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陳子歸束髮棄袍

“三國之謀伐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中平六年七月初,魏郡鄴城西北五十餘里外的鼓山。

日出二刻,天空灰濛濛的,凌晨的霧氣還未徹底消散,遠方的山巒被若有若無的白霧籠罩,彷彿一縷輕紗盤繞在山間。

總算好好休息了兩個時辰,勉強恢復了精神的南軍將士與西涼鐵騎開始悄無聲息地起牀穿戴盔甲。

軍營當中窸窸窣窣的響聲不絕,鼓山離龍鳳山還有數公里距離,徐榮的一切軍事指揮行動也都是在半夜三更秘密進行,他就不信陳暮這樣還能偵查到他。

當突襲的命令傳達給每一位南軍士兵的時候,雖然昨天在馬車上勉強休息,之前又睡了兩個時辰,但一路的顛簸實在讓人不好受。

不過總歸是南軍精銳,軍心士氣倒還沒有離散低迷,五千士兵上下齊心,緊鑼密鼓默不作聲地開啓了準備工作。

清晨的霧氣環繞着山谷,朝陽還未初升,東方的天際就已經升騰起輝煌燦爛的早霞紅光。

一列列的士兵緩緩走出軍營,在各底層中層軍官的指揮下,整齊地排好隊列,他們手中握着長矛,腰間佩戴環首刀。而西側的平地上,兩千西涼輕騎也已經準備好。

西涼輕騎不像步兵那樣穿了由鐵片覆蓋製作的小札甲,他們是穿皮甲,這樣馬匹的負重就非常低,能夠全速發揮出輕騎兵的機動性。

而他們的主要武器也從斬馬刀變成了小鐵錘,揹着弓箭,馬側懸了箭筒,可以遠程,也可以近戰。

很多人以爲漢朝的騎兵就只有騎射能力,而沒有衝鋒陷陣的能力。

因爲漢朝沒有雙馬鐙,衝鋒陷陣控制不了馬匹。

這其實是個誤區。

各種史料都已經證明,漢朝的輕騎兵都是弓箭爲輔,衝鋒爲主。打步兵之前,都是一輪齊射,再衝上去近距離作戰。

只不過古代的輕騎兵並不是正面衝鋒,而是側面衝鋒。

如漢武帝時期對匈奴作戰,光武帝時期的幽州突騎,乃至唐朝騎兵,羅馬時代的羅馬騎兵,都是如此。

策略是由步兵正面壓進,

騎兵側面突襲,打亂敵人陣型,將敵人擊潰。

像當初董卓兵敗的時候,董卓的西涼騎兵並不是從正面營門衝進去,而是需要由典韋帶領死士把營門防守住,再由關羽和徐榮帶領的騎兵兩側突襲黃巾兵,就是這個原理。

徐榮已經問過龐勃,知道白壺谷只有兩個出入口,東面地形寬闊一些,道路約有四五丈寬,騎兵勉強可以作戰,因此他選擇從東面入谷。

實際上不管他怎麼入谷,都在陳暮的算計當中。

因爲徐榮兵力不足,只能集中兵力打一處,那就只能從東面進來。

即便徐榮膽大包天,想從北面突襲,別忘了陳暮還有個內應龐勃通風報信呢。

所以徐榮的部署正常來說,已經是很厲害的戰術,可在陳暮這老妖怪面前,依舊不夠看。

當徐榮的軍隊集齊,那邊龐勃的郡兵才三三兩兩,十分散漫地從營帳裡出來。一個個打着哈欠,無精打采。

也許有人會奇怪,漢朝不是兵役制嗎?

全民皆兵。

爲什麼正規軍與郡兵之間的戰鬥力和精神狀態會差距很大?

這是因爲兵役制也是有很大區別的,當時的兵役制,其實就是徭役制,成年男子服兩年兵役,實際上就是去服兩年徭役。

先不說這個服兩年徭役是可以花錢免除的,就算沒有花錢免除,正常去入伍,也不是真當戰兵。

好一點的就擔任各地縣兵郡兵,看看城門,混混日子。差一點的就是去當輔兵,挖坑修渠運送糧食幹體力活。

所以真正的主力戰兵,都是徵兵制而來,吃軍餉給工錢,而這些服徭役的兵只吃軍糧,是不給軍餉的,而相應的,他們也不會上戰場。

當然,遇到狠心的主將也不一定。

比如當初盧植手底下有三萬多戰兵,但還有數萬輔兵,就是這些服徭役的士兵。

廣平城一戰的時候,盧植剛剛抵達廣平城下,張角派兵進攻,盧植就利用這些輔兵當作誘餌,誘敵深入,一舉擊敗張角。

而這一次,又變成了徐榮這麼做。

正所謂慈不掌兵,徐榮跟盧植一樣,都是合格的帥才,知道如何用局部的損失,來打贏一場戰役。

當下,徐榮就吩咐龐勃,讓他帶領着郡兵正式開拔,往白壺山谷裡去。

要是真打仗,龐勃肯定是不願意的,先不說自己手下郡兵傷亡,就算是他不在意士兵生死,但他自己還得領兵,也有可能發生意外。

但既然是演戲,那就另當別論。反正陳暮已經跟他說好,到時候不會下死手,頂多就是鑼鼓聲天嚇唬嚇唬而已。

於是龐勃騎在馬上,拔出佩劍,高呼進軍,就帶着四千多郡兵,浩浩蕩蕩往山谷而去。

從鼓山到龍鳳山數公里,走了約半個多時辰,總算到了目的地。

山谷霧氣瀰漫,天色也是灰濛濛的,看得不太遠。

龐勃一聲令下:“進軍!”

郡兵們在各級長官的催促下,不情不願,慢吞吞地開始往山谷裡行進。

兩側山谷並不是九十度懸崖,而是四五十度的斜坡,山林茂密,雜草叢生,至少不用擔心有滾石檑木丟下來,頂多是防一防箭雨。

至於放火也不用擔心,夏日清晨的露水太重,火勢很難點起來。另外道路還算寬闊,逃跑的時候也容易......

徐榮帶領着南軍跟隨在郡兵身後,但他們並沒有進谷,而是藏在兩側山巒裡躲藏起來。

沒錯。

他跟陳暮一樣,都想着誘敵深入打伏擊。

實際上就算他不想打伏擊也不行,因爲郡兵如果被重騎兵擊退潰敗,潰兵會沖垮他們的陣型,所以不如干脆讓郡兵去送死,自己打埋伏就好。

郡兵緩緩步入山谷,走了約一里路,來到山谷腹地,便在此時,鑼鼓聲天,喊殺聲遍地,兩側林間衝出人馬來。

森林當中馬匹不能衝鋒,但可以藏匿。此時衝到寬闊道路上,自然可以發起進攻。

“殺!”

爲首的張飛震天怒吼。

身後奔騰如雷,整個山巒都在震動。

龐勃嚇了一跳,心道演戲而已,至於這麼真實嗎?

但眼看對面殺來,而且氣勢洶洶完全不做僞的模樣,他連忙大喊:“有埋伏,撤!”

其實不用他喊,郡兵們第一時間都是連滾帶爬逃跑,只恨爹媽少生兩條腿。

人在逃跑的時候顯然是充滿了極限,雖然四五千郡兵因爲人數的緣故頗顯混亂。

但一來騎兵剛剛出樹林,才列好陣衝鋒。二來張飛放水了,雷聲大雨點小,並沒有下令全速前進。

因此實際上對龐勃並沒有造成什麼傷亡,算是有驚無險地跑到了谷口。

“快跑啊,騎兵殺來了。”

“不要丟下我,我腿軟了。”

“來個人拉他一把。”

“救命,救命。”

郡兵們哭爹喊娘地從谷裡跑出來,彷彿打了敗仗一樣。

這是因爲龐勃並沒有告訴他們這是在演戲,所以郡兵們以爲這是真的有重騎兵在追殺他們,顯得真實一點。

徐榮看到這一幕,果然不疑有它,對身邊的傳令官道:“準備,第一輪弓箭!”

傳令官立即分頭去發佈命令,弓箭手紛紛搭弓引箭!

幾乎是在重騎兵出來的剎那,萬箭齊發。

叮叮叮叮叮叮!

弓箭射在鐵甲上發出叮叮噹噹的響聲。

這輪弓箭沒有傷到任何人。

玄甲重騎唯一露出來的地方就是臉、腳,以及馬腳臀部這類地方。

所以箭矢射來,只需要護住臉就行。

但徐榮無所謂,因爲他本就是打算試試運氣。

射傷了人更好,沒傷到也沒關係,他的主要作戰計劃並不依賴於弓箭。

“有埋伏,撤!”

這次換成張飛下令撤退。

“殺!”

徐榮來不及射第二輪箭,就下令追擊。

華雄的輕騎兵悍然殺出,他的用處就在於追上前方重騎,纏住他們,等步兵上來近距離纏鬥。

塵土飛揚,輕騎兵以極快的速度向着張飛的重騎殺來,速度快了一倍。

玄甲重騎只能全力催動馬匹,瘋狂地往山谷內奔跑。

徐榮一邊下令讓南軍士兵們緊隨其後跟上,自己也騎上馬匹,快速奔來。

遠遠在薄霧當中,見到前方有一士子模樣的人騎馬狂奔,身邊還有騎士保護,於是大喊道:“前方戴進賢冠的是被朝廷通緝的陳暮陳子歸,抓住陳賊!”

“抓住陳賊!”

西涼騎兵紛紛高呼大喊。

前方的“陳暮”連忙把頭上的進賢冠丟下,披頭散髮。

“披頭散髮的是陳子歸,抓住陳賊!”

徐榮又喊。

“抓住陳賊!”

將士們繼續高呼。

由於“陳暮”手上沒有武器,加上有馬鐙在,兩隻手完全可以一邊騎馬一邊行動自如。

“陳暮”就把頭髮束起來,用一根木簪紮上,好歹不讓頭髮披散。

但徐榮顯然沒有打算放過他,又喊道:“前面穿絲綢白衣士子袍的是陳子歸,抓住陳賊!”

“抓住陳賊!”

士兵們再次高呼, 雙方離得已經越來越近。

“陳暮”脫下長袍丟棄,匍匐在馬背上,在迷霧當中的身影若隱若現,那模樣要多狼狽有多狼狽。

看到這一幕,徐榮的笑容逐漸燦爛,表情逐漸變態。

你陳子歸,不是天下一等一智士嗎?

爲什麼今日,落在我手裡?

看來這名聞天下的尚書令,也不過如此!

待我把你抓起來。

嘿嘿嘿嘿.....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53章 陳子歸束髮棄袍)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三國之謀伐》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第一十五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五十五 招攬荀彧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個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六十六章 張遼高順歸屬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三十一章 暗處交鋒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五十九章 只要那個男人不在第一章 俺也一樣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之戰第二十四章 別怕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端午節請假條第三十七章 成了第一章 唯一的光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笑間,黑山軍覆滅!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七十三章 投石問路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二百二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三十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路可逃第七十章 出兵第三十七章 沮授第一百四十四章 敵我援軍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二百七十八章 我之罪也第三章 未來方向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個第三十一章 先發制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戰略與郭圖的神助攻第八十三章 計中計中計第三十四章 大亂將至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二百六十二章 如何證明?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一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一百零二章 幫公孫瓚完成戰略勝利第五十二章 泰山書院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九十章 主動出擊請假條。第二十九章 張遼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二百四十三章 試探第一十一章 正義的夥伴陳子歸第二十五章 一聖一龍一虎一狐第一百七十九章 斬文丑第三十三章 此間涼第五章 賄賂第一十七章 調兵遣將第八十六章 大戰前夕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應對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師曹操第六十二章 奇襲長安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亂第二十四章 夷滅三族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權第四十八章 投降了第七十三章 銍縣會盟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四章 冀州第九十八章 平安縣城內的呂奉先請假條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戰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四十章 鳴金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請假條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四十二章 走馬豫州第九十九章 二聲巨響第八章 我們是兄弟第六十八章 我帶你回家第八章 美麗的夢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
第一十五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五十五 招攬荀彧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個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六十六章 張遼高順歸屬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三十一章 暗處交鋒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五十九章 只要那個男人不在第一章 俺也一樣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之戰第二十四章 別怕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端午節請假條第三十七章 成了第一章 唯一的光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笑間,黑山軍覆滅!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七十三章 投石問路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二百二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三十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路可逃第七十章 出兵第三十七章 沮授第一百四十四章 敵我援軍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二百七十八章 我之罪也第三章 未來方向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個第三十一章 先發制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戰略與郭圖的神助攻第八十三章 計中計中計第三十四章 大亂將至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二百六十二章 如何證明?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一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一百零二章 幫公孫瓚完成戰略勝利第五十二章 泰山書院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九十章 主動出擊請假條。第二十九章 張遼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二百四十三章 試探第一十一章 正義的夥伴陳子歸第二十五章 一聖一龍一虎一狐第一百七十九章 斬文丑第三十三章 此間涼第五章 賄賂第一十七章 調兵遣將第八十六章 大戰前夕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應對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師曹操第六十二章 奇襲長安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亂第二十四章 夷滅三族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權第四十八章 投降了第七十三章 銍縣會盟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四章 冀州第九十八章 平安縣城內的呂奉先請假條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戰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四十章 鳴金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請假條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四十二章 走馬豫州第九十九章 二聲巨響第八章 我們是兄弟第六十八章 我帶你回家第八章 美麗的夢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