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募兵改制

關於三省六部的人選,劉範也早有決斷:賈詡爲中書令、郭嘉爲中書侍郎、田豐爲侍中、盧植爲尚書令;管寧爲吏部尚書、趙匙爲吏部侍郎;黃琬爲戶部尚書、董扶爲戶部侍郎;蔡邕爲禮部尚書、司馬直爲禮部侍郎;邴原爲工部尚書、馬鈞爲工部侍郎;劉虞爲法部尚書、荀攸爲法部侍郎;馬騰爲兵部尚書、閻忠爲兵部侍郎;陳翔爲御史大夫;張檢爲天州牧、孔昱爲涼州牧、劉陶爲昆州牧、龐羲爲康州牧、姜迥爲夏州牧。

第二條:改革軍制。改屯田軍制爲募兵制;擴充涼軍從二十五萬到四十萬人的規模,騎兵三十萬,步兵十萬;並重新設立各級作戰單位,具體爲:大軍之兵種主要分爲步、騎兩部;騎兵者,五人爲一伍,伍長統制;兩伍即十人爲一什,什長統制;五什即五十人爲一隊,隊長統制;兩隊即百人爲一屯,屯長統制;十屯即千人爲一曲,軍侯統制;三曲即三千人爲一部,校尉統制;三部即九千人爲一營,中郎將與二中郎統制,(多出三千人則置一獨部);三營即三萬人爲一衛,將軍統制,另有一軍法官、二裨將、三參軍協理。

(獨部中又分爲三曲,一曲兩百人,負責保護將軍、裨將和參軍;一曲三百人,爲軍紀官的執法隊;最後一曲兩千五百人爲作戰部隊。)

如此,騎兵就分爲十個衛,劉範名之爲飛騎衛、雲騎衛、驍騎衛、銳騎衛、鋒騎衛、剽騎衛、威騎衛、翊騎衛、羽騎衛等九衛,每衛三萬騎;另有天策衛,一同九衛,編制爲三萬騎,爲劉範的親衛。

步兵者,在曲一級和曲以下的建制,都與騎兵建制相同。兩曲即兩千人爲一部,校尉統制;兩部即四千人爲一營,中郎將與二中郎統制;五營即兩萬人爲一衛,一將軍、一軍紀官、二裨將、三參軍統制。步兵十萬人分爲五衛:宣武衛、揚武衛、天武衛、靖武衛、勝武衛。

關於軍隊人事,劉範也有任命:張郃爲飛騎衛將軍、張遼爲雲騎衛將軍、龐德爲驍騎衛將軍、徐榮爲銳騎衛將軍、趙雲爲鋒騎衛將軍、馬超爲剽騎衛將軍、閻行爲威騎衛將軍、賈詡爲翊騎衛將軍、郭嘉爲羽騎衛將軍、典韋爲天策衛將軍、魏延爲宣威衛將軍、文聘爲揚武衛將軍、黃忠爲天武衛將軍、田豐爲靖武衛將軍、荀攸爲勝武衛將軍。

爲了不使職權不明,也是爲了避免尷尬,劉範在與劉焉開誠佈公後,劉焉不再出任任何職位。因爲劉焉的身份太特殊,這樣容易造成政令不明,指揮混亂。而且很有可能造成父子爭權反目,無端生出多般嫌隙。劉焉也是明白人,知道大局爲重。在與劉範促膝長談後,也果斷地捨棄了權位。

劉範之所以把四個謀士也任命爲將軍,其實是因爲還有四個將軍職位的空缺,而他卻沒有合適的將軍人選給補上去。其實馬岱也有將才,但考慮到扶風馬氏的勢力,劉範還是作罷了。馬騰爲兵部尚書,馬超又是剽騎衛將軍,馬雲祿又是他的妾室。這本來就是極大的權勢,何況是以外戚之姿掌握兵權。如果再讓馬岱執掌一衛,那麼扶風馬氏的權勢就可謂滔天了。故而劉範故意以馬岱爲張遼之下的中郎將,連裨將都不是;至於馬鐵和馬休,劉範更是暗中壓着,現在還只不過是兩個隊長而已,而且還分在不同的衛。

至於募兵擴軍,也是因爲劉範考慮到涼國的體量。涼國擁有人口千萬,這在大漢、安息、羅馬和月支面前顯得不足爲奇,但也遠超鮮卑、奄蔡等部族。涼國有五個州,方圓七八千里,疆域已經等同於兩個安息、一個半月支,比大漢多出數百里之地,比羅馬也僅僅少了方圓千里之地。

當然,涼國的疆域,百分之三十都是沙漠戈壁;草原佔比百分之三十五,幸而大多水草豐美,尤其是巴音布魯克草原和伊犁草原;佔比百分之十五左右的綠洲和林地維繫着生態,不能輕易開墾;而餘下佔比百分之二十的耕地,除開北地郡(寧夏平原)以外,都脆弱貧瘠,全靠漚肥法、休耕法、輪作法和斷流河以及坎兒井苦苦支撐着。

無論是千萬之口,還是萬里之疆,區區二十五萬帶甲之兵是不足守禦的。況且在涼國如此遼闊的土地上,日行五十里的步兵是不足左支右絀的。假使安息大舉進攻康州,而駐紮在八千里外的姑臧的步兵是來不及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所以,劉範才決定擴充十五萬騎兵。

而在擴充涼軍到四十萬員時,同時確定涼軍的兵種。兵種也是分成大兵種和小兵種的,譬如後世的人解軍,在大兵種上主要分爲陸軍、海軍、空軍、天軍、核軍和戰略支援部隊。大兵種的構成就基本了一支軍隊的作戰方向,也必須與國情相適應。而小兵種,就譬如後世陸軍的師中一般分爲炮兵、步兵、工兵等。

在大兵種上,劉範將涼軍分爲騎兵和步兵。礙於涼國所處的地理環境,劉範也沒法設立水軍。在騎兵下,若處野戰,則以作戰任務爲劃分依據,設親兵、斥候、重騎兵、輕騎兵、傳令兵等五類,數量構成和所持武器及戰法等留待日後設立了兵部後商議;若處攻城戰,則全建制參與;

在步兵下,若處野戰而需要佈陣,就以所持兵器爲主要劃分依據,分爲牌刀手、刀斧手、標槍手、長槍手、弓手、弩手等;若攻城拔寨,則全建制參與。

這是劉範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劉範每次率鐵騎出徵,一旦敵軍困守城池,不習攻堅戰的鐵騎就完全束手無策,唯一的辦法就是想方設法引誘敵軍出城野戰。因爲劉範起兵建軍時,一開始就沒打算以騎兵去攻城,認爲騎兵攻城空費死傷。但後來見洛陽之變中,他是如何的窘迫:潼關是因守將投降而下,簽訂合約也是因爲劉範向朝廷示以大勢所趨;又見陳倉會戰時,鐵騎在陳倉城下的尷尬,劉範就決心日後命鐵騎訓練攻城戰。

至於騎兵不耐攻城戰的問題,劉範一想,當初皇太極率八旗兵圍攻朝鮮的山城時,照樣以八旗鐵騎掀起攻城戰。所以這也不是什麼問題,劉範認爲只要訓練得當就可迎刃而解。

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開展第三百八十一章 貂蟬之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二百四十八章 貨幣之重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涼邸報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四百四十一章 巧使離間第七百七十章 大戰告停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五百一十章 開城投降第一百九十八章 貢品驚人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一百六十八章 馴服烈馬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換條件第七百九十八章 危機再現第六百六十三章 姐弟再見第五百九十五章 訪見荀攸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三百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卦連營第二百六十七章 休戰條件第六十八章 甄堯獻美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第八百二十五章 秩序之爭第七百六十二章 街巷酣戰第一百零八章 偶遇馬騰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第六百二十六章 親探虛實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三百一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聞風語第四百九十五章 西域以西第四百七十章 毒士毒計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醫東來第三百八十六章 曹袁恩仇第八十六章 大雕隕落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打促和第六百二十章 驚夢之助第二百七十五章 烏孫陰謀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軍回鄉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三百五十八章 準備就緒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重假象第四百四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一百八十五章 實兵對抗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見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五百五十章 下陽平關第七百零四章 慶典結束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七十七章 訓練成果第六百零六章 臨別之前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八百二十三章 克里安德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意已決第四百四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四百六十二章 神射對決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一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七百三十六章 關鍵工作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過一劫第六百一十六章 少女幻夢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三百零八章 成王敗寇第五百五十七章 妙計奪城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重假象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攬流民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五十二章 毒士入彀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六百七十章 木鹿鏖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劇情反轉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反響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六百二十四章 皇后之謀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
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開展第三百八十一章 貂蟬之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二百四十八章 貨幣之重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涼邸報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四百四十一章 巧使離間第七百七十章 大戰告停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五百一十章 開城投降第一百九十八章 貢品驚人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一百六十八章 馴服烈馬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換條件第七百九十八章 危機再現第六百六十三章 姐弟再見第五百九十五章 訪見荀攸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三百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卦連營第二百六十七章 休戰條件第六十八章 甄堯獻美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第八百二十五章 秩序之爭第七百六十二章 街巷酣戰第一百零八章 偶遇馬騰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第六百二十六章 親探虛實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三百一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聞風語第四百九十五章 西域以西第四百七十章 毒士毒計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醫東來第三百八十六章 曹袁恩仇第八十六章 大雕隕落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打促和第六百二十章 驚夢之助第二百七十五章 烏孫陰謀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軍回鄉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三百五十八章 準備就緒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重假象第四百四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一百八十五章 實兵對抗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見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五百五十章 下陽平關第七百零四章 慶典結束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七十七章 訓練成果第六百零六章 臨別之前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八百二十三章 克里安德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意已決第四百四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四百六十二章 神射對決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一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七百三十六章 關鍵工作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過一劫第六百一十六章 少女幻夢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三百零八章 成王敗寇第五百五十七章 妙計奪城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重假象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攬流民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五十二章 毒士入彀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六百七十章 木鹿鏖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劇情反轉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反響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六百二十四章 皇后之謀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