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弔唁

蹇碩這個時候確實埋伏了刀斧手位於內宮嘉德門內。

歷史上何進爲什麼要嚷嚷着殺宦官?

是因爲他遭受過一次威脅。

當時蹇碩擅自做主,在天子死後,就立即準備將何進騙入皇宮,埋伏人馬準備伏殺。

結果蹇碩沒有想到,他的軍司馬潘隱與何進有舊,私交甚好。

在何進準備登上車馬入宮的時候,潘隱瘋狂使眼色,最終讓何進逃過一劫。

從那以後,包括後來天子發喪的時期,何進都一直稱病不出,不敢進宮,直到發喪結束,何進才帶人進皇宮擁護劉辯上位。

也正因爲遭受過一次威脅,何進在擁護劉辯登基之後,就屢次想要帶兵入宮,誅殺蹇碩,注意,是誅殺蹇碩。

一開始何進確實只想殺蹇碩一個人,但因爲身邊人攛掇,再加上舞陽君何苗等人告密,讓張讓趙忠他們也感受到了威脅,這纔有了後來的事情。

可以說,正因爲蹇碩這一次行動,如多米諾骨牌,產生了連鎖反應。

何進被迫想要誅殺宦官,張讓趙忠他們被迫團結自保。然後雙方鬥了個你死我活,最終同歸於盡,被率兵進京的董卓取得了最後勝利。

所以如果沒有蹇碩這次冒然行動,何進還真不一定能下得了決心。如果沒有蹇碩幹過一次,張讓趙忠也不會參與進蹇碩的計劃裡,也不會發生後來的事情。

也許有人問,這是蹇碩的事情,而且何進也表明只想誅殺蹇碩,爲什麼張讓趙忠等其他常侍,一定要參與其中呢?

原因很簡單。

何進說是隻想誅殺蹇碩,問題是他府中的幕僚可是想殺所有宦官。

而張讓趙忠他們敢去賭嗎?

賭何進不會殺自己?

從結果論上來看,他們顯然不敢去賭。

所以既然你有可能殺我們,那我們不如先下手爲強,先把你宰了再說。

眼下,蹇碩正在嘉德門內,緊張刺激地等待何進過來。

過了片刻,去接何進的車馬緩緩抵達嘉德門。

沒想到潘隱與小黃門提前奔來,向蹇碩報告道:“大將軍沒有來。”

蹇碩大驚道:“怎麼回事。”

潘隱道:“大將軍本來是要上車的,沒想到天氣炎熱,忽然中暍,幾欲暈倒過去。剛巧司隸校尉劉玄德路過,便吩咐人將大將軍送回了家。”

小黃門沒有見到潘隱對何進的暗示,自然也以爲如此,無奈道:“我本想就地讓大將軍上車,託詞讓太醫令爲大將軍醫治,將大將軍騙入宮來,沒想到司隸校尉劉備先說了,虎賁軍就把大將軍接去了宮外。”

“可恨。”

蹇碩大怒不已:“這劉玄德好不曉事,壞了我的大計。”

潘隱忙道:“至少大將軍還不知道此事,等大將軍病好之後,再以何皇后的名義召他進宮,再圖大事也不遲。”

“唉,也只能這般了。”

蹇碩嘆氣一聲,

只能作罷回宮。

第二日,劉備關羽張飛陳暮四人就進宮,覲見漢孝康皇帝陛下遺體。

進入嘉德門後,就得把隨身的武器上交,不能帶進去。

劉備的雙股劍,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張飛的丈八蛇矛,陳暮的學子劍,除此之外,還有關羽張飛的佩劍。

劉備和陳暮的主武器就是劍,所以上交之後就沒武器了。但關羽張飛除了兩把主武器,腰間也是懸劍的,這不僅是漢朝官員、讀書人、士子等階級的權力,連黔首百姓都能佩劍,算是一種象徵。

武器全部上交之後,他們才被允許入內宮。

皇帝的遺體擺在玉堂殿,這地方還是陳暮住持建造,熟得很,在宦官的帶領下,一行人來到了殿內。

這已經是皇帝去世的第六天,因爲防腐做得十分完善,殿內氣溫極低,又有諸多香料鋪設,使得玉堂殿內的味道十分奇特,又冷又香又潮溼,又帶了絲絲腐味。

漢孝康皇帝陛下劉宏安靜地躺在由蒲席和竹蓆疊成的席子上,倒不是宦官們虐待天子遺體,而是自古以來就是這個傳統規矩。

《詩經》中說:「下莞上簟,乃安斯寢」。

意思是身下的席子要有兩層,上層竹蓆,下層蒲席,這才睡得安穩。

所以皇帝駕崩,都是這個規矩。

在劉宏的身上,則披了一層絲綢被,周圍鋪設了大量防腐用的香料、冰塊。劉宏躺在其中,整個人除了臉色鐵青以外,栩栩如生,像是睡着了。

陳暮劉備進來,看到這一幕,不由悲從心來,大呼一聲:“陛下!”

然後跪倒在地上,痛哭流涕。

關羽和張飛也是跪地磕頭,雖然沒有流淚,但也是一臉悲慼。

天子死爲國喪,所有官員都必須穿素服,舉哀高聲哭嚎。

陳暮大聲道:“嗚呼陛下,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豈不傷?我心實痛,酹酒一觴;帝其有靈,享我烝嘗!”

聲聲悲泣,簡直是聞者傷心,見者落淚。

“嗚嗚嗚嗚。”

劉備淚眼汪汪地落,痛苦萬分道:“陛下,是臣來晚了。臣爲宗室,陛下還親口稱臣爲皇弟,臣今日就斗膽稱陛下爲一句皇兄,兄之恩情,弟莫不能忘。初始爲陛下討黃巾,戰張角。陛下命臣爲濟南相,臣亦是殫精竭慮,業業兢兢。如今亦又爲陛下東討冀州賊寇,眼看天下大定,四海昇平之際,陛下卻龍殯歸天,離臣而去。嗚呼哀哉,悠悠蒼天,何薄於帝,曷此其極,弟萬分哀慟。惟以賊之首級,告慰陛下之神靈。”

等他們哭過之後,一旁同樣臉色悲泣的王鈞這纔過來將他們拉起來道:“玄德,子歸,起來吧。陛下若是在天有靈,也不會願意看到你等如此悲傷。”

“嚶嚶嚶。”

劉備還在小聲啜泣。

張讓這纔出來說道:“玄德爲司隸校尉,執掌司隸,位高權重,切不能憂傷難安,如今陛下仙去,玄德更應當振作起來,匡扶漢室。明日就是發喪之際,洛陽百官都要入宮見禮,進廷舉哀,到時還得玄德與諸公卿主持大局,維持秩序。”

劉備覺得莫名其妙。

心道我跟王鈞是朋友,又不認識你張讓,至於和我一副那麼熟的樣子嗎?

不過既然人家又沒說什麼壞話,伸手不打笑臉人,劉備也只能一臉悲慼地說道:“誒,陛下忽遭不幸,我心中實難以安寧,有些失態,讓張公見笑了。”

這個時候董太后與何皇后從後殿出來。

劉備關羽張飛陳暮連忙又躬身行禮:“見過太后,皇后。”

董太后現在還不是太皇太后,何皇后也不是太后,要等到劉辯繼位以後,她們才能再往上升級。

董太后看到劉備,想起了自己的兒子劉宏,悲傷地道:“玄德爲漢室宗親,皇帝曾經也跟朕提起,說玄德頗有才幹,如今又擊潰冀州叛軍,朕甚是欣慰,還望玄德勉而爲力,好好輔佐下一任天子,中興漢室。”

這裡董太后用的自稱是“朕”,而不是所謂的“哀家”。

實際上哀家這個詞語,從來都不是自稱,而是後世影視劇裡杜撰的一個詞彙,在正史裡沒有任何記載。

推薦一個app,媲美舊版追書神器,可換源書籍全的\咪\咪閱讀 \\ !

漢朝的太后皇后在日常生活當中,也都跟平民一樣,自稱爲吾,我。

事實上不止太后皇后,皇帝也是這樣,平時都自稱吾,我。自稱朕的時候,一般都是面見臣子,或者下詔書或者開朝議等正式場合的時候。

而在正式場合當中,太后也都自稱爲“朕”,這一點在漢朝的史書當中還是相當多,《後漢書》上有明確記載。

因此董太后不可能自稱哀家,皇后也不會自稱臣妾,一般稱孤,或者我,吾之類。

聽了董太后的話,劉備亦是垂首啜泣道:“備,謹尊太后詔。”

“玄德如今爲司隸校尉,可謂天子託孤重臣,隨朕來後殿議事,聊一聊陛下身後之事。”

董太后忽然想起了什麼,劉備可是有兵權,要想扶劉協上位,他是一個依靠,於是就叫他去後殿,看能不能將他拉攏過來。

歷史上,董太后也是向着劉協的,因爲劉協是她養大的,號爲董侯。

如今何進執掌權力,董太后想要扶劉協上位困難重重,如果能夠拉攏到劉備的話,那就是一個不錯的助力。

太后有命,劉備自然不敢不從,只能前去。

看着劉備被帶走,何皇后冷哼一聲,轉身離開。

太后皇后離開之後,王鈞就向陳暮使了個眼色,陳暮會意,對關羽張飛道:“二哥三哥,你們去殿外守候,我與相衡聊一些事情。”

關羽張飛便站在玉堂殿外,取代了宮門宿衛的位置,如兩個門神一樣挺立。

陳暮跟着王鈞來到另外一處偏殿,張讓已經在裡頭等待。

見到他進來,張讓忙不迭湊上去,握住他的手,熱淚盈眶道:“子歸。”

“張公。”

陳暮忙道:“我來晚了。”

“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子歸快幫我想想辦法。”

張讓急得像是熱鍋上的螞蟻。

因爲昨天蹇碩伏兵於嘉德門外, 是瞞着他們去做的。

現在何進稱病,何苗跟舞陽君那邊又傳來消息,說是府中已經知道了這事,大將軍府要策劃謀誅宦官。

雖然張讓趙忠他們不知情,但蹇碩畢竟也是宦官,何進必然會把他們視爲一體。

到時候遷怒於他們身上,他們就真的死定了,這可怎麼辦?

陳暮思索道:“張公莫慌,現在大將軍還不敢對諸位動手,天子明日發喪,這連續十多天,滿朝官員弔唁,天下諸侯與官員都將抵達洛陽哭喪,這段時間十分安全,絕無大礙。”

張讓哭喪着臉道:“可是過了這段時間又如何是好?蹇碩此人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陳暮笑道:“張公,現在就是表明態度的時候,等天子發喪下葬之後,大將軍必然要入宮擁護史侯登基,此時張公要明面支持,再去找太后跟皇后求情,方能無礙。”

“若是.....若是即便如此,我等願意投靠大將軍,大將軍還不答應呢?”

張讓心中慼慼。

蹇碩這一舉動,簡直是把何進得罪死了,如果常侍們即便願意投靠何進,何進還是想殺他們,那他們該怎麼辦。

陳暮目光流轉,眼神當中閃爍不定,過了片刻,才緩緩說道:“到時候......我再想辦法。”

第八十四章 大漢光明的未來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三十八章 劉備回鄉第三十八章 夾擊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二十七章 南軍請假條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三十五章 天下無主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二百二十章 意外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二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三十八章 章武二年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長逝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二十一章 南陽之戰(3)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三十七章 學宮最後一天(完)第八章 回京第二十四章 戰略謀劃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二十六章 試探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八十一章 郭嘉發起了挑戰第一十四章 荊南叛亂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二章 活着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師曹操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七十九章 淮口射戟第三章 未來方向第三十九章 授天書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八章 我們是兄弟第三十六章 劉焉進宮第一十九章 南陽之戰(1)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第一十八章 忍一手第三十四章 學宮的最後一天(2)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請假條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武城之圍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二十二章 朝議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第八十五章 炮!第一百四十九章 轆轤車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九十八章 平安縣城內的呂奉先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第七十八章 官軍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七十三章 呂布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第九十六章 開戰!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五十六章 剛而犯上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二十三章 長輩的快樂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一百四十九章 轆轤車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四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八十九章 臨時變陣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死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一十八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感謝比魯大佬盟主)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戰略與郭圖的神助攻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五十一章 約戰曹操
第八十四章 大漢光明的未來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三十八章 劉備回鄉第三十八章 夾擊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二十七章 南軍請假條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三十五章 天下無主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二百二十章 意外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二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三十八章 章武二年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長逝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二十一章 南陽之戰(3)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三十七章 學宮最後一天(完)第八章 回京第二十四章 戰略謀劃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二十六章 試探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八十一章 郭嘉發起了挑戰第一十四章 荊南叛亂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二章 活着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師曹操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七十九章 淮口射戟第三章 未來方向第三十九章 授天書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八章 我們是兄弟第三十六章 劉焉進宮第一十九章 南陽之戰(1)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第一十八章 忍一手第三十四章 學宮的最後一天(2)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請假條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武城之圍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二十二章 朝議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第八十五章 炮!第一百四十九章 轆轤車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九十八章 平安縣城內的呂奉先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第七十八章 官軍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七十三章 呂布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第九十六章 開戰!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五十六章 剛而犯上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二十三章 長輩的快樂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一百四十九章 轆轤車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四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八十九章 臨時變陣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死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一十八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感謝比魯大佬盟主)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戰略與郭圖的神助攻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五十一章 約戰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