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世路風波多險惡(中)

北宋還保持瞭如此國策,但是到了南宋,因爲戰亂的打擊和秦檜、丁大全、賈似道等權臣的更迭,這國策實際上早就名存實亡。

不過話說回來,歸根結底文天祥也是士人出身,而且是受到了前宋教育的士人,是受到了宋理宗親自賜字的士人。對於葉應武如此打擊世家,文天祥心中要是沒有一點兒猶豫和考量那是不可能的,畢竟葉應武如今打擊這些前朝留下來的世家,等到文家踏着這些世家的屍骨崛起之後,葉應武會不會又把目標對準文家?

要知道當朝聖上可是年輕的很,還有幾十年足夠折騰的。

所以文天祥對於葉應武這樣做,多少都有些意見,不過他並不想明着表達自己的意見——或許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這些話應該怎麼說——所以就只能像發瘋一樣埋頭在那無數的文牘之中工作。

“無論陛下做的是對是錯,你這樣等着有用麼?”歐氏從旁邊侍女手中接過來茶遞給文天祥,然後使了一個眼色讓婢女退下,“陛下畢竟是當今聖上,是一國之君。現在你和陛下有爭執,陛下心裡不可能一點兒都不清楚,可是現在陛下這麼多天沒有任何表示,這說明陛下也在等着,而且很顯然他比你更能等,因爲他是陛下,真正的生殺大權在他的手中······”

“好了,不要說了,”文天祥突然開口打斷歐氏,臉色微微發白,剛纔歐氏說出來的話,對於他來說,真是字字誅心,“某知道,某知道!”

歐氏輕輕彎下身,在他的耳畔低聲說道:“夫君,你怎麼能這麼糊塗呢,現在的你,不是當初陛下的師兄了,而是大明的左丞相。現在的陛下,不是當初那個在臨安三十六花街柳巷鬧了事情,還需要你去解救的毛頭小子了,而是這天下共主。陛下可以保持對於你的情誼,但是你怎麼能和之前一樣呢?你對於陛下的意見,可以說出來,但是不能這樣堅持。因爲這一條路,你們都已經走上來了,並且走出這麼遠了,你說都到這個時候了,還回得去麼,而且······”

文天祥猛地擡頭,看向近在咫尺的夫人,歐氏憐惜的看着他,聲音非但沒有降低,反而提高了不少:“而且無論是你還是陛下,還想回去麼?不要忘了你們當初在那狂瀾面前站出來是爲了什麼,是爲了這個天下,是爲了天下萬民不用淪落於胡塵之中,是爲了這華夏的江山依舊還在我華夏人手中。到了現在,無論是你,還是陛下,實際上都依舊堅守着這個初衷,只是你們在關於以後的小事上有了爭執,這又是何必呢?”

手死死的握着扶手,文天祥臉上的表情不斷變化,忍不住喃喃說道:“可是陛下······這些年陛下一直都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如果因爲某的猶豫,他就······這絕對不是陛下能做出的事情······”

“歸根結底,你和陛下,都是爲了這個國,都是爲了你們當初的夢想啊!宋瑞,你現在這樣和陛下僵持着,有意思麼?夫君,你要清楚了。現在的陛下可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對你言聽計從的葉遠烈了,現在他是君你是臣,輪到你需要來聽他的時候了,這是你爲了實現你的夢想而不得不付出的代價,實際上當初的你,早就明白會有這樣的代價,只是當初的你義無反顧,”歐氏站起來,輕輕扶着文天祥的肩膀,觸手處傳來的顫抖讓她有些心痛,但是她知道,沒有自己的幫助,自家夫君還是沒有辦法走出這個怪圈,“而現在的你,爲什麼猶豫了、彷徨了,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了?”

在歐氏看來,文天祥還是把一切想的太天真了。他文天祥都已經變成現在的樣子,更何況葉應武這個一國之君了。從當初的葉使君到現在的大明皇帝,又有誰能保證葉應武對於文天祥一直是以左臂右膀、亦師亦友的心態來對待?

沉默了良久,文天祥不由得苦笑一聲:“某原來以爲自己是在堅守本心和底線,現在突然間發現,違背了當初宏願的人,反倒是某。沒有想到某年長了,卻更糊塗了。這文家的未來,又算得了什麼,如果某現在不站在陛下這一邊,那麼對不起的可不只是文家和自己,還有這個國。”

歐氏沒有多說,只是端起來茶杯送到文天祥手邊:“茶快涼了,先喝一口,妾身來添水。”

輕輕抿了一口茶水,文天祥喃喃感慨一聲:“現在有人想要亂這個國,陛下不管做的對不對,都是爲了這個國,都是爲了這天下萬民,而某竟然還在猶豫不決,甚至這麼多天都在徘徊不前······”

“實際上夫君無須自責,畢竟夫君以而立之年身擔大明丞相之職,古往今來也是屈指可數,夫君肩膀上擔子之沉重,妾身深有體會,夫君每走出一步,所帶動的都不是自己,有些猶豫也在情理之中,所以想必陛下也會諒解夫君的苦衷。”歐氏微笑着說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現在陛下和夫君都是這當局者,有所迷惑卻在情理之中,不過陛下本來就果斷決絕,相比於夫君自然也就更容易走出來。”

文天祥微微頷首,葉應武也是當局者,也看不清楚,但是他索性採取了最簡單粗暴的方式,一力破百巧,最終成功佔據了上風。而文天祥的性格和身份,導致他有了更多的考慮,所以到現在依舊身在局中不知所措。

“原本以爲某是旁觀者,現在才突然發現,自己所處的地方反倒是旋渦的中央,”文天祥有些自嘲的緩緩說了一句,彷彿下定決心一般霍然站起來:“這些安慰某的話就不用說了,快拿外衣,某要入宮面見陛下!”

歐氏點了點頭,正想要出門,一名婢女有些慌張的闖進來,甚至險些撞到了歐氏,歐氏剛想要呵斥,那婢女開口說道:“相公、夫人,陛下······陛下的旨意來了!”

“什麼?!”文天祥和歐氏都有些詫異的對視一眼。

葉應武的聖旨這個時候來了?這倒是出乎他們兩個的預料。

歐氏有些緊張的看向文天祥,之前那個問題她看的清楚,主要還是因爲她不在局中的原因,現在面對這樣突如其來的變化,自然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

而文天祥輕輕吸了一口氣,大步走出去:“請聖旨!”

“文相公不必了!”爽朗的笑聲從書房外面傳來,倒是讓文天祥和歐氏怔了一下。

一名全身披掛的小將大步走進來,正是禁衛軍的吳楚材,也正是因爲他這一身打扮還有腰間懸掛的皇命令牌,可以讓吳楚材沒有絲毫阻攔的直接出現在文天祥的書房外面——就算是文家的僕人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攔截皇命欽差。

見到吳楚材,歐氏臉色微變,陛下讓禁衛軍前來傳聖旨,是什麼意思?莫非陛下終於還是在文天祥作出決定之前喪失了耐心,打算直接將文天祥抓走麼?

這雖然很有可能引起大明朝野的動盪,但是對於葉應武來說,確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快速的繞過猶豫不決的文天祥走下一步,也相當符合葉應武快刀斬亂麻的做事風格。

文天祥同樣輕輕吸了一口氣,不過還是一拱手:“吳統領光臨寒舍,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文相公千萬別害怕!”吳楚材拱手還禮,“末將是逢陛下旨意前來傳口諭,陛下前去燕子磯頭釣魚,請文相公一起過去休閒。”

“釣······釣魚?!”文天祥和歐氏頓時瞪大眼睛,對視一眼之後轉而看向吳楚材,一副詢問他是不是假傳聖旨的架勢。

吳楚材也是一臉無辜撓了撓頭:“陛下的意思某也不清楚啊,不過文相公還是先過去吧,免得陛下等候。”

文天祥鄭重的點了點頭,心中卻是多少有些忐忑。

陛下釣魚,釣的可不是真正的魚,而是自己啊!

而歐氏一邊拿起來文天祥的外衣,一邊對着他鄭重點了點頭。陛下此時邀請文天祥前去釣魚,至少說明陛下沒有打算徹底和文天祥撕破臉皮,甚至還打算親自出馬來讓文天祥支持自己。

陛下,果然還是那個葉應武,那個從慈溪和文天祥一起走來的重情重義的葉應武。文天祥顯然此時也想明白了這一點,臉上露出一抹笑容,看向身邊的歐氏。

歐氏忍不住嗔了一聲:“小人得志!”

——————————————————---

大江滾滾東流,燕子磯頭,濁浪排空。

今天有些陰天,所以雖然快到中午,但是實際上並不熱,江面上有隱隱薄霧,飄忽不定,將遠處的碧水青山全都籠罩在霧氣中,不時有漁舟從霧氣中穿出,轉而又消失。

“夫君爲什麼非得到這個地方等着文相公?”趙雲舒一邊打量着葉應武的釣竿,一邊有些詫異。有什麼事難道就不能好好在御書房說麼,非得跑到這燕子磯。

“文宋瑞之所以一直沒有找某,是因爲他還在猶豫,這傢伙性子倔強,是頭不折不扣的倔驢,”葉應武負手笑着說道,“但是倔強往往意味着一般不會輕易下決斷,他必須做出了十拿九穩的選擇,纔會走出下一步。現在他文宋瑞猶豫的了,可是某卻沒有這麼多功夫陪着他在這裡等着。”

趙雲舒微微頷首,以現在大明面對的內外局勢,皇帝和丞相之間有隔閡可不是什麼好事。雖然現在文天祥和葉應武還是在各自努力做好自己的一份事,但是兩人之間始終沒有什麼交流,只是依靠之前就已經打造鍛煉出來的默契,在蘇劉義奉命南下坐鎮之後,這種局面顯然不能再維持下去了。所以文天祥作爲大明丞相,等不起,而葉應武又何嘗等得起。

“其實文相公相比於夫君,更等不起,因爲夫君還有其餘的選擇。明天就是大朝會了,其實夫君去找文相公也好,不找文相公也罷,文相公的態度今天就能夠明瞭。”趙雲舒低聲說道。

有一句話她沒有明確指出來,葉應武其實沒有必要等,如果文天祥不配合的話,那麼葉應武完全可以換掉一個丞相。

歷朝歷代,可從來都不缺想要做丞相的人。

葉應武眯了眯眼睛,一邊沿着燕子磯頭的石堤走着,一邊沉聲說道:“某確實不只有文宋瑞這一個選擇,但是對於某,或者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文宋瑞確實是一個最好的選擇。更何況這些年文宋瑞跟着某,他的實力、他做出的貢獻,都是有目共睹的,某不可能說讓人取而代之就如此決定。畢竟這是大明的丞相,不是什麼隨意的阿貓阿狗。”

趙雲舒腳步一頓,側過身看着葉應武,突然間露出一抹笑容:“說一千道一萬,實際上夫君你還是捨棄不了這麼多年和文相公之間的情誼。夫君尚未登上皇位的時候,和文相公是同門師兄弟,當年如果沒有文相公的鼎力相助的話,夫君實際上很難這麼快就走到今天的局面,而文相公展現出來的才能,更是讓他成爲一個標杆,一個夫君善於賞識人才的標杆,所以在文相公之後,纔會有更多的人才前來投奔。”

葉應武點了點頭:“你知道的倒是不少。”

“那當然,”趙雲舒狡黠一笑,“夫君不要忘了,當初後宅這麼多姊妹可是有分工的,婉娘姊姊爲主,妾身和琴兒姊姊主內,絮娘和瓊娘兩位姊姊主外,無論是主內還是主外,如果對於夫君是怎麼一步步走過來的都不清楚的話,那妾身就未免太不稱職了,出了什麼事情,怎麼向夫君交代?”

頓了一下,趙雲舒接着上一段話說道:“當然,對於文相公,如果沒有夫君的話,可能現在還是蹉跎不得志,可以說夫君的崛起有文相公,而文相公一步步走到今天也正是因爲夫君,你們兩個名義上是君臣,又是師兄,但是在妾身看來,實際上更像是兩個互相攙扶的袍澤弟兄。”

葉應武沉默了良久,方纔露出一抹笑容。

袍澤弟兄,雖然他和文天祥除了在慈溪城頭之外,並沒有再一起上過戰場,但是他們兩個一起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和蒙古人、和賈似道鬥智鬥勇,方纔有了現在的大明。官場和國家朝堂這兩個戰場,相比於沙場可又有它自己的兇險,而在這官場上,正是文天祥和葉應武背靠背、一起走到了今天。說文天祥是葉應武的袍澤弟兄,似乎還真沒有問題。

“說的沒錯啊,”葉應武看着近在咫尺的奔流大江,“某把文宋瑞當成可以託付後背的兄弟,所以哪怕是某明知道自己還有其餘的選擇,但是還是願意等他,哪怕是某知道應該讓他自己醒悟纔對,但是某還是想要先勸他一下,因爲他不只是某的臣子,還是袍澤。”

“夫君,”趙雲舒伸出手輕輕摟住葉應武,柔聲說道,“夫君你知道麼,聽到夫君這麼說,妾身真的很感動。”

“這有什麼?”葉應武怔了一下,不過還是環住她的纖腰,美人投懷送抱,沒有不佔便宜的道理。

趙雲舒擡起頭正色說道:“妾身知道,夫君就算是將文相公拿下,實際上也無可厚非,因爲夫君所作所爲是爲了這個大明,是爲了這個國,是爲了天下黎民,但是夫君還是願意留下來等等文相公,這說明夫君還沒有徹底變成一個冷血的君主。夫君是君王,變得冷血也在情理之中,可是夫君並沒有,甚至這帝王家也沒有。”

第三百六十四章 寶馬嘶歸紅旆動(下)第三十七章 驚變 下第五百零七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一百四十二章 平江風雷動 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九死南荒吾不恨(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南雲軒翥 上第四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挽弓襄陽射天狼 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漢箭朝飛金僕姑(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到長城非好漢(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成王敗寇否第六百七十八章 馭勁風長驅直躍第六百四十九章 回從揚子大江頭(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滿載一船深秋色(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重甲叩崤山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夜魚龍舞第一百七十九章 沖天焰火明漢水第六百二十五章 月中霜裡鬥嬋娟(下)第五十八章 天下無閒棋第五百七十二章 畢竟還我萬夫雄(上)第四百七十章 艨艟破神風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型階級的產生第五十一章 螳螂捕蟬,黃雀何在 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詩酒笑年華 中第四十四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百里蓬蒿盡飛煙第一百九十五章 非是小人非英雄 上第六百二十八章 半世交親隨逝水(下)第四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下第六十六章 青石路遠 上第六百三十一章 黃金座下看單于(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引弓向天北 上第三百零六章 錦襜突騎渡江初(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赤血燃燒 上第五百九十六章 樓上殘燈伴曉霜(下)第四百零八章 朔風袖底生(下)第六百四十七章 回從揚子大江頭(上)第七十九章 大局底定 中第五百五十一章 星星峽外風波動第五百七十四章 畢竟還我萬夫雄(下)第五十五章 誰的末路 中第五百一十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四百四十五章 王率土之濱第八十一章 青山依舊第一百四十五章 有杏不須梅第二百一十四章 風雪雜錯虎頭山 上第五百六十七章 底事崑崙傾砥柱(中)第五百一十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九十二章 夏風煙塵 中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洗瘴蠻煙(下)第六百六十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家家城下招魂葬(下)第五十一章 螳螂捕蟬,黃雀何在 上第一百一十章 勁風浩蕩遍瀘州 中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到長城非好漢(下)第六十二章 南風漸起 下第六百六十一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陸門多恩怨 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千里山河第三十五章 願隨天武旗第三百三十六章 誰主沉浮看莽蒼(上)第一百零三章 四方風雲動 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星星峽外風波動第九十六章 咫尺之間生死決第六百六十七章 再回首是百年身(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赤血燃燒 下第二十一章 誰人解風情第一百九十四章 青蛟入江誰人敵第六百三十五章 草上飛騎諭三軍(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門多恩怨 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有城巍峨 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駭浪化爲塵 中第一百一十章 勁風浩蕩遍瀘州 中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不負天下百姓第二十三章 萍水樓上總相逢第三百六十三章 寶馬嘶歸紅旆動(中)第五百零四章 羌笛何須怨楊柳第一百零三章 四方風雲動 下第六十七章 青石路遠 中第四百三十六章 酒不醉人醉第三十九章 千軍北渡江 上第五百八十章 禹地悉歸龍虎掌(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軍政錯綜幾繁複第二百零六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中第二百零一章 殘雪未消春猶遠 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人命更關天第五十一章 螳螂捕蟬,黃雀何在 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激流暗涌 中第九十六章 咫尺之間生死決第二百六十八章 東來故人稀第二百五十九章 夢裡江南好 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笑千般變化 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回從揚子大江頭(中)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腔熱血勤珍重(中)第二百章 殘雪未消春猶遠 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平江風雷動 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驟雨打芭蕉第三十九章 千軍北渡江 上第六百七十三章 黃雲滿天血滿城(上)
第三百六十四章 寶馬嘶歸紅旆動(下)第三十七章 驚變 下第五百零七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一百四十二章 平江風雷動 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九死南荒吾不恨(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南雲軒翥 上第四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挽弓襄陽射天狼 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漢箭朝飛金僕姑(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到長城非好漢(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成王敗寇否第六百七十八章 馭勁風長驅直躍第六百四十九章 回從揚子大江頭(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滿載一船深秋色(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重甲叩崤山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夜魚龍舞第一百七十九章 沖天焰火明漢水第六百二十五章 月中霜裡鬥嬋娟(下)第五十八章 天下無閒棋第五百七十二章 畢竟還我萬夫雄(上)第四百七十章 艨艟破神風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型階級的產生第五十一章 螳螂捕蟬,黃雀何在 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詩酒笑年華 中第四十四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百里蓬蒿盡飛煙第一百九十五章 非是小人非英雄 上第六百二十八章 半世交親隨逝水(下)第四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下第六十六章 青石路遠 上第六百三十一章 黃金座下看單于(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引弓向天北 上第三百零六章 錦襜突騎渡江初(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赤血燃燒 上第五百九十六章 樓上殘燈伴曉霜(下)第四百零八章 朔風袖底生(下)第六百四十七章 回從揚子大江頭(上)第七十九章 大局底定 中第五百五十一章 星星峽外風波動第五百七十四章 畢竟還我萬夫雄(下)第五十五章 誰的末路 中第五百一十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四百四十五章 王率土之濱第八十一章 青山依舊第一百四十五章 有杏不須梅第二百一十四章 風雪雜錯虎頭山 上第五百六十七章 底事崑崙傾砥柱(中)第五百一十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九十二章 夏風煙塵 中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洗瘴蠻煙(下)第六百六十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家家城下招魂葬(下)第五十一章 螳螂捕蟬,黃雀何在 上第一百一十章 勁風浩蕩遍瀘州 中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到長城非好漢(下)第六十二章 南風漸起 下第六百六十一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陸門多恩怨 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千里山河第三十五章 願隨天武旗第三百三十六章 誰主沉浮看莽蒼(上)第一百零三章 四方風雲動 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星星峽外風波動第九十六章 咫尺之間生死決第六百六十七章 再回首是百年身(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赤血燃燒 下第二十一章 誰人解風情第一百九十四章 青蛟入江誰人敵第六百三十五章 草上飛騎諭三軍(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門多恩怨 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有城巍峨 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駭浪化爲塵 中第一百一十章 勁風浩蕩遍瀘州 中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不負天下百姓第二十三章 萍水樓上總相逢第三百六十三章 寶馬嘶歸紅旆動(中)第五百零四章 羌笛何須怨楊柳第一百零三章 四方風雲動 下第六十七章 青石路遠 中第四百三十六章 酒不醉人醉第三十九章 千軍北渡江 上第五百八十章 禹地悉歸龍虎掌(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軍政錯綜幾繁複第二百零六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中第二百零一章 殘雪未消春猶遠 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人命更關天第五十一章 螳螂捕蟬,黃雀何在 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激流暗涌 中第九十六章 咫尺之間生死決第二百六十八章 東來故人稀第二百五十九章 夢裡江南好 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笑千般變化 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回從揚子大江頭(中)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腔熱血勤珍重(中)第二百章 殘雪未消春猶遠 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平江風雷動 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驟雨打芭蕉第三十九章 千軍北渡江 上第六百七十三章 黃雲滿天血滿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