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四員名將

彈汗山上的爭吵,劉範自然不知道。等整整兩萬五千人全部就位之後,劉範就開始實施他的計劃。首先,先給那些落選的幾十萬人每人分發五百錢,作爲他們懷揣一顆赤子之心的獎勵,以及回家的路費,人們領到了五百錢,也到安分地回去了。第二步,雖然鎮北軍已經齊裝滿員了,但不分軍制,那也還只是一盤散沙而已。在後世軍隊的“三三三”或“三二三”軍制,和現在東漢現行軍制之間,劉範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又結合賈詡和田豐兩位軍師的意見,最終拍板,還是實施現行軍制。

一切事物的產生和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和時代性。在東漢,還是入鄉隨俗的好,也能避免軍士們不懂,引發爭議。東漢的軍制如是:五千軍士成一營,設置一位參將;一千軍士成一部,設置一位校尉;五百軍士成一曲,設置一位軍侯;一百軍士成一屯,設置一位屯長,也稱爲百夫長;五十軍士成一隊,設置一位隊率;十個軍士成一什,設置一位什長;五個軍士成一伍,設置一位伍長。

有了軍制,軍官就必不可少,沒有軍官層層管理彈壓,軍隊不成一體,軍官就像水,軍士就像沙子,只有用水浸潤沙子,一粒粒孤立的沙子纔會聚在一起。劉範與賈詡和田豐商量之後,覺得用小組賽和打擂臺兩種形式來選拔軍官。每五十人列爲一個小組,小組中前三名可以晉級到打擂臺的環節,最終,按照武藝來授予軍職。因爲在熱血男兒的心中,只有武藝高低之分。

田豐負責小組賽的裁判工作,劉範和賈詡負責裁判打擂臺。劉範本來是想一邊當裁判,一邊看哪個軍士的武功高,可以偷師一下他們的招式,增益其所不能。但結果令他大失所望。上臺來的挑戰者,乍一看八面威風,銳不可當,其實當真的打起來時,個個就都像被武松打死的那隻老虎一樣,出了招牌的三招:一撲、一咬、一鞭之後,就黔驢技窮、江郎才盡了。

正當劉範失望不已,準備回屋打個盹時,之前那個俊秀的那個少年出現了。只見那個少年身高八尺五寸,肩闊腰細,相貌堂堂,皮膚白皙如霜雪,明眸皓齒,玉樹臨風,雖然長着一張少年人的臉龐,但身上的氣質卻成熟得像是一箇中年人,沉穩,更是霸氣!他的俊秀更能與劉範相媲美,但他看起來更顯得陽剛一些,劉範與他相比則顯得陰柔一些。這讓劉範不禁生出一絲羨慕嫉妒恨之心。

那少年的對手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壯小夥子,手上拿着兩把彎刀,將刀揮舞得煞煞作響,劉範剛見他晉級小組第一,臉上卻沒有疲倦之色,想來也是一個武藝高強之人。那少年則操着一杆長一丈一的銀色長槍,與他身上的銀色鎧甲,他白皙的臉映襯在一起,顯得他好像整個人都是耀眼的銀色,更像一輪皎潔的明月。那壯漢揮舞雙刀,劈砍向那少年,兩人距離很快被縮短到三步之間,那少年好像在看風景一般,半點驚慌都沒有,等刀刃距離他的頭只有半寸之時,那少年迅速行動,雙手用力將長槍彈起來,長槍橫着飛起來,槍桿將雙刀打開了!

如此大力,那壯漢的雙刀差點離手而去,他自己也踉踉蹌蹌的,身體不受控制地往後退,差點仰面倒下。等那壯漢再次發動進攻,那少年依舊沒動,等着壯漢主動進攻。那壯漢彷彿受了極大的侮辱,大喝一聲,雙腳一蹬,身體飛起,在空中旋轉兩輪,竟跳到少年頭上!那壯漢使雙刀劈砍,那少年毅然不懼,雙手舉起長槍,刀槍相撞,那壯漢驚呼一聲,被打倒了,雙刀也都離手。圍觀的軍士紛紛報以熱烈的鼓掌。

緊接着,是另三個武藝高強的漢子,與那少年雖然有些距離,但黃忠坦言,那三人若聯合起來,他會在一百招之內失敗。黃忠何等人物都這麼說了,劉範當然要重視了。後來選拔賽結束,劉範得知,那少年是第一名,那三名壯漢則是第二名到第三名。至於第五名、第六名,武藝和第四名差了不止十萬八千里。

劉範立即讓人找來他們四個人。四人進入大堂,劉範端坐在座位上,第一眼就看到那個讓他羨慕的少年,然後是那三個壯漢。四人排列成一列,都半跪下來,道:“屬下拜見主公!”

“起來吧!你們是這次選拔賽中的前四名,武藝在全軍中最強,我也看過你們打擂臺,真是騰蛟起鳳,虎虎生風!故我特意找你們來。你們都叫什麼名字,又是哪裡人氏?”

第一名的那個少年也許是激動過度,竟然臉紅了。他這介紹不要緊,可把正襟危坐的劉範給嚇了一大跳。他道:“稟主公,屬下名叫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也!”一聽這話,劉範緊繃繃的神經,頓時失控了,劉範驚得身體聳動一番。趙雲!竟然是趙雲!三國全民偶像級武將趙雲?!劉範差點想跳起來,想拉着趙雲仔細地檢查檢查!

趙雲看劉範反應有些過激,有些疑惑。劉範緩緩,道:“原來是趙壯士!想必趙壯士是槍神童老前輩的弟子吧?”

趙雲激動地道:“正是!此次屬下下山投奔主公,還是師父允許的!”

劉範道:“童老前輩的弟子,果然是名不虛傳!”童淵槍法高超,不僅趙雲是他手把手練出來的,還有蜀中名將張任也是他的得意弟子。

“謝主公誇讚!”趙雲坦然。

劉範點點頭,又扭頭對第二名道:“趙雲已經作了自我介紹,那你們呢?”

“稟主公,屬下名叫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也!”

“稟主公,屬於名叫張郃,字儁乂,河間莫縣人也!”

“稟主公,屬下名叫高順,字伏義,太原狼盂人也!”

還沒等劉範從得到趙雲這尊大神的喜悅中掙扎出來,三個響噹噹的大名,又將本來就驚喜交加的劉範雷得七葷八素、死去活來的!張遼,在曹操的“五子良將”中排在第一位,那可是威震逍遙津、打得孫權不敢再寇伺北方的名將,在呂布帳下時,還屢次爲呂布立下汗馬功勞,曹操捨得殺掉武藝天下第一的呂布,卻捨不得殺了他,可見張遼的武功和謀略可見一般。

張郃,也是和張遼名列“五子良將”的武將,在曹操火燒烏巢時,曾經諫言過袁紹不要出昏招,結果袁紹不聽,果然戰敗;在夏侯惇身邊爲副將時,張郃又幾次三番勸阻夏侯惇不要中計,結果夏侯淵不聽,被黃忠搶了漢中郡不說,夏侯淵還被黃忠一刀砍死!若是他們兩人肯聽張郃的話,歷史大勢就會發生改變了,張郃的遠見卓識可見一斑。而且,在官渡之戰時,張郃和張遼大戰,四五十回合不分勝負,可見張郃也是和張遼一樣的有勇有謀。

高順,呂布的部將,他建立了三國時期最強的一支特種兵隊伍——陷陣營。陷陣營有七百多人,號稱一千人,不論是集體作戰,還是單兵作戰,戰力指數都是爆表的狀態,簡直是戰無不勝,無戰不勝!高順不僅治軍有術,而且操守很高,一心只放在治軍之上,從來不參與政治鬥爭,嚴守紀律,潔身自好;高順對主君也十分忠誠,呂布敗亡時,他不肯投降曹操,自願受死。

這四個人,人人都是將才!有了他們,劉範就能填補在武將方面的空缺了。於是劉範任命四人爲參將,各自統領五千人。

第七百六十二章 街巷酣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三百零七章 人質交接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六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三百七十一章 如火如荼第七百一十章 何人知意第五百零一章 迂迴包抄第三百章 主僕合謀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第八十八章 勝利果實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五十一章 拜訪毒士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五百七十二章 君臣相見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允智算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八百九十四章 我心匪席第四百七十一章 驚天秘密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八百三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軍對陣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第七百四十四章 錦衣之敗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計第二百四十八章 貨幣之重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封貶抑第六百二十五章 伐涼同盟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三十六章 天下無賊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七百五十一章 袁曹對談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六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六十三章 撤軍回國第二百九十一章 朝廷軍力第三十七章 梟雄來了第八百八十一章 雙重保障第一百三十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零八章 偶遇馬騰第四百八十一章 攻關之難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忠救星第九十八章 劉家子弟第五百三十三章 郭嘉破局第二百零六章 本初猖獗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六百零一章 兒女雙全第二百九十章 倉皇失措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一百四十八章 問政於野第六十九章 檄文募兵第八百七十九章 裸遊暴病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顯崢嶸第六百八十八章 藥到病除第七百二十章 募兵改制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四十章 英雄救美第二百八十六章 主意已定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四十八章 與狼共舞第七百一十五章 虎子異志第一百二十九章 降或不降第七百二十八章 王越史阿第一百八十七章 雛鷹起飛第一百五十九章 擴軍十萬第二百五十九章 連環戰馬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二百零六章 本初猖獗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見梟雄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八十四章 鎮北軍首戰第四百九十章 …西域守禦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八百三十三章 守營不出第七百八十一章 安息內亂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七百四十六章 貿易困局第八百一十六章 尼城攻防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二百七十五章 烏孫陰謀第五百四十九章 敵我難辨第一百二十九章 降或不降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一百一十三章 歷史重演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興二州第四百三十四章 趁勢反襲第四百五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第三百六十二章 黑山危機第七百九十九章 銀刀制敵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六百七十二章 木鹿之克
第七百六十二章 街巷酣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三百零七章 人質交接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六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三百七十一章 如火如荼第七百一十章 何人知意第五百零一章 迂迴包抄第三百章 主僕合謀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第八十八章 勝利果實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五十一章 拜訪毒士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五百七十二章 君臣相見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允智算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八百九十四章 我心匪席第四百七十一章 驚天秘密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八百三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軍對陣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第七百四十四章 錦衣之敗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計第二百四十八章 貨幣之重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封貶抑第六百二十五章 伐涼同盟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三十六章 天下無賊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七百五十一章 袁曹對談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六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六十三章 撤軍回國第二百九十一章 朝廷軍力第三十七章 梟雄來了第八百八十一章 雙重保障第一百三十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零八章 偶遇馬騰第四百八十一章 攻關之難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忠救星第九十八章 劉家子弟第五百三十三章 郭嘉破局第二百零六章 本初猖獗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六百零一章 兒女雙全第二百九十章 倉皇失措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一百四十八章 問政於野第六十九章 檄文募兵第八百七十九章 裸遊暴病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顯崢嶸第六百八十八章 藥到病除第七百二十章 募兵改制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四十章 英雄救美第二百八十六章 主意已定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四十八章 與狼共舞第七百一十五章 虎子異志第一百二十九章 降或不降第七百二十八章 王越史阿第一百八十七章 雛鷹起飛第一百五十九章 擴軍十萬第二百五十九章 連環戰馬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二百零六章 本初猖獗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見梟雄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八十四章 鎮北軍首戰第四百九十章 …西域守禦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八百三十三章 守營不出第七百八十一章 安息內亂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七百四十六章 貿易困局第八百一十六章 尼城攻防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二百七十五章 烏孫陰謀第五百四十九章 敵我難辨第一百二十九章 降或不降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一百一十三章 歷史重演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興二州第四百三十四章 趁勢反襲第四百五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第三百六十二章 黑山危機第七百九十九章 銀刀制敵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六百七十二章 木鹿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