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大結局

袁熙一時拿不定主意。不過高謹將甑氏送回來,足見高謹的誠意,他沉吟許久,委實難決。?

不管是勾結遼東、匈奴、烏丸,其實對他都沒有好處,可是投靠高謹,又讓他下不定決心,畢竟他明白,高謹是敵人,至少是袁氏的敵人,若是自己投靠,是否會對不起列祖列宗和那兩個紅了眼的兄弟。?

簡雍微微捋須,含笑道:“二公子還需猶豫嗎?東武侯若佔了河北,則大局已定,二公子亦是立下了汗馬功勞,袁氏四世三公,何不如五世四公呢?”?

這已經有了利誘的意味了,反正河北早晚不再屬於袁氏,何必還要逞強,引狼入室可以,可是他們能給你多少東西?不管是鮮卑五萬還是匈奴人。一旦入主河北,你就是千古罪人,異族就是異族,莫非還會信任你一個漢人,到時做了馬前卒,最後說不定兩手空空,至於遼東公孫家倒是可以考慮,只不過公孫康亦不是什麼雄姿之主,拿下了河北,亦只能算是一強,能給你什麼?可是高謹拿下了河北就完全不一樣,天下兩分而佔其一,佔住了天下河北、徐州、青州之後,立鼎天下也是遲早的事,到時候加官進爵,給你一個三公的職位,這袁氏豈不是又起來了??

事實上,高謹爲了將袁熙拉過來也是下足了本錢,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曹軍已作出了渡河的準備,異族亦蠢蠢欲動,遼東的公孫康想必也急於分一杯羹,誰能拉住袁熙則勝算就增加了三成以上,一旦如此,幷州的二袁恐怕也只有投降的份,再不可能抗衡。?

拿出一個彩頭出來,對於高謹來說並不算什麼。到了這個份上,已經是激流勇進,不進則退了。?

袁熙抿了抿嘴,苦笑一聲:“五世四公我是不敢指望,只望東武侯莫要加罪纔好。”未來的事很難說,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拿下了河北的高謹將會更加強大,一躍成爲天下第一諸侯,投靠高謹,也是袁熙最明智的選擇,只不過感情上他很難接受而已。?

簡雍正色道:“東武侯乃是信義之人,豈能失信。更何況袁氏乃是四世三公,天下門生故吏甚多,東武侯豈會不知?”?

袁熙嘆了口氣:“若降,只願東武侯能免死!”他閉上眼睛,終於還是想通了,他和袁尚、袁譚不同,至少他還懂得大局,懂得方寸,到了現在這個地步,除了願賭服輸。又能如何??

簡雍大喜:“二公子明斷,如此,河北再不用動刀兵了。”?

袁熙亦是謹慎之人,生怕高謹並不會原諒自己,親自與簡雍前去鄴城負荊請罪,高謹連忙將他迎入,仍令其爲幽州刺史,還鎮幽州,又率軍做好西征準備,令袁尚、袁譚投降。?

袁尚、袁譚得知袁熙向高謹投降,頓時大怒,兩家罷兵,在晉陽城相聚,意圖聯軍驅逐高謹,他們爭了個你死我活,不成想竟便宜了高謹,此時這一對活寶兄弟也明白再打下去只會兩敗俱傷,誰也沒有好處,一致對外,反倒還有活路。?

二人商議已定,袁譚提議請曹軍北上,引爲外援,以擊翼州,於是二人分兵抗拒高謹軍,恰在這時,張燕驟然起事,攻破袁尚,斬袁尚人頭,獻於高謹。袁譚頓時大驚,心知大勢已去,正要退軍龜縮晉陽自守,張燕、高謹二路大軍同時殺到,鏖戰了整整一日,袁譚軍敗,袁譚收攏殘兵,欲去河內,以投曹操,冷不防被部下殺死,前去高謹軍中報功去了。?

至此之後,河北完全進入高謹掌握,除高謹大軍十五萬,更有河北降卒二十餘萬,高謹自接納了袁熙,袁紹宿將紛紛投降,前來投效,高謹只命他們各歸原職,並不驚擾。?

曹操此時已回了許都,聞知河北軍情,頓時大恐,向衆將苦笑道:“得天下者,必是高謹也。”話雖如此。曹操更是打起了精神,親自率軍駐紮官渡,以防高謹。? wωω⊙тт kдn⊙co

而此時,匈奴、烏丸盡皆來犯,合兵一處,竟有三萬餘人,高謹命幽州刺史袁熙迎敵,又令張頜、高覽二人率軍相援,陳琳私下進言道:“袁熙乃是袁氏公子,坐擁幽州,人心浮望。且高覽、張頜二人俱都是袁紹舊將,若聚在幽州,恐實屬不智,主公不可不防。”?

高謹一笑而過,並不多言,其實派高覽、張頜救援幽州,本就是他仔細斟酌之後的結果,雖然河北初定,爲了維繫河北統治,高謹也儘量籠絡袁氏舊將,可是畢竟大家心裡還有一層疙瘩,趁着這個機會,高謹令張頜、高覽兩個舊將帶兵去幽州,便是向大家表明他對這些舊將完全信任,並沒有厚此薄彼,令他們安心。?

更何況袁熙在幽州,雖然兵多,但是糧草卻是不繼,張頜、高覽二人又是聰明人,心知袁氏已經覆亡,就算再擡出一個袁熙,也是垂死掙扎,哪裡還會願意與袁熙一起作亂,有了這兩個因素,高謹並沒有任何顧忌。?

幾個月之後,捷報傳來,烏丸軍攻代郡,張頜在城外設伏,襲擊烏丸軍側翼,城中軍馬趁勢而出,殺敗烏丸軍,斬首四千級,隨後,高覽與張頜合兵一處,在袁熙的配合之下,又在上谷擊敗入關的烏丸一部,烏丸軍見勢不妙。遁逃而出,而匈奴軍此時亦勒馬不前,再不敢深入,正猶豫不決,又被袁熙率軍圍住,整整十萬軍馬,在漁陽、右北平一帶佈下了口袋,死死的困住匈奴軍,匈奴單于呼廚泉率軍突圍,大敗,斬首六千級,不得已之下,只好稱臣願降。?

高謹接到戰報,立即下令獎掖三軍,又率人前去遼東,令公孫康投降,公孫康斷然拒絕,斬了高謹使者,高謹大怒,親率兩萬騎軍出征遼東,遼東乃是苦寒之地,更何況從右北平到遼西郡一路上荒無人煙,連綿數百里的無人地帶,一番跋涉之後,軍隊已是人困馬乏,這時公孫康率軍來攻,高謹率人迎敵,關羽請戰道:“主公少待,某去斬公孫康人頭。”遂帶一隊軍馬,衝殺至公孫康陣中,宛如無人之境,高謹軍士氣大盛,人人爭先,竟反敗爲勝,一舉擊垮公孫康。?

公孫康無奈之下,只好投降。?

此時高謹平蕩北方各大諸侯,在河北總算立足了腳跟,一年之後,孫策病逝,曹操抓住這個機會,南伐孫策,妄圖與高謹鼎足而立,高謹趁機攻袁術,袁術頓時土崩瓦解,曹操攻南郡、江夏,孫權率軍在江夏郡抵抗,又聯絡劉璋,劉璋雖與孫家聯盟,卻沒有膽量出兵,只令人把守各處關隘,隔岸觀火。?

此時高謹亦南下進擊,趁着孫策、周瑜在江夏抵禦曹操的功夫,南下江東,一舉奪下江東老巢,繼而攻許昌,令曹操不得不回師面對高謹。?

整個天下,高謹已佔了五分之三,帶甲百萬,高謹令人勸降曹操,曹操遊移不定,對郭嘉、荀彧道:“我們能打敗高謹嗎?”?

衆人默然,二人雖然胸有百萬兵,可是亦明白,曹操錯過了最佳的時機,憑藉無險可守的關東、關中以及荊州一部,哪裡還能與高謹爭雄,縱然能夠保住一時,但是絕對的實力面前,恐怕亦無可奈何?

更何況,高謹不是袁紹,若是袁紹,倒是有一決雌雄的希望,郭嘉和荀彧實在太明白袁紹的爲人,知道他的弱點,可是面對高謹,卻完全不一樣,此人過於神秘,既沒有世家的傲慢亦沒有小富即安的氣息,令人難以猜測。?

曹操苦笑:“吾欲與高謹一戰。”他打定了主意,隨即調兵遣將,試圖與高謹一戰,曹操也是沒有辦法,以他的性格是不可能拱手稱降的,與其如此,倒不如傾力一戰,若是戰敗,再考慮其他。?

在兗州平原上,二十萬曹軍與四十萬高謹軍擺開了陣勢,一個個營盤將整個州境填滿,官道上,到處都是行進的曹軍或是高謹軍,大戰一觸即發,隨即在山陽展開大戰,一支支軍馬被投入戰場,無數人哀鳴咆哮。?

曹操心神不寧的坐在帳中,心裡忐忑不安,大多數時候,他的表現都是鎮定自若,可是今日,他卻發現自己的情緒很難控制,他有一種不好的預感,事實上,從開戰之初,高謹就沒有給他任何的空子,這已經令曹操感到絕望了,而現在雙方觸發大戰,敵衆我寡,勝算渺茫。?

郭嘉、荀彧二人坐在兩側,心神不屬,顯然也想到了這個問題,若是高謹贏了,那麼接下來該如何,他們所爲之奮鬥,爲之努力的目標一夜之間化爲烏有,誰能接受??

一直到了傍晚,夏侯敦帶傷回到大營,悲憤的向曹操道:“主公,我軍右翼爲憲兵營所破,全線潰敗!”?

“哦。”這個時候,曹操倒是表現出了出奇的鎮定,彷彿完全在預料之中一般,他木然的點點頭,重重的嘆了口氣:“早知如此,悔不當初。”曹操口中的悔不當初,自然是當年應當極力消滅高謹,只不過現在再說這個已經沒有了意義。?

曹操隨即大笑道:“徐子將曾言:君清平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如此看來,清平之世即將來了,不知吾尚可做能臣嗎?”?

這時,有人來報,說是高謹特使到,來人乃是簡雍,簡雍滑稽的向曹操行了個禮,道:“曹公還不降嗎?翁婿之爭,既已有了分曉,何必要魚死網破。”?

曹操大笑,簡雍一句話,已令曹操的心放了下來,既然提到了翁婿,那麼就意味着高謹仍念這最後一絲利益婚姻的紐帶,曹操起身道:“下令撤軍吧,迎東武侯入許昌。”?

許昌城內,高謹與曹操相對而坐,遠遠的,還有曹節抱着襁褓中的幼子投來微微笑意,曹操道:“大丞相打算何時鎮平孫權殘部以及劉璋?”?

高謹微微一笑:“孫權已是喪家之犬不足爲慮,至於劉璋,我已派人去了漢中,命張魯投降,只要張魯願降,劉璋亦早晚臣服。”?

曹操頜首點頭,不再言語,不管如何,這個結局比他想象中要好的多,高謹有兩個夫人,呂夫人只生了一女,而曹夫人卻有兩個兒子,曹操不能做大丞相,卻可以做個國舅,此時高謹已是大丞相,禪位之事已擺上了日程,只是……?

曹操眼眸中散發出一絲狡猾的笑意,拱手道:“大丞相,吾年事已高,恐不堪公務,願辭官退隱,望大丞相應允。”?

曹操無疑是聰明的,他有兩個兒子,都是曹節所生,將來的曹操早晚是個外戚,在這種情況之下,爲了防止外戚干政,若是曹家權勢太大,高謹早晚要對曹家動手,而現在曹操能夠主動站出,亦表示了他的頭腦十分清明,他微微一笑:“如此也好。”?

當曹操離開時,高謹亦是發出一絲微笑,隨即對曹節道:“若我當了皇帝,你的父親可以做郡王。”?

宮廷政變的那一天,天空下着瓢潑大雨,憲兵營穿着明亮的盔甲出現在宮門,宮門的守衛立即退散,高謹騎着高頭大馬,在無數人的傭簇下進入宮牆,這座宮殿見證了太多陰謀狡詐和鬧劇,而此時,高謹亦撕下了本來的面目。?

姓劉的憑什麼稱帝?正如他們先祖劉邦、劉秀一樣,現在的高謹只是追尋着高祖皇帝的步伐邁進而已,他溼漉漉的抵達了獻帝的寢宮,獻帝早已知道了消息,瑟瑟作抖的出現在雨中,二人四目相對,獻帝臉色青白的木訥站着,不知該如何是好。?

高謹走近他,臉上仍然帶着熙和的笑容,他已經不再需要用厲色去維護自己的威嚴了,而現在,他的表情更多的是在笑,每一個笑容都有無數個隱喻,讓手底下的臣子們去猜測,去揣摩他的意圖,而此時,他的笑容卻沒有一點別的意味,只是善意的笑。?

“皇上,這宮殿你還住得慣嗎?”高謹淡然的問。?

獻帝此時亦明白了高謹的意圖,微微搖頭:“住不慣。”?

“這就好!”高謹的笑容中竟充滿了同情:“每個人都該選擇自己的住所,如果選錯,對陛下,對我…?都有損害,我已經在潁川準備了一個住所,請陛下前去,可以嗎?”?

他的語氣恬然,溫和的望着漢獻帝,在他看來,獻帝確實是個可憐人,既然如此,何必要去嚇唬他呢,倒不如儘快將他打發走,痛痛快快的完成這一道程序,大家彼此再無交集,高謹取而代之,而獻帝去做他的安樂公。?

至於獻帝,高謹是不打算殺的,雖然田豐等人曾暗地裡勸諫過,高謹也明白獻帝仍有一些影響,可是他明白,這大漢王朝再也不會回來了,前朝的遺老遺少們除了傷感之外,並不會爲了這個王朝去做什麼。?

獻帝望着高謹,彷彿是在尋找高謹的真實意圖,他到底想怎麼樣?爲什麼如此和顏悅色?他會不會殺自己?他只是想要朕的江山嗎?想到這裡,獻帝露出一絲苦澀,他如果只是要江山,那麼就拿去好了,這江山本就不是我的,從我登基的那一天起,這江山其實已經換了很多個主人,而他除了是一個傀儡,更像是一個爲這些奸雄們看守宮城的家奴,現在,他早就不願意再做這個家奴了,他曾經也是野心勃勃,也想光復基業,可是現在,這顆心早已冷了,大勢已去,還是放手吧。?

獻帝點點頭,既帶着苦澀,又彷彿卸下了渾身的重擔。?

禪讓禮舉行的那天,高謹宣佈國號爲‘齊’,大赦天下,分封百官,而獻帝則被任命爲潁川公,他帶着一百多名家僕,和他的妻兒們登上了馬車,在一隊軍士的扈從下徐徐而去,再也不會回來。?

隨後,張魯上來降表,之後是劉璋,最後則是孫權,高謹坐在宮殿的鑾椅上,撫摸着金雕玉徹的一切,這些東西,自在壽春的時候他就垂涎已久,夢寐已求,可是現在,當這一切變成真實的時候,他卻突然感覺到難言的空虛,爲什麼?高謹不知道,明明他爲這一天準備了很久很久,更爲之奮鬥了很久很久,可是到了現在,再也找不到那種朝思暮想的感覺了。?

自己將來追求的是什麼呢?高謹生出一絲孤獨感,他高高在上,俯瞰着階下的田豐、陳羣,看着荀彧、簡雍等人,這種孤獨感更加強烈,這些人中,有的人與他很親近,經常與他促膝長談,有的生性諧趣,不修邊幅,可是在現在,每個人都成了木偶,一臉莊肅,在自己的面前,作出畏懼之色。?

這就是自己想要的?高謹捫心自問,他發現有點不對,可是又找不出來,他最後笑了,笑得沒有任何感情的波動,這種笑容,他會一直笑下去,使人生出畏懼之心,使人生出巴結之意。?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35章 公子哥第66章 有進無退第6章 進入下邳第62章 斬車胄第51章 三分徐州第38章 使詐第32章 驅虎吞狼第12章 再戰許諸第92章 兵者詭道也第81章 紀靈 你的死期到了第33章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第14章 鴻門宴(一)第46章 調虎離山第9章 定計第43章 溺戰關羽第158章 反間第125章 霸業基石第32章 驅虎吞狼第122章 糜芳的投名狀第59章 辯術與謀術第7章 新官上任第7章 新官上任第64章 殺第83章 奪權第92章 兵者詭道也第3章 救人第140章 曹操南進第149章 袁紹病危第81章 紀靈 你的死期到了第46章 調虎離山第149章 袁紹病危第89章 奇襲第59章 辯術與謀術第86章 新婚之夜第157章 猛張飛初戰河北第129章 斬顏良文丑第70章 窮寇莫追第95章 再戰韓榮第74章 進壽春第70章 窮寇莫追第一百零三章第157章 猛張飛初戰河北第32章 驅虎吞狼第55章 巔峰對決第35章 公子哥第129章 斬顏良文丑第153章 西涼第7章 新官上任第50章 立論第120章 豪強第80章 美人心第94章 舌戰第38章 使詐第84章 看這徐州是誰家天下第57章 裸奔第135章 分化第77章 殺袁胤第66章 有進無退第88章 劉備有詐第13章 陷陣第8章 在其位 謀其政第21章 以武服人第57章 裸奔第64章 突襲第38章 使詐第49章 對弈第87章 受封東武侯第143章 曹操佔荊州第147章 蜀中土皇帝第10章 伯鸞第59章 辯術與謀術第47章 破城第7章 新官上任第66章 有進無退第34章 各懷鬼胎第28章 論功行賞第130章 趙雲第51章 三分徐州第29章 峨眉槍第152章 名士第82章 呂布重傷第一百零二章第138章 劉備之死第142章 四戰之地第89章 奇襲第115章 對陣第125章 霸業基石第162章 異族第85章 逼婚第76章 火中取栗第161章 袁氏失國第134章 袁譚被擄第133章 兩袁相爭第33章 陳宮到訪第17章 揚威第144章 魏延與黃忠第72章 奪取山陽關第119章 鹽池之爭第68章 擋我者死第122章 糜芳的投名狀
第35章 公子哥第66章 有進無退第6章 進入下邳第62章 斬車胄第51章 三分徐州第38章 使詐第32章 驅虎吞狼第12章 再戰許諸第92章 兵者詭道也第81章 紀靈 你的死期到了第33章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第14章 鴻門宴(一)第46章 調虎離山第9章 定計第43章 溺戰關羽第158章 反間第125章 霸業基石第32章 驅虎吞狼第122章 糜芳的投名狀第59章 辯術與謀術第7章 新官上任第7章 新官上任第64章 殺第83章 奪權第92章 兵者詭道也第3章 救人第140章 曹操南進第149章 袁紹病危第81章 紀靈 你的死期到了第46章 調虎離山第149章 袁紹病危第89章 奇襲第59章 辯術與謀術第86章 新婚之夜第157章 猛張飛初戰河北第129章 斬顏良文丑第70章 窮寇莫追第95章 再戰韓榮第74章 進壽春第70章 窮寇莫追第一百零三章第157章 猛張飛初戰河北第32章 驅虎吞狼第55章 巔峰對決第35章 公子哥第129章 斬顏良文丑第153章 西涼第7章 新官上任第50章 立論第120章 豪強第80章 美人心第94章 舌戰第38章 使詐第84章 看這徐州是誰家天下第57章 裸奔第135章 分化第77章 殺袁胤第66章 有進無退第88章 劉備有詐第13章 陷陣第8章 在其位 謀其政第21章 以武服人第57章 裸奔第64章 突襲第38章 使詐第49章 對弈第87章 受封東武侯第143章 曹操佔荊州第147章 蜀中土皇帝第10章 伯鸞第59章 辯術與謀術第47章 破城第7章 新官上任第66章 有進無退第34章 各懷鬼胎第28章 論功行賞第130章 趙雲第51章 三分徐州第29章 峨眉槍第152章 名士第82章 呂布重傷第一百零二章第138章 劉備之死第142章 四戰之地第89章 奇襲第115章 對陣第125章 霸業基石第162章 異族第85章 逼婚第76章 火中取栗第161章 袁氏失國第134章 袁譚被擄第133章 兩袁相爭第33章 陳宮到訪第17章 揚威第144章 魏延與黃忠第72章 奪取山陽關第119章 鹽池之爭第68章 擋我者死第122章 糜芳的投名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