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

夜路難行,尤其是在冬天,寒風呼嘯,地面冰滑,行人、馬匹走路時都要小心翼翼,房大業牽着馬,在官道上踽踽獨行,不停地被後面的人超過,那些人推着車、趕着牛羊、懷裡可能還抱着孩子,奮力前行,好像匈奴人就跟在屁股後面似的。

慢慢地,後面追上來的人越來越少,而且也不那麼急迫了,一位妻子邊走邊埋怨自己的丈夫:“就你着急,左鄰右舍有不少都決定留在城裡,看看情況再說走不走……也不知家裡怎麼樣了,那十幾只雞鴨今晚還沒喂呢。你鎖好門了?”

丈夫也有點後悔,不想承認,也不想爭論,只是不停地說:“我知道了。”

房大業轉身望了一眼,迎着北風,黑暗中早已沒有神雄關的影子,雖然穩定民心的主意是他出的,年輕的鎮北將軍執行得似乎不錯。

路邊一堵破敗的牆壁後面,燃起了一堆篝火,幾十人圍成一圈取暖,有人向官道上獨行的老人喊道:“別走了,前面沒村沒店,過來烤烤火,明天再趕路吧。”

房大業找地方將馬栓好,取出一點豆料餵馬,然後擠進人羣,分享一點溫暖。

周圍的人大都互相認識,正在熱烈地討論“天下大勢”。

“幾十年了,大楚從未敗給匈奴人,這次也不會,咱們可能離開得太早了。”

“今非昔比,小夥子,今非昔比,武帝爺的時候,都是楚軍出關追着匈奴人打仗,哪有匈奴人逼近神雄關的情形?唉,我可記得,一直到河北幾百裡以外都有楚軍的崗哨,楚人可以隨意來往、放牧牛馬。自從武帝爺昇天,我就再也沒出過神雄關北門。”

“新來的鎮北將軍看上去不錯,好像是個會打仗的將軍。”

“太年輕了,武帝爺的時候,像他這麼年輕的人,不管出身有多高貴,只能當校尉,跟着老將學習幾年之後,纔有資格獨立帶兵。不行,鎮北將軍太年輕了,不是匈奴人的對手。咱們走得對,就是……太着急了一點,其實可以等一晚。”

“唉,急急忙忙地返鄉也不知是好是壞,聽說關內不少地方有暴亂,希望我的老家沒事,千萬不要讓我遇見。”

“嘿嘿,最倒黴的不是遇見暴亂,是回鄉之後趕上官府徵兵,又被送回神雄關。”

神雄關內的百姓大都是商人,因此急着離城返回原籍,又怕被徵兵、徵錢,衆人連連唉聲嘆氣,“武帝爺的時候”被頻繁提起,相隔沒有幾年,百姓忘了武帝晚期的殘暴,只記得風調雨順,人人安居樂業。

“老丈,你是從北面來的吧?”有人問道。

房大業嗯了一聲,他不喜歡閒聊天。

“碎鐵城怎麼樣,能守住嗎?”

房大業尋思了一會,“大概能守住十至十五天,關內援軍若是遲遲不至,那就危險了。”

“關內哪還有兵啊,都去平定暴亂,內憂外患趕到一塊了。”

“大楚自知有內憂外患,匈奴人未必知道,他們連敗了幾十年,必定心虛,楚軍只要顯出鬥志,或許能將匈奴人逼退。”

房大業說話不像普通百姓,周圍的人對他肅然起敬,又爲他讓出一點地方,甚至有人遞過來一壺燙過的熱酒,房大業喝了兩口,一股暖意由腹部流向四肢,倍感舒適。

“聽您的意思,應該先除外患,再平內憂了?”有人問道。

房大業在鎮北將軍面前惜字如金,面對一羣百姓卻能侃侃而談,“關內暴亂頻發,無非是因爲百姓財力不足,這幾年賦斂過重,因此民不聊生,一受鼓動,就加入了盜匪團伙。這裡面,重賦爲因,暴亂爲果,重賦主要又是爲了與匈奴決戰。平定內憂並不能減賦,擊敗匈奴卻能還利於民,暴亂自消。”

衆人聽不太懂,卻越發敬畏,一名老人問道:“如今暴亂分散在郡縣,若不及時平定,只怕冬後就會連成一片,到時候減賦也沒用了吧?”

“對暴亂當然不能放縱,可是不用非得剿滅,各郡縣守住關口,阻止亂民離開本地就是了。只怕一點,匈奴人遠在塞外,暴亂近在腹背,朝廷懼近輕遠,兵力都用在平亂上,最後內亂未平,匈奴人卻已進關,再想攆出去可就不容易了。”

百姓不懂那麼多,只覺得老人說得極有道理,一名中年女子笑道:“您能看得這麼透徹,朝廷不至於犯錯吧。”

“應該不會。”房大業不想驚嚇這羣人,他甚至不明白自己說這些幹嘛,可想法油然而生,非要脫口而出,遺憾的是,眼前沒有合適的聽衆。

突然間,老將軍意興闌珊,垂下頭,專心烤火。

又有一人恭敬地問:“老先生,您是朝廷命官吧?”

“我是一名犯人,剛被釋放。”

此言一出,篝火周圍一下子安靜下來,只聽得木柴噼叭作響,以及風聲呼嘯。

遠處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敢在這樣的夜裡和這樣的地面上疾馳,有點奇怪,衆人都向官道上望去。駛來的是三名騎士,有人熱心地喊道:“過來烤烤火……”

話未說完,三名騎士已經停下,穿着盔甲,一看就是軍中將士。沒人吱聲了,一是怕官,二是不敢耽擱軍務。

“請問可有人見過一位老者?六十歲左右,身材高大,獨自一人,騎馬。”一名騎士大聲詢問。

幾乎不用打量,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新加入的老丈。

房大業重重嘆了口氣,轉身走向自己的坐騎,官道上的騎士看到了他,“那不就是……將軍……”

韓孺子跳下馬,心裡很高興,總算追上了,比預想得要順利,他準備了許多話,無論如何也要留住這位老將軍。

房大業牽着馬來到官道上,向鎮北將軍行禮,問道:“鎮北將軍能調動多少軍隊?”

韓孺子沒料到首先提問的會是房大業,愣了一下,“我正在爭取……”

“換個問法吧,鎮北將軍希望調動多少軍隊?”

韓孺子想了一會,“我希望調動所有楚軍。”

“好,我跟你回去。”

房大業跳上馬。

韓孺子又愣住了,可目的畢竟達到,他也翻身上馬,與房大業並駕,一同順原路走向神雄關,很快就談起了當前大勢,房大業一反常態,嘴裡滔滔不絕,韓孺子只有聽的份。

路邊篝火周圍,一名老者道:“我就說這不是普通人,肯定是落難的大官,又被請回去了,你們都記得吧,剛纔是我把他叫住的。”

“三叔,你看誰都請人家過來,不只是他。”

“請人的那位將軍,你們沒認出來嗎?神雄關大堂裡就是他給咱們簽發的文書啊。”

“鎮北將軍?你說那是鎮北將軍?天這麼黑,你看清了?”

“絕對沒錯,哪還有如此年輕的將軍?”

衆人沉默了一會,一位老者道:“有這兩位在,楚軍何愁不能打敗匈奴人?等天亮,咱們回神雄關吧,不受遠行之苦了。”

回關時再不用縱馬疾馳,韓孺子卻覺得時間過得比出關更快,房大業的一番分析令他茅塞頓開,“明天我就派兵前去支援碎鐵城,分批前往,每天上下午各一批,數量不多,卻要讓匈奴人感覺到關內在不停地調兵遣將。”

“頻繁派兵能夠迷惑匈奴人,可最重要的事情還是糧草,碎鐵城沒想過要容納兩萬多名楚軍,所存糧草堅持不了多久,神雄關必須守住糧道,如果前方楚軍能將匈奴人擋在河北,萬事大吉,如果不能,得在沿途設幾個據點,保證糧草供應。鎮北將軍若是不覺得我老,就派我去吧。”

守衛糧道比守衛碎鐵城危險多了,韓孺子不想讓老將軍冒險,正好到了城門口等候開門,他笑着說:“冒昧一問,是什麼原因讓房老將軍決定跟我回神雄關?”

城門咔啦地響,房大業說:“我需要一個人聽我說話。”頓了頓,他繼續道:“鎮北將軍大概是唯一願意聽並且有能力照做的人。”

韓孺子笑了笑,“實不相瞞,之前我還沒到碎鐵城,就有人向我推薦房老將軍。”

“哦?居然還有人記得我這個老傢伙。”

城門敞開,包括主簿在內的一羣將吏迎出來,他們真怕鎮北將軍一去不返。

“前中常侍、現北軍長史楊奉,向我力薦房老將軍。”

“楊奉?沒聽說過此人。”房大業常年駐守邊疆,後來又去齊國爲官,對宮中太監瞭解不多。

回到將軍府已是後半夜,關內幾座軍營裡的將士正好奉命趕到,韓孺子和房大業也不休息,開始安排軍隊前去支援碎鐵城,在房大業的堅持下,韓孺子終於決定派老將軍出關,但是要求他穩定糧道之後,立刻返回神雄關。

倉促間,神雄關總共只能召集到五千多名將士,分成六隊,保證今後三天的上下午都有援兵前往碎鐵城,在這期間,韓孺子必須找到更多援兵。

韓孺子在神雄關度過一個不眠之夜,另一邊的碎鐵城,全體將士同樣不眠不休。

第一批援兵尚未出關,匈奴人已經過河了。全本小說網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將軍需要勝利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四百五十章 親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寶璽現身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二百八十二章 懶散之軍第九章 陛下收璽第四十四章 犧牲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長輩第十一章 會武功的宮女第一百五十五章 刀盾第二百八十二章 懶散之軍純粹的感謝和不那麼純粹的自辯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四百七十九章 羣盜無主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五百二十四章 守城無計第三十三章 兄弟之約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壓境第九十五章 賭徒與賭徒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長輩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蹤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三百四十章 絕不能退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飲第三百一十六章 濃煙下的圍殲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襲晉城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四百八十章 謀自己的反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一百章 荒園混戰第四百零五章 崔府接駕第二百七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十九章 進退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六章 衣帶詔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欠人情第一百一十章 望氣的奧妙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營地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眠之夜第二百零五章 書與殘酒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選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一百零一章 草叢中的雙腳第五百章 崔家認罪第四百九十六章 親上加親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亂的神雄關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一百零二章 勳貴的玩法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試探第五百四十九章 認輸第一百三十六章 柴家人的一計第四十章 回信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第二百七十七章 習慣第四百六十五章 無休無止第三百三十五章 勇者的背後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親征第二百章 雪林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五百一十三章 請兵三千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門之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三百章 孰是孰非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城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將軍需要勝利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四百五十章 親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寶璽現身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二百八十二章 懶散之軍第九章 陛下收璽第四十四章 犧牲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長輩第十一章 會武功的宮女第一百五十五章 刀盾第二百八十二章 懶散之軍純粹的感謝和不那麼純粹的自辯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四百七十九章 羣盜無主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五百二十四章 守城無計第三十三章 兄弟之約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壓境第九十五章 賭徒與賭徒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長輩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蹤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三百四十章 絕不能退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飲第三百一十六章 濃煙下的圍殲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襲晉城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四百八十章 謀自己的反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一百章 荒園混戰第四百零五章 崔府接駕第二百七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十九章 進退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六章 衣帶詔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欠人情第一百一十章 望氣的奧妙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營地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眠之夜第二百零五章 書與殘酒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選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一百零一章 草叢中的雙腳第五百章 崔家認罪第四百九十六章 親上加親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亂的神雄關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一百零二章 勳貴的玩法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試探第五百四十九章 認輸第一百三十六章 柴家人的一計第四十章 回信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第二百七十七章 習慣第四百六十五章 無休無止第三百三十五章 勇者的背後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親征第二百章 雪林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五百一十三章 請兵三千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門之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三百章 孰是孰非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