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名士

二朗是個智謀百出,懂得明哲保身的人,可是此時站出不,杆說明他亦看到了河北的重要,若是延誤時機,這天下將會變成另一番模樣。

所以,這介。時候他不得不出來,雖然會有一定的風險,不過他先找到的荀攸。賈詡明白,其實現在的他在曹軍之中並沒有得到充分的信任,若是他站出來建議出兵河北,非但不會得到讚許,還極有可能遭到猜疑,可是荀攸不同,荀攸深的曹操信任。

荀攸哪裡會不知道賈詡的來意,苦笑道:“文和,吾早已勸說過滿寵,只是滿寵並不聽勸阻,一意要等曹公的迴音,這良機只怕要錯失了。”

賈詡道:“謀事在人,若是等曹公回信,哪裡還等得及,我有一咋。辦法,或可一試

荀攸與賈詡並不相熟,事實上,賈詡在這許昌並沒有多少人緣,當年賈詡慫恿張繡偷襲曹操,曹操戰敗,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被殺,猛將典韋賊死這件事雖然曹操口裡說並不計較,可是下頭這些文臣武將們心裡頭總是有個疙瘩解不開。尤其是曹丕曾經說過,張繡殺了他的親兄,是不共戴天的仇敵。雖然曹丕沒有牽涉到賈詡,但是曹丕這句話,已經聲言要報復了,誰敢和這兩個人走近,因此,張繡、賈詡到了許昌,雖然享受着厚祿,卻沒有一個人敢和他們打交道。

張繡是惶惶不安,賈詡倒是顯得怡然自得,自己獨處,到是並沒有表現出懼意。

荀攸不知道賈訊爲何找上自己,問道:“文和但說無妨。”

賈詡道:“蔣濟與滿寵交好,何不妨去尋華敵並去說服滿寵

荀攸一時醒悟,撫額道:“我差點忘了。”

華敵可不是尋常人,乃是此時著名的名士,這個時期,他的典故非常多。

之後,華敵成爲了高唐吏。儘管是次爲官,但華敵在爲政期間,,“議論持平,終不毀傷人”還是受到了衆人好評。不久,華敵的才華便引起了世人的注意,先是被舉爲孝廉,後又除郎中。一時冉,華欲的前途一片光明。

但就在這看似平坦的仕途生涯中,華欽卻由於自己的身體問題,只好辭官退隱山林之中。

時間繼續前進,公元四年,漢靈帝駕崩,無謀何進輔政。由於何進的徵召,華敵不得已二次出山,並被任命爲尚書郎。但誰知數月之後。何進在與宦官鬥爭中喪生。隨後,西涼董卓又攬政權,並與當時的關東羣雄對立,成爲了袁紹、曹操等人的衆矢之的。面對如此的亂世,華敵爲了避西京之難小請求出任下邦令,董卓應允。而舊病的復使華敵只能與鄭泰等六七人從小路步行出武關。

就在這次困難的旅途中,華敵卻展示除了才華外的另一閃光面。華歌在與鄭泰等人趕路的途中,遇到一老者獨行。於是老者便請求與衆人同行,而鄭泰等人又見其可憐,不忍棄之,車與答應。可誰知,老者途中竟墮井,衆人便皆欲棄之而去。此時惟獨華敵站了出來,以,“已與俱矣,棄之不義”爲由,說服了衆人,並將老者救出。華欽在危難之際,敢於挺身而出,救他人與水火之中,不得不令人佩服其品行之高尚。

初平元年,經歷了兩次磨難的華敵三次出山,被朝廷任命豫章太守。本以爲這回該相安無事的華敵,卻又一次受到了老天的,“眷顧孫策的虎狼之師略地江東,華欲知策善用兵,只得幅巾奉迎。隨後,華敵於建安年又被曹操假天子之命調回朝中爲官。由於華敵平日人緣極好,頗受衆人愛戴。故其部下和百姓在臨別前送了很多禮物,華歌當面照單全收,但卻註明送禮人姓名後加以保存。並在隨後當地揮淚送別者過千人的感人場面中,將禮物全部拿出,又對送行的人說:,“情意已經收下,十分感謝諸位,但禮物卻不得不請大家各自取回。”華敵的舉動,又一次的使衆人歎服。就這樣,華敵離開了江東。踏上爲曹魏效力的道路。

東漢末年的羣雄並起,戰火不斷,使華飲的前半生並不是很得志。他在短短的十幾年裡,經歷了數次的磨難,數次的起起落落,道路可謂頗爲坎坷。但憑藉着華歌自身品行、才華和努力,最終使自己的仕途生涯慢慢的步入了正軌。

華韻確實沒有愧對名士這兩個字,他見識過人,清正廉潔,早在高唐縣爲官時,官吏們都喜歡遊走於大街拋頭露臉。華歌當時在縣衙爲做吏,他每天都是洗完臉出門,公事一畢就回家,並緊閉大門。他議事論人平和客觀,從不曾詆譭傷害過他人。同郡人陶丘洪也是當時的名士,自認爲比華敵更有真知灼見,當時王芬與豪傑商議欲廢除靈帝另立新君,王芬曾暗地同華敵、陶丘洪商議,陶丘洪想參與期間,華敵制止說:“廢立皇帝這樣的八千。就連伊尹、霍米都感到困茶性情粗疏沒有謀略,世寺必定成功不了,不僅自己有殺身之禍,而且會禍及宗族。您不要參與!”陶丘洪聽從華敵的勸告退了出來。之後,王芬果然失敗了,從此陶丘洪才服氣了華欲的見識。

華歌曾被推薦爲孝廉,由朝遷授予郎中一職,但因病而辭職回家。漢靈帝死後,輔政大臣何進調河南鄭泰、穎川荀攸和華敵入京。華歌到洛陽後,被授以尚書郎之職。董卓將漢獻帝遷到長安時,華欽請求出任下圭令稱病不去,從藍田翻過秦嶺去了南陽。當時袁術在河南鄧縣,要留華敵幫他做事。華敵勸袁術兵討伐董卓,但袁術沒有采納,華敵決定拋棄袁術另走他鄉,恰好漢獻帝派太傅馬日撣安撫關東,馬日撣遂召華敵做部屬。到徐州時,皇帝下詔任華敵爲豫章太守。在太守任上,他爲政清靜不煩擾百姓,所以官吏百姓很感激擁戴,以至於揚州刺史劉辣死了,整個揚州民衆共推華敵爲刺史。華敵因爲沒有皇命,赴任不是人臣的合適做法加以拒絕。但民衆竟在豫章太守府外守候了幾個月,最終還是被他婉言勸回。孫策佔領江東後,華敵知道他善於用兵,於是整理衣冠歡迎其到來。孫策知道華欲有德有才且年長於自己,故此待以上賓之禮。

之後曹操在上書皇帝調華欲到許昌做官。江東方面不想讓華敵離開,華歌對人說:“您因爲能遵奉皇帝之命,這才能與曹公結下友誼。但這份友誼還不牢固。

讓我去那邊爲您加深,豈不更好?今天您留我是養一個無用之物,這不是好辦法。”

當時的孫策聽了很高興,於是答應送他入京。聽說他度進京赴任。賓朋好友及昔日同事千餘人都趕來相送,並贈送了“數百金”的鉅額錢物。華敵是來者不拒,暗中卻在贈金上作了標記。臨行之日,他把那些全擺出來,對送行者說道:“本來沒有拒絕諸位饋贈之心,所以收受的禮品很多。想着我這次是孤零零地單車遠行,本來是無罪之身,但懷藏壁玉就有被殺的理由,望賓朋好友爲我想一個萬全計策。”誰也沒有保證他帶着沉重的金銀珍寶上路,而十分安全的計策。衆人只好收回原來的贈予小並佩服他高尚的道德。華敵到京師後,被封爲議郎,兼司空軍事,後升任尚書,又轉升侍中,再代荀彧爲尚書令相當於副承相。曹操還曾奏清皇帝任命華敵爲軍師。

華歌歷來很清廉,祿米及皇帝賞賜都振濟了親戚熟人,家中沒有百斤,更沒有十鬥糧食的儲存。朝廷每每將罰沒爲奴的青年女子賞賜給大臣,只有華欲不收留,而是將她們嫁人,許多人都稱讚他是國家難得的長者,其作爲暗合天地之道,深得民衆之心呀。今天大官們都有豐盛佳餚,只有他是簡單的蔬菜佐飯,而很不計較。故此,曹操曾特別拿自己衣服賞賜華歃,併爲他的妻子及家中男女做衣服。

之後,華韻也用事實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品德,當時他與管寧反目,管寧故意羞辱他,使他遭受了很多人的非議,而後來,華韻卻推薦了管寧,讓管寧來做官。

管寧的遠祖是春秋時代的賢相管仲。他身高八尺,和諸葛亮一般高,也是長了一副好鬚眉,相貌不錯。管寧家裡很窮,而且他十六歲時就死了父親,親戚朋友可恰同情他,增送了許多財物讓他葬父可是管寧一文不取,只憑借自己的真實財力安葬了父親。管寧好學,結交了幾個後來很著名的學友,一個叫華敵,一個叫邸原,三個人很要好,又很出色,所以當時的人把他們比爲一條龍,華敵是龍頭,邸原是龍腹,管寧是龍尾,他們最尊敬的大學者是當時著名的陳仲弓,陳仲弓的學識行爲成了他們的追求目標。但是,龍頭華欲和龍尾管寧之間,曾生過一件著名的絕交事件,後人稱之爲“管寧割席”當時,他們求學的時候,常常是一邊讀書,一邊勞動,正是所謂的知行合一,並不是一味的書呆子。有一天,華敵管寧兩個,在園中鋤菜,說來也巧了,菜地裡頭竟有一塊前人埋藏的黃金,鋤着鋤着,黃金就被管寧的鋤頭翻騰出來了。

華歌管寧他們平時讀書養性,就是要摒出人性中的貪念,見了意外的財物不能動心,平時也以此相標榜。所以這時候,管寧見了黃金,就把它當做了磚石土塊對待,用鋤頭一撥就扔到一邊了。華欲在後邊鋤,過了一刻也見了,明知道這東西不該拿,但心裡頭不忍,還是拿起來看了看才扔掉。這件事說明,華欲的修爲和管寧比要差着一截。過了幾天,兩人正在屋裡讀書,外頭的街上有達官貴人經過,乘着華麗的車馬,敲鑼打鼓的,很熱鬧。管寧還是和沒聽見一樣,繼續認真讀他的書。華欲卻坐不住了,跑到門口觀看,對這達官的威儀豔決川川六車馬討尖點後,華敵回到屋裡。管寧卻拿了把”7,忖兩人同坐的席子從中間割開,說:“你呀,不配再做我的朋友啦”。

因爲這件事,使得華韻遭受了世人的嘲笑,而所有人都稱讚管寧的高潔,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華韻的前半生很是坎坷。

漢末天下大亂之後,人的生命財產都不能保障,中原一帶就沒法再待下去了。管寧、邸原還有王烈幾個人相約,去比較安全的遼東去避難。當時遼東太守是公孫度,很有統治能力,而且遼東地理位置偏僻,戰亂沒有波及。是當時一個理想的避難地。管寧幾個人在中原的名氣很大,公孫度是知道的,所以對他們的到來非常歡迎,專門騰出驛館來請他們居住。

見了公孫度,管寧只談了談經典學術,對當時的政治軍事局勢閉口不談。拜見過公孫度以後,管寧沒有再住驛館,而是找了一處荒山野谷,自己搭咋。簡易房子、挖個土窯居住。公孫度死後,他兒子公孫康掌了權,野心比他父親還要大,成天想着海外稱王的美事。他想給管寧封個官,讓管寧輔佐他,可是懾於管寧的賢名,硬是開不了口。

曹操做司空後,下令徵辟管寧入朝,公孫康把詔命壓下不宣佈,管寧當然也不會知道了。

中原局勢穩定以後,許多流民都返鄉了。但管寧依然不動,安居遼東。可是,遼東的局勢也有了變化,公孫康死後,他弟弟公孫恭繼位,這個人身體有病,生性懦弱,沒有統治能力,而公孫康的私生兒子公孫淵偏偏是個雄才,不安於下位。管寧看到遼東快要亂了,這才帶着家屬乘船回中原。公孫康親自送他,贈送了許多禮物,管寧先收了,出時,連同以前公孫度、公孫康的贈物,全部留下來,一芥不取,保持了清白本性。

船隊在海上航行時,曾經遇到風暴,大部分船都沉沒了,管寧坐的這隻船也很危險,但是管寧從容不迫,好像沒生事情一樣。這時,奇蹟生了,夜幕中突然出現了一點亮光,給船隻指引方向,到達了一處荒島,這才轉危爲安。當時人們現,島上沒有居民,也沒有點火的痕跡,這光是從哪裡來的呢?人們把它解釋爲奇蹟,並說這是管寧的“積善之應”。

後來華韻推薦管寧爲官,便是不計並嫌,並且表示願意將自己的官位讓給管寧,說管寧是個大才。管寧也寧死不從。

華韻的名聲因而非常大,許多人都曾拜在他的門下,如滿寵,便是其中一咋滿寵十分佩服華韻的品德,逢人便說華韻如何如何,總以師禮待之。若是讓華韻去說動滿寵,這件事便好說了。

荀攸再不敢耽誤之間,立即去見華韻,華韻的宅邸與別人不同,只有幾處廂房,只有一對夫婦幫他處理家務,見荀攸來拜訪,連忙出來相迎,荀攸開門見山的道:“河北已亂,兩袁相爭,正是曹公求取河北的大好時機,先生還能不動如山嗎?”

華韻道:“尊公未回,該當如何?”荀攸道:“可教滿寵出兵,只不過滿寵此人過於謹慎,還需先生並去勸說。”

華韻沉吟不決,這件事確實是有風險的,誰都不知道曹公的心思,出兵河北自然沒有錯,可是擅自調兵,誰知道曹公會不會加罪,若是自己前去勸說,曹公治了滿寵的罪,這件事就不是他的願望了。

荀攸見華韻沉吟不決,於是道:“高謹已經北上出兵,若是再延誤時機,整個河北早晚落入高謹囊中,屆時天下十三州,高謹獨霸五州,如此聲勢,豈是先生願意看到的?到時候曹公必然悔之不及,先生若是能說動滿寵,只要出兵,不管多少,必然能拖延高謹,待曹公大軍迴轉,再與高謹、二袁爭雄,先生,現在事情緊迫,再不容猶豫了

華韻亦是動容,心知這其中的干係重大,曹操現在不過坐擁兩州,再加上襄樊,亦算是大諸侯,若是真令高謹奪了五州,再回過頭來與曹操征戰,事情就沒有這麼簡單了,面對這樣的強敵,誰也沒有戰勝的希望,於是道:,“荀公可乘了車馬來嗎?請借車馬一用,我去滿寵處。”

荀攸苦笑,方知華韻連一輛車馬都沒有,於是道:“我隨先生同去。”

二人一道去了滿寵府上,滿寵聽說華韻了,立即降階歡迎,衆人見禮之後各自落座,華韻開口道:“伯寧,你有大罪了,現在爲何還如此閒趣?。

滿寵大驚,道:“不知我有什麼罪過,請先生教我。”在華韻面前,滿寵表現的十分謹慎,側坐躬身。

華韻道:“河北亂象已出,高謹軍北上,是要輕取河北,一旦如此,曹公何以立足?”

第122章 糜芳的投名狀第21章 以武服人第30章 軍權爭端第159章 密謀第47章 破城第76章 火中取栗第40章 進軍劉備第47章 破城第116章 鏖戰第一百零三章第17章 揚威第97章 反敗爲勝第114章 俘張飛第18章 偷情?第4章 田園生活第一百零八章第2章 執拗的呂小姐第117章 劉備覆亡第80章 美人心第21章 以武服人第116章 鏖戰第24章 魚兒上鉤第62章 斬車胄第76章 火中取栗第15章 鴻門宴(二)第154章 馬孟起第71章 目標 壽春第132章 刁鑽取勝第113章 伏擊第一百零二章第64章 突襲第33章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第37章 暗鬥第一百零九章第144章 魏延與黃忠第138章 劉備之死第144章 魏延與黃忠第21章 以武服人第135章 分化第一百零四章第6章 進入下邳第28章 論功行賞第145章 說降第44章 戰關羽第38章 使詐第39章 收降於禁第53章 河北槍王第8章 在其位 謀其政第38章 使詐第132章 刁鑽取勝第38章 使詐第71章 目標 壽春第23章 破敵之策第一百零四章第87章 受封東武侯第129章 斬顏良文丑第18章 偷情?第133章 兩袁相爭第139章 降服關張(上)第42章 奔襲第123章 周倉第25章 長吻第23章 破敵之策第120章 豪強第126章 袁紹的野心第79章 一夜荒淫第131章 單挑趙雲第47章 破城第123章 周倉第86章 新婚之夜第63章 一家哭何如一路哭第73章 勸降第一百零九章第140章 曹操南進第42章 奔襲第73章 勸降第30章 軍權爭端第6章 進入下邳第142章 四戰之地第132章 刁鑽取勝第118章 梟雄隕落第128章 曹操出兵第86章 新婚之夜第122章 糜芳的投名狀第119章 鹽池之爭第120章 豪強第25章 長吻第12章 再戰許諸第61章 VS張飛第82章 呂布重傷第59章 辯術與謀術第88章 劉備有詐第149章 袁紹病危第67章 圍城打援第46章 調虎離山第65章 泗水關內斬陳蘭第26章 曹軍大敗第161章 袁氏失國第131章 單挑趙雲
第122章 糜芳的投名狀第21章 以武服人第30章 軍權爭端第159章 密謀第47章 破城第76章 火中取栗第40章 進軍劉備第47章 破城第116章 鏖戰第一百零三章第17章 揚威第97章 反敗爲勝第114章 俘張飛第18章 偷情?第4章 田園生活第一百零八章第2章 執拗的呂小姐第117章 劉備覆亡第80章 美人心第21章 以武服人第116章 鏖戰第24章 魚兒上鉤第62章 斬車胄第76章 火中取栗第15章 鴻門宴(二)第154章 馬孟起第71章 目標 壽春第132章 刁鑽取勝第113章 伏擊第一百零二章第64章 突襲第33章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第37章 暗鬥第一百零九章第144章 魏延與黃忠第138章 劉備之死第144章 魏延與黃忠第21章 以武服人第135章 分化第一百零四章第6章 進入下邳第28章 論功行賞第145章 說降第44章 戰關羽第38章 使詐第39章 收降於禁第53章 河北槍王第8章 在其位 謀其政第38章 使詐第132章 刁鑽取勝第38章 使詐第71章 目標 壽春第23章 破敵之策第一百零四章第87章 受封東武侯第129章 斬顏良文丑第18章 偷情?第133章 兩袁相爭第139章 降服關張(上)第42章 奔襲第123章 周倉第25章 長吻第23章 破敵之策第120章 豪強第126章 袁紹的野心第79章 一夜荒淫第131章 單挑趙雲第47章 破城第123章 周倉第86章 新婚之夜第63章 一家哭何如一路哭第73章 勸降第一百零九章第140章 曹操南進第42章 奔襲第73章 勸降第30章 軍權爭端第6章 進入下邳第142章 四戰之地第132章 刁鑽取勝第118章 梟雄隕落第128章 曹操出兵第86章 新婚之夜第122章 糜芳的投名狀第119章 鹽池之爭第120章 豪強第25章 長吻第12章 再戰許諸第61章 VS張飛第82章 呂布重傷第59章 辯術與謀術第88章 劉備有詐第149章 袁紹病危第67章 圍城打援第46章 調虎離山第65章 泗水關內斬陳蘭第26章 曹軍大敗第161章 袁氏失國第131章 單挑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