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

章武三年九月十九,重陽節已經過去十天了,隨着越來越靠近初冬,天氣愈發的寒冷。

從北方吹來的冷空氣席捲了整個河南,大地充滿了一股肅殺的味道。

不過即便是這樣,曹操和孫策的軍隊,也不乏很多士兵會偷偷採集一些朱萸, 或是插在頭頂,或是佩戴在腰間。

曹操與孫策並沒有禁止,他們都知道士兵們想家了,有了厭戰的情緒。

畢竟他們的很多軍隊都來自河南,如孫策的五六萬大軍中,大半都是汝南樑國陳國等地人,是原來孫堅的部隊, 被迫跟着孫策轉戰江東。

按理來說, 中國人傳統思念家鄉, 期待團圓的節日應該是八月初十五的中秋節纔對。

但漢代中秋節甚至都還不是一個節日,要到唐朝才能正式成爲節日。因此祭拜祖先,祭祀神靈的重陽節成爲了人們對祖先的寄託。

雖然二人都察覺到了士兵們有厭戰的情緒,可他們也不敢彈壓,一旦強行彈壓,後果不堪設想。

在這種情況下,兩人都選擇了堵不如疏,乾脆在全軍當中舉行了一些重陽節活動,並且向士兵們承諾,若能這一戰打贏,則可以給他們放假回到家鄉。

於是經過孫曹商議,二人就在銍縣舉行了一次重陽節的祭祀活動。銍縣西郊的山上,登高開壇,禱告上蒼,祭拜先祖。

當然。

他們這種祭祀祖先肯定沒問過祖先們的意見。

不說孫堅乃是朝廷的衛尉, 堅決反對孫策造反作亂, 單說七十歲的曹嵩現在還住在青州呢。

他肥胖多病,由於青州醫學較爲發達,不得不住在臨淄修養。

曹操反叛的突然,顯然將曹嵩陷入了一個很尷尬的境地,好在劉備沒有對他不利,不然在道德層面曹操那就得落個不孝的名頭。

孫曹在那祭祀祖先,也不知道他們的祖先怎麼想,反正曹嵩和孫堅肯定想給曹操和孫策一個**兜。並順便問問他們,他們到底有沒有把他們的爹放在心裡。

銍縣西郊,孫曹二人以及過來湊數的張允舉行了祭祀天地、祭祀祖先、祭祀各路神靈等等不軌的逾距之舉後,才正式開啓會盟。

三人在山頂上各鋪了一張席子,周圍士兵林立,祭祀的祭壇就在一旁,擺上桌桉、瓜果、酒水。

孫策舉起酒杯,喝的還是陳暮發明的高度燒酒,對曹操和張允說道:“伯父,張將軍,朝廷來勢洶洶,對我等咄咄逼人,今日會盟, 便是要齊心協力,共同抵禦朝廷的進攻。”

張允忙道:“是啊,我舅父說了,劉備草寇出身,最終卻威逼先帝而得皇位,這是得位不正。我們都是先帝冊封的一方諸侯,代替天子牧野八方,當年亦曾爲先帝效力。可劉備上位之後,就要消滅我們,這是道義不容也,我們便要反抗暴政,還政於章帝子嗣。”

“正是,伯父以爲如何?”

孫策看向曹操。

起兵反抗朝廷總要有個藉口,他們的藉口就是劉備得位不正,是脅迫劉虞所得。

拋開滿朝公卿沒有反對這個事實不談,

也拋開劉虞親自下的詔書不談,反正你劉備本來就不配坐在皇帝的位置,你那前漢皇族後裔憑什麼能夠做光武皇帝大漢的皇位? Wωω ▲тTk ān ▲℃O

因此只要拿個藉口出來,還是非常容易。

不過曹操卻是明白,孫策大概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什麼齊心協力對抗朝廷,分明是想確定他的主要領導地位,心中冷笑幾分,嘴上卻說道:“這正是我起兵的原因呀,當初先帝明明說會選章帝子嗣而繼承大統,結果卻被劉備上位,此豺狼漢賊也,當人神棄之,天地戮之!”

孫策大喜,舉着酒杯說道:“伯父說得沒錯,今日我等便歃血爲盟,與朝廷決一死戰,來,痛飲此杯!”

說罷將酒一飲而盡。

曹操和張允自然也是一同飲酒,不過曹操只是淺嘗即止,緩緩放下酒杯,眼睛微微眯着。張允則是喝完之後,哈哈大笑,大聲道好酒。

等二人都喝了之後,孫策便又說道:“不過老話說的好,蛇無頭不行。今日我等雖爲盟友,但指揮調度卻不能統一,怎麼打,在哪裡打,總該有個章程出來。不知道伯父與張將軍以爲如何?”

圖窮匕見了。

曹操心中冷笑了一聲,臉上卻不動聲色。

張允愣了一下道:“孫將軍的意思是,咱們還得選個盟主出來?”

孫策點點頭道:“這是自然,朝廷雖然乃是不義之軍,但有百萬殘暴之衆,若不能認真對敵,又如何才能取勝。難道二位想要各自爲戰,被朝廷逐個擊破,坐視自家消亡不成?”

張允猶豫了片刻,沒有說話,目光卻是放在曹操身上。

就算張允再蠢,也明白了孫策什麼意思。

嚴格意義上來說,劉表雖然擔心曹操滅亡之後,下一個就要輪到他。

但畢竟刀還沒落在頭上,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掉淚。

沒有朝廷大軍壓境的急迫感,劉表的壓力也不算特別大。

孫策也是同理。

現在最急的肯定是曹操。

如果曹操同意的話,張允也就無所謂。

畢竟他當盟主,就連他自己都不相信,所以就看曹操怎麼想。

曹操似乎很能夠沉得住氣,一直沒有開口說話。

孫策見場上安靜,皺眉不滿道:“伯父,張將軍,莫非你們不願意統一指揮調度?既然如此,那不若各自罷兵回去,也省得被朝廷一一消滅爲好。”

這句話立即打到了曹操的痛點,劉表和孫策不急,一個佔據荊州,一個佔據江東,都在大後方。

曹操則是首當其衝,刀已經架在脖子上,無路可退了。

無奈之下,曹操只能說道:“伯符說得確實有理,統一的指揮調度肯定是必須要有的,只是該如何調度,還是得講清楚。不能說盟主一聲令下,讓我們去送死我們也得去。”

言外之意,可以有個盟主,但盟主的權力也不是無限大的,否則利用職權消耗別人的兵力,讓別人去送死,那對於曹操來說肯定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在來的路上曹操也已經想過,迫於形勢,他可以接受讓孫策來當盟主,但必須有一些條件。

比如他現在缺少糧草,官渡一戰他就損失了很多輜重,後來朝廷追得急迫,一路上又丟了不少物資,現在秋冬衣服都十分緊缺。當盟主的,怎麼樣也應該分撥點糧草物資給他吧。

還有盟主雖然有調度權力,但也不能說是讓送死就送死,需要進行約法三章。你發佈的命令好歹跟大家商量一下,若是大家都覺得沒問題,那就執行。

總結來說,盟主的名頭可以讓孫策擔着。可物資你得給曹操調,命令也不能完全就聽,具體戰術打法,大家還是得商量着來。

孫策想了想,曹操說得也還算有理,於是說道:“那按照伯父的意思?”

曹操道:“衆人一起商量,大家都認同,那便如此。”

“那這盟主豈不是形同虛設?”

孫策不滿。

一旁的周瑜卻忽然說道:“唉,明公,曹使君之言,其實甚合公道,雖有盟主,但具體大事,自然還是得共同商議。不過大軍十餘萬衆,我以爲,糧草配給,還是得統一由盟主安排,你們看如何?”

曹操臉色微變,然後立即說道:“這倒也是,不過我被劉備一路追擊,已是十分窘迫,軍中糧草不多,還是希望能夠多給予一些糧草配給,若是如此,我願奉伯符爲盟主。”

“曹使君,我主征伐江東,到現在還未完全平定,糧草亦是不多了。”

周瑜馬上說道:“這個要求,恐怕不好答應。”

曹操就又道:“既然糧草不能給予,那兵器甲胃總要給些,這些日子都是我一人獨自承擔劉備的進攻,連番戰爭,已丟了整個兗州,治下不足二郡之地,兵馬缺少糧草甲胃弓箭,若伯符不顧,就是想讓我死,那我還不如投降劉備算了。”

周瑜的臉色亦是微變,想了想,便說道:“糧草和輜重,應當還是能勻一些給使君,只是具體數額,還是到時候再商議吧。”

“行。”

曹操見目的已達到,也就不想再扯皮,拱手說道:“我願奉伯符爲盟主。”

“我也願意奉孫將軍爲盟主。”

張允見曹操已經同意,自己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同樣答應。

短短几句話,曹操和周瑜就已經交鋒了數個回合。

雙方都在爲自己爭取利益,只不過因爲劉備壓迫得急,他們都沒有更進一步,而是選擇各退一步,各自拿到一部分利益就行。

曹操得了一些物資,孫策則有了盟主名頭和手握糧草的權力,兩個人都算得了實惠,只有張允當了牛馬。

確定了名頭之後,孫策就說道:“現在選出了盟主,那具體怎麼與朝廷決戰,大家說說。”

曹操問道:“盟主覺得應該要怎麼打?”

孫策遲疑道:“我原本是想着伯父與張將軍合兵,於相縣抵抗朝廷進攻,我則先一步過江,主力勐攻甾丘,擊退陳暮,再轉道相縣來襄助二位。但我擔憂你們能否抵擋住朝廷兵馬。”

曹操和身邊的郭嘉互相對視一眼,都知道孫策是看他們一個殘兵敗將,一個是荊州二流軍隊,看上去合兵七八萬,可面對朝廷主力,怕朝廷把他們殺個落花流水。

這個擔憂倒不是杞人憂天,而是一個事實。曹操自己也很清楚,現在自己的軍隊士氣低落,想要重振旗鼓,與朝廷決一死戰,沒那麼容易。

但被孫策這麼小瞧,還是令他十分不爽,說道:“盟主請放心,我若是堅守營寨,絕不出去,倒不會敗得那麼快。”

曹操承認自己打不過劉備,但並不代表守不住。官渡的時候,也是他糧草被燒,再加上軍心不穩才被迫轉移,不然的話就算劉備在外面堆了幾十座土山往他營寨射箭,不也勉強守下來了嗎?

“可是這樣又生出另外一個問題。”

周瑜說道:“劉備兵強馬壯,曹使君新敗,張將軍的兵馬擅於水師而不擅長陸戰,若劉備在我家明公進攻陳暮的關鍵時刻,派出支援兵力前來,使君和張將軍,能攔截否?”

“這......”

曹操猶豫不已,讓他守營寨還很勉強,讓他攔截劉備的援軍,很難做到呀。

一時間場上一片沉默。

郭嘉搖搖頭道:“那總不能讓孫將軍來此對抗朝廷主力,我家明公去戰陳子歸吧。雖然這句話很傷士氣,但若是官渡之前,我家明公倒是不懼,奈何明公以區區數萬人馬對抗劉備二十萬大軍已有數月,浴血奮戰損失慘重,實在是力有不逮。”

張允撓撓頭問道:“既然是這樣,那爲什麼咱們不兵馬合一處,不去管那個什麼陳暮,直接一起進攻劉備,把他消滅不就行了?”

他這話出來,衆人都像看白癡一樣看他。

人家兩路齊進,劉備主力部隊八萬人,他們所有兵馬加一起十二萬大軍,都不一定能夠正面擊潰劉備八萬人馬。

若是放任陳暮那三萬多人不管,別說能不能打贏,到時候主力偏師一個正面對抗,一個迂迴包抄,等到你正面打得正酣,人家三萬人奇襲你側翼,到時候怎麼辦?

所以正確的辦法就應該是主力對主力,偏師對偏師。不管其中任何一方分出勝負來, 就能夠影響整個戰局。

否則的話,不管是分兵還是集合進攻,最終都不過是被劉備輕鬆打敗而已。

沒辦法,看上去雙方人數差距不大,但士兵士氣、糧草、武器裝備、戰鬥意志等等因素,都有着天壤之別,硬實力被碾壓,確實想不到什麼好辦法應對。

除非去當流寇。

明末的時候,李自成的流寇就是四處亂跑,崇禎手頭上又沒錢,才被李自成慢慢做大。

現在不一樣,朝廷手握那麼多海外的礦山呢。

日本土着全都被送去下礦去了,金銀銅礦一船一船地往青州運,劉備有的是錢慢慢跟他們耗。

當流寇?

不說手下士兵卷念家鄉不一定會跟你走,就算跟你走,養得起這麼多人,耗得過財大氣粗的劉備嗎?

шшш• ⓣⓣⓚⓐⓝ• ¢ O

所以這就是一個死局。

沉默了許久,曹操咬牙說道:“若是盟主給予我大量甲胃箭支,我可以拼死一戰。”

這就是要拼命了。

孫策與周瑜對視一眼,緩緩點頭道:“那便這樣吧。”

完結感言第五十三章 曹操的立場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第八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八十四章 大漢光明的未來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七十一章 民族認同感第九十章 呂布的選擇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一百五十九章 算計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紹之死,禪位第四十二章 壯年黃忠第一十五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三十七章 離別請假條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第一百九十七章 張郃投降第三十九章 最後一功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二章 活着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四十四章 世間無二此般人第三十三章 一世人,四兄弟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二章 活着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二百五十八章 仲長統第五章 四弟很忙第三十七章 沮授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第六十六章 鮮卑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六十六章 張遼高順歸屬請假條第四十二章 壯年黃忠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九章 壽誕第二百一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八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三十一章 勸服馬騰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四十六章 把四弟抓起來第四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紹之死,禪位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襲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八十五章 全面戰爭的開端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三十四章 學宮的最後一天(2)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八十九章 一碰就碎第九章 陌上桑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一十五章 破徐州,便在今日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端午節請假條第二百三十六章 綁架陳暮第五十章 弔唁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一百零六章 大宋的智慧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第七十六章 界橋之戰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九章 羅市賊
完結感言第五十三章 曹操的立場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第八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八十四章 大漢光明的未來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七十一章 民族認同感第九十章 呂布的選擇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一百五十九章 算計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紹之死,禪位第四十二章 壯年黃忠第一十五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三十七章 離別請假條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第一百九十七章 張郃投降第三十九章 最後一功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二章 活着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四十四章 世間無二此般人第三十三章 一世人,四兄弟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二章 活着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二百五十八章 仲長統第五章 四弟很忙第三十七章 沮授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第六十六章 鮮卑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六十六章 張遼高順歸屬請假條第四十二章 壯年黃忠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九章 壽誕第二百一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八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三十一章 勸服馬騰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四十六章 把四弟抓起來第四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紹之死,禪位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襲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八十五章 全面戰爭的開端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三十四章 學宮的最後一天(2)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八十九章 一碰就碎第九章 陌上桑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一十五章 破徐州,便在今日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端午節請假條第二百三十六章 綁架陳暮第五十章 弔唁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一百零六章 大宋的智慧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第七十六章 界橋之戰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九章 羅市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