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秉燭夜談

當晚,由於官軍戰鬥太久,身體疲憊,於是朱儁和皇甫嵩有令,讓官軍先進長社城去睡個好覺。

劉範也回駐地的營帳睡覺去了。雖然打了個大勝仗,中原地區的黃巾軍從此煙消雲散,發動黃巾起義的張氏三個首領最後一個也死了。黃巾軍遲早會滅亡,不可能長久了。但劉範還是有些不是滋味,因爲王者曹操來了。

正在劉範輾轉反側、不能入眠時,帳外突然響起一些窸窸窣窣的聲音。劉範一個鯉魚打挺就從榻上坐了起來,透過微弱的牛油燈的燈光,劉範看見帳外正有一人正在逡巡躊躇。劉範狐疑不已,便喊道:“是誰在外面?”

那人好像有些驚訝,身子一挺,道:“啊!我是騎都尉曹操。敢問劉屯騎睡了麼?”

劉範有些吃驚,心想:這曹操大半夜的不睡覺,來找我幹嘛?劉範道:“並沒有。敢問曹都尉這深更半夜的,爲何來找我?是有何軍務嗎?”

曹操笑道:“不是不是,末將就是想來找大人你聊聊天,沒有軍務要商榷。”

劉範想了想,道:“那你快進來吧!這夜裡寒氣重,小心着了涼。”

“喏!”話音剛落,只見一隻手伸進了大帳,將帳簾撩了起來,緊接着,劉範就看到披着一件黑色披風的曹操走了進來,面帶有些邪邪的微笑。

曹操一邊脫下披風,一邊道:“曹某貿然來訪,擾了大人的清淨了!”

劉範道:“我本來也是睡不着,何來清淨?況且我的年紀不如曹都尉,以後我稱呼曹都尉爲兄,你稱呼我爲弟如何?否則,你我稱呼官職尊卑顯得過於生分了些。如何?孟德兄?”

曹操呵呵一笑,道:“既然劉老弟擡舉我,我只好順着走了。”

劉範微微一笑,道:“孟德兄深夜造訪,不知所爲何事?”

曹操道:“深夜無眠,又恨無一二知音,想起劉老弟,就過來了。”

劉範道:“不知孟德兄要和我聊些什麼?”

曹操頷首,想了想,沉着聲音道:“子楷老弟自擔任北軍屯騎校尉以來,在京畿素有治軍有方、愛兵如子的賢名,我在雒陽城廝混時久仰大名,只因當時我不過一個雒陽北部尉,又因北軍紀律森嚴,故而沒有機會與子楷相識,實爲可惜;到了黃巾亂起時,子楷又接連出謀劃策,助官軍重創黃巾賊衆,親手斬下三個賊酋的首級,真是大快人心!”

劉範笑了笑,道:“不過微末之功,若沒有官軍主力支撐,則我怎麼可能成就如此功績?不知孟德兄爲何談起這些過往?”

曹操道:“子楷,你已經功勳卓著、累身功績,天下無人能比得過你。但成事須有包攬天地的宏圖大志,不知你的志向是什麼?”

劉範想了想,決定套一套曹操的心思。於是劉範笑道:“孟德兄可先言。”

曹操道:“不瞞子楷,我曹孟德這一生就想着爲我們大漢幹些實事,只想當個將軍,披堅執銳,橫行塞外,盪滌蠻夷,安定北境,揚我漢人風采!到了死的時候,只要有人在我的墓碑上刻上‘大漢徵西將軍’六個大字,此生足矣,夫復何求?!”

劉範聞言,激動不已,立即出手給曹操熱烈鼓掌。這時候的曹操,與後世想要把日本人殺光的愛國憤青幾乎沒什麼兩樣,一心只想着殺光對漢國構成威脅的蠻夷,以此來體現忠君愛國。可惜,後來世道變了,曹操只能在“漢賊”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但至少,在討伐董卓之前,曹操還是念着大漢朝的,他後來還寫了文章,闡述他要當“大漢徵西將軍”的理想,只不過當時他已經是不折不扣的漢賊,沒人相信他。到了死的時候,曹操還堅持只當一個和皇帝之位只差一步之遙的魏王,不願謀權篡位,改朝換代,可能是他對漢朝還有所執念或者某種虧欠。

劉範鼓掌,誇讚道:“好!好!好!孟德兄有此雄心壯志,可謂是英雄人物啊!”

曹操笑道:“子楷過獎了。那不知你的志向是什麼?”

劉範想也不想,就道:“不瞞孟德兄,我的志向大體和你的差不多,也是想做個將軍,爲大漢征戰沙場,建立不世之功勳!但劉範不才,做將軍的同時,也要學那張騫大人!”

曹操有些猶疑,道:“子楷是想出使他國,爲大漢徵取利益嗎?”

劉範搖搖頭,道:“非也!那是文人的本分,不是武人的職責。我的意思是,張騫爲大漢開拓西域爲疆土,壯哉!我日後當了將軍,一定也要大漢剷除蠻人,開疆擴土!”

曹操表現得很好奇,道:“嗯!子楷的志向甚是遠大,我佩服。但不知何處還可以開闢爲我大漢的疆土呢?我們大漢現今國土萬里,於諸國中首屈一指,膏腴之地也不勝枚舉。不知還有哪裡比我們大漢肥沃美麗?”

劉範笑了笑,道:“孟德兄有所不知,除了西域可以收回,我們還可以開闢很多地方呢!”

曹操滿臉的疑惑之色,道:“願聞其詳。”

劉範神神秘秘地道:“孟德兄聽說過交州嗎?”

“當然聽說過了。可自從孝武帝收復嶺南,建立交州以來,不是一直都是我們大漢的一個州嗎?莫不是,子楷指的是交州的附近?”

劉範道:“孟德兄聰慧無比,我所不及也!我指的就是交州以南地區。”交州就是後世的兩廣地區和越南國北部地區;交州以南,就是中南半島了。

曹操道:“我聽說,那裡雖然有一個小國名曰哀牢,但依舊還是野獸出沒、蠻人衣不蔽體、披髮左衽的蠻荒之地,更離我們大漢甚是遙遠,交州人民稀少,又有什麼好開闢的呢?”

劉範道:“在夏商周時期,中原不也是荊棘載途的蠻荒之地麼?只不過是祖先們披荊斬棘,勤事農桑,使中原地區得到了長久的開發而已。只要花費些力氣開發那裡,我料定那裡一定會像中原一般繁花似錦。”

曹操半信半疑,因爲可能他從來也沒有聽說過像這樣新奇而神秘的事。劉範又道:“而且我聽說,交州的稻子可以一年種兩三次,而交州以南蠻荒之地竟然一年收穫三次稻子,且畝產十分高!當地的農夫,根本不需要努力耕耘,只需要把一顆種子撒到田地裡,再等天下幾十天的大雨,就能收穫一萬顆糧食!”

曹操有些相信了,但還是殘存有一些懷疑。他道:“哦!果真如此?”

劉範道:“我發誓,我所言是真的,並無半點虛假。孟德兄試想一下。要是大漢得了那塊膏腴之地,一年能收穫三季稻子,那以後大漢誰還會餓肚子呢?”

曹操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道:“若是真如子楷所說,那對饑民遍地的大漢來說,倒是一個極好的消息。”

第兩百章 萬國衣冠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三百三十四章 華佗張機第四十五章 朝堂爭辯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第六百六十二章 忠臣直諫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師東征第四百八十七章 斷糧之險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量價錢第七百一十二章 狂醉終解第三百三十六章 欒提羌渠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七百四十五章 爭取之心第四百六十七章 生擒徐榮第四百九十九章 出城決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何進論策第五百零二章 殺人比賽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九百零六章 演習結束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後安排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面勝利第一百零八章 偶遇馬騰第九百零八章 董卓上表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三百一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朝堂地震第七十九章 各自備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後安排第五百二十章 一意孤行第八百六十八章 脫逃妙計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七百零五章 慶功盛宴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六百五十四章 設計退敵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七百八十四章 兒女情長第六十章 欲攬猛虎第四百八十七章 斷糧之險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二十九章 降或不降第七百八十四章 兒女情長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四十一章 美麗邂逅第七百章 入城儀式第六百五十九章 如夢如幻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燒貴山第七百七十五章 宮中之伏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八百一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三百一十五章 劉虞之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驚天消息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一百四十二章 撥雲見日第六百六十一章 佳人投心第五百九十一章 爲長遠計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六百二十一章 怨恨爲深第五百三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六百八十一章 蝕骨銷魂第七百六十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卦連營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一百八十三章 行刺後續第七百七十八章 發現鐵礦第二百六十一章 恐怖箭雨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次慘敗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八百二十章 建立互信第一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五十一章 拜訪毒士第三百六十章 授人以柄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後準備第四百三十八章 西涼軍容第七百一十五章 虎子異志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條不紊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兩百零二章 大戰之始第一百九十章 百步穿楊
第兩百章 萬國衣冠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三百三十四章 華佗張機第四十五章 朝堂爭辯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第六百六十二章 忠臣直諫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師東征第四百八十七章 斷糧之險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量價錢第七百一十二章 狂醉終解第三百三十六章 欒提羌渠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七百四十五章 爭取之心第四百六十七章 生擒徐榮第四百九十九章 出城決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何進論策第五百零二章 殺人比賽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九百零六章 演習結束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後安排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面勝利第一百零八章 偶遇馬騰第九百零八章 董卓上表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三百一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朝堂地震第七十九章 各自備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後安排第五百二十章 一意孤行第八百六十八章 脫逃妙計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七百零五章 慶功盛宴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六百五十四章 設計退敵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七百八十四章 兒女情長第六十章 欲攬猛虎第四百八十七章 斷糧之險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二十九章 降或不降第七百八十四章 兒女情長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四十一章 美麗邂逅第七百章 入城儀式第六百五十九章 如夢如幻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燒貴山第七百七十五章 宮中之伏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八百一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三百一十五章 劉虞之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驚天消息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一百四十二章 撥雲見日第六百六十一章 佳人投心第五百九十一章 爲長遠計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六百二十一章 怨恨爲深第五百三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六百八十一章 蝕骨銷魂第七百六十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卦連營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一百八十三章 行刺後續第七百七十八章 發現鐵礦第二百六十一章 恐怖箭雨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次慘敗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八百二十章 建立互信第一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五十一章 拜訪毒士第三百六十章 授人以柄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後準備第四百三十八章 西涼軍容第七百一十五章 虎子異志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條不紊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兩百零二章 大戰之始第一百九十章 百步穿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