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遺孤

(感謝讀者“麻煩還沒死”、“麥草在yy”、“海藍珠”、“木子jen”、“仙猴”的飄紅打賞。)

這是一個寒冷的冬夜,雪花無聲飄落在**的地面上,韓孺子緊緊裹着厚絨披風,覺得不等雪花鋪滿一層,他們這些人就得被凍死一批。

子夜前後,他又來到太廟,前幾次他都在正殿裡,這一回卻站在外面,身邊的熟人只有楊奉,陌生人倒是不少,都是有封號的宗室子弟,差不多有二三百人,加上貼身保傅,人數翻倍,太廟沒有房間容納這麼多人,只好讓他們暫時等在露天裡。

可憐這些天生貴胄,從小錦衣玉食,何曾受過這種苦頭,一個個凍得面色青白、四肢麻木,造反的心都有了,只是不敢宣之於口,反而要擺出孝子賢孫的嚴肅神情,實在無聊的時候,就偷瞄一眼廢帝。

對這些人,韓孺子一個也不認識,他們卻都認識他。楊奉替他擋住了大部分好奇目光,可週圍的切切私語聲還是跟雪花一起將他包圍。

太廟前方的宗室子弟並非隨意站位,而是按照爵位、親疏遠近、輩分、年齡等排序,數十名禮官維持秩序,再遠一點是幾百名持戟衛士,他們穿着鐵甲,在寒冬裡更冷一些,卻都站得筆直,沒有一點顫抖。

韓孺子雖只是倦侯,但是位比諸侯王,輩份更高些的諸侯王都不在京城,因此只有他站在第一排,凍得瑟瑟發抖,像是被推出來承擔罪責的倒黴蛋兒。

身後起了一陣喧譁,韓孺子連回頭看一眼的興趣都沒有,他現在只想回家。

原來又有新人到來。地位頗高,被禮官帶到倦侯身邊。

“太祖戎馬一生,吃過多少苦,後代子孫卻如此不肖,連點寒冷都承受不住,天下若有大事。韓氏子孫全是待宰羔羊。”新到者埋怨道。

韓孺子不用看就知道這是誰。

過了一會,東海王又開口了,這回聲音不那麼鎮定自若,“這天……也太冷了,這是要……殺人嗎?喂,你來多久了?”

韓孺子扭動僵硬的脖子,掃了一眼同樣裹在披風裡的東海王,咳了兩聲,說:“快一個時辰了吧。我不知道。”

東海王靠過來,他帶來的太監想攔卻攔不住,東海王低聲道:“聽說了嗎?”

韓孺子搖搖頭。

“是鉅太子和鏞太子的後人,跟咱們平輩,也不知……她是從哪裡找來的。”在太廟裡東海王不敢提起“太后”兩字。

韓孺子不吱聲,一是太冷,二是說這些沒有意義。

東海王卻不肯閉嘴,而且只跟倦侯聊天。“這一招真是太陰險了,讓你退位、把我留在宮裡、派景耀去談判。整整迷惑了崔家五個月!我舅舅……唉,他什麼都好,就是太過謹慎,當初若是發兵……唉,唉,我的命真苦啊……”

東海王唉聲嘆氣。韓孺子真想大聲警告他閉嘴。

終於,事情有了進展,東海王也閉上嘴,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從兩邊的側門各走進一隊衛兵,然後是大臣。至少得有二百人,走在最前面的分別是宰相殷無害和兵馬大都督韓星。

大臣們顯然剛纔溫暖的屋子裡走出來,體內殘留着一些餘熱,步履穩重,神情莊嚴,還沒凍得瑟瑟發抖。

在禮官的指示下,全體宗室子弟前進,來到太廟的丹墀下站立,文武百官分立左右,從這時起,再沒人敢隨意開口。

藉着燈籠的光芒,韓孺子看到宰相殷無害的臉有點紅,不像是因爲寒冷,更像是出於激動,似乎剛剛哭過。

韓孺子今晚已經看過一位老太婆哭鬧,很慶幸不用看另一個老頭子的哭相。

一名司儀官側身站在臺階上,洪亮的聲音在冬夜中顯得極不真實,“太后駕到!”

在一隊太監和女官的護送下,太后身穿朝服緩緩走來。

韓孺子不顧禮儀仔細觀瞧,很遺憾,王美人不在其中。楊奉輕輕拽了一下倦侯的披風,韓孺子垂下目光,還是看到太后身邊跟着兩人,一個十六七歲,個子比太后還要高些,神態極爲恭謹,身上的服裝表明他絕不是宮中的太監,另一個比較小,只有六七歲,胖乎乎的,一臉茫然,總是回頭張望,大概是在尋找認識的人。

太后與這兩人站在了韓孺子和東海王前方。

宗室出身的兵馬大都督韓星上前,也是側身站在臺階上,與喊話的司儀官對面。

“祖宗有靈,子孫跪拜!”司儀官喊道,聲音遠遠傳出。

太后帶領全體韓氏子孫跪在冰硬的青石地面上,膝下沒墊任何東西。

“一叩首!”司儀官可不管這些,此時此刻,他就是韓氏歷代皇帝的代言人,聲音不急不徐,指揮數百名子孫磕頭。

跪拜三次之後,衆人起身,然後是文武百官,同樣跪拜三次,這是一次意外的拜祭,禮儀已經簡化許多。

兵馬大都督韓星在臺階上再次向太廟跪拜,這回沒用司儀官喊話,他自己跪下,自己起來,然後宣讀一直握在手中的旨意。

他的聲音沒那麼大,卻還清晰,詞句古雅,引用的典故極多,大臣們聽得萬分激動,一直站在外面、被凍得腦袋發麻的宗室子弟們卻是一頭霧水,好一會才陸續明白過來,這是一篇洗冤昭雪的請命文。

按照慣例,韓星先是讚頌列祖列宗的功績,對武帝尤其不吝溢美之辭,然後鋒頭一轉,指斥那些引誘武帝做壞事的奸佞小人,羅列了一些人名,韓孺子驚訝地聽到了中司監景耀的名字。

接下來,請命文開始回憶武帝頭兩位太子的冤屈,聲情並茂,太廟前很快哭聲一片,宗室子弟哭,大臣也哭。而且哭得更厲害一些,甚至頓足捶胸。

韓孺子已經算是見過“世面”了,此刻還是驚訝不小,站在他前方的少年和孩童乃是太子遺孤,痛哭流涕尚可理解,其他人哭什麼呢?就連東海王的肩頭也一聳一聳的。像是在哭,還有點像是在竊笑。

韓孺子哭不出來,也不會做樣子,只能將頭低下,儘量不惹人注意,可週圍的哭聲太有感染力,韓孺子無法不受影響,心生愧疚,覺得自己太過無情。

長長的請命文終於快要念完。東海王韓樞和廢帝韓栯的名字被提到,他們兩個是不肖子孫,德薄福淺,不能繼承韓氏江山,因此要從前太子的後人當中選立一位。

隔着幾步,韓孺子也能聽到東海王的牙齒咬得咯咯響,他倒是無所謂,聽到“不肖孫栯”幾個字的時候。甚至沒有立刻想到這就是自己。

最關鍵的一刻終於到了,兩位太子各留下一名後人。鉅太子的兒子名叫韓施,今年十七歲,鏞太子的兒子名叫韓射,剛剛六歲,父親遇難時他還在母腹中沒有出世,兩人雖然也列入皇室屬籍。卻一直備受冷落,連名字都是隨便起的。

韓孺子有經驗,知道最後成爲皇帝的那一個,將會改名。

大臣們哭得更加響亮,韓孺子覺得其中一些人是真心實意的。

楊奉湊在他耳邊。小聲說:“鉅太子在位十多年,鏞太子也有六七年,他們在大臣當中根基頗深,大致來說,文官喜歡鉅太子,武官傾向鏞太子。”

韓孺子恍然,怪不得父親桓帝一度想要聯合外戚對付大臣,桓帝當太子的時間過短,與大臣沒有形成緊密的聯繫,而韓孺子甚至沒有經過太子這一階段,與大臣毫無接觸,所以他的退位波瀾不驚。

韓孺子不覺得遺憾了,同時也明白,如果有一天他真能重返至尊之位的話,必須至下而上地建立根基。他扭頭看了一眼楊奉,不知這名太監能幫自己到什麼程度。

請命文讀畢,韓星脫稿說話,表示兩位太子不分上下,遺孤都有繼位的資格,爲顯公平,要在列祖列宗的牌位前抽籤決定。

這就是太后與羣臣商議很久之後拿出的方案,一直被扔在外面挨凍的宗室子弟們大吃一驚,可是沒人敢在這個時候提出反對,嗡嗡聲很快消失,連東海王也停止咬牙切齒。

太后帶着韓施、韓射拾級而上,進入太廟,羣臣之中只有殷無害和韓星代表文武官員陪同進入,其他人都在外面等着。

太后的身影剛一消失,東海王就扭頭看着韓孺子,眼中流出真實的淚水,壓抑着聲音說:“你能相信嗎?你能相信嗎?”

韓孺子沒什麼不能相信的,於是露出一個無所謂的神情。

東海王臉上的神情由悲痛變成驚訝,直到這時,他好像才真的相信韓孺子對帝位不感興趣。

韓孺子的目標太遠大,此時此刻他的確顯露不出興趣。

抽籤進行得很快,外面的人等得熱血沸騰,幾乎感覺不到寒冷。

殷無害和韓星先走出太廟,帶着鉅太子的遺孤韓施,殷無害用老邁的聲音宣佈,韓施被封爲冠軍侯、北軍大司馬。

結果已定,殷無害顯得有些失望,文官也大都嘆息,但是無可奈何,他們爭取過了,只能認賭服輸。

三人退到一邊,太后攜着韓射的手走出,站在丹墀之上,高聲道:“祖宗庇護,武帝之孫韓射立爲太子。”

羣臣山呼萬歲,包括韓施在內,紛紛跪下,前一刻他還有機會成爲皇帝,這一刻已是人臣。

胖乎乎的小孩還在東張西望,不知在找誰。

楊奉在下跪之前扶住韓孺子,輕聲道:“倦侯獲准入宮不拜,除了面對列祖列宗,都不用跪。”

有特權的人不只他一個,還有韓星等七八人,遠處的禮官挨個查點,以確認無誤。

韓孺子低着頭,心中卻有一股火,既非怒火,也非妒火,而是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熱情之火:現在的他清晰地感受到了站在上面和站在下面的區別,他知道自己更喜歡哪一種。

儀式結束了,挨凍的宗室子弟陸續離去,大臣們繼續商討新帝登基事宜,以及如何應對城外的南軍。

回府的路上,韓孺子心中的火漸漸熄滅,他得面對現實,在這個寒冬裡,任何火焰都燃不起來。

進入倦侯府時天已微亮,韓孺子剛一推開臥房的門,早已等急的崔小君撲過來,兩人緊緊抱在一起。

寒冬裡,唯有這裡尚存一點溫暖。

(求訂閱求收藏)全本小說網

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戰鬥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寨者(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與好處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斷第四百二十章 轎起轎落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囂張的強盜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險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二百七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二百七十六章 皇帝家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門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四百五十三章 故事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四十七章 追捕第一百二十二章 說服江湖人第一章 進宮第二百七十七章 習慣第一百三十章 離寨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戰第五十七章 臥虎藏龍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爭位者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本書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三百四十四章 車騎將軍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五百零一章 百官怠工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囑託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嶇之路第四百六十五章 無休無止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重的刑罰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洶涌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四百一十六章 陛下能爲我作證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七十九章 願望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東西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四十四章 犧牲第十七章 凌雲閣上凌雲志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書能殺人”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戰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三百三十七章 談判與攻城第三百八十二章 瞭解皇帝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談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二百七十一章 宰相臨終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通知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賊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一章 進宮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飲第五百二十章 逃難路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營地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二百二十二章 譚家的女兒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神不寧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三百三十二章 兩路逃亡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二百零一章 漁翁第二十三章 武帝與皇孫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人母者第一百一十五章 遷營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
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戰鬥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寨者(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與好處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斷第四百二十章 轎起轎落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囂張的強盜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險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二百七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二百七十六章 皇帝家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門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四百五十三章 故事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四十七章 追捕第一百二十二章 說服江湖人第一章 進宮第二百七十七章 習慣第一百三十章 離寨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戰第五十七章 臥虎藏龍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爭位者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本書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三百四十四章 車騎將軍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五百零一章 百官怠工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囑託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嶇之路第四百六十五章 無休無止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重的刑罰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洶涌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四百一十六章 陛下能爲我作證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七十九章 願望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東西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四十四章 犧牲第十七章 凌雲閣上凌雲志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書能殺人”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戰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三百三十七章 談判與攻城第三百八十二章 瞭解皇帝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談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二百七十一章 宰相臨終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通知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賊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一章 進宮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飲第五百二十章 逃難路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營地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二百二十二章 譚家的女兒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神不寧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三百三十二章 兩路逃亡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二百零一章 漁翁第二十三章 武帝與皇孫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人母者第一百一十五章 遷營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