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

張燕正生氣,一聽這話,又沒好氣地說道:“還能怎麼辦?我們攔又攔不住,攔住了又是一次大戰。罷了,既然人各有志,還不如讓他們走!就算那些都是朝廷編的,但總歸冠軍侯還是個好官。他們到了冠軍侯的治下,也總好過一輩子都呆在這鳥不拉屎的太行山上吧!”說到最後,張燕無限感慨。

青牛角也說道:“我也同意將軍的主意。讓這些人都走,我們也能省下不少的糧食來。以後我們黑山軍人少了,也就不用再擔心糧食不夠吃餓死人了!”

張燕說道:“牛角兄弟說得對!我們這些人,本來都是平頭百姓良家子。要不是那些狗官和世家把我們逼的沒辦法,父老餓死者無數,我們也不會扯旗造反。冠軍侯在涼州施行寬仁之政,又新得西域之地,海內無不向往。今日部衆們脫離我們黑山軍,也只不過是要到他的治下討口飯吃罷了。如果我們因爲他們想要活下去就攔着他們,和那昏君又有什麼區別?倒不如讓他們走。人少了糧食就相對多了。以後,我們再也不用擔心糧食不夠,要冒着碰見官軍的危險下山搶掠。這樣,他們解脫了,還願意留下來的部衆也能好過一些,也是雙全之策。”

聽了張燕的話,頭目們又靜了一會。郭大賢突發奇想,激動地說道:“將軍,既然那司隸和羅市敢帶着部衆遠走西涼,那爲何我們黑山軍百萬之口都遷往西涼呢?”

郭大賢的這一番話,瞬間點亮了整個山洞。所有人包括張燕在內,都先是一愣,然後又吃了一驚,再然後激動不已。所有人都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黑山軍的將軍——張燕,也拖着腮幫子陷入了沉思。李大目欣喜若狂地說道:“是啊!將軍!郭大賢這話說的對啊!假使我黑山軍部衆俱往西涼,那還何必造反呢,整日裡提心吊膽的呢?冠軍侯文武兼備,愛民如子。早在朝廷西遷流民之前,冠軍後就開始吸引流民遷入涼州。現在涼州被傳的神乎其神,從涼州回來的商賈都說涼州是第二個冀州。姑臧城的富庶,不下於洛陽宛城。

我們黑山軍,雖說在這太行山上不必擔心朝廷官軍和幷州軍的攻擊。但太行山上沒有田地,不能耕種。要養活百萬之數的部衆,呆在山上、時時下山搶掠,終非長久之計。而現在貪官污吏充斥東州,只有冠軍侯治下的三個州政治清平,民享安樂。只有到西州去,我等部衆才能存活下來。畢竟,有冠軍侯在,那昏君的天下很難推翻;我們也不能連累追隨我們的部衆,一輩子都當個沒名沒分的反賊啊!”

只要漢朝存在一天,黑山軍不歸附一天,他們就永遠是要被天下人戳脊梁骨的反賊。這句話,說到了所有黑山軍的首領的心窩子裡。他們爲了掙口飯吃,不惜亡命天涯。讓他們死很容易,但是死之後他們的墓碑上還是要寫上“反賊”二字。反賊的身份,會跟着他們從生到死。生前,這重不光彩的身份壓的他們透不過氣來;死後,這重身份也會讓他們死不瞑目。這纔是歷史上所有起義造反的人最爲惶恐不安的。

宋江爲什麼要招安?非唯懦弱,而是梁山泊那點實力,不可能推翻大宋的統治。如果不招安,梁山泊好漢就一輩子都是反賊。因爲輿論的風向掌握在統治者手裡,統治者說你是反賊,你就是反賊。久而久之,造反者也會默認自己的身份是不光彩的。這個認同感,無形中會讓人擡不起頭來,透不過氣來。

所以,李大目的這一番話,無形中揭開了所有黑山軍首領的傷疤。他們不僅想衣食無憂,更想重塑自己的身份。頭目們又開始七嘴八舌起來,但他們心中所想都是一樣的,都想率衆遷往西涼。

張燕能做將軍,自然更謹慎識大體。張燕說道:“想法是好的。可是,我們黑山軍素來爲朝廷所恨,恐怕朝廷不會允許我等下山,說不定還要命官軍沿路襲擊,更別說要到西涼那麼遠的地方。冠軍侯也未必會待見我們這些反賊。他是好官不假,但他也是漢室宗親啊!你們忘了,是誰殺了大賢良師嗎?”

張燕的合理推測,卻沒能把衆人嚇倒。對於流民出身的衆人來說,安頓下來、恢復名分比什麼都強。李大目說道:“此事易爾。我等黑山軍,原本就是流民。只因朝廷欺壓,這才落草爲寇。現在,我們只需改頭換面,掩瞞身份,將部衆打亂,朝廷怎麼能看得出我等是黑山軍?官府都巴不得把流民都遷到西州去,哪有精力仔細覈查身份?只要我等混入徭役之中,讓朝廷供糧,去往涼州必定是暢途無阻。”

“對啊對啊!”“說的是啊!”其他人紛紛點頭。

張燕說道:“可是,要想在路上掩瞞身份,恐怕不易。部衆中多有識得我們的人。萬一他們向官府告密,又將如何?”

於氐根說道:“那也簡單。大不了,我們這些首領,乾脆不要再領着各自的部衆了,先秘密潛行下山,脫離部衆。然後假扮成流民,混進徭役行伍中去。如此自當無虞。”

張燕斟酌一番後,說道:“那你們可想好了,脫離部衆後,我們可都不是什麼高高在上的首領了。到了涼州境界後,自然也會重新變成一個平民,再也沒有今日首領渠帥的威風。你們願意放棄自己的權力嗎?”

放權,對於當權者來說不啻於是自斷臂膀。但黑山軍的上層人士本來都是些小農,落草爲寇後還是不改初衷,想過上衣食無憂的安生日子。李大目第一個舉起了手,說道:“我願意!”

一看到李大目表了態,其他首領也紛紛舉起了手。無人反對西遷。張燕看到這一幕就知道,以後他再也不是什麼將軍了。說道:“好吧!既然如此,那我等就趕緊回去收拾行裝,只帶上自己的親信,明日咱們就下山,去西北三州去。”

有人說道:“我們走了,部衆將如何?”

張燕說道:“放心,部衆見黑山軍羣龍無首,自然就會下山去。他們肯定也想到冠軍侯治下,過個太平日子。”

張燕嘆了口氣,說道:“從今往後,我張燕再也不是諸位的將軍,諸位也不再是黑山軍的首領。這百萬黑山,也要化爲烏有了!”

衆人皆唏噓不已。唏噓歸唏噓,張燕等人立即散會,第二天所有黑山軍的首領就悄悄地下山去了。剩下的黑山軍部衆一看首領們都遠走西涼了,他們也沒了約束,也緊趕慢趕地往山下跑去。不過十日,熱鬧的太行山又復歸寧靜。煊赫一時的黑山軍,也從此沒入了歷史的煙雲之中。世上再也沒有了所謂黑山軍,只是多了東州往西州路上的百萬流民。

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封貶抑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彪上鉤第八百六十五章 和談開始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六百七十一章 木鹿城主第五百一十章 開城投降第七百四十五章 爭取之心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六百九十一章 臨別贈言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四百五十八章 挽回威信第六十五章 馬鐙和馬掌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八百三十六章 三軍鏖戰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八百九十三章 密信傳遞(下)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八十八章 勝利果實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五百四十五章 圍點打援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鄭大捷第七百零四章 慶典結束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四百零一章 奉孝高見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一百七十九章 毒殺大賊第四百章 鬼才東來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一百章 正式成婚第一百三十七章 羌氐改革第五百三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一百八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八百六十三章 大舉徵召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五十八章 挽回威信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十二章 定策擊張寶第七百五十章 史阿入涼第八百二十六章 騎兵出擊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兩百一十章 孟德登場第三百四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邊箭雨第二百零六章 本初猖獗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六百四十章 陣前誓師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兩百零二章 大戰之始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三百六十七章 賈龍鷹揚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部署第二十七章 父子同謀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七百八十五章 是否援助第四百八十五章 遁地之術第七百二十九章 應對策略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五百六十六章 喜上加喜第五百一十章 開城投降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七百二十八章 王越史阿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第五百七十八章 逐條妥協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四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式開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兒女情長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七十七章 訓練成果第二章 新的征程第八百六十四章 商議條約第六十二章 又收二將第六百六十一章 佳人投心第六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五百一十九章 佯裝伏擊第七十一章 萬里挑一第五百八十章 捉拿奸佞第六百七十一章 木鹿城主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四百八十一章 攻關之難第一百九十章 百步穿楊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第八百四十九章 反擊利器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
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封貶抑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彪上鉤第八百六十五章 和談開始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六百七十一章 木鹿城主第五百一十章 開城投降第七百四十五章 爭取之心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六百九十一章 臨別贈言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四百五十八章 挽回威信第六十五章 馬鐙和馬掌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八百三十六章 三軍鏖戰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八百九十三章 密信傳遞(下)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八十八章 勝利果實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五百四十五章 圍點打援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鄭大捷第七百零四章 慶典結束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四百零一章 奉孝高見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一百七十九章 毒殺大賊第四百章 鬼才東來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一百章 正式成婚第一百三十七章 羌氐改革第五百三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一百八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八百六十三章 大舉徵召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五十八章 挽回威信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十二章 定策擊張寶第七百五十章 史阿入涼第八百二十六章 騎兵出擊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兩百一十章 孟德登場第三百四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邊箭雨第二百零六章 本初猖獗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六百四十章 陣前誓師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兩百零二章 大戰之始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三百六十七章 賈龍鷹揚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部署第二十七章 父子同謀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七百八十五章 是否援助第四百八十五章 遁地之術第七百二十九章 應對策略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五百六十六章 喜上加喜第五百一十章 開城投降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七百二十八章 王越史阿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第五百七十八章 逐條妥協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四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式開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兒女情長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七十七章 訓練成果第二章 新的征程第八百六十四章 商議條約第六十二章 又收二將第六百六十一章 佳人投心第六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五百一十九章 佯裝伏擊第七十一章 萬里挑一第五百八十章 捉拿奸佞第六百七十一章 木鹿城主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四百八十一章 攻關之難第一百九十章 百步穿楊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第八百四十九章 反擊利器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