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

左吉有一個軟肋,可以用作要挾,皇太妃沒說具體內容,而是請皇帝做好準備,只有在他願意採取行動的時候,皇太妃纔會透露詳情。

韓孺子不打算立刻動手,他必須先進行另一項計劃,先與母親取得聯繫。

婚後第七天,皇帝的生活已經恢復正常,在凌雲閣裡進午膳的時候,趁貼身太監不在,韓孺子遞給東海王一枚珍珠。

珍珠不大,顏色暗淡,東海王拿在手裡看了一會,“這是我家扔掉的東西,被你揀去了嗎?”

“這是我進宮時鑲在帽子上的一顆珍珠,母親親手縫上去的,一定會認得,當作信物吧。”韓孺子笑道,不願在東海王面前流露傷感。

東海王將珍珠收起,“你從前可真是……窮人,我都有點可憐你了。”

“我寧可回到從前。”韓孺子指了指桌上的菜餚,又望向窗外的花園,“珍珠起碼屬於我,皇宮裡有哪樣東西真的歸我所有?”

東海王無言以對,他的處境比皇帝還要更慘一些,連表面上的名號都沒有,過了一會他問:“你確實沒碰皇后吧?”

“你可以去問她。”韓孺子問心無愧,接連幾個晚上,他一直睡在椅榻上,皇后崔小君開始有點迷惑,後來就接受了,一句也沒多問,看樣子她也不喜歡與別人同牀共枕,四天前她搬往皇后專用的秋信宮,兩人再沒見面。

“她住在秋信宮,身邊一大羣人,裡面肯定有不少太后的耳目,我現在還不能接近她。有你的保證就夠了。”

“我保證,你也得快點行動?”

“快點去見皇后?”

“不是,快點找人將珍珠交給我母親。”

“哦。就是一顆珠子,沒有別的書信、口信什麼的?”

“用不着,我也沒什麼可說的。”韓孺子謹慎行事,萬一計劃敗露,不至於給母親惹來太大的麻煩,接着他想起此前在勤政殿裡聽到的一個詞,問道:“望氣之士是做什麼的?”

“你連望氣都沒聽說過?”東海王驚訝地瞪大眼睛,“望氣嘛,就是看你頭頂上有什麼氣,吉氣、貴氣、凶氣一類的,選住宅或是墳塋也用得上,據說厲害的望氣者能看到幾年甚至幾十年以後的事情。我剛出生不久,就有望氣者說我有朝一日貴不可言……”

東海王閉嘴,全天下貴不可言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皇帝。

韓孺子沒想那麼多,總算明白齊王是被什麼人蠱惑了,只是還有疑惑,一名望氣者真有那麼大的說服力嗎?

下午的武學,孟氏兄妹都沒來,換了一位新教師,姓劉,據稱是南軍的刀槍教師,爲人豪爽,在皇帝面前也能表露出幾分,“‘教師’不敢當,請陛下叫卑職‘劉教頭’,或者就叫‘老劉’、‘劉黑熊’。”

皇帝笑了,侍從們也笑了,雖然還沒看到劉教頭的真本事,大家都覺得他比孟徹可親可愛。

與孟氏兄妹的江湖功夫不同,劉教頭傳授的是步兵技能,第一天只學一個動作,左手持小盾向上格擋,然後右手握短刀向下劈砍。

刀盾都是木製的,比較輕便,一開始大家都覺得這是兒戲,可皇帝在場,誰也不好說什麼,等到兩刻鐘之後,再沒人敢說刀盾輕便了,手裡的木片越來越沉,揮舞也越來越難。

“學這個……幹嘛?”東海王忍不住發出抱怨。

劉教頭飽經風霜的臉上總是笑眯眯的,從不急躁,可也不放鬆對弟子們的監督,“是啊,刀盾有什麼用呢?遠有弓弩,近有槍戟,追亡逐敗、拔城奪寨更用不上刀盾,可事情總有萬一,打仗的時候意外尤其多,說不定什麼時候兩軍狹路相逢,弓弩一時用不上,槍戟也施展不開,這時就要依靠身邊的刀盾了。”

“那還不如學輕功,轉身就跑,拉開距離再用弓弩。”東海王是唯一敢在衆太監的注視下開口說話的人。

劉教頭仍然笑眯眯的,一點也不生氣,“若是江湖好漢,跑也就跑了,回頭再戰,打贏就是英雄。諸位都是世家子弟,日後統率千軍萬馬,槍林箭雨面前露出一點怯意都可能導致軍心渙散,轉身撤退?不等拉開距離,手下的將士先都跑光啦。”

“敢比我跑得快,一律軍法處置。”東海王只是嘴上不服氣,又練了一會,實在腰痠腿疼得厲害,小聲對皇帝說:“既然要統率千軍萬馬,還不如學習兵法,練這個有什麼用?咱們還真能上戰場跟敵人拼殺不成?”

韓孺子也很累,可他從小就被母親教出一個脾氣,別人不開口,他自己絕不喊停,而且每一下都很認真,一點也不偷懶,氣喘吁吁地說:“練這些……是讓咱們……知道普通將士的辛苦吧。”

劉教頭恭恭敬敬地向皇帝行禮,“陛下能有這樣的想法,實是我大楚百萬將士的幸事,不枉我等一片忠君之心。”

“馬屁精。”東海王小聲道,實在忍受不住了,拋下刀盾,嚷嚷道:“以後我不當將軍,就不用練這些了吧?”

劉教頭只是微笑,並不阻止。

東海王帶了頭,其他侍從也跟着住手,心裡都是同樣想法:憑自己的出身,幹嘛非得從軍呢?安安穩穩當文官豈不是更好?

只有少數人還跟着皇帝一塊揮汗如雨,他們大都來自武將世家,必須表現出尚武之氣。

闢遠侯的孫子張養浩就是其中一個,他年紀大些,平時一直習武,身體很健壯,揮刀舞盾不在話下。

韓孺子還注意到一名侍從,身材均稱,看上去不是很壯,動作卻極爲靈活,揮舞刀盾時比張養浩還要輕鬆,此人平時總是跟幾名外國送來的質子待在一起,大概也是某國的王子。

他猜得沒錯,東海王正跟一羣放棄練刀的侍從站在一起,這時大聲喊道:“張養浩,別光自己練,跟匈奴的小子打一架!”

張養浩和匈奴王子同時停下,互相看着,沒有動手的意思。

劉教頭忙笑道:“這只是第一天,不用對練,以後有的是機會。”

東海王不依不饒,“我們是第一天練習,匈奴人可不是,瞧他得意的樣子,不教訓一下,他還以爲大楚無人呢。”

匈奴王子並沒有得意,不過在一羣臉色蒼白的侍從當中,臉不紅、氣不喘的他確有幾分特別。

劉教頭站在兩人中間,仍然搖頭,“打不得,打不得……”

韓孺子納悶東海王爲何無事生非,向他望去,馬上明白過來,東海王又用上老招數,想要趁亂執行計劃。

站在東海王身邊的少年侍從大概就是花虎王,皮膚白晰、眉眼清秀,跟身軀偉岸的俊陽侯一點也不像,更沒有“虎王”的氣概,韓孺子之前沒怎麼注意過他。

“朕有些累了,不如讓他們比試一下,木刀木盾,不會有事吧。”韓孺子知道,沒有皇帝的許可,劉教頭斷不肯允許比武。

劉教頭十分爲難,正沉吟未決,張養浩卻覺得自己接到了皇命,掄刀舉盾,繞過教頭,衝向匈奴王子。

匈奴王子也不示弱,舉刀盾迎戰,兩人你來我往,鬥在一起,劉教頭只得退開幾步,隨時監視,以防出現意外。

匈奴王子年紀小些,空揮刀盾還好,遇上硬碰硬的打鬥,很快就吃不消了,步步後退,張養浩寸步不讓,逼得越來越緊。

幾個回合之後,韓孺子終於看明白了,東海王並非隨意指定兩人打鬥,張養浩與匈奴王子明顯有仇隙,全都咬牙切齒,一副拼命的架勢,好像手裡拿着的是真刀真盾。

“可以了,住手吧。”韓孺子及時叫停。

劉教頭早等着這句話,立刻閃身衝進戰團分開兩人,身上爲此捱了兩下打,臉上還是笑呵呵的,讚道:“不愧是名門之後。”

旁觀者都不太滿意,尤其是張養浩和匈奴王子,互相怒目而視,顯然都在強壓怒火。

直到最後也沒人向皇帝介紹匈奴王子的名字。

一塊回內宮的時候,韓孺子對東海王小聲說:“你不該挑唆他們兩個打架,匈奴王子是外國人……”

“對外國人更不能軟弱,陛下知道匈奴人有多壞?齊王叛亂,匈奴人一直在邊境蠢蠢欲動,要不是我舅舅及時打敗叛軍,匈奴人這時候就已經大兵壓境啦。別擔心,匈奴的小子不敢惹事,出宮之後張養浩、花虎王他們會收拾他的。”

韓孺子再次察覺到自己的無知,表面上和和氣氣的勳貴侍從,彼此也有着明爭暗鬥,從小生活在深宅裡的他,根本無從瞭解。

東海王輕輕撞了一下皇帝,眨眨眼睛,表示事情辦成,花虎王已經收下珍珠。

韓孺子的擔心纔剛剛開始,花虎王畢竟只是一名十幾歲的孩子,如果將這件事告訴家裡人,俊陽侯很可能做出與禮部尚書元九鼎一樣的選擇,將珍珠交給宮裡的某位太監。

侯門怎麼會出豪俠?韓孺子對俊陽侯一家不可能特別信任。

可事情已經做了,覆水難收,他只能默默等待結果。

今天的帶隊太監還是左吉,從後面趕上來,向皇帝微笑道:“陛下今晚應該臨幸秋信宮,不如就在那邊進膳吧。”

又來了,韓孺子煩不勝煩,卻不能表露出來,飛快地瞥了一眼東海王,東海王掩飾得倒好,臉上毫無情,韓孺子說:“有勞左公安排。”

左吉含笑退下,韓孺子忍住好奇,他在宮裡孤身一人,絕不能再魯莽了,必須得到母親的提示之後,再決定是否對這名太監採取行動。

(求收藏求推薦)

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陽皇叔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談第二章 兄弟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訪第一百六十八章 掌印大將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二百一十九章 讀書人的請求第四百三十一章 諸王之宴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第三百二十五章 魯莽人與暴脾氣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牆上下(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無虛發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爲本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二百九十章 遙望齊魯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二十三章 武帝與皇孫第一百二十二章 說服江湖人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三十四章 新婚之夜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四十三章 無恙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薦儲君第一百二十二章 說服江湖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選擇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約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二百零六章 定計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將不老第三百三十章 不尋常的夜晚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攝魄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後的將軍第三章 聰明的孩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後事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誘兵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三百三十三章 勸降第三百三十章 不尋常的夜晚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五百零五章 重獲信任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與外孫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擁而至的使者第三十八章 撞門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戰鬥第七章 皇帝的招供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八十章 散心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一百五十五章 刀盾第二十章 仁義第三百七十一章 聰明的眼睛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刀盾第二百三十五章 冠軍侯做主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第四百五十三章 故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中的小君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四十章 東海王準備好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慾薰心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手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一百章 荒園混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匈奴人第九十四章 缺錢
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陽皇叔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談第二章 兄弟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訪第一百六十八章 掌印大將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二百一十九章 讀書人的請求第四百三十一章 諸王之宴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第三百二十五章 魯莽人與暴脾氣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牆上下(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無虛發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爲本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二百九十章 遙望齊魯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二十三章 武帝與皇孫第一百二十二章 說服江湖人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三十四章 新婚之夜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四十三章 無恙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薦儲君第一百二十二章 說服江湖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選擇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約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二百零六章 定計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將不老第三百三十章 不尋常的夜晚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攝魄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後的將軍第三章 聰明的孩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後事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誘兵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三百三十三章 勸降第三百三十章 不尋常的夜晚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五百零五章 重獲信任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與外孫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擁而至的使者第三十八章 撞門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戰鬥第七章 皇帝的招供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八十章 散心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一百五十五章 刀盾第二十章 仁義第三百七十一章 聰明的眼睛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刀盾第二百三十五章 冠軍侯做主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第四百五十三章 故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中的小君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四十章 東海王準備好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慾薰心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手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一百章 荒園混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匈奴人第九十四章 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