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倉庫

爲什麼去馬市?

這就涉及到一個正常現代人應該都能想到的問題。

在沒有身份信息全面錄入網絡的年代,有人犯了罪,如果要逃跑的話,會怎麼選擇?

火車站、汽車站、機場。

如果自己有車,就會走國道或者高速公路。

所以九十年代到兩千年時代,很多警察在追捕犯人的時候,這些客運集散地都是嚴密把控的區域。特別是汽車站,因爲汽車站很少查身份證。

那麼古代通緝犯逃跑又要去哪?

一個人去深山老林?

那是去喂老虎。

畢竟這個時代的豺狼野獸可以說是層出不窮,縣城旁邊的小山裡沒準都有好幾只。

而且藏去山中,沒有食物,根本也躲不了多久。

因此就需要馬匹和錢。

馬匹用來當腳力,錢用來做消費,保證自己不會餓死。

像張儉當年被追捕的時候,如果不是一路上無數人幫助,可謂望門投止,他根本就逃不到塞外。

即便如此,因爲收留他而死的人就多達數十人,因爲幫助他而家破人亡的多達數百戶,導致郡縣都凋零,就可以知道在古代一個人逃避追捕有多困難。

張讓趙忠的權勢比之當年的候覽還要大,如果真讓他們下狠心發動全國的力量追捕侯栩,沒有錢財沒有馬匹,侯栩連司隸都跑不出去。

所以現在侯栩找黨人要錢,陳暮猜測,他一定會想辦法拿到馬匹。

於是他就找了張讓,讓他利用自己的關係網去馬市尋了個大馬商,探聽一些消息。

以張讓的權勢找幾個大馬商還是非常容易,通過這些人,陳暮自然而然就聽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比如在半年前,馬市的老商販孫老頭接到了一筆大單,這單子在業內引起了相當大的轟動,因爲那位客人大手筆,居然要五百匹戰馬。

戰馬在幽州、幷州、雍州和涼州四地的價格相對便宜一些,但運到了洛陽價格就成倍的往上漲。

畢竟古代運輸成本極大,離原產地越遠,價格自然也會越高。

因此五百匹戰馬的價格能達到兩千多萬錢,是一筆相當大的生意。

孫老頭爲了這筆單,找了好幾個大馬商一起聯合,才總算是湊齊了這批貨。

結果約定好三月份拿貨,那位客人卻一直沒有出現。

別人不知道,孫老頭卻知道。

因爲二月份黃巾起義爆發了,孫老頭見過馬元義,通過車裂時候貼出的告示畫像認出了他。

其他馬商不認識馬元義,當然就不知道孫老頭接的單是黃巾軍的單子。

這件事情一直是孫老頭的秘密,對誰都沒說過。

但在行業內,雖然大家不知道那位大手筆的客人是誰,可有人買馬付了定金沒來取貨這個消息卻有很多人都知道,不算隱秘。

陳暮正是通過這一點,猜測孫老頭就是給司隸黃巾提供戰馬的供貨商。

因爲他知道,原本張角是打算三月份起義,結果叛徒唐周告密,司隸黃巾被一網打盡,導致他不得不提前了一個月造反,這也是爲什麼後來沒人去取馬的原因。

因此他派出了胡平等人,這幾天一直蹲守在馬市,監視着孫老頭。

侯栩雖然狡猾,也在利用馬汾看看有沒有人已經注意到了這條線。但陳暮比他更狡猾,早在馬汾找到孫老頭的時候,胡平就已經在了,遠遠地觀察,早早地記下了馬汾的樣貌。

也許有人會問,馬市這麼多人出來問價格,如何確定馬汾就是他們要找的人?

道理也很簡單,正常的顧客怎麼會讓老闆臉色數次變幻,而且兩人交流的時間,也完全不像普通顧客在詢問商品的模樣,因爲馬汾甚至連挑選貨物的姿勢動作都沒有擺,一直。

所以侯栩在馬市觀察情況的時候,胡平他們卻已經在馬市外圍的出入口蹲點,並沒有出現在馬市裡面。

當然。

侯栩本人在馬市裡,這一點是陳暮沒有想到的,如果他知道的話就直接動手抓人了,哪需要費那麼大功夫。

但沒辦法,人的行爲是無法控制的,包括陳暮的舉動,也都是通過一些細節觀察,從而得出一些結論,並且採取行動,並不是就說明他已經掌控了所有局面。

“司馬。”

離馬市數十丈外的酒鋪裡,胡平他們正在與幾個大漢喝酒玩樗蒲,樗蒲是漢代類似於飛行棋的遊戲,民間十分常見,深得廣大人民羣衆喜歡。

看到陳暮過來,胡平急忙站起身,恭敬地道:“已經查清楚了。”

陳暮掃了眼那幾個大漢,雖然看到他和王鈞的時候都是一臉拘謹地站在一旁,但通過他們腰間佩戴的刀劍,不難看出都是些兇人。

這些人的確不是什麼好人,是洛陽的遊俠兒,按照後世的理解,就是當地幫派份子,俗稱東漢古惑仔。

洛陽是東漢帝國首都,人口達到百萬,三教九流,什麼都有。

張讓趙忠的黨羽雖然佔據了半個城市的實權部門,但對於這些底層勢力基本不怎麼看重,平日裡乾地下髒活都是給門下的賓客去處理。

豪強蓄養死士早在漢末就是風俗,比如刺殺孫策的許貢三門客就是其中最爲典型的代表人物。

張讓自己沒蓄養,可他的手下蓄養了。

畢竟對於張讓來說,他的地位實在太高了,幾乎相當於半個皇帝。所以家裡除了看家護院的士兵以外,不可能養普通遊俠小嘍囉,最差也是頭領級別。

比如張河看似只是個地位低下的監奴,但卻與洛陽地下很多遊俠關係很好,有這方面的資源提供。

陳暮很清楚,跟蹤這樣的差事,官面上的人出馬容易走漏風聲,連六部尉都有他們的人,誰知道城門校裡有沒有。而胡平他們對洛陽又不熟悉,所以找當地的地頭蛇最穩當。

“人在哪?”

“去了城東粟市倉庫。”

胡平回答道:“彭兄弟的人分了幾班交接,一路跟過去了,確定他進了其中一間貨棧。”

陳暮四下掃視了一圈,向老闆問道:“老闆,你們酒鋪有無後院?”

“有,客官裡面請。”

酒鋪老闆早就看出陳暮隱隱是這羣人的頭領,連忙上來點頭哈腰。

東漢時期的酒鋪其實就是街邊小店,賣的都是廉價秫酒或者果酒,會提供幾個小桌在店鋪外面。像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當年當壚賣酒,就是這個模樣。

馬市附近馬糞味重,因此地價便宜,在這裡開的酒鋪自然也不是什麼大店,談不上保密,陳暮纔要一個裡間。

說是裡間,其實就是老闆平時自己吃飯的地方,屬於前後院,裡面住人,外面開店。

陳暮王鈞胡平以及遊俠首領彭岑來到裡院,老闆知道他們有事情要談,上了兩瓶酒,很識趣地離開了。

彭岑知道自己身份地位低,主動給大家每人倒了一杯酒。

陳暮向他點頭致謝,從懷裡掏出來一張輿圖擺在桌子上,就看到那圖上標誌着洛陽外城大大小小的所有地圖標識,雖然畫得籠統,但地理位置極爲清晰。

王鈞驚訝道:“這是外城的輿圖?”

“嗯。”

陳暮點點頭,不管是在任何一個朝代,京城的輿圖都是一個王朝絕密中的絕密,甚至有一些朝代在修建好皇宮之後,就把工匠全部殺掉,只有皇室自己收藏了輿圖,幾乎不可能外泄。

不過洛陽不同,洛陽的外城沒有任何城牆阻礙,核心區域是內城。甚至可以說,內城纔是原本的洛陽皇城,因爲這座城市建立本身就沒有考慮普通民衆的生存意義。

按照劉秀的設想,一開始他是打算只是讓洛陽成爲一個對天下發號施令的地方,只有政治意義而沒有經濟和文化上的意義,所以才只修了一個皇宮。

東漢初的時候,洛陽人口不到十萬人,經過80年的發展,到永元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00年的時候,達到了51萬人口,又經過八十年時間,到如今,已經超過了一百萬。

發展起來的原因也很簡單,中央的官員也需要吃喝拉撒,也需要享受生活,全國各地的東西運送到了首都,人口也隨之遷徙流動,慢慢經濟繁榮起來。百姓依附於內城外就逐漸形成了外城,最後也就演變成了今天的樣子。

所以說實際上洛陽外城原本就不應該存在,董卓爲什麼要遷都?還不是因爲洛陽除了內城皇宮以外幾乎無險可守,一旦被圍住,就插翅難飛,不得不西遷長安。

因此天子對於外城輿圖並不是很在意,甚至這份輿圖本身就不是應該被收錄起來的絕密,而是放在洛陽縣衙,有權力的官員都可以拿到。

陳暮攤開輿圖,對彭岑說道:“彭壯士,具體位置在何處?”

這份輿圖中間部分是空白的, 因爲這部分是內城,彭岑的目光直接掃過粟市,食指點在了鴻池上方某處:“這一處,東市糧庫貨棧丁十二倉,進去後一直未見動靜,已有約一刻鐘。”

“東市糧庫是何人在管理?”

“太倉令丞。”

“帶我去找他。”

“唯!”

彭岑恭敬迴應。

太倉令丞是大司農屬官,秩三百石,掌管京城糧食倉庫。

粟市就是洛陽最大的糧食交易市場,原本這裡是洛陽官署倉庫地,後來變成糧市。而旁邊的官署倉庫,自然也慢慢變成了糧商們租借來存放貨物的場地。

古代的倉庫一邊都建在水源地附近,因爲倉庫容易失火,所以離粟市最近的鴻池,自然就是糧倉的首選之地。

鴻池離洛陽內城最近的耗門有二十漢裡,但離粟市也就五六漢裡,相當於現代2公里左右。而馬市則在粟市的正北面,離粟市也只有一公里,衆人騎馬過去,五六分鐘就能抵達。

不過越靠近粟市,人流量就越多。畢竟災荒年代,最重要的就是糧食,不管是城內還是城外的,有錢的沒錢的,都得吃飯活着,因此這裡每天能發生很多次騷亂。

彭岑是附近地頭蛇,帶着衆人走小巷,很快就到了鴻池北面,粟市南面的糧倉官署。

陳暮沿途仔細觀察,發現這裡是成片的弄巷,地勢多窪下溼,倉庫貨棧連綿,約有數百個大倉庫,縱橫交錯起來,猶如一個大迷宮,如果在這裡要追一個人,恐怕不是那麼容易。

第四十六章 把四弟抓起來第三十六章 陣斬蹋頓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七十九章 無敵的神威少將軍跑了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二百五十二章 詐降第八十三章 斷其一臂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七十七章 馬第二十八章 船老闆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五章 定策第三章 捨命拼殺第九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四十六章 小細節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一百五十七章 對峙期與南方再亂說明第二十八章 劉備來京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一週年,不寫書,聊聊人生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八十二章 抓住你了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五十三章 曹操的立場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對峙第六十九章 大漢上將軍討逆先鋒孫文臺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七十章 等人第三十七章 放眼未來第二百一十章 陣斬高覽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二十章 他在想什麼?第三十八章 章武二年第九十章 徐榮敗退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二十一章 曹操刺董第六十章 孫策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二十一章 出使呂布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第五十六章 沮授三步應敵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二百一十八章 聽郭圖的話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夾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一週年,不寫書,聊聊人生請假條第四十章 奇襲請假條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聽郭圖的話第一百章 收復荊州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請假條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三十二章 仁義無雙劉玄德,忠孝二全陳子歸第四十九章 記仇的曹操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五十九章 內部壓力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四十七章 奪權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五十四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十章 掌控輿論的優勢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一十四章 反間計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雲梯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第二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三章 得兗州第二百七十章 劉協的心思第八十一章 在廣陵畫上一個圈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陽第二百二十八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第六十七章 自然課
第四十六章 把四弟抓起來第三十六章 陣斬蹋頓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七十九章 無敵的神威少將軍跑了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二百五十二章 詐降第八十三章 斷其一臂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七十七章 馬第二十八章 船老闆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五章 定策第三章 捨命拼殺第九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四十六章 小細節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一百五十七章 對峙期與南方再亂說明第二十八章 劉備來京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一週年,不寫書,聊聊人生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八十二章 抓住你了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五十三章 曹操的立場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對峙第六十九章 大漢上將軍討逆先鋒孫文臺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七十章 等人第三十七章 放眼未來第二百一十章 陣斬高覽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二十章 他在想什麼?第三十八章 章武二年第九十章 徐榮敗退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二十一章 曹操刺董第六十章 孫策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二十一章 出使呂布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第五十六章 沮授三步應敵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二百一十八章 聽郭圖的話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夾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一週年,不寫書,聊聊人生請假條第四十章 奇襲請假條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聽郭圖的話第一百章 收復荊州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請假條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三十二章 仁義無雙劉玄德,忠孝二全陳子歸第四十九章 記仇的曹操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五十九章 內部壓力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四十七章 奪權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五十四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十章 掌控輿論的優勢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一十四章 反間計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雲梯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第二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三章 得兗州第二百七十章 劉協的心思第八十一章 在廣陵畫上一個圈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陽第二百二十八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第六十七章 自然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