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趙雲

卻說顏良、文丑被關羽斬首,三萬袁紹軍鳥作獸散,後方的袁紹聽到此事,頓時大怒,催促大軍快行,在臨淄一帶佈陣。

而高謹大軍亦隨後趕到,立即獎掖關羽、張飛二人,一面佈置防線,高築營寨。

戰爭頗有僵持的跡象,顏良、文丑被斬,使得袁紹軍士氣低弱,雖然號稱三十萬,可是一時亦沒有一鼓作氣的勇氣。而高謹這邊士氣高昂,幾次高謹親自前去袁紹前債溺戰,袁紹軍也只是閉門不出。

袁紹心知如此下去必然會有意外,也是十分焦心,召審配來問道:“正南,如今三軍氣弱,該當如何?”

審配道:“應遣一驍將挫折賊將,方可挽回士氣。”

袁紹踟躕不決,顏良、文丑乃是他帳下最驍勇的大將,高謹的實力與張飛、關羽相當,此事早有傳聞,帳下還有誰能他匹敵?他痛失良將,已是非常心痛,若再是派出一員大將去,若是失了手,非但士氣再不可挽回,亦令他再難振作了。

他沉默了片刻:“高覽可以嗎?”。

袁紹帳下四大將分別是顏良、文丑、高覽、張頜四人,張頜未隨大軍出征,帳下之中,恐怕只有高覽能拿得出手了。

審配道:“高覽將軍固然勇力過人,卻並無把握,某尋覓到一人,其人武力過人,曾力挫文將軍。此人乃是常山真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槍法如神,可以敵高謹。”

袁紹猛然想起數年前與公孫瓚的磐河之戰,當時二軍會於磐河之上:紹軍於磐河橋東,瓚軍於橋西。文丑策馬挺槍,直殺上橋。公孫瓚就橋邊與文丑交鋒。戰不到十餘合,瓚抵擋不住,敗陣而走。文丑乘勢追趕。瓚走入陣中,文丑飛馬徑入中軍,往來衝突。瓚手下健將四員,一齊迎戰;被文丑一槍,刺一將下馬,三將俱走。文丑直趕公孫瓚出陣後,公孫瓚瓚望山谷而逃。

當時公孫瓚弓箭盡落,頭盔墮地;披髮縱馬,奔轉山坡;其馬前失,瓚翻身落於坡下。文丑捻槍去刺。忽然草坡左側轉出一個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丑,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公孫瓚部下救軍到,文丑撥回馬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趕。

後來文丑回營,向袁紹述說此事,俱言這個小將厲害,若非這少年氣力尚弱,恐怕還不是他的對手。袁紹當時便留了心,現在時隔多年,這小將恐怕更加了厲害,現在審配提起,袁紹纔想起此人。

袁紹亦是愛才重士之人,頓時悅道:“此人在哪裡?”

審配道:“公孫瓚敗北之後,餘衆皆降,唯有這個趙雲卻獨自去了,不過此人曾是公孫瓚帳下白馬義從,與許多將士都有來往,若是主公派人相召,或可令他前來投效。”

袁紹頜首點頭,白馬義從原指跟隨瓚的那些善射之士,後來公孫瓚在與匈奴的對戰中,深深的感覺一隊精銳騎兵的重要性。因此,以那些善射之士爲原形,組建了一支輕騎部隊。由於瓚酷愛白馬,因而部隊清一色全是白色的戰馬,而部隊爲表達忠心,均高喊:“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鑑,白馬爲證!”因而得名。

白馬義從是公孫瓚爲對付匈奴的輕騎而組建的,在打匈奴的那段時期,白馬義從經歷了最輝煌的一個時期。白馬義從是典型的輕騎兵部隊,有着強大的機動力和射程優勢。從贊能依靠長期這支輕騎部隊威震塞外,並讓匈奴這樣的驍勇善戰的輕騎“世家”聞風而逃。…。

只不過在界橋之戰中,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碰到了它的剋星——鞠義的八百先登死士。戰局的情況,當時公孫瓚見鞠義的兵少,便下令白馬義從發起重逢。先登死士皆伏盾下不動,等到白馬義從靠近時,突然一起發作,揚塵大叫,直前衝突,強弩雨發,所中必倒,臨陣斬殺公孫瓚所署冀州剌史嚴綱甲首千餘級。瓚軍敗績,步騎奔走,不復還營。”

白馬義從被殲滅,罪魁禍首當爲瓚。在那場戰鬥中,瓚犯了幾個嚴重的錯誤!如見敵兵少,便認爲對方弱,輕視對方戰鬥力。又不會活用戰術,死板的擺了個陣型就往前衝。且低級的用輕騎去對弩兵正面進攻。

而之後,等到公孫瓚滅亡,白馬義從也隨之衰弱,大多被袁紹軍收編,袁紹沉吟片刻,道:“可教軍中從前白馬義從去召趙雲來,吾必厚待之。”

審配連連點頭稱是,又道:“大將軍,現在曹軍與高謹聯合,吾軍要攻徐州,恐阻礙重重,何不派人前去壽春見二將軍,令他攻徐州,高謹再如何,又如何經得起兩面夾擊。”

袁紹沉吟不語,他和袁術兩個都是袁逢的兒子,袁紹年長是哥哥,袁術年幼是弟弟,但是袁紹是庶出,袁術是嫡出。也即是說袁紹是長子,可是袁術卻是嫡子,是正妻所生。因而,袁術一直瞧不起袁紹,認爲他是小老婆養的,雖然是兄弟,他卻不認。很早以前二人便曾交惡,袁術曾罵袁紹做我們家奴才的種子,由此而見二人的關係極爲緊張。

當時袁紹想另立劉虞爲皇帝,爲了得到大多數人贊同,因此去信給袁術,希望袁術能與他一起擁立劉虞。

袁術接信之後,就在肚子裡面冷笑,破口大罵道:“真不愧是小老婆養的,想出這麼個餿主意,另立皇帝,爲何不立自己!怎麼這麼沒出息啊。”

而後袁術回封信表現得大義凜然說:“我只知道消滅董卓,不知道別的。”將袁紹嚥了半死。

再到後來,袁紹與公孫瓚爭雄,當時公孫瓚特意派出使者去交好袁術,便是希望得到袁術的援助。由此可見,袁紹與袁術的關係恐怕比之大多數諸侯都要惡劣,名爲兄弟,卻都互爲眼中釘,現在審配卻提議與袁術結盟,袁紹不得不好好的考慮考慮,若是再吃一次閉門羹,這面子還往哪裡擱?

第132章 刁鑽取勝第67章 圍城打援第32章 驅虎吞狼第139章 降服關張(上)第27章 斬殺宋憲第1章 戰許諸第132章 刁鑽取勝第70章 窮寇莫追第133章 兩袁相爭第116章 鏖戰第86章 一代梟雄第10章 伯鸞第116章 鏖戰第12章 再戰許諸第153章 西涼第112章 張飛請纓第141章 江東猛虎第73章 勸降第89章 奇襲第11章 峨眉針第38章 使詐第66章 有進無退第13章 陷陣第20章 桀驁不馴的陷陣營第45章 內功初成第150章 兄弟反目第114章 俘張飛第26章 曹軍大敗第70章 窮寇莫追第14章 鴻門宴(一)第86章 一代梟雄第33章 陳宮到訪第136章 袁紹慘敗第115章 對陣第26章 曹軍大敗第131章 單挑趙雲第115章 對陣第35章 公子哥第65章 泗水關內斬陳蘭第一百零一章第112章 張飛請纓第160章 甄氏第35章 公子哥第146章 孫策奪荊州第2章 執拗的呂小姐第138章 劉備之死第143章 曹操佔荊州第一百零四章第10章 伯鸞第155章 長安第123章 周倉第146章 孫策奪荊州第157章 猛張飛初戰河北第74章 進壽春第114章 俘張飛第93章 俘虜陳到第81章 紀靈 你的死期到了第83章 奪權第129章 斬顏良文丑第3章 救人第130章 趙雲第64章 突襲第92章 兵者詭道也第20章 桀驁不馴的陷陣營第73章 勸降第118章 梟雄隕落第94章 舌戰第13章 陷陣第125章 霸業基石第40章 進軍劉備第147章 蜀中土皇帝第13章 陷陣第112章 張飛請纓第5章 肉票第40章 進軍劉備第9章 定計第一百零八章第120章 豪強第141章 江東猛虎第47章 破城第120章 豪強第40章 進軍劉備第88章 劉備有詐第86章 一代梟雄第129章 斬顏良文丑第5章 肉票第83章 託孤第152章 名士第155章 長安第133章 兩袁相爭第115章 對陣第8章 在其位 謀其政第125章 霸業基石第63章 一家哭何如一路哭第153章 西涼第68章 擋我者死第96章 殺招迭起第15章 鴻門宴(二)第69章 騎兵突擊第144章 魏延與黃忠
第132章 刁鑽取勝第67章 圍城打援第32章 驅虎吞狼第139章 降服關張(上)第27章 斬殺宋憲第1章 戰許諸第132章 刁鑽取勝第70章 窮寇莫追第133章 兩袁相爭第116章 鏖戰第86章 一代梟雄第10章 伯鸞第116章 鏖戰第12章 再戰許諸第153章 西涼第112章 張飛請纓第141章 江東猛虎第73章 勸降第89章 奇襲第11章 峨眉針第38章 使詐第66章 有進無退第13章 陷陣第20章 桀驁不馴的陷陣營第45章 內功初成第150章 兄弟反目第114章 俘張飛第26章 曹軍大敗第70章 窮寇莫追第14章 鴻門宴(一)第86章 一代梟雄第33章 陳宮到訪第136章 袁紹慘敗第115章 對陣第26章 曹軍大敗第131章 單挑趙雲第115章 對陣第35章 公子哥第65章 泗水關內斬陳蘭第一百零一章第112章 張飛請纓第160章 甄氏第35章 公子哥第146章 孫策奪荊州第2章 執拗的呂小姐第138章 劉備之死第143章 曹操佔荊州第一百零四章第10章 伯鸞第155章 長安第123章 周倉第146章 孫策奪荊州第157章 猛張飛初戰河北第74章 進壽春第114章 俘張飛第93章 俘虜陳到第81章 紀靈 你的死期到了第83章 奪權第129章 斬顏良文丑第3章 救人第130章 趙雲第64章 突襲第92章 兵者詭道也第20章 桀驁不馴的陷陣營第73章 勸降第118章 梟雄隕落第94章 舌戰第13章 陷陣第125章 霸業基石第40章 進軍劉備第147章 蜀中土皇帝第13章 陷陣第112章 張飛請纓第5章 肉票第40章 進軍劉備第9章 定計第一百零八章第120章 豪強第141章 江東猛虎第47章 破城第120章 豪強第40章 進軍劉備第88章 劉備有詐第86章 一代梟雄第129章 斬顏良文丑第5章 肉票第83章 託孤第152章 名士第155章 長安第133章 兩袁相爭第115章 對陣第8章 在其位 謀其政第125章 霸業基石第63章 一家哭何如一路哭第153章 西涼第68章 擋我者死第96章 殺招迭起第15章 鴻門宴(二)第69章 騎兵突擊第144章 魏延與黃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