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互相算計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三國之謀伐酷筆記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華陰縣衙府邸。

後院灰牆烏瓦,庭院已被大雪覆蓋。

花園中有一涼亭,亭內四兄弟再次聚首,旁邊只有典韋作陪。

在青州軍的序列之中,BOSS劉備肯定是最大的老大。

其次就是關羽張飛陳暮三人,爲第二級。

緊接着就是典韋太史慈沮授這些人,因爲跟着劉備比較早,出生入死多年,感情很深厚。

至於黃忠趙雲張遼田豐王朗管亥臧霸他們,別看在歷史上名氣那麼大,但名氣大也僅限於陳暮這個懂得歷史的現代人。

在古人眼中,他們也不過剛剛入伍,一沒資歷,二沒功勳的中級軍官,自然沒有資格出席這樣半家宴性質的宴會。

是的。

今日宴會,確實屬於家宴性質,哥幾個已經快一年沒見面了,互相之間都十分想念。

聽說陳暮回了關中,劉備特意派人去臨晉將關羽召回,再加上一直跟在他身邊的張飛,兄弟幾人就再聚首。

“大哥,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陳暮舉起酒杯,笑着說道。

劉備看了眼外面天色,只是大中午,雖然還在飄零着雪花,可哪裡是傍晚了,便笑道:“四弟,現在天色明明尚早嘛。”

“快了,天色馬上就快暗了。”

陳暮一語三關,笑眯眯地輕抿了一口酒。

這酒確實烈,不能多喝。

張飛可不像他那麼斯文,仰頭一飲而盡,哈哈哈大笑道:“痛快,良弼,別養魚,繼續喝。”

又是從陳暮嘴裡學到的新鮮詞。

典韋的酒量跟張飛不能比,幾杯下肚就已經飄飄欲仙了,搖頭晃腦地道:“不....不能再喝了,想睡覺......”

張飛有些嫌棄他酒量太差,又找到關羽道:“二哥,咱們來喝。”

“哎呀,三弟先把酒杯放下。四弟忽然回關中,相比是有事要說,你怎麼淨想着喝酒?先聽聽四弟要說什麼吧。”

關羽擺擺手,目光看向陳暮。

陳暮既然在洛陽耕耘了那麼久,忽然跑回關中來,肯定有事,不然無端過來,難道是爲了跟兄弟幾人一起湊湊熱鬧過個年?

聽到關羽的話,衆人就把酒杯放下來,劉備也說道:“是呀四弟,怎麼忽然就回來了呢?”

陳暮微笑道:“我這次回來,是想請大哥奉詔討賊。”

“奉詔討賊?”

劉備納悶道:“這不是在討嗎?”

“不是討董賊。”

陳暮搖搖頭。

“不是討董賊,那是誰?”

“王賊。”

“王賊?”

劉備只覺得一頭霧水,這世上哪有什麼王賊?

倒是朝廷只有個司徒王允,可他不是跟我們一邊的嗎?

“冀州,王芬。”

陳暮嘴裡淡淡地吐出了四個字。

“王芬?”

劉備大驚道:“王刺史向來忠恩愛國,又時常供應我軍糧草,爲什麼要討伐他?”

陳暮緩緩說道:“現在不一樣了,王芬已成叛國逆賊,必要興兵討之。”

“到底是何事?”

劉備問道:“比眼下討伐董卓還重要嗎?”

陳暮點點頭:“不錯,比眼下討伐董卓要重要十倍,百倍。若那王芬成功,則大漢江山不復存也。”

“這麼嚴重?”

劉備十分驚訝,那王芬到底幹了什麼,莫非是在冀州稱帝?

陳暮繼續道:“上月,王芬與袁紹韓馥等人在冀州打算立河間王劉陔爲帝,此等行徑,是在藐視朝廷,藐視當今聖上,大哥若不嚴厲制止,興兵討伐,

則天下羣雄紛立宗室爲帝,國家必亡,如此局勢,難道還不嚴重嗎?”

王芬打算立河間王劉陔爲帝?

劉備皺起眉頭。

這事情確實問題很嚴重,不過仔細想想,或許也不算嚴重。

因爲他們這邊的進展相當不錯,只要他大軍啓程,圍困長安,將董卓的兵馬調離出城,就可以等城中諸公除掉董卓,奉迎天子。

一旦迎天子回洛陽,定鼎天下,有了這份大義在手,相信天下各路諸侯都會羣起響應。

至於冀州的僞帝,到時候再處理也不遲。

這就是分清楚主次概念。

偉人曾經評價劉備善於團結力量,但卻不能分清楚主次。

明知魏國纔是最大的敵人,非要爲關羽報仇打吳國,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現在能分清楚主次的緣故,其實還是因爲劉備認爲東面冀州的問題處理比較麻煩。

先不說舟車勞頓還得往冀州跑,單說王芬的實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拿下。

而西面關中的問題很快就能解決,等董卓死後,再掌控了朝廷大局,就能夠奉天子之命討伐僞帝,這纔是正確的道路。

想到這裡,劉備擺擺手道:“四弟,如今呂布已經答應爲內應,董卓覆滅在即,眼看就能奉迎天子,我怎麼能在這個時候離去?還是等迎回天子,再處理冀州的問題。”

陳暮就知道他會這麼說。

因爲這個問題並不是很深奧,稍微一想就能明白。

冀州那邊屬於遠火,長安這邊纔是近火,而且邊上就有水池,哪有近火不先滅了,跑去先滅遠火的道理?

然而陳暮下一句話,頓時就扭轉了局面,將冀州遠火問題,變成了一團難以解決的近火。

他說道:“大哥不要忘了,如今青州力量極爲空虛,若王芬立僞帝之後,立即出兵佔領青州,坐擁天下兩大富饒之州,人口千萬,則天下諸侯即便聯合起來,怕也不能擋,這纔是最大的危機!”

青州?

陳暮的話頓時讓劉備驚起一身冷汗。

他只想着先攻取長安救回天子拿到大義的問題,卻忘了老家還有被偷塔的危險。

要是趁着他在關中對付董卓的空檔,王芬真的對青州動手,那青州恐怕絕對無法抵擋,因爲大部分青州的兵力,幾乎都被他帶了出來。

現在青州只有各地郡兵,加起來也只有兩三萬人,而冀州自古以來就是最富饒的土地,足有九郡,人口也最多,隨隨便便拉個十萬人馬出來根本不是問題。

要是王芬有不軌之心,確實不堪設想。

在發現冀州問題比自己想象的更嚴重之後,劉備深鎖眉頭,低聲問道:“若王芬立僞帝之後,取了青州,那我即便是迎回天子,也不能相抗嗎?”

陳暮苦笑道:“家都沒了還怎麼抗?拿司隸七郡這點土地人口跟冀州青州十五郡千萬人口打嗎?”

劉備沉默片刻,又問:“那關中......”

陳暮笑了起來,說道:“如今董卓覆滅在即,關中只需數萬兵馬足以控制局面,大哥儘管前去,有我在,必會讓朝廷萬無一失。”

嗯。

只保朝廷萬無一失,天子有沒有事,那就另當別論了。

劉備當然沒有聽出他的弦外之音,聽到他的話,安心了許多,鬆了一口氣道:“有四弟在,我還是很放心。既然如此,那我便立即啓程,準備回洛陽向王芬興師問罪。”

“大哥別急。”

陳暮微笑道:“我們還要等一份東西。”

“什麼東西?”

“剛纔我不是說奉詔討賊嗎?”

“難道是?”

“不錯,朝廷的詔書。”

“朝廷的詔書?”

劉備納悶道:“我之前倒是接到過幾份,都是董賊以天子名義呵斥我的,難道他還會好心給我討伐王芬的詔書?”

陳暮笑道:“自然,這個時候,董卓跟我們,可是有同一個敵人。”

“明公,明公!”

就在這個時候,遠處的石拱門處忽然傳來了聲音。

劉備轉頭一看,是田豐,便招招手道:“元皓,有何事?”

田豐匆匆而來,近前拱手道:“天子又來詔書了,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劉備看向陳暮,驚訝道:“四弟早就向長安上了奏摺?”

他還以爲自己要在華陰留幾天,等他親自上了奏摺,等長安那邊回信之後才能走呢。

陳暮點點頭:“此事刻不容緩,一旦王芬立下僞帝,又以僞帝詔令討伐一切不臣,反而讓他們佔了先機。”

田豐看看劉備,又看看陳暮,便問道:“明公與子歸都已經知道這件事了?”

“不錯。”

劉備道:“剛纔四弟已經跟我說過了,我即刻就準備啓程回冀州討伐王芬。”

聽到他的話,田豐這才鬆了一口氣,說道:“正應如此,冀州雖遠,可青州近。若我是王芬,立僞帝之後,必然奪取富饒的青州,加上本就強大的冀州,坐擁二州之地則天下可定,明公萬不能讓他得逞。”

這就是在戰略上看待問題。

劉備看待問題是覺得自己只要迎回天子,就掌握了大義,就可以用天子的名分去恢復漢室江山,詔令天下。

而田豐和陳暮的眼光更加長遠,早已經看到亂世將至,哪怕得了天子,天下各路諸侯也不會臣服。

所以與其要一個只有名分而沒有實際意義的天子,自然是一州之地作爲根據地更加重要。

聽到田豐和陳暮一樣都是這麼認爲,劉備也就放心下來,起身道:“那我就去接這份詔書吧。”

說着,便起身,穿過了拱門往前院去領詔書去。

而陳暮,坐在亭中飲酒看雪。

天色還未暗。

可陰沉沉的烏雲遮蔽了漫天, 簌簌的雪花紛落,來到了這繁雜的世間。

看着這白茫茫又冰冷冷的世界,陳暮心中思緒千萬。

王芬這個人。

還真是不作死就不會死。

有個虎視眈眈的袁紹在旁邊盯着還不自知,結果偏要站出來興風作浪,惹到劉備頭上。

難怪你歷史上會落得一個自殺的下場,看來剛愎自用也是個大問題。

現在是你自尋死路,就怪不得其他人了。

陳暮眯起眼睛。

不過袁紹這廝,倒也會算計。

選的真是時候。

剛好青州空虛,加上老大哥主力需要一定時間回師。

不然肯定順手就把你給宰咯,絕對不可能讓你這麼順利地把冀州取到手。

只是雖然現在青州沒有吞併冀州的實力,而且老大哥現在肯定也只想着迎回天子,不想鬧那麼多幺蛾子。

但想借我們的刀取冀州?

呵呵。

陳暮嘴角含笑,眼中卻露出冰冷的光。

那可要看我們這把刀,到底會不會如你所願,是幫你割王芬的肉,還是順手再給你捅一刀了。

三國之謀伐最新章節地址:

三國之謀伐全文閱讀地址:

三國之謀伐

三國之謀伐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357章互相算計)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三國之謀伐》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第四十二章 壯年黃忠第二百一十章 陣斬高覽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第七章 弟,咱家沒錢了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九章 規劃第五十五章 威脅第五十九章 內部壓力第十章 天子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四章 冀州請假條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鬍鬚亂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第一百九十九章 會獵於冀州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三十六章 雞澤設伏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五十六章 剛而犯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陛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聽郭圖的話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第三十一章 整裝待發第九十八章 平安縣城內的呂奉先第二十章 新的佈局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二百二十章 意外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五十二章 劉曹會晤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第一百八十八章 崩潰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有一處門會打開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第二百四十八章 齊王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紹北上,呂布東歸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八十六章 大戰前夕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五章 曹操的處境第七十八章 重甲對輕甲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九十八章 平安縣城內的呂奉先第一十八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感謝比魯大佬盟主)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二百六十一章 請陛下禪讓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二十六章 試探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雲梯第六十二章 朝會第四十七章 奪權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七十六章 火起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陳子歸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一十二章 母親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六十七章 不打了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五十章 傳國玉璽與守墓人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對蒼穹(新年快樂)第五十八章 各就各位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六章 馬鈞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第一十五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三刀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易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九章 集思廣益第二十三章 長輩的快樂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駕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戰
第四十二章 壯年黃忠第二百一十章 陣斬高覽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第七章 弟,咱家沒錢了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九章 規劃第五十五章 威脅第五十九章 內部壓力第十章 天子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四章 冀州請假條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鬍鬚亂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第一百九十九章 會獵於冀州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三十六章 雞澤設伏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五十六章 剛而犯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陛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聽郭圖的話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第三十一章 整裝待發第九十八章 平安縣城內的呂奉先第二十章 新的佈局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二百二十章 意外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五十二章 劉曹會晤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第一百八十八章 崩潰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有一處門會打開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第二百四十八章 齊王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紹北上,呂布東歸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八十六章 大戰前夕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五章 曹操的處境第七十八章 重甲對輕甲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九十八章 平安縣城內的呂奉先第一十八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感謝比魯大佬盟主)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二百六十一章 請陛下禪讓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二十六章 試探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雲梯第六十二章 朝會第四十七章 奪權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七十六章 火起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陳子歸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一十二章 母親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六十七章 不打了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五十章 傳國玉璽與守墓人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對蒼穹(新年快樂)第五十八章 各就各位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六章 馬鈞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第一十五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三刀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易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九章 集思廣益第二十三章 長輩的快樂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駕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