臣四方之夷(謝謝書友鋣夜魔皇打賞加更!)第二十二章 街頭且聽綠綺臺第六百六十一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百里蓬蒿盡飛煙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見葉郎誤此生 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雨夜生死決第四章 飛揚跋扈馬蹄輕第二百九十八章 山南北星疏第五百零六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第六百七十三章 黃雲滿天血滿城(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夜雨銀漢截天流第四百七十三章 博羅浪潮生
第四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燭龍銜火飛天地(下)第六百八十三章 南洋一戰成絕唱(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清輝滿臨安第五百二十八章 日月重開漢唐天(中)第四百章 斷橋聽雪聲第三百一十九章 夜雨銀漢截天流第二百二十章 孤軍血染此山巔 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江山誰與爭明媚(中)第五百三十七章 燕兵夜娖銀胡觮(上)第一百零二章 四方風雲動 中第八十章 大局底定 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寶馬嘶歸紅旆動(上)第二十七章 履新興國軍第二百五十二章 駭浪化爲塵 上第四百九十三章 江山已非昨第六百三十二章 日照金戈萬馬動(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既載譽歸 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弄潮扶旗任西東(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民心不可違 下第六百八十七章 待細把江山圖畫第五百一十一章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五百四十六章 胡馬猶自窺晉山(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甚於畫眉樂第三百四十八章 弄潮扶旗任西東(上)第九十八章 夏夜迷蹤 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南雲軒翥 上第六百零八章 金戈淬火鋒芒銳(下)第五十五章 誰的末路 中第五百七十六章 回首江山青如發(上)第一百九十章 調虎離山莫驚蛇第六百六十二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下)第三百九十章 漢軍旗正飄(上)第六百六十一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五百七十章 刀槍突出陣勢橫(中)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悔老身今仍在(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詩酒笑年華 下第八十九章 東南煙濤有巨島第一百八十一章 青山南北殺聲烈第二百六十五章 夤夜談興亡 上第九十二章 夏風煙塵 中第四百一十三章 臥聽風吹雪第八十八章 江上故人凌波來第六十二章 南風漸起 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凝寒殺機重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將星集開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中)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型階級的產生第三百九十八章 御駕眺西洋第五百一十二章 月下大火連天燃第三百八十章 笳鼓萬貔貅(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中流擊水浪難遏(下)第四百七十章 艨艟破神風第三十八章 揚鞭長驅馳第二百章 殘雪未消春猶遠 中第二百三十四章 春風不渡漢 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蘄黃紛亂幾處煙 中第三十章 天武赤旗揚九穹第一百四十九章 只道是尋常 上第三十六章 驚變 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笑儒冠自來多誤第二百零五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上第六百七十四章 黃雲滿天血滿城(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遺恨歸西去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路風波多險惡(下)第八十六章 恩怨難分 中第六百二十章 此去天北非本意第六百七十二章 蓋州大屠殺第二百四十章 鐵馬冰河恨 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回從揚子大江頭(中)第三百二十七章 天火焚盡百年運第五十五章 誰的末路 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龍戰於野 下第五百零七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三百章 燈火闌珊處第六百六十七章 再回首是百年身(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秦時明月漢時關(中)第二百三十二章 此戰威名震今古第五百二十八章 日月重開漢唐天(中)第二百六十三章 春雨潤春山第三百二十三章 鴻門宴請君來否第七十六章 天意難違 中第八章 波瀾起處是慶元第四百五十章 暴雨落江淮第二百一十五章 風雪雜錯虎頭山 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平江風雷動 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臣四方之夷(謝謝書友鋣夜魔皇打賞加更!)第二十二章 街頭且聽綠綺臺第六百六十一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百里蓬蒿盡飛煙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見葉郎誤此生 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雨夜生死決第四章 飛揚跋扈馬蹄輕第二百九十八章 山南北星疏第五百零六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第六百七十三章 黃雲滿天血滿城(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夜雨銀漢截天流第四百七十三章 博羅浪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