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人心險惡

六月中旬,小黃門左豐帶着封賞劉備的旨意以及漢靈帝的巡察任務出了洛陽,往東面戰場而去。

中宮侍王鈞則帶着封賞皇甫嵩朱儁和陳暮的旨意南下,前往豫州南面戰場。

此時的陳暮與皇甫嵩正在趁勝追擊,繼續追殺波才殘部。

由於那日大火,黃巾死傷慘重,各路人馬四散而逃,一部分依附於波才,逃往西面的陽翟。另外一部分則南下汝南,去依附於西華的彭脫。

因此皇甫嵩和朱儁兵分兩路,朱儁去追殺波才,皇甫嵩和曹操則南下攻打汝南的彭脫,追擊逃走的另外一部分波才殘部。

長社大勝,擺上京觀之後,皇甫嵩威震天下,豫州四面八方的地方勢力也依附過來,補充兵力。

比如新任豫州刺史王允,汝南太守楊奇,魯國相陳逸,以及諸多地方豪強。

其中孫堅是跟着朱儁去打波才,按照後面的發展,皇甫嵩在西華擊敗彭脫之後,就應該會被調任北上,去接替董卓繼續攻打張角,朱儁則留下來清理豫州兗州荊州等地黃巾殘部勢力。

此時西華縣,皇甫嵩大軍在潁水河畔將彭脫軍團團圍住,連續幾日的東南風呼嘯,河水波濤洶涌,西華縣城小,黃巾沒有守城器械,很快就被官軍攻克。

彭脫不得不棄城逃跑,帶着數萬黃巾軍往北逃。但西華縣後方就是潁水,官軍四面八方包圍過來,彭脫已經無路可退。

“兒郎們,官軍殘暴,將我等首級砍下懸於城門之下,築造京觀,投降是死,逃跑也是死。”

彭脫激發出了匪氣,撕裂下上衣,露出一身腱子肉,站在小山坡上,怒吼道:“官軍不給我們活路,那我們就自己殺出一條活路來。血戰到底,拼死一搏!”

“血戰到底,拼死一搏!”

“血戰到底,拼死一搏!”

“血戰到底,拼死一搏!”

黃巾士兵們戰意高昂,紛紛熱血上涌。

身後是河水滔滔,前方是官軍步步緊逼,沒有退路之下,所有人都願意背水一戰。

遠處皇甫嵩與陳暮等人觀望。

他們同樣站在一處山坡上,親眼目睹了彭脫鼓舞士氣,甚至能隱隱聽到黃巾士兵們洶涌澎湃的吶喊,沖天的殺氣向着這邊迎面而來。

看到黃巾士兵們士氣旺盛,似乎是打算拼死一搏,皇甫嵩問左右道:“黃巾士兵像是要拼命死戰了。”

陳暮暗自腹誹,還不是您老非要築什麼京觀,現在把人家弄成哀兵了吧。

新任汝南太守楊奇是弘農楊氏族人,前任太尉楊賜是他的親叔叔,後來的太尉楊彪是他的堂弟,被曹操砍了的楊修是他的堂侄,四世三公,在皇甫嵩面前地位很高。

聽到皇甫嵩的話,楊奇笑道:“將軍長社一戰,威震天下,此地黃巾殘兵,不過土雞瓦狗之輩而已,何不出兵一舉搗滅?”

皇甫嵩軍中數位司馬也鼓譟道:“是啊將軍,彭脫小兒已經被我們趕出了西華,沒有了城池掩護,他拿什麼阻攔我等大軍,不如現在出擊,宰了這廝。”

雙方軍隊在潁水河邊對峙,東風呼嘯,烏雲遮蔽了天空,天色彷彿陰暗了許多,沒有了太陽的照射,世間如同多了無數股肅殺之氣。

皇甫嵩大軍軍容整齊,最前排的是重甲長槍步兵,每人穿三層札甲,佩戴頭盔,英勇地站在隊伍最前列。

身後則是步兵隊伍,在第一波長槍兵利用兵器優勢打出第一輪攻擊後,拿環首大刀的步兵將會成爲第二輪進攻陣列。

再加上身後的弓兵和少數騎兵,這樣的陣容的確可以把連鎧甲都沒有的黃巾兵打得潰不成軍。

但不知道爲什麼,皇甫嵩依舊沒有下達命令,而是又對曹操說道:“孟德,你也覺得應該此時出兵嗎?”

曹操的家族現在有曹嵩在當大鴻臚,而且曹騰雖死卻素有聲望,按照郭德綱的話來說,那就是出生於書香門第,宦官之後。在出兵隊伍中家世僅次於楊奇,有資格被皇甫嵩問意見。

曹操毫不猶豫道:“將軍,黃巾主力已經被您在長社擊敗,如今的汝南黃巾只剩下小股殘餘。擊敗了彭脫後,豫州算是基本平定,不能放過這等良機。”

聽了曹操的意見,皇甫嵩不置可否,又轉頭問王允陳逸等人道:“你們也認爲該出兵嗎?”

王允想了想道:“稟將軍,允認爲楊使君與曹都尉說得不錯,黃巾已是到了難以反抗的境地。此時出兵,則可一戰定乾坤,將豫州的黃巾平定,屆時將軍也可以騰出手收拾其它地方的反國逆賊。”

陳逸說道:“全憑將軍做主。”

陳逸是陳蕃之子,黨錮之禍後,陳蕃的宗族遭到通緝,他被父親的朋友朱震藏匿了起來,逃過一劫。這次皇甫嵩上書解除黨錮,被朝廷任命爲新任魯國相。

魯國的位置在兗州,與徐州和青州相接,離豫州南轅北轍,如今特意來皇甫嵩的軍隊,其實是特意來感謝他的。

所以面對皇甫嵩的詢問,陳逸沒有給出意見,畢竟他不像王允和楊奇那樣利益相關。

“都認爲該打呀。”

皇甫嵩嘆了口氣,搖搖頭,看向不遠處的陳暮:“陳子歸,你怎麼說。”

我TM。

陳暮當場翻起了白眼。

心道老子屁都沒放一個,你就要我說話,這不把老子放火上烤嗎?

但皇甫嵩都點名了,陳暮也不得不硬着頭皮過來。

在衆人的目光中,陳暮咬牙道:“將軍,爲今之計,也只有出戰這一條路了。”

“哦?這是你的真心話?”

皇甫嵩又問。

陳暮擡起腦袋,用真誠地目光看向他:“是真心話。”

“那好,陳暮聽令,命你部爲前鋒,攻擊敵營。”

皇甫嵩咧嘴一笑,暗暗威脅道:“若是沒有打下來,斬你頭顱示衆。”

靠!

陳暮當時就氣炸了。

真就欺負老子沒後臺唄?

要是在西漢,你這麼坑害陳平後代,陳平不得把你骨灰都揚咯?

可沒辦法,現在是東漢,胳膊扭不過大腿。

陳暮暗恨。

這個仇老子記下了。

面上卻古井無波,平靜地道:“將軍,我剛纔又想了一下,認爲此事進攻不妥。”

“有何不妥?”

楊奇曹操王允三人面色不善地看過來。

楊奇是汝南太守,想盡快擺平黃巾,立馬上任。王允是豫州刺史,平定叛亂分內之事。曹操想建功立業,鞏固曹家勢力。

因此平定黃巾與他們三人利益相關。

眼看皇甫嵩這一戰後馬上就能大功告成,沒人想拖着時間。要是再等個十天半月,甚至數月,他們還不能把自己治下的黃巾平定,到時候朝廷問罪,被開刀的可就是他們。

陳暮硬着頭皮道:“皇甫將軍雖然在長社築造京觀,威震天下。但也讓黃巾士兵知道投降不能免死,因此必然困獸猶鬥。當年淮陰侯在井陘背水一戰,說得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我們應該讓出道路,卸掉他們的士氣,才能取得勝利。”

“好。”

皇甫嵩大喜道:“子歸之言深得我心,傳令三軍,撤退一里,放黃巾離開。”

命令下達,官軍開始緩緩撤退。

曹操楊奇王允三人看向陳暮的眼神頓時變了許多,充滿了惡意。

陳暮莫名其妙背了一口大鍋,心裡也是暗恨不已。

楊奇是弘農楊氏,曹操是沛國曹氏,王允是太原王氏,三人的家族都不是善茬,在朝廷有人。

皇甫嵩不想得罪他們,就拿自己背鍋。

TMD。

人心真是險惡。

皇甫嵩,你丫給我等着,這個仇遲早要報。

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請假條。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二十七章 父母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六章 觀察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一十二年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達倭奴國第一十二章 母親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笑間,黑山軍覆滅!第八章 瘋狂的何氏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二百四十七章 罵孔融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三十四章 孫堅兵敗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五十九章 內部壓力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三十七章 放眼未來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之戰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六十二章 朝會第一百零一章 取漢中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難違第一百六十三章 歷城城下第六十六章 張遼高順歸屬第六十章 孫策第六十二章 朝會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七十九章 無敵的神威少將軍跑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預防針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有一處門會打開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五十一章 步戰之王第八章 我們是兄弟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長逝第七十九章 徐榮的部署第六十七章 自然課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八十五章 炮!第一百九十章 誅顏良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九章 規劃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頭城外第五十三章 務政第一十八章 天命在我第三十四章 大亂將至第二百六十一章 請陛下禪讓第八十七章 陳子歸束髮棄袍第十章 西討關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陽。第五十五章 佈局冀州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請假條第九十四章 歷史的書寫者第一十八章 君臣和睦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七十三章 洛陽第二十六章 廣年對(2)第二百四十三章 試探第十章 主動示愛第二百四十七章 罵孔融第二十三章 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請假條。第十章 B計劃第二百七十一章 鄴城之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一十四章 荊南叛亂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鐵鎖橫江第六十八章 武課請假條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八十二章 計中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歷城城下第六十八章 武課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八十九章 臨時變陣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第二十一章 楊賜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
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請假條。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二十七章 父母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六章 觀察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一十二年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達倭奴國第一十二章 母親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笑間,黑山軍覆滅!第八章 瘋狂的何氏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二百四十七章 罵孔融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三十四章 孫堅兵敗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五十九章 內部壓力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三十七章 放眼未來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之戰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六十二章 朝會第一百零一章 取漢中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難違第一百六十三章 歷城城下第六十六章 張遼高順歸屬第六十章 孫策第六十二章 朝會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七十九章 無敵的神威少將軍跑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預防針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有一處門會打開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五十一章 步戰之王第八章 我們是兄弟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長逝第七十九章 徐榮的部署第六十七章 自然課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八十五章 炮!第一百九十章 誅顏良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九章 規劃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頭城外第五十三章 務政第一十八章 天命在我第三十四章 大亂將至第二百六十一章 請陛下禪讓第八十七章 陳子歸束髮棄袍第十章 西討關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陽。第五十五章 佈局冀州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請假條第九十四章 歷史的書寫者第一十八章 君臣和睦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七十三章 洛陽第二十六章 廣年對(2)第二百四十三章 試探第十章 主動示愛第二百四十七章 罵孔融第二十三章 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請假條。第十章 B計劃第二百七十一章 鄴城之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一十四章 荊南叛亂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鐵鎖橫江第六十八章 武課請假條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八十二章 計中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歷城城下第六十八章 武課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八十九章 臨時變陣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第二十一章 楊賜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