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型階級的產生

以葉應武爲代表的新型階級現在還很難定義,畢竟這個階級包括新式主力戰軍的將領、包括曾經處於社會底層的工商階層,也包括像文天祥他們這樣的讀書人,甚至還包括諸如都昌江氏、徽州汪氏、溫州陳氏在內諸多依附於葉應武的世家,不過誰都不敢小覷這個龐然大物的力量。

因爲這一個混合整體並沒有如同很多人的想象那樣由於彼此之間的矛盾而鬆散、甚至難以共同進退,而是緊緊地團結在了葉應武的身邊。將他們捆綁在一起的有葉應武當初勾勒出的美好藍圖、有這些年葉應武帶領他們打下來的一寸寸山河,也有已經成爲現實的光輝榮耀,可以說正是這些複雜的因素,將這些本來應該分別屬於不同階級的人拽到了同一個戰壕中,而作爲這一個階級中的佼佼者,他們完全可以代表整個階級的選擇。

比如作爲天下數一數二的工匠,郭守敬和陳元靚完全可以代表整個工人階級的態度,而那些跟在葉應武身後搖旗助威的商賈們更是決定了商人階級必然會站在葉應武這一邊。

這樣一個階級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了之前的單一性。無論是在唐末掌控天下的藩鎮階層,還是在前宋甚至和趙家“共天下”的士人階級,實際上都是單一階級,他們的出身和經歷基本相似,所以容易同氣連枝,也容易因爲類似於“文人相輕”的原因而相互排斥,並且引發動盪,這樣的動盪已經不再是簡簡單單的重文輕武等朝廷官員晉升時候的取向和態度問題,而是關乎到一個國家的穩定和發展問題。

無論是唐末的藩鎮混戰還是宋代的激烈黨爭,都是單一階級執掌權力到極致的典型後果,這導致朝廷朝令夕改,甚至整個國家分崩離析。因此單一階層執政的弊端已經顯露無疑。現在葉應武組建的這一個能夠妥善代表各階層利益的團體,無疑是華夏在經歷了太多血淚之後一個應該值得嘗試的選擇。

而這樣一個在歷史上從未出現過、有些新奇的階級,構成了大明現在的統治階級,如果這個階級想要將曾經純粹的士人階級取而代之,肯定不會對構成士人階級主體的世家手下留情。

陸婉言和惠娘微微點頭,她們都是熟讀書籍的大家閨秀,自然都明白這個道理。雖然她們不知道應該如何稱呼這個融合“士農工商”,甚至可以說是“三教九流”之中傑出人物的階層或者說團體應該如何稱呼,但是她們知道這一個團結在葉應武身邊的整體,只有葉應武在才能夠發揮出他們全部的實力,帶領他們一致對外,也只要葉應武在,他們就知道應該如何取捨,可以說葉應武是這個有些奇葩的團體的鑄造者,也是這個團體的核心。

因此今天的葉應武,就算是很多方面準備都不太妥善,也依然會全力以赴。因爲這關乎到整個團體的興衰,也關乎到華夏在未來是否會走上一條與衆不同的道路,又或者是依舊遵循前宋的模式。

“婉娘姊姊,這紙條,寫的是什麼?我可以看看麼?”惠娘有些好奇的看着陸婉言面前的那張紙條。雖然她不知道這紙條上寫的是什麼,但是此時此刻被陸婉言小心的攤平放在眼前,肯定是很重要的東西。

陸婉言怔了一下,這張紙條正是昨日綺琴爲她寫下的少傅人選,此時看着紙條上端端正正的幾個名字,陸婉言也不知道綺琴到底是通過什麼做出的判斷,聽到惠娘有此問,當下裡把緣由說了一遍,將紙條遞給惠娘:“惠娘妹妹,你素來聰明,這個中緣由雖是如此,但是對於紙條上這名字本宮也是捉摸不透,不知道你能不能爲姊姊解惑?”

紙條上用娟秀的楷書寫着“馬廷鸞、鄧光薦、劉辰翁、張世傑”四個名字,一字排開,端端正正。惠娘打量一番,擡頭看向站在身邊的趙雲舒,趙雲舒秀眉微蹙,緩緩搖頭。

“琴兒姊姊爲什麼這麼肯定就在這四個人之中?而且還將馬廷鸞馬相公放在了首位?”惠娘輕聲說道,“要知道這幾個人之中,鄧相公和劉相公都是當朝大學士,所以夫君選擇他們也在情理之中,而張郡王想必是傳授武藝和兵法,朝中確實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了。但是馬相公······”

“在這裡糾結這些有什麼用,還不如直接去前面打探一下。”楊絮對於這種動腦子的事情顯然並不感興趣,跺了跺腳轉身就離開,不過不等她走出水榭,綺琴、瓊鸞和格桑三人就已經聯袂而來。

看着甩開衣袖就往外面走,甚至險些撞入瓊鸞懷裡的絮娘,綺琴忍不住掩面輕笑:“絮兒妹妹,你這火急火燎的脾氣還真是得改改了,夫君放心將六扇門和錦衣衛的情報消息處理交在你的手裡,也算是心大。”

伸手扶住楊絮的瓊鸞也是哭笑不得:“好啦,絮兒,不用麻煩跑一趟了,前面的消息已經傳過來了,畢竟晴兒就一直帶着人在屏風後面等着伺候。夫君選出來的三個少傅,分別是劉辰翁相公、馬廷鸞相公和張郡王。”

“還真是馬相公?”絮娘秀眉一挑,有些詫異,“馬相公不是在江西行省麼,夫君放着進京的李嘆李相公不用,爲什麼會捨近求遠調馬相公進京?奇也怪哉。”

“這個你得去問琴兒姊姊了。”瓊鸞笑着瞥了綺琴一眼,率先走入水榭之中,而綺琴並沒有着急回答,招呼跟在後面的格桑跟上。

陸婉言微微擡頭,也被眼前的陣勢嚇了一跳,這後宮之中所有有妃嬪封號的可以說濟濟一堂啊。這些背景來路各不相同的妃嬪們,各有各的美貌出衆之處,大可說是春蘭秋菊、各有擅場,恐怕也就只有葉應武這獨力擎天的大明皇帝,纔有魅力牢牢拴住她們的心了。

此時甚至就連一向不怎麼露面的格桑都出來了,衆姊妹對於葉應武的牽掛之心,已經不言而喻。

而惠娘此時似乎也明白了什麼,饒有興致的看向走過來的綺琴:“琴兒姊姊,夫君選擇馬相公,倒還真是一步妙棋。”

綺琴含笑不語,而惠娘自顧自的輕輕拍打着自己的手掌心:“若是選擇李嘆相公的話,肯定會遭到世家的反對,所以夫君乾脆直接把李相公推出去當一個擋箭牌,畢竟世家如此大力攻訐李相公的話,對於下一個人選就沒有辦法繼續用上全力了,更或者夫君很有可能用別的方法直接將馬相公推上來,讓世家無話可說。”

“夫君用什麼樣的方法,這個妾身就算是再聰明也捉摸不透,畢竟我可不是他,也沒有他聰明。”綺琴不慌不忙的說道。

惠娘嘿嘿一笑:“否則當年在臨安,夫君也不可能翻過琴兒姊姊這一座大山,牢牢抓住琴兒姊姊的心呢。”

“你這丫頭,怎麼和絮娘一般口無遮攔!”綺琴秀眉一橫,面帶責備神色。但是和她親近的都知道,以綺琴平淡的性子,當然不可能真的發火,“你倒是再接着說,爲什麼夫君會選擇馬相公?若是說得出來便饒了你。”

惠娘頓時張口結舌,手指有些糾結的纏在一起:“這個······”

看着惠娘飄忽不定的求救目光,在場的衆女都不由得撲哧一笑,而惠娘也顧不上別的,向左挪了一步,伸手扯了扯趙雲舒的袖子:“舒兒姊姊,你可要救救我。”

趙雲舒搖了搖頭,看着惠娘可憐兮兮的樣子,心中一軟,微笑着說道:“其實惠娘你向遠處看一些就能看的明白了。馬相公的登場有些突兀,但是卻是夫君能夠做出的最好選擇。要知道馬廷鸞相公雖然年紀不大,但是也算的上三朝元老,又是馬廷佑相公的兄長,無論是才能、爲人還是和夫君的熟稔,都是別人無可替代的,就算是世家再怎麼找,也不可能找到和馬相公能夠比肩的人。”

而綺琴也是點了點頭,算是肯定了趙雲舒的解釋:“世家最好的選擇當然就是當初以陳宜中陳相公爲首的‘六君子’,他們無論是才學還是聲望都當得起大任,但是在馬相公這等當初和江萬里老丞相他們同進退的上一代中樞大臣面前,可就有些黯然失色了。”

陸婉言和絮娘對視一眼,都已經明白過來。

實際上她們一開始都沒有想明白葉應武用馬廷鸞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在場的這麼多人,實際上只有綺琴是最初跟着葉應武從臨安離開的,葉應武和上一代江萬里等人之間的關係以及相互之間的信任,也只有綺琴體會的最深,尤其是一直被葉應武雪藏的馬廷鸞,可以說是葉應武早早爲今天做好的準備——葉應武的陣營之中雖然人才輩出、能人不少,但是總得有一個人能夠在需要用人的時候頂出來,而且這個人還要有充足的能力和足以服衆的資歷,很顯然相比於葉應武的救火隊員——李嘆,馬廷鸞就是這個葉應武的撒手鐗。

現在馬廷鸞登場,也等於敲響了世家的喪鐘。

“馬相公······”陸婉言忍不住喃喃重複一遍,感慨一句,“夫君這是要藉助白鷺洲書院,將整個世家徹底取代掉啊。”

如果說馬廷鸞和葉應武的關係,確實有些尷尬,因爲他算不上葉應武的長輩——畢竟年紀的差距擺在這裡,而且他的堂弟馬廷佑和葉應武平輩論交,但是馬廷鸞當初卻又是在朝堂上和江萬里他們並肩奮戰的,雖然沒有稱兄道弟,但是無疑朝野都將馬廷鸞看作上一代的大臣。

不過正是因爲有馬廷佑這一層關係在這裡,馬廷鸞對於葉應武不可能有什麼背叛之舉,畢竟馬廷佑掌握的是大明的錦衣衛,這是葉應武的心腹力量,此中蘊含的信任不言而喻,而馬廷鸞也因此早就被打上了葉應武心腹的印記,他要是做出什麼對不起葉應武的事情,恐怕朝野的罵聲就能將他徹底淹沒。

而葉應武和馬廷佑的關係,歸根結底就是白鷺洲書院同窗的關係,此時此刻陸婉言她們終於能夠找到葉應武這個團體之間的聯繫了,這聯繫看上去很薄弱,但是卻在一定程度上將所有人綁在了這戰車上。

那就是書院同窗和學院創辦者之間的關係。

無論是文天祥、鄧光薦而或者是馬廷佑、章誠等人,都是白鷺洲書院出來的,而葉應武正是依靠他們組建了自己整個團體的核心。繼續向外拓展,通過金陵護理學院、臨安醫學院以及正在籌備建設的金陵工學院,葉應武又將李嘆(其夫人黃道婆爲護理學院山長)、廖瑩中(其本身爲臨安醫學院副山長)、郭守敬(其本身爲金陵工學院山長,而工部官員多數都在其中有職務)等團結在了自己這個團體的周圍,從而逐漸形成現在的龐然大物。

整個水榭中一時無人說話,只有輕輕的風聲。

隨着綺琴、趙雲舒和惠娘等人你一句我一句抽絲剝繭的分析,葉應武有意或者無意之間締造的這個階級已經展露出來其本質。

這是一個擁有不同出身、來自不同背景,但是有着、或者即將有着同樣第二齣身的人所構成的階層,這一代人將會緊緊團結在葉應武的身邊,而下一代都是從各處學院之中走出的官員,又將因爲同樣的學院或者書院出身而緊緊抱團,到時候就算是沒有葉應武,他們也會團結在皇室周圍。

葉應武改變不了這些人的第一齣身,也並沒有想着向這方面嘗試——因爲這實在是天方夜譚,所以他很乾脆的選擇給予這些人一個同樣的第二齣身,這樣他們就有了同一高度,形成了一個不同於原來“士農工商”等等階級劃分方式能夠劃分出來的新的階級。

這個糅合了各階級人才在一起的新的階級,能夠代表各階級的利益訴求,也能夠引領大明均衡的向前發展。

而無疑,面對這樣一個新的階級,世家毫無抵抗能力。

“今天的大朝會,世家要倒黴了。”惠娘長舒一口氣,忍不住感慨道。

綺琴秀眉一挑,笑着說道:“世家倒黴,實際上和我們又有多少關係呢?只要夫君能夠安安穩穩的回來,不再因爲此事憂愁,不就足夠了麼。”

陸婉言卻並沒有笑,鄭重的點了點頭。

————————————————

當朝堂上“附議”之聲接二連三響起的時候,昝萬壽就已經明白,這一戰世家一敗塗地,甚至可以說是丟盔棄甲、潰不成軍。雙方相互之間交手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上。

當他們還執着於在一個點上向葉應武發動進攻、甚至幻想着逼迫葉應武讓步的時候,葉應武卻並沒有想着如何才能更進一步,而是直接釜底抽薪,一把攥住了世家的根基所在,或者換句話說,葉應武根本沒有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直接將整個世家圈定爲他的戰果。

這和葉應武之前主持北伐的時候採取的戰術有所相似,在北伐幾次大戰中,葉應武爲前方各路主力戰軍劃定的規則並不是必須要攻克哪一座可能決定戰略方向和下一步戰術實施的城,而是盡最大可能將整個區域中的蒙古軍隊全部擊潰,事實證明,沒有了蒙古軍隊這樣賴以支撐的根基,蒙古人很快就徹底潰敗。

而現在葉應武也並沒有在一個官職的得失上和世家來往糾纏,而是毫不猶豫的選擇改革朝廷選舉提拔人才的方式——這等於徹底將世家推入了深淵。畢竟之前世家所能長盛不衰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在於其所培養出的人才要比出身寒門的士子更爲優秀,或者說至少在平均水平上更高一些。

第三百八十二章 海上生明月第四百五十三章 甚於畫眉樂第一百四十一章 平江風雷動 中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昏逐逝波第三百三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三十七章 驚變 下第五百八十章 禹地悉歸龍虎掌(中)第三百七十八章 旗揚海天南(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激流暗涌 上第三百零六章 錦襜突騎渡江初(下)第八十章 大局底定 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青蛟入江誰人敵第一百零一章 四方風雲動 上第三百零七章 十萬貔虎控雕弓(上)第一百二十章 激流暗涌 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悔老身今仍在(上)第七十六章 天意難違 中第五百零四章 羌笛何須怨楊柳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固山下江流動第四百八十六章 鐵甲過遼山第一百七十五章 百里蓬蒿盡飛煙第四百零八章 朔風袖底生(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喋血長安道第一百零三章 四方風雲動 下第二十二章 街頭且聽綠綺臺第五章 別有幽愁情錯綜第一百九十八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 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雪滿弓刀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骨滿疆場第二百七十四章 誇功入此門第四百九十章 此身長報國第四百三十五章 彈指灞陵雪第六百四十三章 九死南荒吾不恨(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人命更關天第六百七十二章 蓋州大屠殺第七十章 乾坤朗朗 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壯氣如蛟吞千里(下)第一百七十章 書聲琅琅環此軒第二百零一章 殘雪未消春猶遠 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雪落開城府第四百一十六章 旗下戰猶酣第二百一十七章 陰雲漫籠郢州城 上第四百六十章 比如先造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夢裡江南好 上第六百六十六章 再回首是百年身(上)第二百六十五章 夤夜談興亡 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駭浪化爲塵 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昏逐逝波第三百二十一章 天外吳門青霅路(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臣請執旗行第三百五十八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四百八十章 雪蓮巧玲瓏第五百一十一章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二百三十一章 炮聲震天滿江紅 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春風知我心第五百四十五章 胡馬猶自窺晉山(中)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夜魚龍舞第五百五十章 天南地北號聲急(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百里蓬蒿盡飛煙第二百五十一章 靜觀風雲譎 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東來故人稀第五百八十五章 秦時明月漢時關(上)(爲書友鋣夜魔皇加更)第五百五十六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下)第一百零一章 四方風雲動 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四百四十三章 浪向海天涌第十一章 釣魚乃願者上鉤第六十四章 煙雨誰撐傘 中第一百一十九章 激流暗涌 中第四百七十三章 博羅浪潮生第六百章 不悔老身今仍在(中)第三百四十三章 江山誰與爭明媚(中)第三百三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殘雪未消春猶遠 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馬冰河恨 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河萬里流第三百九十一章 漢軍旗正飄(下)第一百零一章 四方風雲動 上第六百四十四章 世路風波多險惡(上)第十四章 惟願海波平 下第十九章 風雨夜寥殺機重第八十二章 整軍備武 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爲君王取舊山河(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幽燕可伐歟曰可第五百一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南雲軒翥 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人命更關天第三十章 天武赤旗揚九穹第三百七十七章 覆巢無完卵(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百戰碎鐵衣第二百零七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旋抹紅妝看使君(上)第二十章 滕王閣上點江山第四百一十九章 萬死未肯降第三百七十六章 覆巢無完卵(上)第四百八十四章 將星集開城第一百零三章 四方風雲動 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龍戰於野 中第四百五十章 暴雨落江淮
第三百八十二章 海上生明月第四百五十三章 甚於畫眉樂第一百四十一章 平江風雷動 中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昏逐逝波第三百三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三十七章 驚變 下第五百八十章 禹地悉歸龍虎掌(中)第三百七十八章 旗揚海天南(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激流暗涌 上第三百零六章 錦襜突騎渡江初(下)第八十章 大局底定 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青蛟入江誰人敵第一百零一章 四方風雲動 上第三百零七章 十萬貔虎控雕弓(上)第一百二十章 激流暗涌 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悔老身今仍在(上)第七十六章 天意難違 中第五百零四章 羌笛何須怨楊柳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固山下江流動第四百八十六章 鐵甲過遼山第一百七十五章 百里蓬蒿盡飛煙第四百零八章 朔風袖底生(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喋血長安道第一百零三章 四方風雲動 下第二十二章 街頭且聽綠綺臺第五章 別有幽愁情錯綜第一百九十八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 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雪滿弓刀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骨滿疆場第二百七十四章 誇功入此門第四百九十章 此身長報國第四百三十五章 彈指灞陵雪第六百四十三章 九死南荒吾不恨(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人命更關天第六百七十二章 蓋州大屠殺第七十章 乾坤朗朗 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壯氣如蛟吞千里(下)第一百七十章 書聲琅琅環此軒第二百零一章 殘雪未消春猶遠 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雪落開城府第四百一十六章 旗下戰猶酣第二百一十七章 陰雲漫籠郢州城 上第四百六十章 比如先造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夢裡江南好 上第六百六十六章 再回首是百年身(上)第二百六十五章 夤夜談興亡 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駭浪化爲塵 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昏逐逝波第三百二十一章 天外吳門青霅路(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臣請執旗行第三百五十八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四百八十章 雪蓮巧玲瓏第五百一十一章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二百三十一章 炮聲震天滿江紅 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春風知我心第五百四十五章 胡馬猶自窺晉山(中)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夜魚龍舞第五百五十章 天南地北號聲急(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百里蓬蒿盡飛煙第二百五十一章 靜觀風雲譎 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東來故人稀第五百八十五章 秦時明月漢時關(上)(爲書友鋣夜魔皇加更)第五百五十六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下)第一百零一章 四方風雲動 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四百四十三章 浪向海天涌第十一章 釣魚乃願者上鉤第六十四章 煙雨誰撐傘 中第一百一十九章 激流暗涌 中第四百七十三章 博羅浪潮生第六百章 不悔老身今仍在(中)第三百四十三章 江山誰與爭明媚(中)第三百三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殘雪未消春猶遠 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馬冰河恨 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河萬里流第三百九十一章 漢軍旗正飄(下)第一百零一章 四方風雲動 上第六百四十四章 世路風波多險惡(上)第十四章 惟願海波平 下第十九章 風雨夜寥殺機重第八十二章 整軍備武 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爲君王取舊山河(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幽燕可伐歟曰可第五百一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南雲軒翥 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人命更關天第三十章 天武赤旗揚九穹第三百七十七章 覆巢無完卵(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百戰碎鐵衣第二百零七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旋抹紅妝看使君(上)第二十章 滕王閣上點江山第四百一十九章 萬死未肯降第三百七十六章 覆巢無完卵(上)第四百八十四章 將星集開城第一百零三章 四方風雲動 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龍戰於野 中第四百五十章 暴雨落江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