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盧植蒙冤

聽到劉焉說這些話,劉範心裡那塊高懸着的大石頭終於放下了。劉範特別好奇的是,劉備在《三國演義》到底是用了什麼手段,竟能讓身爲堂堂一州刺史,又心氣極高的劉焉心悅誠服,心甘情願地認一個練攤賣草鞋的草根作爲侄子。終於今天劉範知道了,之所以劉焉心甘情願地和劉備結拜,除了劉備當時剛剛除掉程遠志,名聲大噪、炙手可熱之外,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劉備的出身。

劉範熟讀過《三國演義》,瞭解劉備爲人。劉備出生在涿郡一個普通的村子,父親當過一個地方芝麻官,但逝世很早。劉備便跟母親生活,他的叔叔劉元起常常接濟他們家。盧植和劉備是同鄉,劉元起又讓劉備在盧植之下學習,當然,劉備沒學得精髓。劉備家鄉有一棵巨大的桑樹,遠遠望去,很像是皇帝的車蓋,劉備常常在那棵桑樹下玩耍,對同伴說以這棵樹爲車蓋,以後他要當皇帝。可見幼年時劉備就有如此雄心壯志,着實可畏。

一個依靠眼淚和出身得以三分天下的人,一定不是一般人。所以,劉範將劉備視爲前進路上最大的敵人。

……

第二天一大早,劉備就帶着關羽、張飛來向劉焉請辭,劉焉同意了,又借給他幾百石糧草。於是劉備就千恩萬謝地狼狽地跑了。劉範知道,估計是劉備認爲劉焉看清了他的面目,再留下也沒有用了,還不如快快去青州打擊黃巾軍來得划算。

劉範看到劉備如此積極,心中競爭之心驟起。於是劉範也向劉焉請求回到盧植帳下,劉焉雖不捨,但也同意了。劉範囑咐劉焉關於寶藏的事宜後,便帶着屯騎軍士向西投往廣宗城去了。

過了兩日,劉範終於回到廣宗城。劉範騎馬正要過廣宗城門時,突然遠遠地看到一騎正飛速朝他奔來,劉範定睛一看,是盧植的親兵統領。那統領慌慌張張地翻身下馬,對劉範道:“末將參見屯騎校尉!校尉大人回來得正是時候啊!”說完,那統領便大口大口地呼吸。劉範一聽此話,便暗感不妙。劉範切責道:“發生何事了!你好歹一個統領,竟也如此驚慌失禮?”

那統領道:“不好了!校尉大人!盧老中郎被奸人誣陷,陛下大怒,要用囚車將盧老中郎運回京城啊!大人快快救救老中郎吧!”

劉範一聽,身體猛地一震,心想:該來的還是來了!

原本,歷史上盧植率領大軍成功地把張角包圍了在廣宗城,張角雖然兵力遠勝於盧植,卻也不敢出城決戰,形勢彷彿一片大好。正在此時,朝廷派遣小黃門左豐來撫慰官軍。有人勸盧植向他行賄,盧植脾氣倔,不願向左豐低頭。左豐懷恨在心,於是回京後在靈帝劉宏面前誣陷盧植剿滅黃巾無力,靈帝竟然信了!靈帝大怒,下詔用囚車運回盧植。

本來劉範以爲,張角早已灰飛煙滅,那麼盧植就不存在被左豐誣陷的風險了!但有些事天註定,不是人事可以更改的,盧植還是逃不掉如此屈辱的下場。劉範感嘆一番,想想盧植對他的種種,決定挽救盧植。

於是劉範對那統領道:“哪時中郎大人被帶走的?現在他們又走到哪裡了?”

統領道:“大人來得正巧,朝廷今天才派來使者押送中郎回京,現在估計還沒有出鉅鹿郡境界。大人若向南快馬加鞭,應該還能追上!”

劉範點點頭,突然想到一個重要問題,又問道:“朝廷既然撤了中郎的職位,那朝廷可有說替換哪位來當中郎將呢?”

統領道:“回大人的話,朝廷剛剛任命了河東太守董卓爲中郎將,接手盧老中郎的權力,督察我等部曲。”

劉範只覺得嗡嗡響,沒想到還是董卓!爲什麼沒有一點蝴蝶效應呢?劉範來不及怨恨,和統領道別之後,便帶領十幾個扈從往南去。劉範縱馬狂奔了幾裡地,終於看見押運盧植的車隊了。只見那車隊有十幾騎,環繞着一輛囚車,囚車的柵欄下正鎖着一個高大卻又顯得佝僂的身影。劉範便高聲喊道:“慢着!爾等停下!”

車隊果然停下了。劉範下馬時,便見一個小宦官上前來行禮,道:“參見校尉大人,不知大人此來所爲何事?”

劉範一邊扔給那宦官一袋金子,一邊道:“我要和盧大人談一談,行個方便!”

那年輕宦官掂量了一下重量,笑道:“喏!但大人得快點,弟兄們還得趕路呢!”劉範點點頭,示意讓他們避開,宦官和軍士便走遠了。

劉範奔到囚車之下,柵欄之後正是穿着破爛,無精打采的盧植,經此一難,好像蒼老了十年。盧植看到劉範到來,恢復了些精神。劉範行禮,道:“末將參見盧中郎!”

盧植苦笑一聲,道:“唉!子楷啊!老夫可不是風光無限的中郎將啦!現在老夫,只不過是一個卑賤的行將就木的囚犯而已。”說完,盧植悵然若失地搖搖頭。

劉範道:“敢問大人,爲何遭受如此侮辱?”

盧植不看劉範,冷哼一聲,道:“原本老夫剿滅黃巾並無半點差池,只因那閹賊幾番暗示問老夫討要賄賂,老夫不給;後來又有個別將佐勸老夫給他!可老夫糧草都尚未齊備,哪有錢去巴結他那個無底洞?那死閹賊對老夫懷恨在心,回京後就誣陷老夫,也不知是用的是什麼罪名,哼!”盧植一臉的不甘和不屑一顧。

劉範嘆了口氣,勸道:“大人明知閹官們正橫行霸道,又何必直接與他們交惡?需知他們可不是什麼易與之輩,盧中郎和他們打交道,可不能僅靠這份赤子之心啊!”

盧植憤憤不平地道:“老夫也知道十常侍不好惹,但老夫就是看不慣他們!要老夫紆尊降貴,違背本心,委身於賊,這說着簡單,可實在是做不來啊!”

劉範嘆了口氣,古代的士人就是注重節操,把節操當做自己的命來看待。劉範道:“大人寧折不彎,忠良貞烈,不願和那些誤國的太監們同流合污,末將打心裡就佩服!可是大人,現在可不是空談節操,而枉顧性命的時候啊!”

盧植什麼淡淡地笑道:“子楷的好意,老夫豈會不知?可是老夫認爲,人生在世,必須有所爲而有所不爲,如果不堅持本心,那活在這渾濁的世間又有何意義呢?子楷,你說說,是不是這個理?”

劉範是真的感動了!盧植能爲了節操而輕視自己的生命,能讓多少後世人汗顏?劉範道:“大人高風亮節,請受子楷一拜!請大人放心,末將一定會盡全力襄助大人!”說着,劉範拱手鞠躬,頗爲誠懇。

盧植笑道:“子楷快快請起!子楷啊,你雖然年紀輕輕,但心智早已成熟,日後必成棟樑之才,老夫心裡甚是喜歡,希望能納你作爲老夫的弟子,你看如何啊?”

劉範聞言,登時就懵逼了!轉瞬之後,劉範醒悟過來,馬上納頭便拜,道:“師父在上,請受弟子一拜!”

盧植和煦地微笑,道:“嗯!好好好!得子楷做門下弟子,老夫此生無憾矣!哈哈哈哈!”

劉範道:“師父擡愛,能在師父門下受教,這是弟子的福分!”盧植笑着點點頭,突然他轉頭起來看了看劉範的身後。劉範習武之人,聽力極好,早就察覺到有人靠近了。劉範一轉身,看見那小宦官笑容可掬地小跑過來,道:“大人,您看這時候不早了,是不是該讓兄弟趕路了?”

劉範沉着臉,道:“再等一會!”那宦官只能唯唯諾諾地退下。劉範道:“師父,那弟子去了!”

盧植點點頭,淡然道:“嗯,去吧!老夫聽說,朱中郎和皇甫中郎還在長社與黃巾賊苦戰,你可往而助之,早早剿滅黃巾,安定天下!”

劉範道:“謹諾!還望師父保重!”說着,劉範便告退了。

劉範一走,那宦官便迎了上來,道:“大人,我們可以趕路了嗎?”

劉範眨了眨眼,心想:解鈴還須繫鈴人,既然是因十常侍而起,那也可以因十常侍而終止。劉範便道:“先不急。我且問你,叫什麼名字?”

小宦官受寵若驚,他是一個死了都沒有全屍的人,竟然劉範會注意到他!小宦官感激,道:“回稟大人,小人賤名叫做易興。”

劉範道:“哦,原來是易黃門。那敢問易黃門在哪個常侍身邊服侍呢?”

易興道:“回稟大人,小人在中常侍身邊隨從。不知大人有什麼事要吩咐小的?”

“勞煩黃門給趙常侍捎一句話,就說是,如果趙常侍能夠保住盧中郎的性命和官職不損,等我回京後必定奉上一千萬錢!”

易興聽言都驚呆了,道:“大人不是在開玩笑吧?”

劉範瞪他一眼,道:“事情如此重大,怎是戲言?”

易興道:“謹諾!大人的話,小的一定帶給趙常侍!”

劉範點點頭,從衣襟裡拿出一個鼓鼓囊囊的錦囊,對易興道:“易黃門,這是給你的。你須好生伺候盧中郎,不得怠慢刁難。如果盧植少了一根汗毛,等我回了京城,呵呵,你也是知道我的手段的!”

易興一邊接過錦囊,一邊誠惶誠恐地道:“喏喏喏!大人的話,小人一定銘記在心,不敢怠慢了盧中郎!”

劉範道:“嗯!這就好!告辭!”說完,劉範翻身上馬,往廣宗城奔去。

第五十章 宗親集團第七十五章 規章制度第二百三十八章 家的溫馨第五百六十九章 亂成一團第三百七十九章 田豐論勢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匯聚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威逼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口壓力第七百八十七章 願賭服輸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四百二十六章 噩耗頻至第六十章 欲攬猛虎第六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六百九十三章 歸途所見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八十九章 着眼未來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七百二十九章 應對策略第三百零九章 劉範論策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六百三十三章 竊聽密語第一百零七章 必爭之地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六百二十一章 怨恨爲深第五十六章 借酒題詩第六百四十三章 好戲上演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三百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四十四章 屠夫刁難第七十六章 全軍反響第一百一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九百一十一章 何袁密謀第四百九十七章 胡毗色伽第五百一十二章 偶見火油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七十六章 全軍反響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八百六十三章 大舉徵召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三章 初識盧植第八十九章 着眼未來第四十一章 美麗邂逅第二百四十七章 擴軍準備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三百四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大發明第六百二十五章 伐涼同盟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問政第三百八十九章 纔多異人第三百四十章 牛馬數量第五百一十八章 向東追擊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重假象第六百六十一章 佳人投心第六百二十八章 圍中相話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六百三十八章 新月之陣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七百零六章 酩酊大醉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八百八十七章 禁足解除第四百零一章 奉孝高見第七十一章 萬里挑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先殺羌氐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三百六十七章 賈龍鷹揚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武在世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州昆州第一百零二章 帝后之賞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五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第三百五十四章 鍛甲不易第七百六十八章第六章 定計破鄴縣第八百零九章 大變將至第六百八十七章 藥到病除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五十三章 田豐效力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六百七十八章 阿帕麥亞
第五十章 宗親集團第七十五章 規章制度第二百三十八章 家的溫馨第五百六十九章 亂成一團第三百七十九章 田豐論勢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匯聚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威逼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口壓力第七百八十七章 願賭服輸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四百二十六章 噩耗頻至第六十章 欲攬猛虎第六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六百九十三章 歸途所見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八十九章 着眼未來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七百二十九章 應對策略第三百零九章 劉範論策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六百三十三章 竊聽密語第一百零七章 必爭之地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六百二十一章 怨恨爲深第五十六章 借酒題詩第六百四十三章 好戲上演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三百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四十四章 屠夫刁難第七十六章 全軍反響第一百一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九百一十一章 何袁密謀第四百九十七章 胡毗色伽第五百一十二章 偶見火油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七十六章 全軍反響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八百六十三章 大舉徵召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三章 初識盧植第八十九章 着眼未來第四十一章 美麗邂逅第二百四十七章 擴軍準備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三百四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大發明第六百二十五章 伐涼同盟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問政第三百八十九章 纔多異人第三百四十章 牛馬數量第五百一十八章 向東追擊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重假象第六百六十一章 佳人投心第六百二十八章 圍中相話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六百三十八章 新月之陣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七百零六章 酩酊大醉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八百八十七章 禁足解除第四百零一章 奉孝高見第七十一章 萬里挑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先殺羌氐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三百六十七章 賈龍鷹揚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武在世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州昆州第一百零二章 帝后之賞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五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第三百五十四章 鍛甲不易第七百六十八章第六章 定計破鄴縣第八百零九章 大變將至第六百八十七章 藥到病除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五十三章 田豐效力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六百七十八章 阿帕麥亞