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幾言定廣宗

收兵回營以之後,劉範洗漱乾淨,穿戴整齊,便去盧植大帳裡請教。凡劉範所提出的疑難,盧植都會爲他解釋清楚。劉範深感受益匪淺,大呼過癮!劉範自知不懂東漢的各種體制,又向盧植請教東漢的各項政治體制。盧植也在擔任左中郎將之前,也曾擔任過博士、議郎、太守、侍中、尚書等要職,深諳朝堂國事。所以,盧植也一一道來。劉範這纔對東漢末年的社會百態略知一二。不知不覺到了亥時,劉範這才醒悟過來,向盧植告退……

第二天,盧植升帳,召集衆將商議戰事。盧植道:“今日官軍血戰良久,未能攻上廣宗城,士氣大跌,如之奈何?”

劉範不說話。一個校尉道:“稟告中郎,末將以爲,今日官軍傷亡慘重,死傷四千多人,那張角賊子一定大喜過望,好大喜功,以爲官軍不過如此爾爾,心生鬆懈,防備不嚴。那麼我們就可以發動夜襲,趁黃巾賊等防備鬆懈,攻上廣宗城!”

盧植想也不想,就道:“不可!今天你也看見了,黃巾賊頗爲忌憚官軍,抵抗之心頑固。張角也不是尋常人,官軍還在城下,他怎能安穩而眠?其賊必定派人防守嚴密,官軍沒有機會可逞。”

那個校尉只得退下。另一個校尉站起來,道:“中郎,末將以爲,不如明日再行強攻。末將不信,以官軍之強,不能破黃巾弱旅!”

盧植沉思了一會兒,轉頭對一邊好似旁觀的劉範道:“劉校尉意見若何?”

這下劉範再也不能置身事外了,只好斟酌一番後,道:“稟告中郎,末將以爲,上兵伐謀,對付黃巾賊應該以以智取勝,而不用與其正面相爭!”

盧植認同地捋了捋長鬚,點了點頭,道:“此言不錯。那劉校尉可想出什麼計謀來了?”

劉範其實昨晚就想好了計謀,有備無患,他便道:“正有一計:諸位且聽!”衆人聽劉範說有辦法打敗黃巾軍,紛紛作洗耳恭聽狀。劉範道:“最堅固的堡壘,往往都是從內部攻克的。前日妖道張角爲了壯大力量,強制將全廣宗搶掠一空,搶世家之財糧,掠人民之精壯。廣宗世家及百姓必定恨黃巾賊入骨……”話還沒說完,盧植已經略懂三分,一手輕輕地捋順鬍鬚;而一個校尉就急不可耐地道:“那這與攻取廣宗又有什麼關係?”

劉範故作高深一番,眯起眼睛,高高揚起下巴,道:“要攻下廣宗,斬殺張賊,只在廣宗百姓身上,無需官軍!”

話音剛落,幾個校尉便道:“這怎麼不可能?廣宗百姓手無寸鐵,手無縛雞之力,沒有官軍怎能攻下廣宗?”盧植無語,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劉範。

劉範笑了笑,道:“是,百姓百姓自然手無寸鐵,但黃巾賊的新兵有啊!那六萬多新兵被壓制進賊軍,必受黃巾賊處處壓迫,心中本有怨言;又知道黃巾賊乃是一羣犯上作亂的匪徒,也不可能給他們帶來什麼實質性好處。新兵中不乏有世家子弟,或者是他們的私兵,他們組織力強、凝聚力強。

我們只需渲染恐怖氣氛,宣言曰:朝廷大軍攻進廣宗後,一定會清算所有人,包括幫兇!新兵們必定惶恐,與黃巾賊離心離德;再宣揚曰:誰能起兵反抗,不僅大赦,而且重賞!

新兵們一定會起來反抗,屆時黃巾賊一面要鎮壓城裡的暴動,又要應付城外的官軍,一定分身乏術!也有可能,新兵們得到世家們的指揮,打開城門放官軍進城。不論是哪一種情況,黃巾賊必定大敗,官軍大勝!”

劉範一口氣將話全都說完,說完衆人都愣了!對啊!這麼容易的計謀,怎麼自己就想不到?衆人都暗暗埋怨道。突然,一個出身世家的校尉,憤然站起來,道:“世家乃是國家柱石:昔日光武依仗南陽豪強之力,才得以王天下。如今爲攻城而恐嚇世家,恐非良策。箇中利害,還請中郎大人和劉校尉再斟酌一番。”

盧植聽完,眉頭一皺,不說話。劉範輕蔑地一笑,道:“好!小子除此下策之外,已經無計可施。老前輩既然不滿意小子的計策,想必您必定有更周全的策略,那小子敢請您爲我軍再設一計,如何?”劉範說完,其他的校尉都轉頭看向那個校尉。

那人目瞪口呆,明顯說不出什麼計謀來,於是他便勉強道:“某當然有計了!某認爲,只要官軍強攻廣宗,必定能攻克!何,何須逼迫廣宗世家?”

劉範又道:“好啊!那就請您老人家,帶着自己的部曲去攻城吧!”

“這,這個……”那人又是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其他校尉有的哂笑,有的同情。盧植看了看劉範,道:“好了!就按照劉校尉的計策行事吧!”

衆人皆道喏。劉範便帶領屯騎部出營,來到廣宗城下,黃巾軍很多都聽說過劉範的兇名,紛紛警戒。劉範打馬向前,朝廣宗城頭大喝道:“城上的黃巾賊聽着:我乃是大漢北軍屯騎校尉劉子楷,特來剿滅你等!近日我聽說,妖道張角在鄴城大敗後,兵力不足,難以抗拒天兵。故而在廣宗城裡抓壯丁充軍,已得六萬餘衆!”

一聽這話,城頭上的新兵,也就是劉範口中的壯丁們,紛紛精神抖擻起來,一起趴在女兒牆上,眼放精光地看着城下的劉範。劉範趁勢又喊道:“我知道,現在城上就有被黃巾賊掠來充軍的人,你們且聽着:黃巾賊遲早要滅亡,官軍終將光復廣宗城。屆時,官軍將要清算所有人,你們幫助張角,抗拒官軍,罪同黃巾賊,理應斬首,罪大者誅殺三族!”

城上的新兵們又是一番騷動,他們加入了黃巾軍,也知道黃巾軍的底細,他們絕對打不過官軍。要真像劉範所說,他們誰也逃不過一個死,甚至家人、族人也要受到牽連。突然,一個出身世家的新兵忍不住,向劉範喊話道:“將軍,我們不是自願的,是他們強迫我們來抵抗官軍的啊!”

有了第一個,就會有第二個,那個新兵說完,其他趴在城牆邊上的新兵們紛紛朝劉範訴苦,場面火爆。正牌黃巾軍士兵目瞪口呆,呆若木雞,沒想到局勢就這樣失控了!於是他們又開始彈壓,連殺了幾十個新兵,這才使局勢穩定下來。雖然局勢穩定,但劉範明明看得出來,平靜的海面下隱藏着一股強大的洋流。

劉範又喊道:“你們已經讓官軍付出了四千多人傷亡,罪孽深重,罪大惡極;但鑑於你們是出於無奈,我們官軍決定給你們機會!你們仔細聽着:你們必須在三日內起義,證明你們無意違抗天兵!不然,等官軍破了廣宗城,必定以叛國罪論處,不僅斬了你等,更要連坐三族!”

石破天驚,新兵們紛紛嚇得半死!官軍可不是什麼善類,要是不反了黃巾賊,自己就遭殃了!於是新兵們開始組織起來,和正牌黃巾軍站成兩派,彼此敵視,但兩方並沒有開火。

劉範看到了城頭上的那一幕時,便胸有成竹了。最堅固的堡壘,往往都是從內部突破的。劉範決定再給他們添把火,又喊道:“記住!三日之後,若見起義,你們逃出生天;若見依然,那廣宗城勢必血流成河!”說完,劉範揮下手,屯騎部兩千多軍士,一起挽弓取箭,對準廣宗城,放箭。箭上都包裹着一封勸降信。兩千多支箭只有少數幾十支箭射上去了,一大部分被新兵們截獲。劉範得意地撩了撩兜鍪上的紅纓,撥轉馬頭,帶着屯騎部回營了。

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三百四十九章 吊人胃口第九百一十六章 秘密審訊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第四百三十八章 西涼軍容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外諸國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第六百零一章 兒女雙全第八十六章 大雕隕落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猛虎第一百四十四章 商業改革第五百二十八章 軍糧再斷第三十八章 秉燭夜談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六百四十一章 鼓舞士氣第兩百零三章 老將出馬第二百四十六章 確認擴軍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條不紊第三百七十九章 田豐論勢第二百八十一章 揪出黑手第八十四章 鎮北軍首戰第六十四章 深夜密謀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一百一十章 巾幗英雄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三十二章 大賊屈服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第一百一十章 巾幗英雄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遇良才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後準備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攬流民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七百零六章 酩酊大醉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六百二十章 驚夢之助第六百四十四章 箭雨之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後餘威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第四十六章 拜將封侯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五章 新得兩千兵第八百六十八章 脫逃妙計第九十九章 妻妾成羣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興二州第三百六十章 授人以柄第四百三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第二章 新的征程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孫異動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七百六十二章 街巷酣戰第八百六十三章 大舉徵召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第六百一十六章 少女幻夢第三百六十章 授人以柄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孫異動第二百五十章 烏孫昆彌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二百二十八章 皇后有請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一百零四章 喜事臨門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價牛馬第四百七十五章 密林中伏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式開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並進第六百二十五章 伐涼同盟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二百四十六章 確認擴軍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邊箭雨第六百三十章 四王相見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反響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八百一十五章 西行見聞第八百四十五章 破陣破陣第三百零七章 人質交接第七百二十三章 新政之行(中)第五十八章 鳳欲求凰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七百四十七章 喜訊傳來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八百八十八章 青隼傳書第二百六十七章 休戰條件第五百零四章 再次衝鋒第三百零八章 成王敗寇
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三百四十九章 吊人胃口第九百一十六章 秘密審訊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第四百三十八章 西涼軍容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外諸國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第六百零一章 兒女雙全第八十六章 大雕隕落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猛虎第一百四十四章 商業改革第五百二十八章 軍糧再斷第三十八章 秉燭夜談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六百四十一章 鼓舞士氣第兩百零三章 老將出馬第二百四十六章 確認擴軍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條不紊第三百七十九章 田豐論勢第二百八十一章 揪出黑手第八十四章 鎮北軍首戰第六十四章 深夜密謀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一百一十章 巾幗英雄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三十二章 大賊屈服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第一百一十章 巾幗英雄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遇良才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後準備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攬流民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七百零六章 酩酊大醉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六百二十章 驚夢之助第六百四十四章 箭雨之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後餘威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第四十六章 拜將封侯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五章 新得兩千兵第八百六十八章 脫逃妙計第九十九章 妻妾成羣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興二州第三百六十章 授人以柄第四百三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第二章 新的征程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孫異動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七百六十二章 街巷酣戰第八百六十三章 大舉徵召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第六百一十六章 少女幻夢第三百六十章 授人以柄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孫異動第二百五十章 烏孫昆彌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二百二十八章 皇后有請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一百零四章 喜事臨門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價牛馬第四百七十五章 密林中伏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式開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並進第六百二十五章 伐涼同盟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二百四十六章 確認擴軍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邊箭雨第六百三十章 四王相見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反響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八百一十五章 西行見聞第八百四十五章 破陣破陣第三百零七章 人質交接第七百二十三章 新政之行(中)第五十八章 鳳欲求凰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七百四十七章 喜訊傳來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八百八十八章 青隼傳書第二百六十七章 休戰條件第五百零四章 再次衝鋒第三百零八章 成王敗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