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籌謀

“三國之謀伐 ()”查找最新章節!

在東漢,太守被稱爲使君。

這一點在初中課文《陌上桑》之中就已經寫明。

等到刺史被稱爲使君的時候,要再過幾年,漢末時期刺史權柄更重的時候。

至少目前來說,刺史的官職肯定是要比太守小,權力也要小。

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但從職權上來說,刺史和太守雖然沒有上下級關係,刺史卻有監察太守的職責。

所以以刺史之位奪太守之權,在東漢歷史上數不勝數。

幾年後陶謙劉表做徐州荊州刺史的時候就不多說了,單說三十年多前,“天下楷模”李膺,就幹過這事。

而且同樣是當青州刺史奪權。

當時青州官場十分黑暗,貪污成風,腐敗橫生。

李膺纔剛到任,就罷黜了大量郡守縣令,整頓吏治,嚴查貪官。

一時間整個青州官員見到他就棄官逃跑,根本不敢抖自己兩千石高官的威風。

在這種情況下,李膺以刺史的名義治理青州,掌控了一州大權,堪比州牧。

而且後來因爲將青州打理得非常不錯,很快就被漢桓帝任命爲漁陽太守。

從這一點上來看,刺史變成太守,是升官不是降職,只不過刺史也確實是懸在太守頭上的一把劍。

然而當年李膺是以個人威望奪權。

而陳暮論起個人威望,比之李膺就像腐草之熒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

李膺的威望高到什麼地步?

潁川八龍之一,後來被董卓強徵爲司空的荀爽,就曾以替李膺駕車爲榮。

八顧之一的郭泰,因爲與李膺做了朋友,名震京師。

因此李膺奪權,全天下的人都認可。

那麼陳暮呢?

雖然也是天下聞名,但大漢人只是認可他孝順,說他能跟“天下楷模”李膺比,那就純屬扯淡了。

所以陳暮奪權,就得用特殊手段,一不能罷了吳匡的官,二不能以兵馬相壓。

唯一的手段,就是利用吳匡沒有治理好齊國這個點,進行政治攻擊。

如今一來,不僅吳匡無可奈何,連他的手下,也不得不服氣。

同時,也是最主要的一點,吳匡已經老邁,雖然貪戀權力,可就因爲貪戀權力,讓他不敢和陳暮相抗爭。

沒辦法,吳匡的確沒有治理好地方,一個彈劾,立即就會被罷官,對於貪戀權力的人來說,這是非常不能接受的事情。

陳暮一上任,就從老邁昏庸的吳匡手中把齊國大權奪了過來。

確立了自己的權威之後,他在刺史府召開了第一次會議。

會議人員只有四個,陳暮,關羽,典韋以及氏儀。

之所以選氏儀,是因爲他是北海人,跟齊國這邊的豪強關係不深。

陳暮到地方後,肯定會懲治貪官污吏和地方欺壓百姓的豪強,如果吳匡手下有人是豪強內應或者本身就是貪官,他當然不能用。

四人分列而坐,開始籌謀大事。陳暮等大家都坐下,纔開口詢問氏儀道:“氏儀,你字什麼?”

“回刺史,儀字子羽。”氏儀回答道。

“嗯。”

陳暮點點頭:“你知道剛纔廳堂那麼多人,爲什麼我獨獨選中你嗎?”

“是因爲我第一個發言嗎?”

氏儀問道。

“不是。”

陳暮搖搖頭,有點失望,看來這個氏儀的智力沒有到90以上。

不過漢末頂尖人才早已經名留青史,要是隨隨便便就能抽到個SSR,那頂級人才也太廉價了一點。

氏儀想了想,試探道:“是因爲我不是齊國人?”

“不錯。

陳暮這次露出欣慰的笑容。

雖然沒有90以上,80應該還是有,算是個不錯的人才了。

“刺史是打算對齊國的貪官污吏動手?”

氏儀思索片刻,問道。

“不止。”

陳暮說道:“不過這些你暫時還不用去思量,我來問你,我一路從濟南走來,發現此間賊盛衆,我想知道,都有哪些賊人?”

氏儀只想到了第二層,那就是因爲自己是北海人,所以不會和地方官吏糾葛太深,陳暮要對官員動手,卻沒有想到第五層,不知道陳暮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不過能想到第二層就不錯了,對於人才不要過於苛刻,這個叫氏儀的年輕人沒準以後還可以培養培養。

聽到陳暮的話,氏儀立即開始思考起來,緩緩開口道:“刺史,齊國有三賊,一賊爲黃巾賊,倚靠泰山,佔據般陽、昌國二縣。二賊爲各地宗賊,聚衆爲匪,抗拒王命,割據一方。三賊爲地方豪強,自建塢堡,招募兵壯,莊園自成一縣。”

昌國就是後世的淄博市,淄博人應該知道,淄博市的南面就是馬鞍山,這裡屬於泰山支脈,因此漢朝的時候管此地同樣叫泰山,只是各個山頭的叫法不一而已。

齊國的黃巾賊,就藏身於馬鞍山當中,佔據了馬鞍山下的昌國縣,以及馬鞍山山後,距離萊蕪縣很近的般陽縣。

“這些賊人勢力如何?”

陳暮問。

氏儀斟酌了一會兒,說道:“以黃巾賊勢最大,他們殺死二縣豪強,掠奪了財物糧食,分發給百姓,二縣民衆爭相依附,人數已經達到二十多萬。宗賊次之,多則數萬,少則數千。豪強最次,多則數千,少則數百。”

“嗯。”

陳暮沉吟道:“攘外必先安內,黃巾賊勢大,暫時還不能輕動,要先把臨淄城裡的力量集中起來,免得我在外處理事情的時候後院起火。”

氏儀默然不語。

過了片刻,陳暮問道:“臨淄城裡有哪些豪強大富,家中有大量私兵奴僕之人?”

氏儀想了想道:“首屈一指的當然是孫氏,其次有管氏、王氏、張氏等,約有十多戶,家中奴僕從數千到數百不等。”

“這些人誰好誰壞?”

陳暮當然知道好壞並不是一言就能分辨出來,小孩子才論善惡對錯,大人只看利益。

但各地豪強亦有百姓風評,若是欺壓百姓,當然會在風評中不佳。

氏儀尷尬道:“豪強嘛,多多少少......”

“哼。”

關羽冷哼一聲表示不滿。

典韋也翻着白眼。

這兩人都殺過豪強,關羽在河東殺人,就是看不慣豪強欺凌百姓。

典韋鬧市殺人,則是幫朋友報仇,都與豪強有關係。

陳暮點點頭:“你去把人叫來。”

“所有人嗎?”

氏儀瞪大了眼睛。

“嗯,全城所有豪強家主。”

陳暮說道。

“這.....”

氏儀遲疑片刻,最終站起來,拱手道:“唯。”

等他出去,關羽問道:“四弟,你要對這些豪強動手嗎?”

陳暮搖搖頭:“不是,如果我對全城豪強動手,則整個城都要亂,到時候我們反倒會很危險。”

關羽皺眉道:“有何懼之,豪強若敢反抗,我便派兵馬屠光整個臨淄豪強!”

陳暮頭疼。

他其實不太願意帶關羽出來。

因爲關羽有自己的想法,屬於帥才,腦子比較活絡有自己的價值觀。

張飛雖然粗中有細,但其實也就長阪坡和義釋嚴顏細過兩次,其它時候都是大老粗,不會去想這些問題。

就好像當初賄賂趙琳一樣,關羽不認同,張飛無所謂。

關羽不會去考慮這些事情對自己有沒有好處,不會去考慮這件事情對雙方有沒有利益,他只在乎這件事情符不符合自己的價值觀。

欺壓百姓的豪強就應該殺,貪污錢財的官吏就該罷黜。卻不知道世間的善惡哪有那麼絕對,如果把這些豪強全殺了,先不說臨淄會不會反的問題,單說經濟層面,整個臨淄都要崩潰。

要知道豪強並不是說有田有地,大部分豪強都是一邊控制着地產,一邊壟斷各種生意。比如張飛在涿縣當豪強的時候,就是壟斷了涿縣的豬肉生意。

把豪強全都剷除掉聽起來是大快人心,那接下來怎麼辦?

根據永和五年的人口普查,齊國有六十萬人口,而臨淄作爲齊國治所,有接近二十萬人口,這二十萬人每天吃喝拉撒需要消耗的東西可不是靠一兩個小商販就能解決。

到時候城市運轉會不會崩盤?貨物誰運過來,百姓的產出誰賣出去?豪強在各地的田地怎麼算?百姓生活又如何解決?

糧鋪沒有米,鹽鋪沒有鹽,物價要漲十倍不止。

聽起來複雜,其實可以類比後世某個傳聞被財閥控制的大寒冥國。

嚴格意義上,一個國家不可能真的被財閥控制。

所以某星並沒有真控制了一個國家。

只是這些財閥綁上了國家的戰車, 在國民社會各個角落,都有它們的身影,成爲了壟斷資本主義。

如果國家向要把財閥給甩脫,那麼對於國家來說,必然元氣大傷。

因此財閥只能打壓,不能徹底消滅。

東漢的豪強也是一個道理。

剷除一兩個豪強還沒有問題,因爲一兩個豪強沒了,還有其它豪強補上。

但如果把全部豪強都處理掉的話,也許在一夜之間,整個臨淄城要倒退回原始社會。

所以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偏偏這些東西說起來很複雜,而且關羽又是個三觀已經形成固定的人,你沒辦法去糾正他的觀點。

只能順從,不能反駁。

但現在出都出來了,總不能趕關羽走吧。

陳暮無奈道:“二哥,現在非常時期,就得用非常辦法。如果全城的豪強反對我們,就立即有數萬人要和我們作對,我們和他們殺個血流成河,即便贏了,也是兩敗俱傷,哪還有力氣對付黃巾和宗賊。”

“那就放過這些爲非作歹之人?”

關羽眉頭緊皺。

陳暮解釋道:“所以我們必須拉攏他們,利用他們的力量去打,這就是借刀殺人,消耗他們雙方的力量,是一種計謀,等兩邊力量都消耗乾淨,我們再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二哥明白了嗎?”

“這樣啊。”

關羽聽到不是不殺豪強,只是先利用他們,眉頭瞬間舒展下來,點點頭:“那好吧,一切都聽四弟的,到時候四弟讓我殺誰,我就殺誰。”

呼!

陳暮長呼了一口氣,果然,他還是喜歡跟三哥張飛出來,那樣就輕鬆許多。

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一百二十章 開關一按,便是半個盛漢第二百零四章 圖謀界橋第十章 收斂屍體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請假條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請假條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羛陽截擊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端午節請假條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第六十九章 農業規劃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七十九章 對峙階段的鬥智鬥勇第二百四十五章 封王第七十章 等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一十六章 互相算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五十七章 第二次中原大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封王第八章 瘋狂的何氏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六章 呂布的處境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五十章 鬥將第二百八十二章 傳位第三章 天下大勢第一十二章 投降是一門學問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八十九章 臨時變陣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有一處門會打開第四十三章 戰呂布請假條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戰第一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十八章 天命在我完結感言第一百四十九章 轆轤車第五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一百八十三章 鬍鬚亂第六章 哥,咱家有後臺了第二十九章 反攻長安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八十章 倉庫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第三十七章 離別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死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六章 哥,咱家有後臺了第四十章 奇襲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三十二章 關羽的眼鏡第五十七章 第二次中原大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不戰,就要老死了第五十五章 威脅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畫雕像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二十九章 反攻長安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陽第八十五章 炮!第四章 冀州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一百八十六 鞠義復仇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四十八章 籌謀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通知第三十一章 勸服馬騰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第八十四章 計中計中計中計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
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一百二十章 開關一按,便是半個盛漢第二百零四章 圖謀界橋第十章 收斂屍體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請假條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請假條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羛陽截擊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端午節請假條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第六十九章 農業規劃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七十九章 對峙階段的鬥智鬥勇第二百四十五章 封王第七十章 等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一十六章 互相算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五十七章 第二次中原大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封王第八章 瘋狂的何氏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六章 呂布的處境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五十章 鬥將第二百八十二章 傳位第三章 天下大勢第一十二章 投降是一門學問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八十九章 臨時變陣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有一處門會打開第四十三章 戰呂布請假條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戰第一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十八章 天命在我完結感言第一百四十九章 轆轤車第五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一百八十三章 鬍鬚亂第六章 哥,咱家有後臺了第二十九章 反攻長安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八十章 倉庫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第三十七章 離別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死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六章 哥,咱家有後臺了第四十章 奇襲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三十二章 關羽的眼鏡第五十七章 第二次中原大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不戰,就要老死了第五十五章 威脅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畫雕像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二十九章 反攻長安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陽第八十五章 炮!第四章 冀州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一百八十六 鞠義復仇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四十八章 籌謀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通知第三十一章 勸服馬騰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第八十四章 計中計中計中計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