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密謀

張頜已經顯得有些不安了。心知臧成生了疑心,臉色略帶不自然的請臧成進來。臧成向張頜行過了禮:“聽聞營外有一說客要見將軍?”

張頜苦笑道:“我本不想見他,無奈何此人三番五次要見我,是以令人領他進來一見。”

臧成點了點頭,仔細的觀察着張頜的表情,他是袁尚的心腹,這點厲害關係還是懂得,袁尚現在是兩面受敵,四面楚歌,這一路軍馬阻擋高謹軍,已是十分不利,若是張頜當真降了高謹,那麼河北大勢已去,他和袁尚定然死路一條。

高謹兵多將廣,裹挾着十幾萬大軍渡河北上,誰能保證張頜不會有小心思呢,這事粗心大意不得。

“若是如此,這便再好不過,末將是否要退避一二。”臧成口裡說得漂亮,心裡倒是生出更多的疑竇,今日張頜與張飛廝殺。他在轅門觀看,張頜乃是河北猛將,據聞他的槍法甚至在顏良文丑之上,只是與那張翼德對敵,卻只五六十合便落敗而歸,這莫非有什麼**?

更何況張頜在河北鬱郁不得志,又不見容於袁尚,莫非他當真有什麼企圖?

臧成越想,越覺得可疑,再看張頜時,那眼眸中已閃過一絲精厲,他心中早有主意,隨軍前來時,袁尚曾配予他一百先登死士,若是張頜敢有異動,他便立即將其格殺。

張頜哪裡敢讓臧成迴避,道:“臧將軍何不如與我一起去會會這說客,看他有什麼說辭。”

正在這時,那前去驅趕簡雍的軍士去而復返,道:“將軍,那說客已經來了。”

臧成站到張頜一側,心裡想着,看你們玩什麼花樣,只要自己在這裡,若是他們真有合謀,一定能瞧出門道。

待簡雍進來,看了張頜一眼。微微一笑,向張頜行了個禮:“見過張將軍。”

張頜冷着臉:“不知先生有何事見教?”

簡雍正色道:“吾家主公十五萬大軍即日便可渡河,將軍可否爲自己打算?”簡雍一邊說,一邊望了一旁不懷好意的臧成一眼。

張頜大喝:“我受主公重託,在此拒敵,回去告訴你家主公,要打便打,張頜一應奉陪!”他冷然一笑,擺出送客的姿態。其實他現在也頗有些迫不得已,在臧成面前,不得不作出如此姿態,否則如何能隻言片語就此打發了簡雍。

說起來張頜在河北處處受壓制,也明白袁尚對他的不信任,更知道不管是袁譚還是袁尚,都不是明主,兄弟相爭,如今讓外敵入寇,而袁尚滿腦子想的是如何消滅袁譚,反倒將氣勢洶洶的高謹放在了次要的地位,一個人連兄弟都不能相容,張頜又怎麼願意終身託付?

在東漢末年出了很多優秀的文臣武將。有素來忠義知名的,有足智多謀而匡扶天下的,但是張頜,絕對是個異類,他並不是個拘泥小節的人,雖然他算不上是名聲最響亮的,但是也應該算的上是非常優秀的。

縱觀張郃一生,其人一開始效力於韓馥、袁紹,後來更是成爲了曹操的悍將,再後來則成爲了魏國“五子良將”之一,由此可見,他並沒有給人愚忠的色彩,所謂明主而侍,確實是他一生的寫照。

張頜的能力自然卓著,作爲五子良將之一,連曹洪、夏侯敦、夏侯淵和曹仁這樣的猛將都算不上五子良將,于禁後來更是投降了關羽,讓曹操傷心不已:“我對他那樣好,爲什麼他還不如龐德對我忠心?”他怎麼也算五子良將了?而夏侯淵死於定軍山,雖然在騎兵佈陣方面也還是有一套,但是比起後來的驃騎大將軍曹仁來,還是差了一截,畢竟是騎兵方面,曹仁更適合之,而且他還能夠在局勢對己不利的情況下,守住樊城,頂住關羽的進攻。但是夏侯敦之勇卻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自己的眼睛被射掉一隻,居然還大喊“此乃父母精血。豈能浪費?”然後將眼球扯出來吃掉!而張郃戰功不如這些人,卻能夠與張遼齊名,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

當時諸葛亮曾給他一個評價:當身陷困境之時,張郃居然毫不懼怕,率領自己的部下勇猛地衝破蜀國諸葛丞相佈下的陷阱,左衝右殺,突圍而出……諸葛亮則一臉嚴肅地在山坡上看着這一幕,感慨地對旁邊的人說:“想當年,張郃大戰張翼德,今日相見,果真名不虛傳!此人不除,必將威脅我們的北伐大業!”於是當時就有了殺張郃的想法。一個能夠讓諸葛亮都感慨和想除掉的人,水平當然非常地高了。至於歷史上爲什麼張郃要背叛袁紹,其實他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當時的張郃與高覽面對着烏巢被襲、糧草被燒、軍心不穩的嚴重局勢,依然能夠勸說主公早下決斷,而最後之所以要投降,還不是因爲有小人郭圖在背後搞鬼,而袁紹自己不會用人,都什麼時候了還要亂殺人?想來自己回去以後也沒什麼好下場,“良禽擇木而棲”這個道理是誰都明白的,恐怕若不是袁家父子讓張頜徹底寒了心,他也沒有背主的嗜好。

張頜投降曹操後。曹操對張郃和高覽都不差,雖然懷疑是有的、擔心是有的,但是曹操向來善於用人,袁紹的手下在他那裡其實大多數都有好結局的,更何況是河北名將、能夠跟張遼對打幾百回合不分上下的張郃呢?而事實證明,張郃也沒有讓曹操失望,此後的他更是爲了魏國南征北戰,立下不少功勞。而且這個傢伙再怎麼着都比高覽幸運。

張郃率衆投降於曹操以後,得到了重用,他隨曹操平定北方,遠征烏桓。平馬超,滅張魯,多有戰功。後來,張郃隨夏侯淵駐守漢中,在夏侯淵被殺後暫代主帥,維持敗兵殘局,避免了更大的損失。在魏明帝時期,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張郃奉命救援隴右,在街亭大敗蜀將馬謖,迫使諸葛亮撤兵;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張郃與司馬懿前往相拒。後諸葛亮退兵,司馬懿使張郃追殺,張郃曰:“軍法,圍成必開出路,歸軍勿追。”司馬懿不聽,只好硬着頭皮前往,結果被伏身亡。張郃素來的印象是有勇無謀,比如他堅持出兵與諸葛亮作戰,拒絕了司馬懿堅守不戰的意思,最終卻導致大營被毀,損失慘重,而他自己也被司馬懿嚴厲批評。而且當時在巴西和棲霞關與張飛對壘時,張郃甚至還不如一向都有勇無謀,愛喝酒惹事的張翼德,甚至最後都無法與其正面對壘,而是藉助山道的崎嶇一逃了事。

張郃前後征伐,身經百戰,幾乎百戰百勝。生平唯有一敗,那就是瓦口關敗於張飛,張郃可算是孤獨求敗了。他和張遼一樣,算的上是中後期魏國的支柱,張遼以步卒八百大破孫權十萬之衆,幾獲孫權,聞文遠之名,東吳小兒不敢夜啼,若召虎復活。這也是虎威。而張郃則是憑無雙智勇成就威名,將在謀而不在勇,五人中張郃才更可怕。

其實這個傢伙應該是頗懂兵法的,雖然不能夠與諸葛亮和司馬懿這樣的牛人相比,更無法與郭嘉這樣的怪才相提並論,但是這個將軍在一開始的曹袁大戰中,都能夠審時度勢、作出投降曹操的明智之舉,由此我們也看的出來,張郃其實是一個極有謀略並深知軍機的將才,不負“巧變”之名。而他最後既然能夠想到“軍法,圍成必開出路,歸軍勿追。”而爲什麼一向聰明的司馬懿就不明白呢?而且同樣是前面我說到的張郃出兵襲擊諸葛亮後勤部隊,結果中埋伏、僥倖突圍一事,這個主意同樣也是出自司馬懿的構思,這裡面……難道沒任何的貓膩嗎?誰都知道,當時的司馬懿已經開始獨掌魏**權,逐步地將曹氏天下變成司馬氏族的天下了,曾經的大將軍曹真也是在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對壘中失敗,然後死去的。而後來隨着司馬懿野心的膨脹,曹氏宗親和夏侯家族的人也開始越來越反對司馬懿,但是都先後失敗,夏侯德甚至因此而被迫投降蜀國,藉助蜀漢力量與司馬家族對抗。那麼張郃呢?當時的他是站在哪一邊呢?如果把這些事情放在當時特定的歷史環境下去思考的話……那麼張郃的死就實在是太有疑點了!而在作戰中,藉助對方的手除掉對自己不利的人,而又不會背上“殺將才、毀棟樑”的罪名。…。

而對張郃這個人,他的輝煌戰績更是在與諸葛亮的對壘中獲得的。張郃通曉應變之術,擅長佈置營寨,預料戰勢、地形,一向準確,即使諸葛亮都對他有所顧忌。張郃雖爲武將,卻喜歡儒士,曾推薦同鄉的卑湛,被皇帝下詔嘉獎,將張郃比做*好儒學的東漢大將祭遵,並將卑湛提升爲博士。張郃的一生勝仗無數,屢克敵軍,而且深諳韜略,智勇兼備,不負魏將“五子良將”之名,無怪乎劉備和諸葛亮都對他深深懼憚。

此時張頜哪裡會沒有想到給自己預留退路,袁尚不是明主,他早已鐵了心要棄主而去的,只是現在卻不是時候,因爲他還身負重任,這一仗無論如何也的爲袁尚打一場,也算是最後一次爲袁氏效力。

簡雍深望了張頜一眼,投以一個曖昧的眸光,連忙道:“將軍,某明白了,既如此,我這便回營去。”說完,再不發一言,告辭而出。

臧成瞬時起疑,他受袁尚重託,前來監視張頜,從一開始,他就把張頜當作了不可信任之人,因此,每每察言觀色,尋找蛛絲馬跡,方纔簡雍那心領神會的一瞥,立即讓他起了疑心,又見張頜三言兩語便將簡雍打發,更加起疑,既然這張頜要見這高軍說客,何以自己在場時卻又如此厲色回絕。

“張將軍!”臧成立即有了主意,心中冷笑,道:“將軍就這樣放此人回去嗎?”。

張頜見臧成不懷好意,心裡也大是不爽,道:“怎麼,臧將軍有何見教?”

臧成道:“將軍何不如將此人追回殺之,以鼓舞士氣。”

臧成心裡想,要排除張頜的嫌疑,唯有這個辦法,教張頜殺這說客,若是張頜不肯,那麼二人或許已有了勾結,若是殺了,既可表明張頜的清白,就算將來張頜有意背主,也可現在斷了他的退路。

張頜失色道:“兩軍交戰不斬來使,臧將軍休要再說。”不斬來使幾乎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則,早在春秋時期諸侯派出的外交使節是不可侵犯的。當時楚國派出申屈出使齊國,楚莊王特意囑咐不要從宋國經過。宋國執政華元聽說了,覺得這是對宋國的莫大侮辱,就設伏擊殺死楚國使者。楚莊王爲此“投袂而起”,出動大軍包圍宋國國都整整9個月。宋國派出使者到晉國告急,晉國上一年剛被楚軍打敗,不敢冒與楚國全面衝突的危險,只是派解揚爲使者勸宋國堅守,不要投降。解揚經過鄭國,被鄭國抓起來交給楚國。楚莊王親自接見解揚,企圖買通他,要他向宋軍喊話,說晉軍不再提供救援,斷絕宋軍的希望,解揚不同意。經楚莊王幾次威逼利誘,解揚才答應下來。可是當解揚來到了望城中的樓車上,就大聲疾呼,說晉國援軍不日就到,請宋國無論如何要堅持下去。楚莊王大怒,解揚說:“我答應你的條件只是爲了實現使命,現在使命實現了,請立刻處死我。”

楚莊王無話可說,反而釋放他回晉國。長期圍困而無戰果,楚莊王打算退兵,可申屈的父親攔在車前,說:“我兒子不惜生命以完成國王的使命,難道國王要食言了嗎?”。楚莊王無言以對。申屈父親建議在宋國建造住房、耕種土地,表示要長期佔領宋國,宋國就會表示屈服。宋國見楚軍不肯撤退,就派華元爲使者來談判。華元半夜裡潛入楚軍大營,劫持了楚軍統帥子反,說:“我的國君要我爲使者來談判,現在城內確實已是‘易子而食,析骸以爨’,但是如果訂立城下之盟則情願舉國犧牲。貴軍退到三十里外,我國唯命是聽。”子反就在睡牀上保證做到。第二天報告了楚莊王,楚軍真的退30裡外,和宋國停戰,雙方保證不再互相欺瞞,華元作爲這項和約的人質到楚國居住。…。

由此可見,信義在這種時代極爲重要,臧成要張頜殺簡雍,雖然能洗清張頜的嫌疑,可是對張頜無異於是極大的打擊,當年呂布之所以臭名昭著,除了爲虎作倀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便是沒有信義,一個沒有信義的人,很難立足。

這等於是完全斷了張頜的退路,將來又有什麼顏面做人?

臧成見張頜不肯,步步相逼道:“莫非將軍與這說客有舊?”

“我與他第一次相見!”張頜頓感不妙,心中掙扎良久。

臧成冷笑:“既如此,將軍爲何不殺?莫不是另有打算嗎?”。

張頜此時也是火了,冷哼一聲,舉步便走出帳子。

臧成更是大怒,料定張頜不可信任,於是連夜召先登死士商議,要擒拿張頜治罪,臧成準備一切,打算第二日軍中議事時動手,不料其中一人與高覽乃是同鄉,於是便向高覽密報。

高覽和張頜,文丑,顏良並稱河內名將,但名聲遠遜於其他三人。此時聽聞這個消息時也是大驚失色,向來人道:“若臧成殺張頜,吾等也必死了。”這並非是危言聳聽,張頜自領命以來,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上,飽受猜忌,若是張頜一死,那麼主帥的人選必然空出,而高覽恐怕早晚要接任,可是高覽卻看得明白,這個主帥實在是個燙手山芋,有袁尚、臧成兩個在,早晚會大禍臨頭。

再加上他與張頜本就有舊,平時關係不錯,於是又去向張頜告之。

張頜大驚失色,隨即冷笑道:“袁尚好謀不斷,連兄弟尚不能相容,又只信任小人奸裘,若沒有子義告之,吾豈不是要含恨而死?”

高覽道:“儁乂可有打算?”

張頜道:“既無奈何,只有反了,不若今夜便帶人殺了臧成,以絕後患。”

張頜也不是好惹的,雖然他是個主帥,可是自出徵開始,反而一直看臧成的眼色行事,他早就忍不住了,現如今到了這個份上,既沒有了迴旋的餘地,那麼索性就來個狠得。

高覽猶豫不定,道:“我父母妻兒尚在鄴城,只怕… …”

張頜道:“殺了臧成,我們立即投高謹,之後再請命輕襲鄴城,袁尚帶兵去了幷州,必可救子義的家小。”

高覽下定決心,於是道:“如此甚好,既如此,該如何動手?”

“可召集心腹,天過拂曉時再動手,殺入臧成的營地即可。”

第96章 殺招迭起第12章 再戰許諸第24章 魚兒上鉤第83章 奪權第124章 重編白耳軍第130章 趙雲第123章 周倉第20章 桀驁不馴的陷陣營第151章 毒士第146章 孫策奪荊州第97章 反敗爲勝第150章 兄弟反目第146章 孫策奪荊州第55章 巔峰對決第53章 河北槍王第159章 密謀第20章 桀驁不馴的陷陣營第13章 陷陣第123章 周倉第64章 殺第132章 刁鑽取勝第161章 袁氏失國第84章 看這徐州是誰家天下第92章 冒險第38章 使詐第61章 VS張飛第35章 公子哥第67章 圍城打援第59章 辯術與謀術第120章 豪強第一百零九章第75章 城中舉事第33章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第12章 再戰許諸第118章 梟雄隕落第120章 豪強第66章 有進無退第82章 呂布重傷第62章 斬車胄第21章 以武服人第88章 劉備有詐第4章 田園生活第24章 魚兒上鉤第152章 名士第112章 張飛請纓第76章 火中取栗第143章 曹操佔荊州第160章 甄氏第47章 破城第89章 奇襲第19章 玩大了第51章 三分徐州第14章 鴻門宴(一)第36章 賭約第8章 在其位 謀其政第135章 分化第113章 伏擊第45章 內功初成第148章 益州內部的危機第140章 曹操南進第98章 挑撥第一百零五章第129章 斬顏良文丑第15章 鴻門宴(二)第57章 裸奔第9章 定計第44章 戰關羽第65章 泗水關內斬陳蘭第7章 新官上任第127章 戰前準備第50章 立論第131章 單挑趙雲第76章 火中取栗第91章 白眊軍第26章 曹軍大敗第120章 豪強第33章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第64章 殺第147章 蜀中土皇帝第147章 蜀中土皇帝第127章 戰前準備第145章 說降第一百零二章第67章 圍城打援第33章 陳宮到訪第90章 精銳第128章 曹操出兵第5章 肉票第88章 劉備有詐第89章 奇襲第32章 驅虎吞狼第20章 桀驁不馴的陷陣營第8章 在其位 謀其政第14章 鴻門宴(一)第139章 降服關張(上)第127章 戰前準備第44章 戰關羽
第96章 殺招迭起第12章 再戰許諸第24章 魚兒上鉤第83章 奪權第124章 重編白耳軍第130章 趙雲第123章 周倉第20章 桀驁不馴的陷陣營第151章 毒士第146章 孫策奪荊州第97章 反敗爲勝第150章 兄弟反目第146章 孫策奪荊州第55章 巔峰對決第53章 河北槍王第159章 密謀第20章 桀驁不馴的陷陣營第13章 陷陣第123章 周倉第64章 殺第132章 刁鑽取勝第161章 袁氏失國第84章 看這徐州是誰家天下第92章 冒險第38章 使詐第61章 VS張飛第35章 公子哥第67章 圍城打援第59章 辯術與謀術第120章 豪強第一百零九章第75章 城中舉事第33章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第12章 再戰許諸第118章 梟雄隕落第120章 豪強第66章 有進無退第82章 呂布重傷第62章 斬車胄第21章 以武服人第88章 劉備有詐第4章 田園生活第24章 魚兒上鉤第152章 名士第112章 張飛請纓第76章 火中取栗第143章 曹操佔荊州第160章 甄氏第47章 破城第89章 奇襲第19章 玩大了第51章 三分徐州第14章 鴻門宴(一)第36章 賭約第8章 在其位 謀其政第135章 分化第113章 伏擊第45章 內功初成第148章 益州內部的危機第140章 曹操南進第98章 挑撥第一百零五章第129章 斬顏良文丑第15章 鴻門宴(二)第57章 裸奔第9章 定計第44章 戰關羽第65章 泗水關內斬陳蘭第7章 新官上任第127章 戰前準備第50章 立論第131章 單挑趙雲第76章 火中取栗第91章 白眊軍第26章 曹軍大敗第120章 豪強第33章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第64章 殺第147章 蜀中土皇帝第147章 蜀中土皇帝第127章 戰前準備第145章 說降第一百零二章第67章 圍城打援第33章 陳宮到訪第90章 精銳第128章 曹操出兵第5章 肉票第88章 劉備有詐第89章 奇襲第32章 驅虎吞狼第20章 桀驁不馴的陷陣營第8章 在其位 謀其政第14章 鴻門宴(一)第139章 降服關張(上)第127章 戰前準備第44章 戰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