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

一聽這話,典韋和趙雲懸着的心這才放了下來。楊彪說道:“不過,老夫還是很想知道,爲什麼閣下和你的部下都如此有把握?要知道,這可不是鬧着玩的,弄不好就是要掉腦袋啊!如果沒有半分的把握,閣下怎麼敢冒險?”

劉範看了看田豐,想知道田豐對此的意見,卻看見田豐搖了搖頭。田豐是想,如果楊彪知道了西涼的機密,恐怕朝廷還會依靠機密阻撓劉範安置流民。所以,還是不要多嘴的好。劉範很快就明白了田豐的意思,所以對楊彪說道:“朝廷還有那麼多的事務要處理,過了不久,還要着手處理遷徙流民,從東州遷徙到西州。還要繼續保持和西涼的通商。這麼繁忙,大人竟然還有心思,放在我西涼內部的事務上來!可見大人真是博聞強記,憂國憂民啊!”

看似誇讚的諷刺,最爲諷刺。楊彪說道:“莫不是閣下害怕朝廷得知了西涼安置流民的方法,從中掣肘?”

劉範點點頭,說道:“朝廷中雖然蠢貨居多,以張讓和何進爲首的蠢貨們,真是大行其道。但是污泥之中,更見明珠閃爍。只要有太尉大人這等智者在,在下是一日都不敢安寢啊!更別說把這等機密告訴大人您了!萬一朝廷知道以後,反咬一口怎麼辦?所以,爲人處世需謹慎啊!”

楊彪知道,劉範是決不肯說出來了。劉範說道:“再說了,這是我們西涼自己內部的事務,和朝廷無關。朝廷只需要毫無保留地把在朝廷治下受苦受難的流民全都交給在下,然後在下再把相應的佣金付給朝廷,這就夠了!至於我們怎麼安置流民,這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但並不是朝廷該考慮的。送給大人一句話,知道的越多越危險!難得糊塗啊!”

楊彪不置可否。劉範又說道:“再奉勸朝廷一句,一定要善待百姓!在下也是漢室宗親,自然願意天下仍然姓劉。但是,要是姓劉的再治理不好天下,苛待百姓,致使天怒人怨,那在下再怎麼想保住漢室,也是回天乏術。”

楊彪瞟了一眼一臉誠懇的劉範,根本就不信劉範。楊彪說道:“呵呵,閣下手中握有數十萬兵馬,擁有天下民望。要是真的想護衛漢室,延續大漢國祚,豈不是舉手之勞?然而,閣下還暗懷竊奪神器之志。這次更過分,竟然還敢以下犯上,威逼君父。故而老夫可不敢輕易相信閣下這番貌似大義凜然的話啊!”

劉範說道:“在不遠的將來,也許太尉大人會明白在下的一番好意。現在大人還對局勢如此樂觀,或許是沒有什麼遠見卓識。一般有些見識的人,都知道朝廷即將走入末路。屆時,身爲漢室宗親的在下,自然會挺身而出。如果在下足夠好運,或許大漢的國祚還會更長久,尚未可知。”

楊彪說道:“說到底還是要篡位奪權。”

聽了楊彪的話,典韋又不樂意了,又是放下筷子,一拍桌子,怒道:“你這老匹夫說的什麼話?憑什麼那個昏君平日裡大魚大肉,聲色犬馬的,都坐得江山,而俺家主公施行仁政,愛民如子,偏偏坐不得江山?這上哪說理去?”

趙雲也是好打抱不平,不服氣地說道:“就是!老匹夫休要嘴硬!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等到我家主公坐了江山,說不定你這老賊還要投靠我家主公呢!現在待我家主公好一點,或許我家主公不計前嫌,還能給你個刀筆吏噹噹!”

楊彪一聽這話,氣得鬍子都翹起來了!指着典韋和趙雲兩人,氣得都說不出話來了!劉範和田豐大笑,劉範說道:“哈哈!大人有大量,可千萬不要和他們置氣,以免失了朝廷重臣、漢室忠臣的面子!”

楊彪這才憋着氣,保持着鐵青的臉坐下來。楊彪說道:“身爲一州之主,相較於脣槍舌劍,閣下是不是應該回到正題上?”

劉範說道:“正事嘛,當然沒忘。大人放心,我們保證會按時付款。關於通商,在下希望朝廷不要採取歧視西涼商人的政策,不論是何地的商人,希望朝廷都能一視同仁!”

楊彪點點頭,說道:“朝廷雖然困難,卻還不至於去盤剝那些比流民還要下賤的東西。就算那些東西再怎麼有錢,再怎麼想進入我們世家的圈子,也還是下賤。”

劉範嘆了口氣。中國兩千年封建社會,商人都是下賤的代名詞。士農工商,商人才是社會的底層,雖然有經濟地位,但不會有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經商致富了,有了相應的經濟地位了,商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得隴望蜀,渴求與經濟地位相匹配的社會地位,甚至是政治地位。所以,商人們一直呼籲統治者准許他們參加科舉。因爲只有參加了科舉,當上了官,這纔算將一隻腳踏入主流社會的圈子裡。

爲了討統治者的歡心,商人們也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乾隆下江南時,就是江南地區的大鹽商們出錢出人出力。再比如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太后帶着光緒皇帝往西安逃去時,晉商主動接待慈禧,並在慈禧回到北京後借錢給清朝朝廷,使清朝苟延殘喘。但直到明清兩代,商人方纔被准許參加科舉,時斷時續,全憑統治者和士族的喜惡。比如,朱元璋就嫉妒沈萬三太有錢,一道莫名其妙的聖旨,就把沈萬三的錢全都圈進他手裡去了。

商人們對士族文人主動示好,這更加使士族們瞧不起商人。在經商風氣正盛的明清兩代,商人的處境都如此艱難,更別說在漢朝了。以楊彪這樣根正苗紅的世家出身,根本不會正眼瞧一眼商人。

劉範說道:“之所以朝廷財政困難,就是因爲商人都跑到我這兒來了。若是朝廷聰明點,就應該給商人減稅,把商人從在下的地盤上拉攏過去。不過這些年西涼府庫豐實,全靠朝廷不聰明!”

楊彪說道:“朝廷是天下之主,就算再怎麼困難,也不會像西涼一樣,就爲了點錢,竟然連臉面都不要!”

劉範說道:“非是西涼不要臉面,是爲了民生,我們連臉面都可以不要!大人知道,自從涼州商業興盛以來,涼州治下的百姓的生活質量提高了多少嗎?在朝廷統治下,黎民百姓衣着破爛,生活粗糙又單調。爲什麼?因爲他們買不到商人販賣的貨物,只能過着自給自足的日子。而涼州的百姓,稍微有些錢的,都能享用到蜀地的茶葉,吳地的絲織品,西域的水果。商業興盛,還提供了不少的就業機會,還幫助了許多人解決了就業問題。總之,商業興盛,有利無害。”

第四百四十八章 悍不畏死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四百七十九章 守關之重第六百八十五章 無藥可救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第五百七十四章 確定合約第六十八章 甄堯獻美第七百一十五章 虎子異志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外諸國第六百七十二章 木鹿之克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二百零六章 本初猖獗第六百六十二章 忠臣直諫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七百九十章 羅馬帝國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二百二十九章 劇情反轉第五十三章 田豐效力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顯崢嶸第三百三十六章 欒提羌渠第七百三十七章 史阿之諾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八十九章 着眼未來第二十五章 父子談話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二百五十九章 連環戰馬第二百二十九章 劇情反轉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四百七十章 毒士毒計第二百二十一章 勝券在握第十六章 強攻廣宗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泥出世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四百三十八章 西涼軍容第五百八十九章 笑談兵機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孫異動第一百八十五章 實兵對抗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兩百章 萬國衣冠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七百八十四章 兒女情長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八百七十五章 宣室之談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三百四十九章 吊人胃口第五十八章 鳳欲求凰第四百九十一章 令明奇謀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戰落幕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第四百五十九章 堅守不出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一百零四章 喜事臨門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五百八十八章 關下笑談第七百四十一章 移民實邊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第七十一章 萬里挑一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第四百六十三章 救援之人第四百七十章 毒士毒計第三百五十三章 無敵鎧甲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五百九十九章 悉問策論第六百零一章 兒女雙全第二百六十八章 帥帳策論第四百七十九章 守關之重第二百六十四章 施恩樓蘭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七百七十八章 發現鐵礦第七百九十二章 糧食問題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六百五十一章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限苦衷
第四百四十八章 悍不畏死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四百七十九章 守關之重第六百八十五章 無藥可救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第五百七十四章 確定合約第六十八章 甄堯獻美第七百一十五章 虎子異志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外諸國第六百七十二章 木鹿之克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二百零六章 本初猖獗第六百六十二章 忠臣直諫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七百九十章 羅馬帝國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二百二十九章 劇情反轉第五十三章 田豐效力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顯崢嶸第三百三十六章 欒提羌渠第七百三十七章 史阿之諾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八十九章 着眼未來第二十五章 父子談話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二百五十九章 連環戰馬第二百二十九章 劇情反轉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四百七十章 毒士毒計第二百二十一章 勝券在握第十六章 強攻廣宗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泥出世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四百三十八章 西涼軍容第五百八十九章 笑談兵機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孫異動第一百八十五章 實兵對抗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兩百章 萬國衣冠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七百八十四章 兒女情長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八百七十五章 宣室之談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三百四十九章 吊人胃口第五十八章 鳳欲求凰第四百九十一章 令明奇謀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戰落幕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第四百五十九章 堅守不出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一百零四章 喜事臨門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五百八十八章 關下笑談第七百四十一章 移民實邊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第七十一章 萬里挑一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第四百六十三章 救援之人第四百七十章 毒士毒計第三百五十三章 無敵鎧甲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五百九十九章 悉問策論第六百零一章 兒女雙全第二百六十八章 帥帳策論第四百七十九章 守關之重第二百六十四章 施恩樓蘭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七百七十八章 發現鐵礦第七百九十二章 糧食問題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六百五十一章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限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