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月中霜裡鬥嬋娟(上)

看着章鑑毫不猶豫的跳了出來,文天祥和謝枋得也有些無奈。這些前朝老臣的心思他們自然也清楚,都是見慣了大風大浪的人,能夠一步步走到今天,要說沒有點兒本事和手腕,僅憑藉一腔熱血就向前衝那是不可能的,而顯然章鑑連到底發生了什麼都不過問,這是擺明了態度不想參與,一向脾氣最好的章鑑都是如此,更不要說王爚更或者江萬里了。

這兩個老臣退出朝堂久矣,顯然更不願意重新捲入紛爭之中。

看着這兩個小輩臉上帶着失落的神色,章鑑還是輕輕嘆了一口氣:“雖然老夫對你們想要幹什麼或者到底遇到了什麼困難不感興趣,不過還是不介意提醒你們一句,現在大明擊敗了蒙古韃子,就算是有一些百姓因爲家人的戰死而頗有微詞,但是你們不要忘了,朝廷的撫卹很厚,否則當時也不會有那麼多人蔘軍,所以百姓們心中歸根結底還是向着陛下、向着朝廷的,同理還有那些北地的大家族,大明把蒙古韃子打趴下了,他們要是沒有什麼表示的話,怎麼給世人交代?就算是有一些人不老實,想要藉着這個機會攪動風潮,也不是這麼容易的,天下千千萬萬的百姓還有所向披靡的軍隊,難道會坐視不管?”

“這······”文天祥他們兩個臉色微微一變。

章鑑笑了笑,伸手敲敲桌子:“只要民心在,軍心在,翻不了天的,最多也就是鬧騰兩天罷了,你們啊,是當局者迷!如果真的出了什麼大事,陛下已經掌控不了,會讓你們兩個優哉遊哉的到老夫這裡來?早就把人都拽到御書房中去了!”

章鑑說的輕鬆,文天祥和謝枋得卻不敢真的鬆口氣,都是將信將疑的看着章鑑。章鑑怔了一下,旋即擺了擺手:“好了好了,老夫說的已經足夠多了,你們兩個小子那點兒心思不用在這裡拿來對付老夫,一個左丞相、一個戶部尚書,都不是傻子,這點兒道理要是想不明白,你們屁股底下的位置早就坐不安穩了。都走,都走吧!”

文天祥苦笑一聲,這官場上摸爬滾打一輩子,而且又經歷了宋末風雨的老狐狸,果然不是這麼容易套話的。他和謝枋得一開始確實還有一些當局者迷,但是章鑑只要說上兩句話,實際上他們兩個就已經想明白,只是章鑑作爲三朝元老,在見識和心思上肯定要超越他們兩個不少,所以還不如裝糊塗,讓章鑑自己開口指點。

而顯然章鑑並沒有上當,當然,他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若是大明的丞相和尚書都想不明白這個問題,還需要這些老臣前來細細指點,那大明就真的差不多快要完了。

當下裡不再多猶豫,文天祥上前一步,一拱手沉聲說道:“老相公,我二人此次前來,除了想要向老相公請教之外,也想請老相公出馬,給宦海仕途之中熟悉的老人們以及各處書院寫一封信,表明朝廷的態度和老相公自己的建議。”

章鑑一怔,旋即冷笑一聲:“老夫就知道你們兩個傢伙大半夜的前來,保準沒有什麼好事。也難怪你們兩個膽子這麼大,這可不是朝廷兩個相公無牽無掛的過來,背後敢情還有陛下的意思吧?”

文天祥和謝枋得對視一眼,不由得笑着同時一拱手:“老相公聰慧過人,我等佩服!”

“這個時候用不到你們兩個拍馬屁!”章鑑顯然對於這兩個傢伙一開始有意欺瞞感到氣憤,更爲自己不知道情況就指點了一番,甚至還替他們擔心會不會引來葉應武的猜忌而擔憂的事情有些無奈和惱怒,沒有想到自己自詡爲官場老人,卻還是沒有看穿這兩個傢伙的來意。

當然文天祥他們兩個一開始的時候也沒有明說身後站着的是葉應武,否則章鑑肯定兩句話就敷衍過去了。畢竟見到他們兩個孤身前來,顯然也是剛剛收到消息不久有些驚慌,所以章鑑作爲一個長輩,好心指點了兩句,這樣也可以避免他被徹底捲入這風潮之中,而現在文天祥不慌不忙的擡出來了陛下,意思自然也就很清楚。

您老人家對局勢看的那麼清楚,那就沒有什麼好商量的了,這一次可非得您老人家出馬了!

章鑑緩緩坐下,伸手捋着鬍鬚:“這是陛下的意思?”

文天祥鄭重的點了點頭,直接走到章鑑桌子前:“老相公,實際上您也很清楚,這是一場不能動用軍隊的戰爭,換而言之就是一場民心的鬥爭,如果天下百姓之心不再屬於大明,那麼哪怕是有強大的軍隊也沒有用。而這一次我們的對手也不是強大的蒙古人,而是我們內部自己人,簡而言之就是士人家族和地主家族,士農工商,士農工商,現在朝廷依靠工商的支持取得了北伐的勝利,肯定對工商有很大的回報,士農階級自然就會感到威脅,或許他們的本意只是想要通過停止戰爭來阻止工商階級的崛起,但是一旦這風潮捲起,還有幾個人能夠控制得住,誰能保證這天下不會大亂?到時候就是生靈塗炭、神州陸沉,蒙古韃子捲土重來也並非不可能!”

章鑑皺了皺眉,喃喃說道:“所以陛下直接採取分化打擊的方式,將能拉攏的人都拉攏過來,然後打擊那些拉攏不過來的,這樣原本就有很多矛盾的士人家族很容易爆發衝突,而本來堅決和朝廷作對的自然就會瓦解,他們的家族自然而然轉爲得勝者的戰利品,這樣雖然很是鬧騰一番,但是實際上只是士人家族和地主家族受到了打擊,而且是以一個家族吞併另外的家族從而擴大自身實力的方式,歸根結底這些利益都還是這兩個階級的利益,只不過集中到了勝利者的手中。至於工商階級,沒有受到任何的打擊,甚至還有可能因此繼續坐大。”

文天祥微笑着點了點頭,章鑑顯然說的一點兒都不錯。實際上這就是一個淺顯易懂的策略,但是在場的三個人都清楚,就是這種很簡單的方法,只要運用得當,就能夠發揮出致命的作用。因爲畢竟不是每一個家族都能盡棄前嫌和曾經的敵對家族攜手,也不是每一個家族都有膽量站出來和朝廷作對,只要能夠拉攏過來一小半的人,朝廷就已經贏定了。

按照另外一個時空之中後世很真實的一句話,和國家暴力機關作對,和作死又有什麼區別?

而同樣屬於士人階級和地主階級的文天祥和謝枋得,肯定是站在葉應武和朝廷這邊的,現在他們還需要有一個人能夠拉攏更多的家族勢力過來,徹底扭轉一切,而這個人選顯然就是靜靜坐在那裡的章鑑。

“爲什麼是老夫?一把老骨頭了還要陪着你們年輕人折騰。”章鑑忍不住苦笑一聲,“莫非是你們覺得老夫好欺負?”

謝枋得輕笑一聲:“這個章相公多慮了,老相公素來爲人親和,親朋摯友甚多,由老相公出面,自然再好不過。而且老相公覺得陛下出手,只會請動老相公一個人麼,實話告訴老相公,等會兒我們兩個還要去王老相公、江老相公府和陳老相公上,另外陛下派出的六扇門信使已經八百里加急前往都昌。”

章鑑怔了一下,王老相公是王爚,江老相公是江萬載,而陳老相公則是陳宗禮,這都是還留在京城的三朝元老,更是執天下士林牛耳者,雖然已經退出朝堂,但是他們要是站出來振臂一呼,必是山呼海應。

而都昌更不用說,那是江家的根基所在,現在江萬里和江萬頃也隱居在都昌,派人去都昌顯然是請這兩位老相公寫信或者直接出面了。如果說章鑑他們在士林之中都有一定號召力的話,那麼江萬里就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士林之長了,天下士林或許對於朝廷的翰林院和學士院都有所質疑,但是在江萬里面前,誰不是畢恭畢敬、乖乖聽話?

且不說江老相公當初在朝堂上錚錚鐵骨直面賈似道毫不退讓,已經足夠讓人敬佩,單單是老相公在爲官生涯中最重視開辦學堂、桃李滿天下,乃是一等一治學之人,現在士林之中,只要是個讀書人,或多或少的都有師長出身於江萬里開設的學堂之中,江萬里是他們不折不扣的師尊甚至師祖級別的人物,就算是對江萬里的號召有意見,表面上也得恭恭敬敬的,否則一頂不尊師長的帽子扣下來,足夠吃的了。

“陛下還真是下手又快又狠啊,”章鑑忍不住感慨一句,“罷了,罷了,陛下有旨意,老臣怎敢不從命?你們兩個先來找老夫,想必也是看中了老夫這性子軟、口無遮攔,沒有想到還真是着了你們兩個年輕人的套兒!你們接下來去王仲潛(王爚表字)那裡,一說老夫已經寫了,估計王仲潛掂量掂量也會答應!”

文天祥微微一笑,拱了拱手:“老相公聰明,實際上不瞞老相公,陛下在給都昌送去的信中,直接就說京中的幾位老相公都答應了,就差兩位江老相公帶着一起出面了。”

“你們這些小兔崽子啊!”章鑑嘆了一口氣,而謝枋得眼疾手快上前給老人研墨,甚是麻利,跺了跺腳,章鑑苦笑着說道,“要是我家子玉在這裡,肯定讓他直接把你們兩個小兔崽子直接打出門去!”

文天祥和謝枋得不敢再多說什麼,畢竟章鑑雖然已經半強迫着的答應了,但是並不代表着老人現在心情很好。兩個人整齊的行禮之後,麻利的走出書房,當然或許用落荒而逃比較合適。

一直走到屋外,兩人對視一眼,方纔露出一抹笑意。月光灑在階前,也灑在他們兩個的身上。輕輕咳嗽一聲,文天祥挺直腰桿向外走去,而謝枋得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緊緊跟上他們的步伐。

而兩人不知道,就在他們的背後,章鑑站在半掩的窗戶前,靜靜看着兩個人離開的背影,輕輕嘆息一聲,自己感慨一聲:“和陛下、和這些人鬥,當真是班門弄斧啊。”

順着兩個人的身影,章鑑的目光不知不覺落在地上,月光灑在枝葉上,枝葉上夜間的寒霜閃動着熠熠光芒,只是在樹葉的尖端,寒霜已經化爲了晨露,在風中搖擺,搖搖欲墜。

“月中霜裡鬥嬋娟,”章鑑不由得低低吟誦一句,旋即露出一抹笑容,“這明月可不就是日月大明,寒霜融化,還真是個不錯的兆頭。”

——————————————————

明月高懸下的南京城經歷了平安無事但是卻暗流涌動的一夜。就算是一些平時接觸不到什麼上層的小官小吏,也能夠多少嗅到風中帶着詭異的氣氛,早晨起來當值也是加倍的小心。

有的時候捲動的風潮或許沒有辦法撼動當朝的大佬們,但是他們這些小官小吏說不定就什麼時候被拽出去背鍋,爲了不會不明不白的被冤枉,他們也都是提心吊膽的,生怕經手的哪個細節或者哪一份公文之中就藏着致命的威脅。

而忙碌了一晚上的文天祥,披着晨光走入家中後宅。大明規矩,五天一小朝,七天一大朝,所以今天文天祥只需要去政事堂上班就是。整個家中早就等着相公回來,見到身上還帶着晨露、滿是疲憊神色的自家夫君,歐氏急忙招呼着侍女們上來伺候文天祥更衣。

“怎麼樣?”歐氏緊張的問道,她作爲文天祥的正妻,雖然這些年跟着文天祥也已經見到了不少風浪,早就已經看淡了功名利祿,但是她也明白一個道理,站得越高摔得越狠,之前文天祥在前宋的時候,考中了狀元,承蒙皇帝賜字,正是最風光和前途無限的時候,卻從高處狠狠的摔了下來,如果不是葉應武帶着他前去興國軍,恐怕文天祥到現在還不知道在哪裡賦閒,而如今文天祥更是貴爲大明左丞相,已經遠遠不是當時一個狀元能夠相比的了,如果此次出了問題,說不定會摔得更慘。

臉上露出一抹笑容,文天祥點了點頭:“放心吧,有你夫君出馬,又有謝君直攘助,自然很是順利。那些老相公們也不是傻子,這江山是他們的子孫用血汗打下來的,他們就算不爲了別的,爲了自己的兒子,也得在這個時候伸手攘助。有他們出面,陛下自然穩操勝券。”

“這就好,”歐氏雖然早就猜測到了這個結果——否則自家夫君就不是回家而是直接入宮去了——但還是下意識的伸手輕輕拍了拍胸口,鬆一口氣,“換好衣服吃點兒東西吧,奔波了一晚上,休息休息。”

文天祥微笑着跟上歐氏,而幾個孩子已經安安靜靜坐在餐桌旁邊,見父母走過來,同時站起來:“孩兒見過爹爹、孃親。”

“都坐下吧。”文天祥擺了擺手,家庭的溫馨讓他在一剎那間覺得自己渾身的疲憊都消散殆盡,夜裡奔波的辛苦不是隻爲了大明的,更是爲了他自己,更是爲了守護這個家。

無論是誰,總有一些想要守護的東西,從而寄託自己的希望和期待,對於文天祥來說,自然便是這個國和這個家。

“夫君你還記不記得,之前陛下曾經誇獎過道生,現在道生也是個半大小夥子了,陛下一直想要給皇長子物色伴讀,你覺得道生怎麼樣?”歐氏沒有着急落座,而是壓低聲音說道,目光之中帶着期待的神情。葉應武對文道生的褒獎那是整個文家的光榮,歐氏這個做母親的自然也想着讓兒子在年幼的時候就能夠站到更高的地方。

文天祥神情一動,有些調侃的看向自己的結髮妻子說道:“怎麼,你也開始爲兒子圖謀富貴了?”

第五十六章 神兵天降 上第五十五章 誰的末路 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迎風看天武第五百七十六章 回首江山青如發(上)第六百三十二章 日照金戈萬馬動(上)第一百四十章 平江風雷動 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青蛟入江誰人敵第六百四十四章 世路風波多險惡(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看此間潮滅 中第六百零四章 緣何如此絆人心(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激流暗涌 中第六百二十章 此去天北非本意第二百六十五章 夤夜談興亡 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坐觀桑海變第六百四十一章 九死南荒吾不恨(上)第二百一十章 三軍輒動齊朝北 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東來故人稀第二百一十一章 挽弓襄陽射天狼 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長歌出漢關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昏逐逝波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河萬里流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將敢負荊第四百八十五章 長歌出漢關第四百六十六章 萬里人歸來第五百二十一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下西樓第一百三十章 看此間潮滅 下第三百零七章 十萬貔虎控雕弓(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靜觀風雲譎 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瀚海百丈冰第三百二十七章 天火焚盡百年運第六百七十三章 黃雲滿天血滿城(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鎌倉黑潮生第五百一十四章 卷地風來忽吹散第六百四十章 一腔熱血勤珍重(下)第六百零七章 金戈淬火鋒芒銳(中)第六百一十三章 將軍百戰身名裂(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血色洗庭前第五十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何在 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金座下看單于(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巍巍廣廈盡崩塌第四十四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胡馬猶自窺晉山(下)第四百零八章 朔風袖底生(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時見疏星度河漢第一百六十一章 秋盡江南草未凋第六章 誰人方爲火中雄第四百二十章 明王定濟州第五百六十八章 底事崑崙傾砥柱(下)第四百零一章 雪滿後樂園(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萬里人歸來第四百二十一章 重甲叩崤山第四百零八章 朔風袖底生(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悔老身今仍在(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敗寇常含怨第六百七十三章 黃雲滿天血滿城(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春意浮江漢 上第六百七十三章 黃雲滿天血滿城(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引弓向天北 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日月初升照萬方(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挽弓襄陽射天狼 下第二百零八章 三軍輒動齊朝北 上第五百八十五章 秦時明月漢時關(上)(爲書友鋣夜魔皇加更)第五百章 等閒識得東風面(爲書友狼狗保衛奴隸第二更!)第四百七十九章 祁連千里雪第四百九十五章 人命更關天第一百四十七章 風雨蕭索盡第六百五十八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將軍百戰身名裂(上)第四百五十七章 忘戰者必危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河萬里流第五百一十九章 吹面不寒楊柳風第三百零七章 十萬貔虎控雕弓(上)第一百章 此夜星辰人難眠第五百三十一章 遺民淚盡胡塵裡(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瀚海百丈冰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得鐵衣三萬騎(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沖天焰火明漢水第五百七十七章 回首江山青如發(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爲君王取舊山河(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淮口潮生催曉渡(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陰雲漫籠郢州城 中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南地北號聲急(中)第三百五十八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底事崑崙傾砥柱(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鴻門宴請君來否第五百五十九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笑儒冠自來多誤第四百零五章 刀兵紛亂閃第三百六十四章 寶馬嘶歸紅旆動(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笳鼓萬貔貅(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燕雲遼海塵萬丈(下)第六章 誰人方爲火中雄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當永樂第五百七十七章 回首江山青如發(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道是尋常 下第六百一十章 燭龍銜火飛天地(中)第一百七十六章 難做旁人壁上觀第三百五十三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上)
第五十六章 神兵天降 上第五十五章 誰的末路 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迎風看天武第五百七十六章 回首江山青如發(上)第六百三十二章 日照金戈萬馬動(上)第一百四十章 平江風雷動 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青蛟入江誰人敵第六百四十四章 世路風波多險惡(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看此間潮滅 中第六百零四章 緣何如此絆人心(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激流暗涌 中第六百二十章 此去天北非本意第二百六十五章 夤夜談興亡 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坐觀桑海變第六百四十一章 九死南荒吾不恨(上)第二百一十章 三軍輒動齊朝北 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東來故人稀第二百一十一章 挽弓襄陽射天狼 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長歌出漢關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昏逐逝波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河萬里流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將敢負荊第四百八十五章 長歌出漢關第四百六十六章 萬里人歸來第五百二十一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下西樓第一百三十章 看此間潮滅 下第三百零七章 十萬貔虎控雕弓(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靜觀風雲譎 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瀚海百丈冰第三百二十七章 天火焚盡百年運第六百七十三章 黃雲滿天血滿城(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鎌倉黑潮生第五百一十四章 卷地風來忽吹散第六百四十章 一腔熱血勤珍重(下)第六百零七章 金戈淬火鋒芒銳(中)第六百一十三章 將軍百戰身名裂(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血色洗庭前第五十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何在 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金座下看單于(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巍巍廣廈盡崩塌第四十四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胡馬猶自窺晉山(下)第四百零八章 朔風袖底生(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時見疏星度河漢第一百六十一章 秋盡江南草未凋第六章 誰人方爲火中雄第四百二十章 明王定濟州第五百六十八章 底事崑崙傾砥柱(下)第四百零一章 雪滿後樂園(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萬里人歸來第四百二十一章 重甲叩崤山第四百零八章 朔風袖底生(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悔老身今仍在(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敗寇常含怨第六百七十三章 黃雲滿天血滿城(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春意浮江漢 上第六百七十三章 黃雲滿天血滿城(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引弓向天北 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日月初升照萬方(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挽弓襄陽射天狼 下第二百零八章 三軍輒動齊朝北 上第五百八十五章 秦時明月漢時關(上)(爲書友鋣夜魔皇加更)第五百章 等閒識得東風面(爲書友狼狗保衛奴隸第二更!)第四百七十九章 祁連千里雪第四百九十五章 人命更關天第一百四十七章 風雨蕭索盡第六百五十八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將軍百戰身名裂(上)第四百五十七章 忘戰者必危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河萬里流第五百一十九章 吹面不寒楊柳風第三百零七章 十萬貔虎控雕弓(上)第一百章 此夜星辰人難眠第五百三十一章 遺民淚盡胡塵裡(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瀚海百丈冰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得鐵衣三萬騎(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沖天焰火明漢水第五百七十七章 回首江山青如發(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爲君王取舊山河(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淮口潮生催曉渡(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陰雲漫籠郢州城 中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南地北號聲急(中)第三百五十八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底事崑崙傾砥柱(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鴻門宴請君來否第五百五十九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笑儒冠自來多誤第四百零五章 刀兵紛亂閃第三百六十四章 寶馬嘶歸紅旆動(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笳鼓萬貔貅(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燕雲遼海塵萬丈(下)第六章 誰人方爲火中雄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當永樂第五百七十七章 回首江山青如發(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道是尋常 下第六百一十章 燭龍銜火飛天地(中)第一百七十六章 難做旁人壁上觀第三百五十三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