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

劉範的新政,迅速地在涼國傳揚開來,涼國人民再次被點燃起熊熊烈火。民衆並不關心三省六部制的改革,因爲那和他們的生活距離遙遠,而且也不甚明白三省六部制的建立其實是劉範在明目張膽地私設小朝廷,是一種極爲嚴重的越制,因爲即便是諸侯國,也應該由朝廷派遣官吏代爲管理。雖然涼國之前的政治,朝廷也干涉不得;但三省六部制的建立就是明顯地獨攬大權,將漢室朝廷的統轄權一股腦地給搶走。

不過,三省六部制換一個角度來說也並非越制,因爲三省如果與朝廷的政府部門相對應,只能對應到朝廷的臺省,也就是尚書檯。而尚書檯目前仍然隸屬於九卿之一的少府。在這個角度上,三省六部仍然低於三公九卿,名義上仍受朝廷的管轄。

民衆們對於新法,是最爲感興趣的,因爲新法廢除了徵調制,也就是說今後國家不得再對人民隨意徵調任何物資,如漢武帝時就曾徵調百姓的馬匹來支持與匈奴之間的大戰;人民也不必再服繁重的徭役,負擔減輕了許多。新法還對私有財產進行保護,雖然之前的法律都有類似的條文,但新法的保護是最爲嚴密的。

涼國人民爲此歡欣鼓舞,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其實新法的頒佈,也是一次重大的僭越篡逆行爲。諸侯國擁有劃地自治的權力,但沒有自行頒發法律的權力,必須服從王的法律。從古至今,還只有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敢於變法,那是因爲周天子已經無力抗衡,隨時有傾覆的風險。但這在道義和法理上講,仍然是僭越,是篡逆。

除此之外,劉範的新法其他的內容倒並沒有觸及篡逆和僭越。如擴軍募兵,這是涼國應有的權力。劉範爲了向天下顯示出睥睨天下的威風,還光明正大地公佈了募兵的數量,留在全涼國的告示上白紙黑字地寫着“十五萬步騎”五個大字。

這令全涼國都爲之沸騰。經過四年來的戰爭的錘鍊,歷經百戰,涼國人早已成了天下最爲尚武的國度。後漢興起的遊俠風尚,在涼國十分淡薄。當中原的遊俠兒們仗劍走天涯時,涼國男子都以從軍征戰爲榮,尤其是以參與的大戰次數、在劉範的親衛軍虎衛軍中服役、家中有多少男子殉國、獲得多少賞賜等作爲與人誇耀的底氣。

尤其是嶺西之戰,西域二州近一半的壯年男子都被派上了戰場,獲得的封賞也是最多的,將涼國的尚武之風推向高潮。不說男子,就連以馬雲祿爲代表的女子,也都無不夢想着上陣殺敵,建立軍功。

這次募兵十五萬步騎,可把涼國人民給高興壞了。平民百姓爲了參軍,甚至砸鍋賣鐵賄賂本郡都尉;在官府中任職的,也都敢於頂風作案,動用在大涼軍中的關係。一時之間,募兵令就如龍門,而涼國舉國上下,都是鯉魚。

不過新政中也有令百姓們疑惑不解的條文,就是稅制的改革。劉範的新政,宣佈廢除了後漢以來的賦稅制,改用劉範身處的後世的稅制來對有能力負擔稅收的人進行徵稅。多達二十幾種稅,就讓百姓們困惑了。

因爲用後漢的賦稅制度的話,農民只需繳納給國家人頭稅和地租,另外時不時服徭役,比較清楚。這是一種以小農經濟爲基礎的稅制,但劉範的稅制,卻比後漢的賦稅制度更加複雜,本因是涼國的經濟基礎太過複雜,有傳統的小農經濟,也有不尋常的遊牧經濟,有更不尋常的商業經濟和手工業經濟。要針對不同的經濟主體徵收稅收,就必然需要一個複雜又健全的稅制。

不過,劉範的稅制大多數稅種都是針對商業和手工業徵收的,針對農牧業的稅種很單一。

至於大興土木,涼國人民的反向也是很積極的。大興土木,就給了人們在農閒時一個掙錢的機會。而且興起的土木工程,涼國人民都知道這必定是對他們有利的。特別是商人們,中書省和戶部以及工部決定將一些工程交由商人承包,商人可以獲得這些工程所帶來的收益。

其實除了劉範等涼國的肉食者們以外,所有人都沒有注意到的一點,就是在劉範在執掌涼州時頒佈的第一次新政,已經培養出了大批具有雄厚財力的商人和工場主。佼佼者如糜氏、甄氏,藉助與江夏劉氏的聯姻,幾乎成爲涼國的財閥;幽州商人蘇雙和張世平,也就是給劉關張提供武器戰馬的兩人,也是富甲一方。

商業和手工業的興盛,令涼國的風氣開始慢慢轉變,士農工商的傳統階級觀念正在慢慢改變。人們看到了那些商人和工場主的輝煌,開始產生了投身於“賤業”的渴望。在劉範的推動下,百業平等的觀念或許正在涼國紮根發芽。

新政對涼國的影響,已經不僅僅在於促進涼國的壯大、劉範勢力的崛起,更在於在社會階級、社會生產和社會風氣等方面上改變了一個時代。

大多數人們並不會像劉範那樣憂慮,擔心這樣的新變化會引領着涼國甚至整個時代走向不可預測的深淵,造成毀滅性的破壞。涼國的人們幾乎都更加相信,走“具有涼國特色的帝國主義發展道路”,會引領着大涼成爲天下第一強國。

隨着第二次新政的頒佈,涼國的革新越來越快,發展也越來越快,千年來人跡罕至的西域之地,一座座雄偉宏大的城池拔地而起,一條條暗渠的清波在地下翻揚,一塊塊麥田的麥浪正在陽光下翻滾,與此同時,沙漠卻一步步地退縮;

楊樹苗環衛着田地村莊,牛羊羣遍佈草場,面黃肌瘦的人平白消失了,一個個的面容充裕的人倒是不知從哪冒出來;將來這樣的變化,也會在嶺西二州出現:總之,涼國到處都有新變化產生。

第四百六十一章 舉世之戰第八百九十章 無機可乘第四百二十七章 舌戰蜀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震華夏第六百六十七章 虛假瘟疫第三百四十六章 流言再起第六百章 赤霄臨世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部署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七百七十八章 發現鐵礦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第五百三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攬流民第二百八十一章 揪出黑手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針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三百四十六章 流言再起第五百三十六章 偷襲失敗第五百九十五章 訪見荀攸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七百零六章 酩酊大醉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十章 大敗黃巾軍第八百七十一章 錢幣錢莊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六百三十五章 月國中計第五百八十章 捉拿奸佞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四百一十一章 除賊之策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後餘威第兩百章 萬國衣冠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允智算第一百五十九章 擴軍十萬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五百零八章 擒賊擒王第八百零四章 全面落敗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二百六十章 戰法奏效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八百六十四章 商議條約第四百零九章 驚天危機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八百三十三章 守營不出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發展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鄭大捷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六百七十八章 阿帕麥亞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四章 第一次殺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讓傲嬌第五百零二章 殺人比賽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換條件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四百四十一章 巧使離間第五百七十八章 逐條妥協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彪上鉤第七百零一章 凱旋慶典第六百一十七章 它乾問策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一百七十五章 力量對比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六百八十二章 捷報兩至第七百一十章 何人知意第八百四十七章 栽培新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查缺補漏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後餘威第一百三十七章 羌氐改革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一百一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二百六十四章 施恩樓蘭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遇良才
第四百六十一章 舉世之戰第八百九十章 無機可乘第四百二十七章 舌戰蜀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震華夏第六百六十七章 虛假瘟疫第三百四十六章 流言再起第六百章 赤霄臨世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部署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七百七十八章 發現鐵礦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第五百三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攬流民第二百八十一章 揪出黑手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針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三百四十六章 流言再起第五百三十六章 偷襲失敗第五百九十五章 訪見荀攸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七百零六章 酩酊大醉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十章 大敗黃巾軍第八百七十一章 錢幣錢莊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六百三十五章 月國中計第五百八十章 捉拿奸佞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四百一十一章 除賊之策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後餘威第兩百章 萬國衣冠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允智算第一百五十九章 擴軍十萬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五百零八章 擒賊擒王第八百零四章 全面落敗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二百六十章 戰法奏效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八百六十四章 商議條約第四百零九章 驚天危機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八百三十三章 守營不出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發展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鄭大捷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六百七十八章 阿帕麥亞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四章 第一次殺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讓傲嬌第五百零二章 殺人比賽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換條件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四百四十一章 巧使離間第五百七十八章 逐條妥協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彪上鉤第七百零一章 凱旋慶典第六百一十七章 它乾問策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一百七十五章 力量對比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六百八十二章 捷報兩至第七百一十章 何人知意第八百四十七章 栽培新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查缺補漏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後餘威第一百三十七章 羌氐改革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一百一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二百六十四章 施恩樓蘭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遇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