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

宰相申明志等一班官員跪在地上,懇請皇帝回宮居住。

大將軍崔宏遇刺,位置就在離倦侯府幾條街以外的地方,大臣不能對此視而不見。

韓孺子讓太監們將大臣一一扶起,心裡卻忍不住納悶,這些人當中到底有誰真正關心自己的死活。

“如果一次刺殺就將朕逼回皇宮,如果朕在京城都不得安全,朕這個皇帝還有什麼意義呢?諸卿與其請朕回宮躲避,不如儘快將刺客繩之以法,以安朕心。”

幾位議政大臣面帶慚色,尤其是宰相申明志,討債之事是皇帝自願攬過去的,不讓別人插手,宰相可以置身事外,京城的安全卻在他的職責範圍內,而且是一項重要職責,刺客滿城亂躥,他得負責。

“請陛下給臣一點時間,三天,最多三天,臣必將所有刺客一網打盡。”申明志誇下海口。

“否則怎樣?”皇帝仍不肯放過宰相。

申明志擡頭看了一眼皇帝,沉聲道:“只要有一名刺客漏網,臣願交出相印,以讓賢臣。”

勤政殿裡的其他幾位大臣將頭垂得更低,一聲不吭。

“天下動盪、京城混亂,閣下身爲宰相,乃朕之股肱,自當盡心盡力以塞責,何出讓賢之話?讓天下以爲大楚君臣在鬥氣嗎?”

申明志更加羞慚,磕頭道:“臣不敢,臣只需三天時間。”

韓孺子輕嘆一聲,“明日太后省親,不能因爲一次刺殺而改期,申相還是先保證明天的安全吧,至於抓捕刺客,朕也不給期限,申相盡力就好。”

這樣一來,沒有大臣再敢勸留皇帝,韓孺子仍回倦侯府。

金純忠求見,給皇帝帶來消息,“申宰相向京兆尹府和巡城司下令,要求三日之內必須肅清城內的全部刺客。”

雖然皇帝沒有給出期限,申明志卻真着急了,他從皇帝的話中聽出濃濃的不信任,議政還沒結束,他就通過殿中官吏向京兆尹府和巡城司下達了命令,這不是正式命令,只是宰相本人的一種意願,下面的官員卻不敢有半點違背。

就在韓孺子回倦侯府的路上,京城內外的各處官府已經行動起來,開始抓人。

京兆尹府佔據先機,司法參軍連丹臣已經盯上七個目標,京兆尹得到的期限是三天,給手下的期限則縮短到了兩天,連丹臣沒法再等,天黑之前,他就要將這七人抓捕歸案。

金純忠就是來問皇帝該不該這樣做,他最初的計劃是按兵不動,等這七人與更多同夥接頭之後,再一網打盡。

“宰相既然下令,官府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你不要干預,但是要盯住城中動向,若有異常,立刻告知。”

“是,陛下。”金純忠明白皇帝的意思,宰相可以行使權力,但不能超出界線,皇帝對大臣仍不能完全信任,“一名刺客招供了。”

“他怎麼說?”

“據稱雲夢澤此行派來四五十人,早在幾個月前就開始分批進入京城,最多三人同行,進城之後彼此也不聯絡,全由一名中間人傳遞信息。昨晚的刺殺,十二人負責望風,行刺者只有一人,就是逃走的那一位。他們匯合之前就已矇住面孔,但那名刺客招供說,欒半雄手下能做到隻身行刺的人不多,昨晚那位很可能是欒的義子,名叫欒凱。據說欒凱武功很高,是欒半雄傾心培養的殺手,在雲夢澤羣盜當中初露頭角,本來是要代表欒半雄參加盟主比武的,結果卻暗中來到京城,他來得應該比較晚。”

韓孺子點頭,與京城的前幾次混亂不同,他起碼不再一頭霧水,只要有值得信任的臣子,大楚官府仍能發揮出極其強大的力量,可惜他信任的人還是太少,對宰相掌控的朝廷,他仍需觀望。

金純忠繼續道:“他們在城中的頭目是一個名叫‘聖軍師’的人。”

韓孺子冷笑一聲,“聖軍師,又是望氣者,楊奉在雲夢澤找的就是此人,想不到他竟然來了京城,這個人比較特殊,你如果有他的下落,立即抓捕,不用等朕的旨意,儘量抓活的。”

“是,陛下。”金純忠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道:“的確有一點線索,微臣從少府喬大人那裡得到提醒,宗正卿韓稠極可能就是討債商人背後的組織者,雲夢澤又有多名刺客藏身於商人中間,便於在城內傳遞消息,加上其它一些蛛絲馬跡,微臣斗膽猜測,那個叫‘雲雄’的人就是所謂的聖軍師,而庇護他的人則是韓稠。”

“洛陽侯還真是喜歡洛陽,怨氣不小啊。只要確認聖軍師在韓稠那裡,你儘管抓人,不用管它是宗正府還是宰相府。”

玄衣使者的權限畢竟太小,韓孺子傳召蔡興海,給兩人下了一道旨意,准許他們在今明兩日便宜行事,宰相以下,都要配合,不得阻攔。

這是一份限時的特權,只有兩天。

金純忠和蔡興海剛走,東海王和崔騰來了。

東海王前兩天還自薦要用譚家的人脈追查刺客,立了一功之後,他卻沒有繼續追查,眼看事情越鬧越大,他反而甘願置身事外。

崔騰不一樣,父親遇刺徹底將他激怒,多半天過去了,怒火也沒有減弱,反而越來越旺,“陛下,不能再等了,京城就這麼大,堵住城門,刺客還能飛出去不成?”

“京兆尹府和巡城司已經開始抓人了,你不要着急。”韓孺子勸道,也不忘提醒一句,“沒有朕的旨意,你不可亂來,就在崔府或者朕這裡老實待着,朕自會給崔家一個公道。”

“嗯,我聽陛下的。”崔騰仍然氣憤難平,“皇后派人送信了,她很着急,說是等太后省親結束,後天會回家探望父親,但是還需要陛下的恩准,不知道陛下接到奏章沒有?”

皇后也是“臣”,出宮需要皇帝的准許。

韓孺子桌上擺着一摞奏章,擺在最上面的就是皇后奏章,韓孺子看了一遍,提筆寫下批覆,允許皇后出宮,想了一想,又添上幾行字,表示自己要與皇后一同去崔府看望大將軍。

他將奏章連同批覆遞給崔騰,“交給外面的太監,讓他們馬上送回宮中,也好早做準備。”

“陛下要親臨崔府!”崔騰大喜,胸中怒氣終於消散不少,捧着奏章往外跑,“我這就回家準備!”

東海王站在旁邊微笑,韓孺子問道:“朕不過是與皇后看望一下大將軍,崔騰幹嘛這麼高興?”

“陛下看過不少史書,難道沒注意到嗎?皇帝親臨某家,乃是此家極大的榮耀,武帝、先帝都曾去過崔府,如今是陛下,崔家一如既往地受到寵幸,怎能不欣喜若狂?大將軍聽到這個消息,只怕傷勢也會好幾分。”

批覆已經寫下,韓孺子不能再改,“大將軍重傷,朕應該去看望一下。”

“當然,雖無明文規定,但是按慣例,正一品的大臣若是臥牀,皇帝理應派內侍前往探視,如果得的是不可治癒的重病,皇帝親臨牀榻之前也是應該的,不是必須,但是應該。聽說大將軍的傷勢的確很重,剛剛能睜眼,還不能說話,陛下應該去看看。”

東海王的話裡隱藏着一點興災樂禍和嫉妒,韓孺子只當沒聽懂。

“陛下後日親臨崔府,今日才下旨意,劉介和蔡興海他們可有的忙了。”

“這種事通常要提前多久準備?”

“至少十天,一個月最好,甚至有提前半年、一年就開始準備接駕的。不過崔家有錢,不只一次接駕,經驗豐富,肯定不用這麼久,兩天應該夠了。”

韓孺子嘆息道:“皇宮、倦侯府,朕已經不記得多久沒離開過這兩個地方了。”

“陛下的安危是天大的事,能離開皇宮常住倦侯府,已經算是破例。”

韓孺子微微一笑,“先將刺客和探望大將軍的事放下,朕問你,如果想要提拔一位官員,按‘慣例’該怎麼做?”

“要提升幾個品級?”

“很高就是了。”韓孺子不肯說得太清楚。

“那就是破格了,被提升的官位有空缺嗎?”

“有。”

“宰相等大臣一直沒有推薦此人?”

“沒有。”

“嗯,這個人最近立過功嗎?”

“立過,但不是很大的功勞,跟那些將士無法相提並論。”

東海王笑道:“陛下太實誠了,如果非要親冒矢石、浴血奮戰才叫大功,那文臣豈不是永遠沒機會了?功勞有兩種,一種是人人可見,首級、牛馬等等都是明證,一種是皇帝可見,這個人的舉動或者影響到大勢,或者顯露出極難得的忠誠,都算是大功。比如左察御史蕭聲,真論起來,他也沒做什麼,對匈奴人的傷害還不如普通的士兵,可他被俘不屈,投河自盡,足見其忠,陛下給他一個大功,沒有任何人反對。”

“嗯。”韓孺子點頭,明白了其中的區別。

東海王告退的時候,心中比崔騰更加得意,皇帝仍然需要他的建議,最關鍵的是,他能通過建議猜出皇帝的心事,給未來鋪路。

卓如鶴從雲夢澤回來之後,必然平步青雲,這就是東海王的結論。

東海王猜錯了,韓孺子想的其實是另一個人。

整個京城都在抓捕刺客,皇帝所思所想卻是如何改造朝廷,他也要給未來鋪路。全本小說網

第一百三十一章 受封第四百七十章 敗得蹊蹺第五百零二章 罪有應得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位公子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錢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六十九章 豪傑第五百二十四章 守城無計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喪志第一百七十四章 獨自決定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將不老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負責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五百三十九章 臨陣之賭第四百五十章 親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寵妃第三百九十二章 鋪路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三百四十章 絕不能退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換之道(一更)第四十四章 犧牲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請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與好處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三十三章 兄弟之約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騰?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四百三十二章 勞碌命第一百一十二章 祭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脈第三百三十七章 談判與攻城第四百八十章 謀自己的反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戰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親征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萬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三百三十二章 兩路逃亡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七十章 掛名宿衛(明日上架,求首訂)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二百七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三百零二章 無言相勸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眠之夜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九十四章 缺錢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七十六章 老婦闖門第四百二十章 轎起轎落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聖旨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九十七章 獨立小王國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親不認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誘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狀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思帝之亡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帝得病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選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陽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賊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五百四十章 書還在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軍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牆上下(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章 進宮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好的師傅第七十九章 願望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
第一百三十一章 受封第四百七十章 敗得蹊蹺第五百零二章 罪有應得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位公子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錢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六十九章 豪傑第五百二十四章 守城無計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喪志第一百七十四章 獨自決定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將不老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負責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五百三十九章 臨陣之賭第四百五十章 親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寵妃第三百九十二章 鋪路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三百四十章 絕不能退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換之道(一更)第四十四章 犧牲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請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與好處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三十三章 兄弟之約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騰?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四百三十二章 勞碌命第一百一十二章 祭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脈第三百三十七章 談判與攻城第四百八十章 謀自己的反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戰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親征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萬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三百三十二章 兩路逃亡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七十章 掛名宿衛(明日上架,求首訂)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二百七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三百零二章 無言相勸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眠之夜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九十四章 缺錢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七十六章 老婦闖門第四百二十章 轎起轎落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聖旨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九十七章 獨立小王國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親不認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誘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狀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思帝之亡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帝得病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選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陽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賊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五百四十章 書還在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軍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牆上下(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章 進宮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好的師傅第七十九章 願望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