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

郭嘉突然表現出一副驚呆了的表情,像看着個傻子一樣地從頭到尾地把賈龍打量一遍,好似覺得賈龍之話令他十分吃驚一般,不可思議,難以置信。賈龍被郭嘉這麼看着,十分地不快,但又覺得郭嘉這是暗藏玄機。

郭嘉吃驚地說道:“益州果然對將至之難,毫無察覺嗎?”

這句話讓賈龍更爲不解,黃權說道:“足下但知何事,儘管講出來便是。爲何裝神弄鬼,故弄玄虛,是戲弄我主乎?”

郭嘉說道:“沒想到不僅是明公如此見識短淺,連明公手下的謀臣,理應爲明公排憂解難之人,都如此鼠目寸光。”

賈龍說道:“足下到底是意思?”

郭嘉嘆了口氣,說道:“好吧!既然明公想知道,而且明公等人已經矇在鼓裡如此之久,要是在下再不說,那就是太過失禮了,也會使明公陷入危難之中,有違在下救明公之心。在下實言相告,其實是朝廷意欲致明公於死地啊!明公矇在鼓裡,還聽從朝廷之命令,何其糊塗,何其失策啊!”

賈龍一聽,先是一驚,然後不屑一顧。但底下始終不發一言的張鬆和法正,聽到郭嘉如此說之後,卻相視而笑。賈龍吐出來一口氣,如釋重負,說道:“本州還以爲足下說的是你主涼王將要來襲我之益州,原來足下之意,竟是朝廷。真乃荒謬至極!本州乃當今陛下之臣子,誓與劉範不共戴天,遵從朝廷鈞命,絞殺國賊。朝廷又怎會害我?足下不過是想離間我與朝廷之間,這等拙劣之計策,怎能矇混?來人啊!”

賈龍一聲暴喝,門外立刻閃出兩名刀斧手。賈龍指着仍是一臉淡定的郭嘉,說道:“給我將此人打將出去!”

刀斧手聽完,這就要來趕走郭嘉。但正欲靠近郭嘉時,郭嘉忽然又是大笑。賈龍奇怪不已,揮揮手示意刀斧手退下。賈龍說道:“足下發笑,又是何意?”

郭嘉笑道:“在下笑明公已經爲朝廷所覬覦,而明公卻仍樂在其中!雖明公今日尚在,明日成冢中枯骨矣!哈哈!”

賈龍聽了郭嘉這番話,不敢再有所輕視,立即端正態度,嚴肅地說道:“朝廷欲如何害我?還請足下示下?”

郭嘉看賈龍麾下人都坐着,說道:“既要示下,何不坐下?”

賈龍揮揮手,立即有人給郭嘉搬來了一把太師椅。郭嘉看了看這太師椅,覺得還湊合,便坐下。郭嘉說道:“在開始回答這個問題前,明公先回答個問題:明公以爲朝廷如何?”

賈龍想了想,說道:“我乃朝廷之臣,不可非議。”

郭嘉說道:“恐怕明公將陛下視爲君主,而陛下及其公卿大臣卻並非視明公爲忠臣吧!難道,明公暗地裡割據益州,和我王行徑一般無二,朝廷容不下我王,能容得下明公?”

賈龍本想反脣相譏,但又將話憋了下去。賈龍清楚地知道,郭嘉說的一點都沒錯。郭嘉說道:“本朝祖制,爲官者不準在家鄉爲官,如縣令不準在本縣爲令,郡守不準在本郡爲守,州刺史不準在本州爲史。這等祖制,連我王都無法抵抗。而明公身爲益州豪強,卻在益州爲刺史。這一條祖制,就是爲了防止割據軍閥之隱患。而明公卻在擊敗馬相之後,趁朝廷陷入黃巾之亂,趁機索取刺史一職,而且還是益州刺史。朝廷當時不想生事,所以才下詔封明公爲刺史,這一點,恐怕明公心裡是清楚的。當然,朝廷更爲清楚。”

郭嘉說中了賈龍的痛處。賈龍就是因爲朝廷無力,所以才能打破祖制,成爲益州刺史。賈龍一直害怕朝廷有一天會回過神來,而收回對他官職的賜予。於是,爲了保住已經到手的權力,賈龍瘋狂地迫害益州的豪族,又瘋狂地擴軍。賈龍以爲,只要有了一支強軍,朝廷就會冷靜下來,三思而後行。

郭嘉說道:“而且,明公在任,肆意殘殺同州士族,又違抗法律大舉擴軍。昔日我王任徵北將軍時,不過統兵兩萬五千人。而明公不過一刺史,卻私自擴軍到二十萬之衆。朝廷之所以能命令明公出兵十五萬,就是已經大概清楚益州軍之總數,絕不會低於十五萬之衆。如此明顯的痕跡,不僅明公沒有察覺到,就連明公手下的謀士,也是個個充耳不聞。故而在下才敢說明公失策,謀士愚笨。”

聽到郭嘉說賈龍殘殺豪族,張鬆就不忍地攥緊了雙拳。而張鬆看了看他兄長張肅,對此卻置若罔聞,充耳不聞。張鬆清楚,張肅已經心甘情願地爲賈龍賣命,一心只想着走上仕途,連家族遭遇賈龍的迫害也不管。張鬆怒意更濃。

而王累和黃權,對郭嘉的話感觸卻是一樣的。兩人是賈龍最爲得力的謀士。但他們的才能不在謀略上,而是在治理國家上。賈龍聽着郭嘉的話,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之中。

郭嘉說道:“明公可知,昔日之隗囂與公孫述乎?”

賈龍從沉思中驚醒,說道:“兩人是光武之敵,自然知道。”

郭嘉說道:“那爲何朝廷要命明公出兵西涼,明公可知乎?”

賈龍這時再也不敢對郭嘉有所輕視了,恭恭敬敬地說道:“我實不知。還請足下示下。”

郭嘉說道:“這只不過是朝廷之試探與利用罷了。如若朝廷之命傳來,明公拒絕出兵,或者在行軍途中稍有怠慢,朝廷自然認爲明公是故意抗命不遵。違抗朝廷,下場就是如我王一般,必然要遭受到朝廷最瘋狂之攻勢。”

賈龍一聽這話急了,急切地說道:“可我已經出兵了啊!”

郭嘉淡定地搖搖頭,說道:“明公錯了,出兵也是沒用的。”

賈龍急得滿頭大汗,說道:“足下爲何如此說?爲何啊?”

郭嘉雲淡風輕地說道:“因爲明公趁機索要刺史,又私自擴軍,朝廷早就把明公視爲我王一般,同樣是朝廷眼中的反賊。明公之殷勤配合朝廷之命出兵,在朝廷看來,不過是明公膽怯於朝廷之攻勢,不敢不發兵。”

賈龍說道:“那,那我既已出兵,朝廷已經無藉口再來征伐益州。這樣一來,朝廷又豈會進擊我?”

郭嘉說道:“明公又錯了。就算明公以出兵之形式給朝廷遞上投名狀,未曾坐實明公反賊之罪。但朝廷仍然會對益州軍二十萬之衆深感憂慮。而明公出兵十五萬,正好可使朝廷差遣去抵抗我王之西涼軍。如此一來,兩個反賊之間龍爭虎鬥,各自的實力都會被削弱大半。而朝廷不費一兵一卒,就可將我王與明公統統打壓,日後好再征伐益州。”

聽到郭嘉如此分析,局勢已經完整地擺在了益州的肉食者面前。嚴峻的形勢,讓不僅賈龍,所有的謀臣武將都深感不安。只有角落裡的張鬆和法正兩人,在陰影中露出微笑。

賈龍知道朝廷對他的算計陷害之後,頓然覺得自己上當了,被朝廷玩弄於股掌之間還不自知。額頭上的汗水越來越細密,賈龍愈加惶惶不安。郭嘉看着賈龍如今不得不被他說動,終於輕鬆地露出了一絲微笑。環顧中堂之中,郭嘉看到包括黃權和王累在內的益州謀臣,盡皆是惶惶汲汲,郭嘉笑意更濃。這意味着,賈龍不會被謀士所提醒,他的大計不會被破壞。但郭嘉卻敏銳地觀察到坐在帷幔之下,陰影之中,正有兩人一副笑容地望着他,眼神裡的意味彷彿是在告訴郭嘉:我們早已看穿了你的把戲,只是不想說出來而已。

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針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七百五十二章 深夜潛入第八百零九章 大變將至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震華夏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大發明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六百八十八章 藥到病除第七百八十七章 願賭服輸第三百二十一章 改制屯田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攏文良第八百六十三章 大舉徵召第三百零二章 首輪舌戰第八百六十章 爭執又起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四百八十五章 遁地之術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見梟雄第九百章 宮變失敗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三百零八章 成王敗寇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八百二十六章 騎兵出擊第五百章 挑釁開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攏文良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質困境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開展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五百九十九章 悉問策論第九百零八章 董卓上表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六百零五章 力排衆議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一百三十四章 涼州光復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線告平第三十六章 天下無賊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夏陷落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反響第四百零五章 無可避免第八百一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零六章 計策之爭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十七章 幾言定廣宗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七十二章 鮮卑單于第七百二十九章 應對策略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部署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打促和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條不紊第八百五十章 戰象出擊第二百六十九章 付出代價第四百七十五章 密林中伏第二百二十一章 勝券在握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九百章 宮變失敗第六百八十二章 捷報兩至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匯聚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二百七十六章 沆瀣一氣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二百四十五章 擴軍可否第五百四十六章 突遭伏擊第二百零九章 告一段落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針第二百九十六章 何進論策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九百一十六章 秘密審訊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七百零七章 醉後之怒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計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八百一十六章 尼城攻防第六百四十二章 兩相交兵第二百九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讓傲嬌第二百六十八章 帥帳策論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三百四十九章 吊人胃口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
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針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七百五十二章 深夜潛入第八百零九章 大變將至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震華夏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大發明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六百八十八章 藥到病除第七百八十七章 願賭服輸第三百二十一章 改制屯田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攏文良第八百六十三章 大舉徵召第三百零二章 首輪舌戰第八百六十章 爭執又起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四百八十五章 遁地之術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見梟雄第九百章 宮變失敗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三百零八章 成王敗寇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八百二十六章 騎兵出擊第五百章 挑釁開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攏文良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質困境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開展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五百九十九章 悉問策論第九百零八章 董卓上表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六百零五章 力排衆議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一百三十四章 涼州光復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線告平第三十六章 天下無賊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夏陷落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反響第四百零五章 無可避免第八百一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零六章 計策之爭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十七章 幾言定廣宗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七十二章 鮮卑單于第七百二十九章 應對策略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部署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打促和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條不紊第八百五十章 戰象出擊第二百六十九章 付出代價第四百七十五章 密林中伏第二百二十一章 勝券在握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九百章 宮變失敗第六百八十二章 捷報兩至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匯聚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二百七十六章 沆瀣一氣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二百四十五章 擴軍可否第五百四十六章 突遭伏擊第二百零九章 告一段落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針第二百九十六章 何進論策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九百一十六章 秘密審訊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七百零七章 醉後之怒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計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八百一十六章 尼城攻防第六百四十二章 兩相交兵第二百九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讓傲嬌第二百六十八章 帥帳策論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三百四十九章 吊人胃口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