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曹操出兵

許都。

河北的消息傳出,令曹操大吃一驚,原本還在與衆人飲宴作樂,頓時便危襟正坐,再無歡愉之心。

袁紹南下消息實在令曹操措手不及,曹操豈能不知袁紹的勢力早已廣遍河北之地,消滅公孫瓚之後,袁紹更是勢不可當,曹操和他相比,實力的懸殊已經越來越大,若是袁紹拿下徐州,對於曹操來說,後果亦是災難性的。

曹操之所以能與袁紹對峙,最爲重要的是袁紹的勢力範圍仍在河北之地,這就意味着他可以憑藉黃河來佈置防線,雖然青州一地亦歸袁紹所有,但是在那裡袁紹的勢力畢竟立足未穩,不足爲患。

可是拿下了徐州就完全不同了,這就意味着袁紹的勢力完全的延伸入黃河以南,非但出現在曹操的北面,亦可從東面威脅曹操的勢力,而徐州之南就是袁術的淮南、汝南,兩袁固然關係緊張,可畢竟還是兄弟,袁紹勢大而袁術逐漸勢微,誰能保證袁術不會徹底倒向袁紹,若是如此,袁紹的實力便更爲恐怖,二分天下而有其一,曹操固然知道袁紹的弱點,可是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在三面受敵的情況之下,只怕早晚會成爲階下囚。

想通此節,曹操頓時汗流浹背,心知此事幹系太大,絕不能令袁紹如願。他向來人問:“徐州高謹可有消息?”

來人回報道:“只聽說高謹以關羽、張飛二將爲先鋒,盡起徐州軍馬,欲與袁紹決戰。”

曹操不禁搖頭,他所問的並非是高謹是否抵抗的問題,他對高謹早有防範,也早就知道了高謹的性格,袁紹南下,高謹不管有多少軍馬都會孤注一擲的進行抵抗,他所要的是高謹是否已派出了使者,前來許昌。

單憑徐州那六七萬軍馬,如何能抵禦袁紹數十萬河北精銳,因此,他也可以料定,高謹必然會四處求援,袁術自然是指望不上,至於孫策、劉表之流距離太遠,遠水救不了近火,曹操已經可以斷定,高謹必然會派使者前來許都求援,只是爲何不見動靜。

此事令他頗有些不解,隨即他亦釋然,或許高謹的使者尚在途中,恐怕這兩日就能抵達,他心中已有了計較,不管高謹將來會演變成什麼禍患,袁紹的威脅就在眼前,到了這個時候,他的最佳選擇恐怕也只有聯高抗袁了。

想定了這些,曹操立即命人四處打探,一面在許昌等待高謹的消息。

只是左等右等,足足過了六七日,卻仍未見高謹使者抵達,他頓時產生狐疑,這個高謹他到底要做什麼?莫非此人自以爲能夠單獨抵抗袁紹嗎?隨即,曹操又苦笑一聲搖了搖頭,高謹絕不會如此愚蠢,呂布被圍時,他孤身前去見劉備,引劉備之軍馳援東海,現在又豈會如此冒失。

莫非… …又是一聲苦笑,曹操頓時醒悟,忍不住道:“這個高謹,到了這個時候,他竟還有與吾耍心眼的心思。”

高謹不派使者沒有原因,只不過是料定了這個忙曹操不得不幫而已,曹操是個聰明人,有些話不需多說,更不必派出使者浪費口舌,曹操與他脣亡齒寒,關於這一點,曹操比他更加清楚,又何必要去請什麼援兵呢?

曹操苦笑的緣由是高謹已猜透了他的心思,他苦思良久之後,終於下定決心對侍者道:“去,集合衆將。”…。

待許昌城中文武僚屬紛紛聚於曹操帳下,曹操掃視衆人一眼,當機立斷的道:“諸位,吾苦思良久,心意已決,立即傾盡三軍與袁紹一戰,爾等以爲如何?”

帳下衆謀士大多危襟正坐,並不表態,誰都明白脣亡齒寒的道理,現在若是坐視高謹敗亡,令袁紹進入齊魯大地,袁紹下一個矛頭要指向的就是他們,與其如此,不如一起對抗袁紹,尚且能多幾分勝算。

沉默片刻,郭嘉道:“主公打算從何路進軍?”郭嘉這樣問,自然是與袁紹作戰已經達成了一致,現在要討論的則是作戰的方針了。

曹操沉吟道:“奉孝以爲如何?”

郭嘉道:“不若駐軍官渡,覬覦河內、延津、黎陽,圍魏救趙。”

曹操點了點頭,亦覺得此法甚好,一方面不必去徐州與袁紹親自決戰,另一方面亦可拖住袁紹的大軍,使袁紹不得不分心來防備官渡的曹軍,若是有機會,曹操還可北進,一路奪取河內、黎陽等地。

衆人商議已定,曹操道:“既要與袁紹決戰,可令天子立即發佈敕書,細數袁紹罪惡,剝其大將軍之職。”

言罷,曹操遣散衆人,獨自帶着一隊親衛前去皇宮,不待人通報,徑直前去尋找獻帝。

獻帝自密詔之事敗露之後,一直忐忑不安,生怕曹操找他算賬,見曹操闖進宮來,早已嚇得魂不附體,期期艾艾的道:“司空有何要事尋朕?”

曹操微微定神,突然拜服於地,恭恭敬敬的問候:“天子安否?臣軍務繁忙,許久未來問安,實在是爲臣的罪過,請天下降罪於臣。”

獻帝頓時大愕,不知曹操今日爲何如此,忐忑不安的道:“司空不必行大禮,快快請起。”

曹操這才起身,若是平時,曹操雖然將獻帝供起來,平日對獻帝的起居也頗爲關切,卻極少如此恭敬,只是想起要與袁紹攤派,曹操頓時覺得心中無底,又怕袁紹拿漢獻帝與自己來做文章,是以今日格外的熱絡,不管如何,只要盡了禮數,不教人抓住把柄便不怕什麼。

曹操向獻帝稱謝,隨即道:“陛下可知大將軍袁紹以盡起河北之軍與東武侯高謹決戰?”

此事倒是傳的頗廣,獻帝亦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如何不知,不過他亦是個聰明人,不敢泄露自己的底細,故作不知的道:“竟有這樣的事?”

曹操頜首道:“陛下,袁紹自任大將軍之後驕橫自大,公孫瓚乃是陛下任命的幽州牧,他竟罔顧國法,將其擊殺,而今又南顧徐州,置王法不顧,如此作爲令天下人側目,陛下以爲呢?”

第161章 袁氏失國第143章 曹操佔荊州第51章 三分徐州第41章 虛張聲勢第5章 肉票第124章 重編白耳軍第158章 反間第一百章第一百零一章第88章 劉備有詐第90章 精銳第17章 揚威第一百零七章第89章 奇襲第150章 兄弟反目第一百零八章第34章 各懷鬼胎第49章 對弈第52章 不速之客第5章 肉票第56章 巔峰對決(二)第44章 戰關羽第123章 周倉第53章 河北槍王第63章 一家哭何如一路哭第132章 刁鑽取勝第40章 進軍劉備第63章 一家哭何如一路哭第128章 曹操出兵第42章 奔襲第60章 呂布軍大敗第29章 峨眉槍第75章 城中舉事第67章 圍城打援第114章 俘張飛第92章 兵者詭道也第45章 內功初成第127章 戰前準備第25章 長吻第12章 再戰許諸第10章 伯鸞第123章 周倉第52章 不速之客第4章 田園生活第49章 對弈第148章 益州內部的危機第23章 破敵之策第141章 江東猛虎第153章 西涼第79章 一夜荒淫第一百零三章第一百一十章第60章 呂布軍大敗第113章 伏擊第143章 曹操佔荊州第一百章第54章 激鬥第4章 田園生活第37章 暗鬥第160章 甄氏第138章 劉備之死第81章 紀靈 你的死期到了第120章 豪強第36章 賭約第76章 火中取栗第36章 賭約第34章 各懷鬼胎第124章 重編白耳軍第73章 勸降第119章 鹽池之爭第97章 反敗爲勝第138章 劉備之死第75章 城中舉事第12章 再戰許諸第89章 奇襲第一百零二章第71章 目標 壽春第62章 斬車胄第140章 曹操南進第138章 劉備之死第18章 偷情?第113章 伏擊第70章 窮寇莫追第88章 劉備有詐第27章 斬殺宋憲第127章 戰前準備第135章 分化第7章 新官上任第9章 定計第一百零四章第70章 窮寇莫追第75章 城中舉事第125章 霸業基石第41章 虛張聲勢第61章 VS張飛第117章 劉備覆亡第127章 戰前準備第81章 紀靈 你的死期到了第123章 周倉
第161章 袁氏失國第143章 曹操佔荊州第51章 三分徐州第41章 虛張聲勢第5章 肉票第124章 重編白耳軍第158章 反間第一百章第一百零一章第88章 劉備有詐第90章 精銳第17章 揚威第一百零七章第89章 奇襲第150章 兄弟反目第一百零八章第34章 各懷鬼胎第49章 對弈第52章 不速之客第5章 肉票第56章 巔峰對決(二)第44章 戰關羽第123章 周倉第53章 河北槍王第63章 一家哭何如一路哭第132章 刁鑽取勝第40章 進軍劉備第63章 一家哭何如一路哭第128章 曹操出兵第42章 奔襲第60章 呂布軍大敗第29章 峨眉槍第75章 城中舉事第67章 圍城打援第114章 俘張飛第92章 兵者詭道也第45章 內功初成第127章 戰前準備第25章 長吻第12章 再戰許諸第10章 伯鸞第123章 周倉第52章 不速之客第4章 田園生活第49章 對弈第148章 益州內部的危機第23章 破敵之策第141章 江東猛虎第153章 西涼第79章 一夜荒淫第一百零三章第一百一十章第60章 呂布軍大敗第113章 伏擊第143章 曹操佔荊州第一百章第54章 激鬥第4章 田園生活第37章 暗鬥第160章 甄氏第138章 劉備之死第81章 紀靈 你的死期到了第120章 豪強第36章 賭約第76章 火中取栗第36章 賭約第34章 各懷鬼胎第124章 重編白耳軍第73章 勸降第119章 鹽池之爭第97章 反敗爲勝第138章 劉備之死第75章 城中舉事第12章 再戰許諸第89章 奇襲第一百零二章第71章 目標 壽春第62章 斬車胄第140章 曹操南進第138章 劉備之死第18章 偷情?第113章 伏擊第70章 窮寇莫追第88章 劉備有詐第27章 斬殺宋憲第127章 戰前準備第135章 分化第7章 新官上任第9章 定計第一百零四章第70章 窮寇莫追第75章 城中舉事第125章 霸業基石第41章 虛張聲勢第61章 VS張飛第117章 劉備覆亡第127章 戰前準備第81章 紀靈 你的死期到了第123章 周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