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願望

(感謝讀者“zmcs”的飄紅打賞。)

書房裡煥然一新,椅子上鋪着褥墊,書案上擺好了筆墨紙硯等物,新買來不久的書堆在地上,有一些還沒有開箱,韓孺子要親手擺放,不過他想在書房裡“偷懶”的願望沒能實現。

白天,楊奉一多半時間都待在書房裡,與倦侯討論朝堂形勢,基本上都是他說,偶爾提出一兩個疑問,足夠韓孺子想上一兩天。

下過幾場雪之後,京城迎來難得的一個大晴天,楊奉卻毫無察覺,坐在書案對面,一張張地仔細查看剛剛送來的邸報。

邸報三五天一送,上面全是朝廷近期的重要公文,遠離皇宮之後,楊奉只能瞭解朝中動向,雖然有點滯後,總比一無所知強。

楊奉揀出一張邸報,推到倦侯面前,韓孺子拿起快速瀏覽了一遍,“崔宏這就認輸了?”

距離太后選出新帝已經十天,鏞太子的遺孤韓射尚未正式登基,這也是京城內外最爲緊張的十天,太后出招,大家都在等太傅崔宏做出迴應。

崔宏完全有理由憤怒,通過太監景耀,他已經與太后暗中談判了五個月,卻得到一個完全出乎意料的結果:東海王不僅沒當上皇帝,甚至連競爭帝位的資格都變弱了,要排在廢帝韓栯、鉅太子遺孤韓施以及鏞太子遺孤韓射之後。

整個朝廷的格局爲之一變,崔家不再是帝位不可或缺的參與者。楊奉對太后這一招讚不絕口,卻一直沒有弄明白太后是怎麼神不知鬼不覺找到這兩人,又與大臣達成一致的。

可崔宏畢竟掌握着京城最爲精銳的南軍。仍然能與太后鬥個魚死網破,尤其是韓射剛被立爲太子的那一天,鉅太子遺孤韓施的影響力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南軍仍然服從崔宏的命令。

那一天,京城封閉全部城門,禁止任何人進出,城上守兵劍拔弩張。

城門一連封閉了三天。就算死人,也只能暫時存在家中,不能送到城外埋葬。

第四天。新任北軍大司馬韓施在城外閱兵,一向以懶散聞名的北軍居然聚齊了七八成,在訓練了一個上午之後,近十萬名將士面朝城牆山呼萬歲。聲震數裡。

失去的戰鬥力不可能立刻恢復。但是北軍的舉動還是帶來巨大影響,南軍對太傅崔宏的支持不那麼堅定了,越來越多的將士記起了鉅太子擔任大司馬的日子。

崔宏妥協了,不是一下子,而是一步步慢慢來,先是上書爲自己擅回京師請罪,得到原諒之後,他也加入爲前太子洗冤的行列。建議封韓施爲王,而不是冠軍侯。這一建議被太后駁回。

韓孺子正在看的邸報是崔宏的第五道奏章,昨日送達。

中司監景耀受到指控,稱他是導致兩名太子冤死的罪魁禍首之一,他一直躲在南軍營地,崔宏保護了九天,終於將他交了出來。

“我以爲景耀忠於太后,太后也信任景耀。”韓孺子對這件事一直沒有想得特別明白。

楊奉放下手中的邸報,“我說過,必要的時候整個天下都得‘連累’,太后仍然信任景耀,可是不得不犧牲他,以換取大臣們的支持。”

“景耀真的害死了兩位太子嗎?”

楊奉笑了一聲,“鉅太子、鏞太子的死因我不是特別瞭解,可我知道,當皇帝想要殺一個人的時候,用不着自己找藉口,總會有無數的人揣摩聖意,主動提供藉口,景耀能升任爲中司監,自然沒少做這種事情,但他不是唯一一個。”

“可大臣們偏偏不喜歡他。”

“你去過勤政殿,如果你是議政大臣,會喜歡那個掌握寶璽的太監嗎?”

韓孺子笑着搖搖頭,“原來的中掌璽劉介呢?他是怎麼做的?”

“劉介是個純粹的掌璽之人,每天將寶璽送給皇帝,然後再收回,自己從來不在大臣奏章上蓋印。”

韓孺子一點也不喜歡景耀,可這時心裡卻生出一股寒意,大臣們表面上馴服,對闖入自己地盤的外來者卻是心狠手辣。

“太后利用齊王謀逆一案在朝中抓捕了不少人,大臣們都沒有反對,卻對一個名掌印的太監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後快。”韓孺子並不同情景耀,只是發出感慨,慢慢理解了父親桓帝對大臣的懼意。

“大臣們無論派別,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君臣相輔,各管一片,就像是夫妻,至於誰是夫誰是妻,大臣和皇帝的想法可能不太一樣。君臣可以相處愉快,也可能鬧矛盾,但不管怎麼說,不準外人插足,太監就是外人。”

“太后不算外人嗎?”

“所以太后必須緊緊抓住一名傀儡。”楊奉沒再說下去,大楚朝廷風雨飄搖,人人都看在眼裡,可是誰也不知道大廈究竟會不會倒掉、何時倒掉,“眼下朝廷總算暫時穩定,如何應對北方的匈奴將是下一個挑戰。”

秋天的時候,匈奴果然大舉入塞,掠走了一些人口與財物,但沒有過分深入,邊疆楚軍以守爲主,也沒有追擊,可是和平畢竟被打破了,新帝登基之後,必須先解決這一威脅。

如果我是皇帝……韓孺子忍不住想象自己會怎麼做。

楊奉不知道倦侯的心事,扭身向門口說:“進來吧。”

張有才抱着一摞簿冊、紙張進來,往書案上一放,說:“上完課了嗎?”

他將主人與楊奉的每日議論當成授課,輕易不敢打擾。

楊奉哼了一聲,拿起幾張紙掃了一眼,立刻感到頭疼,“怎麼每天都有這麼多的銀兩支出?”

“哈,楊總管,都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您都當家了也不知道啊。咱們這兒怎麼也是一座侯府,上上下下近百口人,每天光是吃喝……”

楊奉擡手示意張有才不用說了,“得有一位賬房先生處理這些事情。”

韓孺子忍住笑,楊奉坐在屋子裡就能大致猜到太后等人在想什麼,卻弄不清小小一座侯府的賬目。可他沒資格嘲笑楊奉,他自己也看不懂,能看懂也不感興趣。

“下午我就出去聘請一位。”楊奉無奈地說。

張有才衝倦侯擠眉弄眼,韓孺子道:“有話你就說,難道你有現成的人選?”

張有才吐下舌頭,衝楊奉笑了笑,“宮裡出來這麼多人呢,沒準有人會算賬。”

楊奉冷冷地說:“別耍心眼,說吧,是誰?”

張有才不好意思地撓撓頭,“一塊出宮的何逸何三叔從前在宮裡記過賬。”

楊奉對宮裡的太監不是特別熟悉,想了一會,說:“把他叫來。”

張有才高興地答應一聲,連跑帶跳地出去了。

“還好你只是倦侯。”楊奉莫名其妙地說了一句,然後道:“這些太監與宮女自願出宮必有所求,你處理一下吧。”

“咦,你又要丟下我一個?”韓孺子發現了,一旦事情比較繁瑣,楊奉總會丟下不管。

“我得出去打聽情況……”楊奉含糊地說,起身走了,韓孺子叫都叫不回來。

張有才帶着一名乾瘦的老太監回來,沒見到楊奉,感到很驚奇,“楊總管呢?”

韓孺子對這名老太監有印象,衝他點點頭,“不用他,我自己能做主。”

“那就更好了。”張有才長出一口氣,他更忌憚楊奉而不是主人,“何三叔從前在……”

韓孺子擡手製止張有才說話,對老太監何逸說:“你曾經在宮裡管過賬目?”

“只是燈火司,那裡日常損耗比較多,老奴記過十幾年的來往賬目。”

韓孺子不懂賬目,問不出細節,所以他問:“記賬並非重活兒,你爲什麼要跟我出宮呢?”

“受到排擠了唄,上司總想將何三叔弄走……”張有才替老太監答道。

何逸苦笑數聲,“謝謝有才替我遮護,可是對主人我得說實話,呃……其實我是因爲好酒,受不了宮中規矩太嚴,所以……”

光是提起酒字,老太監就在吧嗒嘴,笑得更尷尬了。

韓孺子也笑了,“你在宮中記賬可曾出錯?”

“哪敢啊?一兩油、一截蠟燭對不上,也要挨板子的。”

“咱們這兒的賬目沒那麼複雜,規矩也沒那麼嚴,可要是出錯——”韓孺子想了想,“罰你至少一個月不能喝酒。”

何逸睜大眼睛,“這比打板子還嚴!倦侯放心,我絕不會出錯。”

韓孺子轉向張有才,“說吧,你出宮之後的願望是什麼?”

張有才的眼睛瞪得更大,“主人不相信……主人懷疑我……”

“你們隨我出宮,我很感激,正好趕上今天我心情好,想要滿足你們的願望,儘可能,不是一定,說了,我想辦法,不說,那就算了,今後永遠不要再提。”

張有才在自己腦門上彈了一下,笑道:“主人要是這麼說,我還真有一個小小的願望。”

“嗯。”

“我希望學武功,今後能當您的侍衛。”

韓孺子大笑,明知這個小子只是嘴甜會討好人,心裡還是很受用,起身道:“何逸,你把積累的賬目處理了,然後問問所有出宮人的願望,等我回來處理。張有才,跟我出趟門。”

“去拜師學藝嗎?”張有才眼睛一亮。

韓孺子搖搖頭,他不想拜師學武,也不想打聽朝中形勢,此次出府只做一件事,“咱們去給夫人買幾隻小雞小鴨。”

(求訂閱求收藏)全本小說網

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二百二十章 將軍請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勇者的背後第二章 兄弟第四百二十三章 將軍風度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將軍需要勝利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計策第五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黑暗楔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話第一百九十六章 聖旨何在?第七十一章 妻信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驅狼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十九章 進退第五百五十三章 狀元之名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八十九章 過界第四百一十七章 風向第八十九章 過界第二百七十一章 宰相臨終第四十一章 聖旨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眠之夜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二百零五章 書與殘酒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軍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有門道第六十章 宮門第五章 齋戒第三百一十一章 音者生於心第三百零九章 聲名遠揚通知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敵第二百七十七章 習慣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二百八十七章 曲聲動心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二百二十七章 勢變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邊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後一句話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蹤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職責第三百七十四章 尋親背後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六十七章 退位第八十二章 楊奉的過去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囑託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進第二百三十五章 冠軍侯做主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戰鬥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二百二十二章 譚家的女兒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負責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談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二百九十二章 醜王奇招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四百六十五章 無休無止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請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洶涌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八十二章 楊奉的過去第四百七十九章 羣盜無主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八十九章 過界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誘兵之計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內奸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請
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二百二十章 將軍請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勇者的背後第二章 兄弟第四百二十三章 將軍風度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將軍需要勝利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計策第五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黑暗楔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話第一百九十六章 聖旨何在?第七十一章 妻信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驅狼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十九章 進退第五百五十三章 狀元之名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八十九章 過界第四百一十七章 風向第八十九章 過界第二百七十一章 宰相臨終第四十一章 聖旨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眠之夜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二百零五章 書與殘酒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軍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有門道第六十章 宮門第五章 齋戒第三百一十一章 音者生於心第三百零九章 聲名遠揚通知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敵第二百七十七章 習慣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二百八十七章 曲聲動心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二百二十七章 勢變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邊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後一句話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蹤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職責第三百七十四章 尋親背後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六十七章 退位第八十二章 楊奉的過去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囑託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進第二百三十五章 冠軍侯做主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戰鬥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二百二十二章 譚家的女兒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負責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談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二百九十二章 醜王奇招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四百六十五章 無休無止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請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洶涌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八十二章 楊奉的過去第四百七十九章 羣盜無主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八十九章 過界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誘兵之計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內奸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