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

天亮時空中開始飄落雪花,細細碎碎的,沒有多少,像是從房頂被風吹下來的殘雪,柴悅卻不敢大意:談判地點距離楚軍十幾裡,萬一大雪紛飛,視線受到阻隔,後方將很難及時獲得消息。

柴悅立刻對北岸的楚軍做出調整,本來是三裡一哨,現在變成一里一哨,一直延續到匈奴人大營前不到五里,定時傳信,不得中斷,匈奴人自然也要做出同樣的調整,因此耽誤了一些時間。

將近午時,韓孺子終於騎馬過河,隨身只帶十名衛兵,衆將送行至河邊,柴悅多送了一段路,直到匈奴人哨兵提出異議,他才停下,望着鎮北將軍遠去。

雪已經停了,天色還陰沉着,柴悅此前查看過多次,對帳篷的位置十拿九準,才能在灰色的天空下勉強認出它的模樣。

兩軍的哨兵都是三人一組,騎着馬,相隔十餘步,身上不準攜帶任何兵器,共有兩條哨兵線,分別是南北、東西走向,正好在談判帳篷所在的位置交叉,任何一個方向有異常,都會迅速傳到本軍大營。

柴悅回到河南岸時,空中又開始飄雪,這次不再猶猶豫豫,他來到中軍帳時,已是中雪,向北岸望去,只能看到三四里以外。

中軍帳建在流沙城舊址上,柴悅轉身向嶺南望去,數萬楚軍嚴陣以待,提前建好的十幾座簡易木橋一字排開,只需一聲令下,立刻就能擡到冰凍的河牀上,增加多條過河通道。

流沙城對面的一段河牀本來就很平坦,昨天鋪撒了大量木屑,騎兵幾乎不用減速就能衝過去。

總之,必要之時,八萬多名楚軍能以最快的速度過河,與匈奴人一戰。

“平安!”哨兵的叫聲從遠處傳遞過來,直達中軍帳前,柴悅身邊的一名士兵突然也大喊了一聲,他微微一驚,第一反應是扭頭看向自己的一名衛兵。

這是鎮北將軍特意給他安排的衛兵,叮囑他說要寸步不離地帶着,直到鎮北將軍安全返回。

柴悅向衛兵點下頭,邁步走進帳篷。

孟娥緊隨其後,只要不開口說太多的話,沒人能認出她的真實身份,今天她的任務很簡單,就是保護柴悅的安全。

中軍帳內,其他人已經到齊了。

北軍都尉劉昆升坐在主位上,腰板挺得筆直,神情嚴峻,可也僅此而已,他用這種神情警告衆人儘可能不要跟他說話,他本人也不想開口。

左將軍韓桐和右將軍馮世禮分坐兩邊,全都低着頭,像是被強請進來的客人,從落座的那一刻起,就在琢磨着待會找個什麼藉口告辭。

韓桐的下手坐着柴智,位置雖低,卻是唯一昂首挺胸、目光靈活的人。

每個人身後都站着一名衛兵。

柴悅的位置在右將軍馮世禮下手,折凳已經擺好,他向劉昆升等人點頭致意,坐好之後身子側向門口,既能看到帳外的飄雪,也能避免與柴智對視。

十餘名將吏分立左右。

帳篷裡異常安靜,能清楚聽見對岸哨兵的叫聲。

“鎮北將軍入帳,平安!”對岸的聲音傳來,帳外的士兵重複了一次。

東海王就在這時到來,帶着數十名衛兵,都被攔在帳外,他一個人走進帳篷,衝五名有座位的將軍一一點頭微笑,“真是個大冷天兒,雪又這麼大,爲什麼不推辭和談呢?”

東海王身份獨特,擁有王號,是鎮北將軍的弟弟,卻沒有任何軍職,自從在守衛碎鐵城時犯過錯誤之後,就失去了領軍的權力,但是不受任何人管束。

其他四人不吱聲,柴悅只好開口道:“和談的每一步都不容易,鎮北將軍希望和談照常進行,匈奴人那邊也沒有提出異議。”

東海王深以爲然地點頭,轉身向對岸望去,“爲什麼這次和談沒有人質呢?”

柴悅耐着性子說:“一開始是說要互派人質的,後來是鎮北將軍覺得沒有必要。”

“嘿,他膽子真大。”

柴悅咳了一聲,“匈奴人想要東海王當人質,鎮北將軍因此才拒絕的。”

東海王不吱聲了。

一直沒人給他搬折登,關鍵是不知道放在哪個位置妥當。

哨兵報平安的聲音照常傳來,前方的和談顯然還沒有任何進展。

柴智緩緩起身,帳篷裡的平靜氣氛瞬間發生微妙的變化,一直保持威嚴的劉昆升垂下目光,左、右將軍卻不約而同地擡起頭,東海王倏然轉身,微笑着退到一邊。

一名將官從柴智那裡得到暗示,走到門口將厚厚的簾帷放下,擋住了河對岸哨兵的聲音,只有門外士兵的叫聲還能傳進來。

柴智走到中間,先向劉昆升點頭,然後大聲道:“午時已過,楚軍如果還想在天黑之前擊潰匈奴人,現在就應該出兵了。”

柴悅馬上也站起身,向劉昆升抱拳行禮,“和談尚在進行,匈奴人也沒有異常動向,楚軍不可出兵。”

“不然,匈奴人顯然是想要利用和談偷襲楚軍,楚軍不可被動迎戰,必須先發制人。”

“楚軍先發制人,鎮北將軍怎麼辦?”

柴智終於轉身,看向同父異母的弟弟,“如果匈奴人先進攻,楚軍又該怎麼辦?”

“按照計劃,對岸有一萬楚軍,離和談地點比匈奴人稍近一些,匈奴人一有異常,他們會兵分五路,四路抵擋匈奴人,一路救出鎮北將軍。”

“很好,那就當匈奴人已經發起進攻吧。”

“不可,那是萬不得已的對策,太過冒險,必須……”

柴智揮手打斷柴悅,“不冒險怎麼打敗匈奴人?難道十萬楚軍就是隔岸看熱鬧嗎?劉都尉,你是掌印將軍,說句話吧。”

“嗯……這可難爲我了……”

柴智笑了一聲,“倒也簡單,這裡不是有五位將軍嗎,大家表態,是攻是等,速做決定。”

劉昆升還在猶豫,門口的東海王上前兩步,笑道:“這倒是個辦法,軍正柴智主張進攻,守官城柴悅主張再等等,左、右將軍,說說你們的看法吧。”

韓桐和馮世禮互相謙讓,東海王指向馮世禮,“右將軍爲尊,還是你先說吧。”

馮世禮起身,醞釀再三,終於開口道:“我建議再等等,匈奴人對這次和談似乎頗有誠意,但是準備也很充分,楚軍對匈奴人尚未形成合圍之勢,貿然進攻,雖會贏得一戰,卻不能全殲敵軍,以後會更加麻煩。”

柴智冷臉不語,東海王向韓桐道:“該左將軍表態了。”

韓桐起身,向帳內的所有人一一點頭,“和談很好,但是沒有得到朝廷允許,和談……能成嗎?十萬楚軍已經齊聚碎鐵城,按大楚的慣例,就該大膽出擊,不過……”

韓桐正要將自己的態度往回收斂一些,柴智打斷他:“左將軍已經表態,兩人主戰,兩人主等,還是得由劉都尉做出決定。”

劉昆升沒辦法,也站起身,沉吟良久,說道:“朝廷遲遲未有聖旨,這種時候,邊疆楚軍盡歸大將軍指揮。”他長久地頓了一下,“鎮北將軍由大將軍指派,總督神雄關、碎鐵城軍務,他就是這裡十萬楚軍的統帥。”再次長久的停頓,“鎮北將軍事先已經制定計劃,若無意外,不可更改。”

雖然沒有明確說出來,劉昆升的意見已經很明確了,他主張再等等,除非匈奴人有異動,楚軍不可渡河。

東海王攤開雙臂,“既然劉都尉這麼說了,那就再等等吧。”

幾位將領開口的過程中,帳外報平安的聲音準時響起,一聲不落。

對這個結果,柴智並不意外,他垂頭笑了一聲,轉向兩邊的十餘名將吏,“瞧,我早就對你們說過,十萬楚軍的安危與功名,比不上一位年幼無知的鎮北將軍,大楚的威風,都被無能之輩給丟盡了!”

如此公開的挑釁,衆人無不臉色一變,劉昆升臉色鐵青,“柴軍正,身爲執法大將,注意你的言辭。”

柴智冷笑一聲,從懷中取出一張紙,舉在手中大聲道:“這是北軍大司馬冠軍侯臨行前留給我的密令,許我見機行事,從劉都尉手中收回大司馬印!”

衆人又是一驚,柴悅和東海王更是意外,沒想到柴智還有這樣一招。

劉昆升怒道:“密令?哪來的密令?”

柴智向一名軍吏招手,“將冠軍侯密令送給諸位將軍和劉都尉看看,認認筆跡與印章。”

軍吏快步上前,雙手接過紙張,自己先看了一遍,點點頭,首先交給左將軍韓桐,韓桐只掃了一眼,馬上道:“這的確是冠軍侯的密令,劉都尉,你該交出大司馬印。”

劉昆升伸手要密令,軍吏卻是柴智的人,捧着紙張先給其他人觀看,最後才送到北軍都尉手中。

柴悅和東海王也看過了,找不出破綻,劉昆升看過之後半晌無語,目光在衆人臉掃過,尋找能在此時挺身而出的人。

右將軍馮世禮開口了,卻不再是鎮北將軍的支持者,“密令爲真,柴軍正從現在起就是北軍主將,我收回之前的話,唯柴軍正馬首是矚。”

柴智轉身,對弟弟柴悅不屑一顧,看向東海王,“你有什麼意見?”

東海王笑了幾聲,向門口退去,“冠軍侯擅離職守,北軍大司馬早就當到頭了,他的命令自然無效。”

東海王轉身向帳外跑去,準備大聲呼救,剛一掀開簾帷,就被外面的人撞了進來。

張養浩帶領數人扶刀而入。全本小說網

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二百八十二章 懶散之軍第十七章 凌雲閣上凌雲志第六章 衣帶詔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一百零一章 草叢中的雙腳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通知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匈奴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刀盾第二百八十章 洛陽城外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人母者第六章 衣帶詔第三百八十五章 藥膳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七十六章 老婦闖門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洶涌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六十四章 無人相信的真相第五十八章 翻牆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通知第一章 進宮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報仇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導(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位公子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匈奴人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五百一十章 西進第五百三十三章 思帝之亡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后之難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慾薰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軍之怒(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無私仇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一百七十九章 無字之信第三百二十三章 蹊蹺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齊之計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有門道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無虛發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人母者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斷第四百八十一章 盯得最緊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一百零六章 河邊小寨第七十二章 訛詐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試探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無私仇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六章 衣帶詔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寨者(求訂閱求月票)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三百六十三章 後宮大勢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位公子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與好處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一百五十九章 亂前第四十七章 追捕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二百八十章 洛陽城外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計策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帝得病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壓境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三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奏章
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二百八十二章 懶散之軍第十七章 凌雲閣上凌雲志第六章 衣帶詔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一百零一章 草叢中的雙腳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通知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匈奴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刀盾第二百八十章 洛陽城外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人母者第六章 衣帶詔第三百八十五章 藥膳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七十六章 老婦闖門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洶涌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六十四章 無人相信的真相第五十八章 翻牆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通知第一章 進宮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報仇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導(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位公子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匈奴人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五百一十章 西進第五百三十三章 思帝之亡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后之難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慾薰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北軍之怒(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無私仇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一百七十九章 無字之信第三百二十三章 蹊蹺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齊之計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有門道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無虛發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人母者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斷第四百八十一章 盯得最緊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一百零六章 河邊小寨第七十二章 訛詐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試探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無私仇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六章 衣帶詔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寨者(求訂閱求月票)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三百六十三章 後宮大勢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位公子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與好處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一百五十九章 亂前第四十七章 追捕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二百八十章 洛陽城外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計策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帝得病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壓境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三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