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進軍

十一月中旬,河東郡,安邑縣。

上午隅中前後,雪終於停了,天也開始放晴,溫暖的陽光驅趕走漫天的烏雲,讓久違了的太陽重新出現在碧藍如洗的天穹上。

插播一個app: 完美復刻追書神器舊版本可換源的APP--咪咪閱讀 。

和煦的陽光帶着融融的暖意,灑在安邑縣城的大街小巷裡。樹枝上、屋檐邊、茅堆柴垛上垂掛下來的冰條子根根晶瑩剔透,閃爍的絢麗光彩直晃人的眼睛。

城內縱橫交錯的街道中,三三兩兩的士兵不斷地用長矛試探敵人的屍體,戰死的兄弟被人擡走準備埋去城外的亂葬崗,敵人則隨意丟棄。

至少在冬日,暫時不用擔心瘟疫的發生。

從上空俯瞰,七橫八縱的屍體堆積如山,鮮血染紅了雪,一片白色的世界突兀地點染出無數鮮紅的斑紋。

朱儁在一名倒下的敵軍士兵身上擦了擦自己染血的長刀,轉頭對楊奉說道:“城中糧草是否清點,能支撐我軍幾日?”

楊奉回答道:“稟衛將軍,已經派人去清點了,應當很快就會有答覆。”

“嗯。”

朱儁點點頭,說道:“此戰我軍大獲全勝,但也未能全殲牛輔,既然有了糧草,應當暫時駐軍,等冬日過去之後,再考慮繼續進軍的問題。”

楊奉附和道:“是啊,天氣越來越冷,很多將士都生了凍瘡,手都龜裂開,武器都拿不穩,確實不能再繼續作戰了。”

“可惜啊,要不是糧草供應不上,我必能一戰克平長安。”

朱儁望向長安的方向,滿眼都是惋惜。

徐榮在故意透露的信件中耍了個心眼,那就是誇大了牛輔的實力,縮小了朱儁的實力。

所以劉備他們並不知道,朱儁與白波軍聯合在一起,軍隊人數已達十多萬。

在洛陽大變之前,朱儁與白波軍其實是涇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

當時白波軍在河東白波谷,也就是今天山西襄汾縣一帶活動,而朱儁則在太原郡與雁門關一帶抵抗中部鮮卑,二者隔了數百公里距離。

雙方知道對方的存在,但不會選擇誇州過郡去找對方的麻煩。

王芬還算厚道,在洛陽淪陷,無法給朱儁提供糧草之後,一直是他在資助朱儁,讓他能夠勉強支撐得住。

而白波軍則與董卓在河東郡不斷交織,在逃到長安後,董卓就派牛輔李傕郭汜與白波軍交戰,打算一舉將北面這個威脅給清除掉,沒想到白波軍戰力相當強悍,居然將牛輔擊敗。

但那一戰白波軍的首領郭太也同樣戰死,一時間白波軍羣龍無首,內部略微混亂。

等到年末隨着天氣越來越冷,中部鮮卑也支撐不住,選擇不再與朱儁硬碰硬後,朱儁這才抽身回來,帶領三萬大軍南下來到河東郡,打算帶兵去攻打長安。

路上官軍與白波軍相遇,由於白波軍此時已經陷入了糧荒,所以當時候就已經飢不擇食,面對朱儁的大軍,蠢蠢欲動,想要攻打。

朱儁與他們對峙了兩日,

從當地百姓那得知了白波軍的處境之後,於是孤身入營,最終說服了楊奉韓暹李樂胡纔等白波軍將領,兩軍合而爲一,才形成了現在這個局面。

簡單來說,白波軍雖然打敗了牛輔,但也缺少糧食。而朱儁需要兵馬,兩邊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但如今能夠打下安邑,已經是極限。

因爲朱儁手裡不像劉備有棉衣,可以冬季作戰。

所以他的處境和董卓其實是一樣的,士兵在冬天連武器都拿不穩,更別說英勇作戰了。

而且兩軍合一之後,朱儁原本的糧食就被消耗了大半,實在是太缺糧食,打下安邑之後,雖然有所補充,可是再想進攻,就得等待冀州王芬那邊的把新的糧草運來纔有可能。

因此實際上,朱儁也是強弩之末,沒辦法繼續進攻。

只是不管怎麼說,牛輔的五萬人馬,確實難以和朱儁抗衡,被打得狼狽逃竄,不知所蹤。

而朱儁此時同樣不知道,關東軍現在已經到了華陰縣,與他不過二百公里。

......

......

同樣是十一月中旬,距離陳暮回到青州,已經有兩個多月。

但此時陳暮卻並不在青州,而是在冀州。

寬闊的官道上滿是泥濘,兩萬大軍深一腳淺一腳地在水窪中前進,很多士兵的腳都長了水泡,嚴重影響軍隊的行進速度。

冀州今年倒是沒有下雪,但魏郡、清河等地卻下起了雨,豆大的雨滴噼裡啪啦作響,阻礙了大軍前行。

等到雨停之後,再上路就慢了許多,陳暮騎在馬上,眼眸裡滿是擔憂地看着遠方。

原本他是想帶兵去接應老大哥,但這場雨,確實是一個意外。

之前說過,昆陽的隕石,上方谷的陣雨,白溝河的大風,是任何聰明絕頂之人都難以算到的東西。

哪怕陳暮會看天氣,但這是大軍行進上的意外,不在計劃裡,你沒法時刻關注氣候。

也許有人說,既然你要帶兵去接應劉備,那爲什麼不早點出發?

然而策劃一場軍事行動,哪那麼簡單。

之前青州精銳全被劉備帶走,剩餘的這兩萬大軍,還是陳暮費勁心思才湊齊,各項準備工作沒有兩個月時間,根本不可能完成。

所以緊趕慢趕,到現在也纔剛到魏郡,在鄴城王芬那裡休整一日之後,才繼續出發。

不過唯一的好消息是,劉備是十一月初從洛陽出發,而他一路攻克秦嶺一線,也才花費了十多天的時間,所以此時他纔剛抵達華陰縣沒多久,還沒有準備攻打長安。

而從華陰到魏郡足有五六百公里,以現在這樣每日差不多三四十里的腳程,要想趕到華陰縣,得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如果順利的話,抵達華陰縣的時候就是十二月中旬,應該是勉強可以接應到劉備。

“使君,過魏郡了。”

兩日後,陳暮大軍過了魏郡,進入河內郡。

趙雲遙望遠處,司隸下了雪,遠方山巒白茫茫一片,只要到了洛陽,就能夠與留守洛陽的牽招匯合,很快就能繼續向西支援盟主。

陳暮心情略微凝重,點點頭,說道:“嗯,馬上就要到洛陽了。”

到了洛陽,一切就會順利許多。

只希望老大哥現在還被困在秦嶺一帶,只要沒有進入關中,那麼一切都還好說。

雖然這一切都是老大哥自己選擇的道路,是他執意要繼續攻打長安,陳暮現在在做的事情,就是事後補救。

但老大哥可是青州集團的主心骨,要是他出什麼意外的話,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

.......

十一月下旬,劉備已經等不及後勤和公孫瓚。

當命令下達的時候,原本休整了幾日的聯軍再次行動,戰爭機器轟隆隆的運轉。

一列列士兵從城內走出來,踏着堅定的步伐,向着西方緩緩行進。

冬季慘白的日頭悄悄爬上頭頂,關中平原上的地面一片乾枯的跡象,有陽光,卻令人感覺不到絲毫暖意。

黃河兩岸枯草叢生,在凌厲的朔風中飄蕩搖曳,聯軍士兵們走上了官道,向鄭縣出發。

劉備騎在馬上,遙望着遠方浩瀚的平原,一望無際,除了雜草遍地的田地以外,更多的是早已經沒有了人住的破爛房屋。

董卓不僅把洛陽人口遷移進了關中,就連華陰、鄭縣等地的百姓,也全都遷入了長安,一路上堅壁清野,像是來到了一片荒山野嶺,早就已經沒有了一絲人煙氣味。

華陰縣到鄭縣攏共不過七十里地,大軍早上出發,幾乎傍晚就到了。遠遠地看到了那座城市,在傍晚的夕陽下,城市空洞洞的,彷彿一處蒼涼的廢墟。

“盟主,孫太守信使來報,鄭縣的敵人確實已經撤離,城內空無一人,連一名百姓都沒有,我們找到一名躲藏起來的山中獵戶,他說董卓將華陰鄭縣等地的百姓全都遷移去了長安,現在鄭縣就是座空城。”

先鋒軍的信使回來向中軍的劉備報信。

得知鄭縣情況,劉備立即問道:“縣中可還有存糧?”

“全都被搬空了。”

“看來徐榮也是做好了堅壁清野的準備。”

旁邊的王朗嘆息了一聲。

“無妨的,只要我們能打下長安,那一切都會好起來。”

劉備寬慰了一句。

說完之後,他看向長安的目光就更加炙熱起來。

長安只有兩三萬兵馬,而他們的軍隊有七萬,雖然長安城高牆厚,但至少目前來說,聯軍不是完全沒有優勢。

最重要的是,他們截獲的情報來看,徐榮是打算在灞橋駐守,並沒有選擇固守長安。

所以劉備曹操他們制定的策略,根本不是在灞橋與徐榮硬碰硬。

而選擇從左馮翊,繞道安陵長陵陽陵一帶由北向南攻擊。

灞橋就是後世的臨潼,是長安的東大門。

長安最險要的地方,其實是三條河。

涇河渭河以及灞河。

其中以灞河最難打,因爲灞河位於灞橋身後,右邊是山嶺,徐榮只要守住橋樑和山川,居高臨下,聯軍就會被阻攔在灞橋外。

而根據情報分析,如果守軍主力都在灞橋的話,那長安的兵馬可能也就幾千人不到萬人。

那麼渡過涇河之後,就能佔領陽陵,陽陵對面就是渭河,過了渭河,就是長安。

以長安現在的守衛力量來看。

這次奇襲行動,將必然給董卓一個巨大的驚喜!

第二十五章 哥幾個,走着第二十六章 廣年對(2)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三十九章鍾繇第二十七章 三英戰呂布第二十一章 南陽之戰(3)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興得太早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黃漢升連衝五陣第八十五章 取勝!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第二百七十一章 鄴城之戰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二百五十二章 詐降第三十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預防針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夾第四章 冀州第八十一章 郭嘉發起了挑戰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二十六章 試探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五十章 官渡對峙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三十八章 劉備回鄉第三十一章 勸服馬騰第四十二章 楊賜去世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三十七章 離別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十章 收斂屍體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降?第一百二十一章 張燕第五十八章 趙雲雨夜入禹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九章 規劃第二十六章 奔馬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三十六章 白馬與少年第八十六章 大戰前夕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七十一章 典韋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三十七章 自古槍兵多.....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八十三章 計中計中計第五十六章 打潁川第三十四章 大亂將至第二十九章 反攻長安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三十三章 此間涼第二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二百六十一章 請陛下禪讓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一十三章 二桃殺三士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三刀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山第一百六十六章 襲城!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權第一十四章 荊南叛亂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六十二章 宮廷亂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一章 黃河以北,三分之勢第四十八章 諡議請假條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通知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三十六章 劉焉進宮第三章 未來方向第二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三十七章 離別第八十六章 大戰前夕第二十六章 奔馬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第六章 呂布的處境新書發佈了,九荒聖師,求大家收藏推薦一下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七十三章 心病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一十三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六十章 何進之死(二合一)第六十一章 人命如草芥第五十一章 青州諸子家第六十三章 狂獅
第二十五章 哥幾個,走着第二十六章 廣年對(2)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三十九章鍾繇第二十七章 三英戰呂布第二十一章 南陽之戰(3)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興得太早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黃漢升連衝五陣第八十五章 取勝!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第二百七十一章 鄴城之戰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二百五十二章 詐降第三十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預防針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夾第四章 冀州第八十一章 郭嘉發起了挑戰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二十六章 試探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五十章 官渡對峙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三十八章 劉備回鄉第三十一章 勸服馬騰第四十二章 楊賜去世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三十七章 離別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十章 收斂屍體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降?第一百二十一章 張燕第五十八章 趙雲雨夜入禹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九章 規劃第二十六章 奔馬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三十六章 白馬與少年第八十六章 大戰前夕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七十一章 典韋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三十七章 自古槍兵多.....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八十三章 計中計中計第五十六章 打潁川第三十四章 大亂將至第二十九章 反攻長安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三十三章 此間涼第二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二百六十一章 請陛下禪讓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一十三章 二桃殺三士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三刀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山第一百六十六章 襲城!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權第一十四章 荊南叛亂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六十二章 宮廷亂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一章 黃河以北,三分之勢第四十八章 諡議請假條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通知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三十六章 劉焉進宮第三章 未來方向第二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三十七章 離別第八十六章 大戰前夕第二十六章 奔馬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第六章 呂布的處境新書發佈了,九荒聖師,求大家收藏推薦一下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七十三章 心病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一十三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六十章 何進之死(二合一)第六十一章 人命如草芥第五十一章 青州諸子家第六十三章 狂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