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

《白水條約》簽訂之後,被迅速傳回了成都城。接到條約後的益州官僚們羣情激奮,怒髮衝冠。特別是《白水條約》中的贖地費和賠款,讓全益州的官僚們都爲之咋舌。將贖地費話賠款加起來,就是二十八億錢、兩百三十萬石糧食和十六萬一千匹絲。益州官僚們對此憤憤不平:就算益州是天府之國,那也不該索要如此之高的賠款。相比之下,朝廷付出了八十億的軍費,那是因爲朝廷統治着十幾個州。而益州只是一州之地,就要付出如此之多。而且朝廷還不用賠付絲綢,而《白水條約》中對各類的絲織品都規定了一個巨大的數額,這明顯是西涼人知道巴蜀之地盛產絲綢,所以才特地提出來的。這讓益州官僚們都感到自己是被當成冤大頭了,除了張鬆和法正兩人外,人人皆是憤憤不平。

但沒辦法,仗不能再打下去。於是益州也只好按部就班地準備賠款去了。隨着益州簽訂了《白水條約》,郭嘉並未建議黃忠和文聘率軍從漢中郡撤回。因爲要保證益州履行條約,所以西涼軍必須要等到益州把條約上答應的所有利益都割讓完畢,才能撤出漢中。想來益州畢竟是天府之國,沒有遭受黃巾之亂,賠付那些賠款,雖然有些困難,但是若能掏空府庫,還是能夠完成的。而益州也絕不會慢下賠付的步伐,因爲漢中還在西涼軍的手裡。漢中多在西涼軍手中一刻,成都城就要警醒一刻。

在《白水條約》簽訂的同時,其他參與了十軍會攻的勢力,也都在接待來自西涼的使者。

幷州,晉陽城內。

董卓有了李儒的提醒,對於西涼使者的到來沒有多大的驚訝,命李儒代表幷州,同西涼人談判。在李儒的努力下,幷州和西涼也訂立了條約。因在晉陽城中籤訂,稱爲《晉陽條約》。《晉陽條約》規定,幷州向西涼賠償五億軍費;並割讓上郡南部的五個縣,也就是後世榆林一帶,被劉範命名爲榆林郡,併入涼州,同時也併入他的涼國;幷州牧董卓遣使向涼公致歉;幷州開放黃河口岸,保持與西涼的互通有無,且不準禁止幷州流民向涼州遷徙;涼州釋放幷州軍的俘虜。 wωω ¤тTk дn ¤C〇

對於董卓來說,五億錢還不算事,最主要的是,其中有條規定他必須遣使給劉範道歉,很顯然這一條是劉範提出的。這是讓他最爲痛心疾首的。董卓有多恨劉範,就連他都無法估量。更別說讓他給劉範道歉了,這不就是擺明了劉範要羞辱他嗎?但恨歸恨,條約還是被執行下去了。

就在董卓服軟之後,下一個服軟的是烏桓單于蹋頓。烏桓是這次大戰中損失最慘重的,沒有之一。在長安大捷中,烏桓人因爲被皇甫嵩所算計,成爲了官軍的替死鬼,吸引了西涼軍最多的攻擊,所以蹋頓逃回遼西時,身邊還活着跟他回來的,只有兩百多人,剩下的大多死在了長安城中的混戰,和死在回遼西的路上。

雖然西涼手中沒有烏桓的把柄可以拿捏,烏桓距離西涼也很遙遠,西涼不會越過千里來追殺烏桓人,但烏桓人對西涼軍的恐懼還是在戰後逐漸樹立起來了。蹋頓也不得不全盤接受了西涼使者給他提出的條件。因在遼西簽訂,故稱爲《遼西條約》。《遼西條約》規定,烏桓必須向西涼賠款二萬匹良馬,十萬頭健牛,三十萬頭羊,五千頭駱駝,以及每年都要給西涼進獻九白之貢。相對的,西涼把烏桓俘虜放歸。

九白之貢,本是清朝喀爾喀蒙古向清太宗求親時,清太宗規定的上貢之物,是一頭白駝加上八匹白馬。這九白都是極爲珍稀的罕物,很難找全。劉範本就喜歡馬,又苦於戰後沒有什麼可以牽制烏桓人的,便想到了利用九白之貢。

九白之貢,除了烏桓人接受了之外,還有鮮卑六部。本來鮮卑分裂成七部,但隨着步度根的陣亡,其部衆被其兄兼併,遂只有六部。六部也都各自接到了西涼使者提出的條件。六部哪有反駁的勇氣?畢竟跟着他們生還回來的者,甚至比烏桓人還少。於是六部都簽訂了條約,稱爲《六部條約》。《六部條約》規定,六部必須各自賠償西涼三萬匹馬、十二萬頭牛和四十萬頭羊以及一萬五千頭駱駝,六部加起來共計十八萬匹馬,七十二萬頭牛和二百四十萬頭羊和九萬頭駱駝。再加上每年的九白之貢。這些豐厚的賠款,換來的只是西涼放還鮮卑俘虜。

《六部條約》對鮮卑的要求,更甚於《遼西條約》,幾乎是要把鮮卑六部給全然掏空。

這還不算完,下一個倒黴的是匈奴。因爲採用了郭嘉的二虎相爭之計,匈奴不但沒有參與到十軍會攻中來,而且還因此爆發了一場嚴重的內亂,實力受損。但在陳倉會戰之後,匈奴有南下威脅西涼軍東進的跡象。以及在張遼和閻行偷襲羌胡時,匈奴有意黃雀在後,這就讓劉範很不痛快。

於是,一份和約被擺在了匈奴新任單于須卜骨都侯的面前。須卜骨都侯無意簽訂,但此時恰好劉範率領大軍回到了關中,並且魏延部也開始與劉範回合,張遼部還在北地郡以北和以西剿滅羌胡。兩部西涼軍頗有宜將剩勇追窮寇、從兩個方向合圍進攻匈奴的跡象。這一點。把須卜骨都侯逼到了談判桌上來,在美稷城火速簽訂了《美稷條約》。此條約規定,匈奴向西涼賠款三萬匹馬,十萬頭牛和三十萬頭羊和一萬頭駱駝。《美稷條約》幾乎是《遼西條約》的翻版,只是劉範考慮到匈奴飼養駱駝較多,才比《遼西條約》增加了五千頭駱駝。

這五項條約簽訂之後,西涼獲得的利益十分可觀豐厚,總共包括三十三億錢、兩百三十萬石糧草、十六萬一千匹絲綢、馬二十三萬匹馬、九十二萬頭牛和三百萬頭羊和十萬五千頭駱駝。

第四百五十六章 營寨見破第二百八十六章 主意已定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興二州第七百一十八章 四處視察第三百三十三章 查缺補漏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聲驢叫第五百一十章 開城投降第七百零三章 四番敬酒第八十八章 勝利果實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允智算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四百八十一章 攻關之難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八百一十章 何後之謀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七百八十一章 安息內亂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遇良才第八百一十九章 戰局現狀第四百九十六章 田豐定西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七百四十一章 移民實邊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條不紊第七百三十七章 史阿之諾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部署第三百六十二章 黑山危機第三百二十章 後代取名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顯崢嶸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絕路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六百八十八章 藥到病除第五百一十九章 佯裝伏擊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武在世第八百二十六章 騎兵出擊第一百三十四章 涼州光復第十二章 定策擊張寶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面勝利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聞風語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開展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三百二十一章 改制屯田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八百六十八章 脫逃妙計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針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第二百四十七章 擴軍準備第七百零四章 慶典結束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發展第五百七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次受挫第四百二十四章 蓋勳之意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遇良才第三百零七章 人質交接第三百六十章 授人以柄第六百四十二章 兩相交兵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七百六十六章 頂級神射第四百九十章 …西域守禦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一百五十一章 艱鉅任務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面勝利第十八章 城破前奏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次慘敗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四百四十八章 悍不畏死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八百八十七章 禁足解除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四十一章 美麗邂逅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二百六十九章 付出代價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重假象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六百七十九章 五大強國
第四百五十六章 營寨見破第二百八十六章 主意已定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興二州第七百一十八章 四處視察第三百三十三章 查缺補漏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聲驢叫第五百一十章 開城投降第七百零三章 四番敬酒第八十八章 勝利果實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允智算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四百八十一章 攻關之難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八百一十章 何後之謀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七百八十一章 安息內亂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遇良才第八百一十九章 戰局現狀第四百九十六章 田豐定西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七百四十一章 移民實邊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條不紊第七百三十七章 史阿之諾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部署第三百六十二章 黑山危機第三百二十章 後代取名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顯崢嶸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絕路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六百八十八章 藥到病除第五百一十九章 佯裝伏擊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武在世第八百二十六章 騎兵出擊第一百三十四章 涼州光復第十二章 定策擊張寶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面勝利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聞風語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開展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三百二十一章 改制屯田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八百六十八章 脫逃妙計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針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第二百四十七章 擴軍準備第七百零四章 慶典結束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發展第五百七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次受挫第四百二十四章 蓋勳之意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遇良才第三百零七章 人質交接第三百六十章 授人以柄第六百四十二章 兩相交兵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七百六十六章 頂級神射第四百九十章 …西域守禦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一百五十一章 艱鉅任務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面勝利第十八章 城破前奏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次慘敗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四百四十八章 悍不畏死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八百八十七章 禁足解除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四十一章 美麗邂逅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二百六十九章 付出代價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重假象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六百七十九章 五大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