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烏孫陰謀

等朝廷的封賞下來以後,劉範就和田豐、賈詡兩人商量關於該怎麼治理西域的事。當然,治理西域的頭等大事,就是要儘快把流民遷移到西域去。不然沒有流民遷入,西域就只有當地人二十多萬人在。況且這殘存下來的當地人中,大多數都是老弱病殘,根本無力建設西域。只有等西域有了足夠的人後,特別是以青壯年佔百分之八十的流民後,西域才能真正地歸屬劉範。

自從劉範西征西域到戰爭結束的五個月中,一共有一百三十二萬流民從中原和河北出發,翻越千山萬水,又跨越隴山,走過街亭,進入西涼的境界,成功地成爲劉範治下的子民。從衣食都沒有着的流民,蛻變成劉範治下子民,這種蛻變,就相當於後世的敘利亞的難民,偷渡到了他們所認爲的人間天堂——歐洲。但和敘利亞難民不同的是,他們不但不會被當地人所歧視,還能得到足夠的救助;他們之中,也沒有嗜血的****,敢在秩序井然的西涼發動恐怖襲擊。

因爲西涼耕地太少,此時西涼的人口已經很多了,於是劉範命令各郡再接收五十萬人之後,其他的八十多萬人口全都遷往西域居住。爲了安撫被送往西域的百姓,劉範承諾,每個人都能免費獲得五十畝土地或二百畝草場的使用權;官府還將調配公用的耕牛,供百姓們使用;移民中聽從官府調遣的、並積極幫助官府的,還能有機會獲得官府獎勵的一頭羊。

而且,劉範還免費發給流民口糧、糧種、農具、禦寒的衣物等,幫助流民安全度過今年的冬天,在來年開春播種。

就在劉範正幹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在他的治下發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此事關乎他的生死存亡,他卻一無所知。

……

“停下!”玉門關下的。一個軍士厲聲呵斥住了一隊形跡可疑的商旅。他們一共有十幾個人,押送着三輛馬車,正要排隊通過玉門關。雖然他們的穿着打扮和一般商旅無異,但從他們的面相和身上所散發出的濃濃的殺氣來看,他們絕不是什麼善類。

被軍士呵斥的那隊商旅,卻仍試着繼續走,想要假裝沒聽見軍士的呵斥,而繼續通過玉門關。一個負責值班的百夫長見狀,立即命令關上的軍士拉開弓弦,把箭頭瞄準了他們,這才攔住了他們。而那隊商旅的表現,卻不像一般商旅表現出來的誠惶誠恐,而是集體地沉默和冷靜,一語不發,默默地等待百夫長的檢查,彷彿他們有備而來,根本不怕被人搜查。

那百夫長經驗豐富,立即帶着二十多個軍士持刀,布成防禦陣型,包圍了這隊商旅,嚴防這些蠻子有何異動。百夫長看了看這些蠻子,說道:“你們裡面,誰是話事人?快點出來!”

“軍爺、軍爺,是我,是我!”一個上了年紀的人撥開人羣,從人羣中小跑着出來,帶着一副討好的表情,操着一口充滿大宛口音的漢話,殷勤地說道:“軍爺,您這是怎麼了?”

那百夫長打量了一下眼前這個大宛人,冷漠地說道:“你們是哪裡來的商旅?又要往西涼哪裡去經商?還有,把你馬車上的東西全都給我打開,我們要檢查裡面藏有什麼東西!”

那隊商旅中很多人聽了這句話,紛紛面面相覷,面露兇光,似乎很擔憂馬車上的物品被打開。那大宛的話事人也說道:“軍爺,我們是從大宛來的商旅,要去往貴國的姑臧城進行交易。這裡面,就是些許大宛的土特產而已,沒別的東西了。您看這個該怎麼處理啊?”說着,那話事人悄悄地把一塊金子塞進百夫長的手裡,意思就是讓他高擡貴手。

誰料想,那百夫長看也不看那塊金子,一甩手,就把那塊金子給扔得遠遠的了,然後用不善和懷疑的目光打量眼前這個年老的行賄者。那話事人一看百夫長對金子看都不看,就想當然地以爲百夫長是嫌少了,所以又從皮囊裡掏出了一塊更大的金塊,又塞進了百夫長的手裡。沒成想,百夫長對於這塊金子仍然是視而不見,無情地把它給扔了。

這讓這隊商旅疑惑不解,他們想不明白,爲什麼這個年輕的漢人士兵,連續兩次都沒有收下賄賂。身爲一個人卻不愛錢,難不成他是石頭嗎?而那百夫長的士兵對此卻沒有過多的意外,好像這種壞事本就應該發生。

“對不起,我們軍隊有紀律,不準收受賄賂!如果你再敢賄賂我,那我就把你送交官府定罪!”那百夫長冷着臉說道。

“是,我們不敢了!”大宛人嚇得不輕。

“給我搜!”百夫長扭頭對手下的士兵說道。

“喏!”士兵們不顧大宛人的反對,粗暴地把站在馬車旁的大宛人全給推開,立即就登上大宛的馬車,動手開始搜查大宛商旅的貨物,甚至還用刀劈開裝着貨物的木箱。

這讓十幾個大宛人都驚呆了,都想去阻止士兵們的搜查,但卻讓他們的話事人給攔住了。西涼的士兵搜查了半天,只看到了一堆的羊毛和玉石,並沒有發現有什麼違禁的物品。然後,士兵們又逐個搜查了每個大宛人的身,但就算掏了他們的襠,也沒有發現他們身上有什麼異樣。

這時,那個話事人才笑盈盈地說道:“軍爺,我都說了,我們大宛人做生意,從來都是光明磊落,從不敢私藏什麼違禁品,您看這又該怎麼辦呢?”

那百夫長明明察覺到這些大宛人是來者不善,但仔細搜查也沒有發現什麼可疑的東西。於是那百夫長只好說道:“去把過關稅給交了,你們可以滾過去了!”

“謝軍爺!謝軍爺!我們這就去交稅,保證每一分錢都交足!走!”那話事人說道。很快,他就帶着他的車隊走過了玉門關。這些人行進到距離玉門關和漢人村莊幾十裡的地方,纔敢停下來。只見那話事人下了馬車,命令手下人停下馬車,他親自鑽到最後一輛馬車的下面。在馬車的底部,有一個暗格,那話事人輕輕地按壓一下暗格,就打開了暗格,從中間的縫隙中抽出了一張羊皮紙來。

話事人小心地展開羊皮紙,只見那張紙上寫的卻是烏孫字;另一面纔是漢字。原來,他們只是僞裝成大宛人的烏孫人,而那個年老的話事人,正是烏孫國的大祿,渾都靡。

一個烏孫人問道:“怎麼樣?昆彌寫給漢朝皇帝的信,沒讓那羣漢人給破壞了吧?”

渾都靡看了看,說道:“沒有,信還是好的。那羣愚蠢的漢人,根本就不知道這車上還暗藏着這封信!更不會知道,這封信足以讓他們的主子劉範,得到應有的懲戒!”

“爲烏孫人報仇!”一個烏孫人激動地喊道。

“小點聲!這裡可是劉範的地盤!我們無論幹什麼都要小心,不能讓劉範給察覺到!如果讓漢人發現我們的秘密,那昆彌的努力就白費了!”渾都靡嚴厲地斥責那人。

接着,渾都靡說道:“只要我們把這封信安全地送到漢朝皇帝手裡,到時候,我們就能爲死去的同胞報仇了!現在,我們還不能掉以輕心。等到了雒陽,我們就可以慶祝一下了!”

“是!都聽您的!”十幾個烏孫人說道。

“嗯!等天黑之後我們再啓程。夜裡漢人很難發現我們的蹤跡。記住,你們不能烏孫話,只准說大宛話;不許和漢人接觸。也不許喝酒!知道了嗎?”

“知道了。”

……

十天後,這隊商旅出現在了大漢的首都,雒陽城。這羣烏孫人很快又找到了張讓的家。而此時的張讓正好在家裡,沒在宮裡。

張讓坐在正堂之上,一個僕人來報,說道:“老爺,外面有幾個西方來的蠻夷說是什麼烏孫人,還說有要事要拜見你。他們還讓小的送給您這個!”說着,僕人把一塊沉甸甸的和田玉呈給張讓。

張讓還疑惑不解,自己從來沒和蠻夷接觸過,怎麼今天有蠻夷找上門來?一看到這麼貴重的見面禮,張讓也不考慮到底是誰了。對於張讓這種葛朗臺來說,有錢,管你是不是人,首先都是他祖宗!他都要像對祖宗一樣,給他恭恭敬敬地跪下上貢。

於是張讓欣賞了一下這份見面禮,就說道:“快,快把客人給迎進來!記得,開中門給他們進來!不能怠慢了他們。快去吧!”

“喏!”僕人立即就去了。

不一會兒,張讓就看到了自己客人的面貌,原來,這些人都是之前密謀着什麼的烏孫人。渾都靡也在其中。渾都靡恭恭敬敬地給張讓行了一禮,用生硬的漢語說道:“烏孫國相渾都靡拜見張常侍!”

張讓用小眼睛掃了掃這些烏孫人,發現他們穿金戴銀的,這纔沒有因爲他們是蠻夷而輕視了他們。張讓雖然是宦官,但也時刻牢記着不能給祖國丟臉的鐵律,何況他還是皇帝在外人面前的代言人。畢竟是禮儀之邦嘛,張讓依照禮節,對烏孫客人們行了禮,客客氣氣地說道:“原來是烏孫的國相來了!請起請起!來人,給客人上茶!諸位請坐!”

“喏!”張家的僕人很快就給這幾位烏孫客人上了茶,張讓還給他們椅子坐下。

張讓說道:“鄙人見各位穿着飲食,與我中原人大相徑庭。不知各位是哪裡人氏?”

渾都靡說道:“稟張常侍,我們都是烏孫人,來自烏孫。”

“烏孫?難道是……”張讓想到之後,欲言又止。

“不錯,正是前不久被貴國的冠軍侯劉範擊敗的烏孫!”渾都靡面無表情地說道。

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三百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三百九十六章 昏君之由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八百九十二章 密信傳遞(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九百一十三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一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第六百零五章 力排衆議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四百九十二章 深谷退兵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第七十七章 訓練成果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軍對陣第八百零九章 大變將至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城又下第四百零九章 驚天危機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三百二十七章 講武堂立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政之行(還下)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六百二十一章 怨恨爲深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它乾問策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八百三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六百三十一章 互放狠話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中灰燼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條不紊第七十五章 規章制度第八百五十一章 羣策羣力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食其果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政之行(又下)第六百五十一章第三百五十四章 鍛甲不易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困街亭第二百三十九章 纏綿悱惻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下大同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質困境第一百六十章 擴軍後續第三百五十四章 鍛甲不易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絕路第八百八十八章 青隼傳書第兩百零三章 老將出馬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第七百三十四章 師徒夜話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遇良才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謀第三百三十六章 欒提羌渠第三百五十章 魚兒上鉤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六百七十三章 絕望逃亡第七百三十三章 望月懷遠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兩百零三章 老將出馬第一百四十二章 撥雲見日第二百四十八章 貨幣之重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夷來訪第六百七十二章 木鹿之克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三百一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大發明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面勝利第一百五十九章 擴軍十萬第六百六十二章 忠臣直諫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八十六章 大雕隕落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中灰燼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七百二十章 募兵改制第四百九十六章 田豐定西第七百五十一章 袁曹對談第六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四百九十六章 田豐定西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邊箭雨第七百四十六章 貿易困局第三百三十六章 欒提羌渠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九十二章 捷報頻傳
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三百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三百九十六章 昏君之由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八百九十二章 密信傳遞(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九百一十三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一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第六百零五章 力排衆議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四百九十二章 深谷退兵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第七十七章 訓練成果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軍對陣第八百零九章 大變將至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城又下第四百零九章 驚天危機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三百二十七章 講武堂立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政之行(還下)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六百二十一章 怨恨爲深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它乾問策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八百三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六百三十一章 互放狠話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中灰燼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條不紊第七十五章 規章制度第八百五十一章 羣策羣力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食其果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政之行(又下)第六百五十一章第三百五十四章 鍛甲不易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困街亭第二百三十九章 纏綿悱惻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下大同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質困境第一百六十章 擴軍後續第三百五十四章 鍛甲不易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絕路第八百八十八章 青隼傳書第兩百零三章 老將出馬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第七百三十四章 師徒夜話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遇良才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謀第三百三十六章 欒提羌渠第三百五十章 魚兒上鉤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六百七十三章 絕望逃亡第七百三十三章 望月懷遠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兩百零三章 老將出馬第一百四十二章 撥雲見日第二百四十八章 貨幣之重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夷來訪第六百七十二章 木鹿之克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三百一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大發明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面勝利第一百五十九章 擴軍十萬第六百六十二章 忠臣直諫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八十六章 大雕隕落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中灰燼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七百二十章 募兵改制第四百九十六章 田豐定西第七百五十一章 袁曹對談第六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四百九十六章 田豐定西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邊箭雨第七百四十六章 貿易困局第三百三十六章 欒提羌渠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九十二章 捷報頻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