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

幾年前,金純忠由塞外帶回來一位皇子,打亂了宮中的諸多安排。

他是從北邊來的,因此被稱爲“北皇子”,慈寧太后聽說後極不高興,因爲她曾經多次或派人或寫信向金垂朵詢問是否有子嗣,得到的都是否定回答,就在她矚意於慶皇子,已經視其爲太子的時候,卻突然冒出來一位皇長子。

慈寧太后覺得這是有意爲之,沒準是匈奴人的陰謀,可是在仔細看過北皇子之後,她嘆息一聲,“他和孺子小時候長得幾乎一樣。”

慈寧太后接納了北皇子,一開始養在身邊,很快就向皇帝抱怨:“我終於明白金貴妃的用意了,她故意將皇子留在塞外,先將他變成匈奴人,再送回大楚,等他長大,必然心向匈奴。瞧瞧他,除了容貌相似,哪裡還像是皇室子孫?頓頓要吃肉,才幾歲,就偷着喝酒,甚至爬上慈寧宮房頂,說是宮裡太憋悶,他要到高處放鬆一下,這是小孩子能做出的事情、說出的話嗎?”

韓孺子微笑以對,勸母親將北皇子交給皇后撫養。

皇后很有耐心,看得也很緊,她不得不如此,孺君公主就是個淘氣的主兒,來了一位更淘氣的哥哥,互相鼓勵,更加無法無天。

後宮嬪妃又爲皇帝生下幾個兒女,年紀尚幼,只有惠貴妃生下的慶皇子和淑妃生下的鄧皇子,年齡稍長,成爲受欺負的主要對象,偏偏他們總來找北皇子和孺君公主玩耍,捱打了就向祖母和母親哭訴。

皇后頭痛不已,經常爲一對兒女道歉,有時候她出面也沒用,就只能將麻煩交給皇帝。

“母親爲什麼要將我送回來?”北皇子生硬地問。

韓孺子輕輕撫摸兒子的頭頂,“你也不算小了,應該能明白一些道理,告訴你也無妨。你母親將你送回來,是因爲覺得匈奴那邊不安全。”

北皇子扭頭看向黑暗中的父親,“大單于和大閼氏最喜歡我了,在那邊沒人敢多說我一句,怎麼會不安全呢?”

六七歲的孩子正是似懂非懂的時候,韓孺子發現很難用幾句話將事情解釋清楚,本想敷衍過去,以後再說,可是北皇子語氣中的不信任,讓他改變了主意。

“等等,朕讓人掌燈,詳細對你說。”

“嗯。”

一名宮女進屋點燃蠟燭,韓孺子親自鋪紙研墨,正要動筆,扭頭看到門口露出一顆小腦袋,“進來。”

孺君公主蹦蹦跳跳地撲向父親,抱住他的一條腿,“不怪大哥哥,是慶皇子和鄧皇子先搗亂。”

韓孺子微笑道:“朕不怪任何人,但是朕希望你們聽道理。”

兄妹二人同時點頭。

韓孺子在紙畫了一條橫線,“這是長城,當然,真正的長城沒這麼直,意思一下吧。北邊是匈奴,南邊是大楚,從很久以前就開始打仗,持續了上千年。”

“爲什麼要打仗呢?肯定是匈奴先搗亂。”孺君公主道。

北皇子很喜歡這個妹妹,在這件事卻有不同想法,“匈奴人不會搗亂,他們只在受欺負的時候才反抗。”

對這種“大逆不道”的言論,韓孺子沒有斥責,說道:“打仗的原因已經不重要,既然開打,每一方都想打贏,對不對?”

兄妹二人又同時點頭,孺君公主向北皇子悄悄做個鬼怪,表示不服氣。

韓孺子在橫線左端又畫一條豎線,說:“西方是神鬼大單于。”

“他是壞蛋。”北皇子馬上道。

“最大的壞蛋。”孺君公主補充道。

兩人年紀雖小,卻都對神鬼大單于入侵大楚一事印象深刻。

“嗯,他是壞蛋,最終還是被打敗了。”

“被父皇帶兵打敗的。”孺君公主搶着說。

“父皇見過神鬼大單于嗎?”北皇子問。

“差一點就見着了。”韓孺子在豎線頂端畫了一個小圓圈,“神鬼大單于戰敗逃亡,朕在這裡追上他,正要動手將他除掉的時候,匈奴人出現,將他保護起來,然後放走了。”

“匈奴人真壞。”孺君公主惱怒地說。

北皇子瞪了妹妹一眼,問道:“我在匈奴的時候,大家都說神鬼大單于如何如何壞,幹嘛要將他放走?”

“因爲匈奴人更害怕大楚,他們擔心只剩下自己以後,更不是大楚的對手,於是放走神鬼大單于,給大楚增加一個敵人。”

“匈奴人果然壞。”孺君公主盯着北皇子說,他們兩人玩得很好,卻也經常吵架。

北皇子皺眉嘟嘴,似乎不太相信父皇的話。

“有話就說。”韓孺子道。

“匈奴人都說,大楚害怕匈奴。”

韓孺子笑了一聲,“你從北邊來,見過一些城鎮,你說說,是匈奴人多,還是大楚人多。”

“大楚人多。”北皇子不得不承認,隨舅舅一路南下路過諸城的時候,他簡直不敢相信世上會有這麼多人擠在一起。

“匈奴繁華,還是大楚繁華?”

“也是大楚。”北皇子喃喃道。

孺君公主又搶道:“大楚強盛,才能佔據好地方,匈奴不強,只能待在塞外,所以匈奴害怕大楚。”

北皇子無言以對,眉頭皺得更緊。

所謂強弱當然沒有這麼簡單,韓孺子卻不想對孩子說得太細,“楚強,匈奴弱,所以匈奴需要幫手,這就是爲什麼他們會放走神鬼大單于。”

“匈奴與大楚不能和好嗎?”北皇子問道,語氣軟了下來。

“這正是你母親的想法,匈奴人放走神鬼大單于,她不同意,與匈奴大單于發生了爭執,這些年來,她一直不去龍庭參拜大單于,帶着一部分匈奴人獨自生存。”韓孺子輕嘆一聲,難以想象金垂朵是怎麼忍受過來的。

北皇子道:“我明白了,母親擔心我被大單于當成人質,所以將我送回父皇這裡。大單于那裡有不少人質,經常受欺負。”

韓孺子放下筆,輕輕拍了一下兒子的頭,“正是如此。”

北皇子昂然道:“等我長大,一定要接母親回來,還要打敗大單于,讓他老老實實地聽話,不準再與大楚作對。”

韓孺子大笑幾聲,吩咐道:“天晚了,睡覺去吧。”

北皇子點頭,孺君公主卻纏着父皇講故事,韓孺子無奈,講了一段太祖的事蹟,兄妹二人都不滿意,要聽父皇打敗神鬼大單于的經歷。

韓孺子卻沒什麼可講的,“真正打敗神鬼大單于的人是鄧粹,他是鄧皇子的舅舅,率孤軍深入敵後,爲大楚樹立威名,就因爲他,西方諸國發起反叛,逼得神鬼大單于不得不從大楚逃走。就是現在,他的威名仍在西方流傳,諸國輕易不肯再向神鬼大單于屈服,每到開戰的時候,還打着他的旗號。”

“鄧皇子的舅舅這麼厲害?”北皇子和妹妹互視一眼,都不相信。

“過幾天,朕會請一位師傅,專門給你講故事,等你認的字再多一些,就能自己看故事了。”

“哦。”北皇子不太喜歡讀書。

孺君公主興奮地說:“我也要聽故事!我也要師傅!”

韓孺子本來沒有這個想法,這時卻覺得也無不可,笑道:“你和哥哥用一個師傅吧。”說罷將兩人向門口推去。

宮女迎上來,抱起兄妹二人,分別送回自己的住處。

韓孺子鬆了口氣,回到臥房,皇后還沒睡下,輕輕搖頭,“陛下這樣輕描淡寫的懲處,淑妃是不會滿意的。”

“小孩子打架而已,無需大驚小怪,淑妃太在意了。真是奇怪,淑妃與惠貴妃關係一般,怎麼兩人的孩子卻常在一塊玩耍?”

皇后自從生下公主之後,就再也沒有懷孕,選立太子之事因此變得撲朔迷離,淑妃鄧芸頗有野心,對鄧皇子寄予厚望,而且也不加以掩飾,爲此與慈寧太后發生過幾次衝突。

慶皇子與鄧皇子本該是對頭,關係卻很親密,韓孺子有點意外。

崔小君微微一笑,“小孩子,哪懂那麼多?”

“小孩子不懂,大人懂。”

“弱弱聯合,陛下剛纔不是說得頭頭是道嗎?”

韓孺子一愣,隨即明白過來,“原來你聽到了。”

“又不是國家機密,不算過分吧?”

韓孺子笑着搖搖頭,隨後道:“宮裡人是不是都覺得朕會立北皇子爲太子?”

“北皇子是長子,又是金貴妃所生,宮中有傳言也是正常的。”

“皇后怎麼想?”

“這種事可輪不到我開口,陛下若是寵愛孺君公主,就讓我們娘倆兒置身事外吧。”

韓孺子默然,這是一個難題,比擊敗匈奴和神鬼大單于還難,他到現在也沒想出一個合適的解決辦法。

“譚王妃又派人送信給我,打聽東海王的下落。”

“這還真是一件怪事,據說東海王三年前就已登船,卻在中途失去了消息,海上風急浪大……唉,大家肯定以爲這是朕的授意。”

“悠悠衆口,誰也堵不住,陛下不必過於在意,譚王妃倒沒想太多,只希望若有消息能第一個通知她。”

“當然。”韓孺子走到皇后面前,輕聲道:“咱們努力吧,你若生下兒子,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崔小君羞紅了臉,輕輕推開皇帝,小聲道:“接下來幾個月不用‘努力’啦,就是不知道問題能不能解決。”

韓孺子大喜,輕按皇后的小腹,“大楚的安寧就看你了。”

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四百六十五章 無休無止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八十章 散心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蹤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長輩第三百九十章 留下(二更)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六十二章 夜色籠罩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二百六十九章 拒之門外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一百章 荒園混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第三百四十四章 車騎將軍第五百二十章 逃難路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勇者的背後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擁而至的使者第一百零二章 勳貴的玩法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三百章 孰是孰非第三百七十四章 尋親背後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七十一章 妻信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將軍需要勝利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一百三十六章 柴家人的一計純粹的感謝和不那麼純粹的自辯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二百七十章 寬赦第四百六十五章 無休無止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三百四十四章 車騎將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軍第三百八十二章 瞭解皇帝第七十六章 老婦闖門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位公子楔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險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六章 衣帶詔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報仇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糧之難第四百九十四章 東海王的麻煩第六十八章 書房第十九章 進退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七十四章 紙上談兵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三百七十二章 寵妃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四百二十二章 僕人與將軍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四十一章 聖旨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三百九十五章 暗中求助第二百二十二章 譚家的女兒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好的師傅第五百章 崔家認罪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五十二章 地動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負責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後一句話第三百零五章 選妃之爭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脈第四十三章 無恙第一百五十九章 亂前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
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四百六十五章 無休無止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八十章 散心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蹤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長輩第三百九十章 留下(二更)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六十二章 夜色籠罩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二百六十九章 拒之門外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一百章 荒園混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第三百四十四章 車騎將軍第五百二十章 逃難路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勇者的背後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擁而至的使者第一百零二章 勳貴的玩法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三百章 孰是孰非第三百七十四章 尋親背後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七十一章 妻信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將軍需要勝利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一百三十六章 柴家人的一計純粹的感謝和不那麼純粹的自辯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二百七十章 寬赦第四百六十五章 無休無止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三百四十四章 車騎將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軍第三百八十二章 瞭解皇帝第七十六章 老婦闖門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位公子楔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險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六章 衣帶詔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報仇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糧之難第四百九十四章 東海王的麻煩第六十八章 書房第十九章 進退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七十四章 紙上談兵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三百七十二章 寵妃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四百二十二章 僕人與將軍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四十一章 聖旨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退第三百九十五章 暗中求助第二百二十二章 譚家的女兒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好的師傅第五百章 崔家認罪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五十二章 地動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負責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後一句話第三百零五章 選妃之爭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脈第四十三章 無恙第一百五十九章 亂前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